江苏 陈 伟
毋庸置疑,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知识,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知识来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所以,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引领学生深入到文本内部,欣赏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与手法,掌握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的功能。也就是说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内涵,更要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这是阅读教学高层次的要求和根本的任务。
阅读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能力,在一个人的语文学习能力中占据首要地位。有效、高效的阅读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专家余映潮曾将阅读的关键能力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①基础辨识能力;②基本分析能力;③整体把握能力;④概括提炼能力;⑤阐释解说能力;⑥语言品味能力;⑦手法欣赏能力;⑧感受评价能力。近年来,笔者在余映潮先生阅读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切实加强了阅读指导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阅读教学效率,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现谨作一总结,权作抛砖引玉,与广大语文界同仁商榷。
“基础辨识能力”指能辨识各种文体、文体的组成要素、文体的表达方式、文体的结构或顺序及文本中的各种修辞手法等能力,也就是对各种文体基础知识的识别能力。“基本分析能力”指的是分析文章结构形式,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梳理文章写作思路,把握文章行文脉络等能力。
从结构上看,不同的文体总有其显著的结构特点:记叙文按时空顺序来安排材料,可从时间的先后、地点及场景的转换,事情进展的过程或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等角度来理清脉络。说明文按时间、空间及事物内在的逻辑联系组织材料,可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来谋篇布局。议论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安排文章层次,主体部分常常采用并列式、层进式、总分式等结构形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是小说的故事情节;“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则是新闻的五大组成部分。所以,“基本分析能力”培养的关键之一是首先要交给学生一根“拐杖”——学会辨识文体的性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把握文章思路时,首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辨别课文体裁;然后再根据文体特点来分析文章结构。
如教学《范进中举》一文,笔者引导学生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把小说分成了两部分:“中举前”和“中举后”。接着又要求学生思考中举前、中举后各写了哪些事,并用四字短语概括为:屠户贺喜→范进借钱→范进发疯→屠户治疯→乡绅拜访。
此外,在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中,笔者还常常要求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如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后照应的语句,段落的起句、结句、中心句,以及表示层进、并列、转折、总结的关键词语来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整体把握能力”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从整体上感知、理解、概括、评价文本角色及语言特色的能力——这是一种基本而又综合的能力。具体说来包括: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或大意,理解文本的写法特点,概括文本的中心和要点,评价文本的思想、情感、表达技巧与语言风格等。“概括提炼能力”是指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并把相关信息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如记叙文要提炼记叙的要素,概括人物事迹,刻画人物的方法;说明文要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提炼说明方法;议论文要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及论证过程、论证方法;小说要概括人物形象特点、表现手法等。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笔者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有时也是总起句、总结句)或标题来感知文本内容;运用浓缩的方法来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并领会文章的中心;运用归纳要点的方法来理解说明对象的基本特点;运用抓住文章语言标志的方法来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或写作思路。从对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等等。
如笔者在执教《中国石拱桥》一课,围绕“如何抓事物的特点写事物”这一训练重点,切实训练学生的概括提炼能力。课堂上,笔者通过引导分析,帮助学生概括出了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①形式优美;②结构坚固;③历史悠久)之后,进一步发问:课文是如何选择例子来说明事物的特征的。于是,同学们再次细读课文,弄清作者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这两个例子有说服力呢?”笔者继续发问,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提炼概括:因为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卢沟桥修建于1189-1192年间,两座桥历史都非常悠久;赵州桥前人有“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的盛赞;卢沟桥有“卢沟晓月”的美誉,两座桥造型优美。更为重要的是这两座桥结构坚固,修建以后沿用至今,完好无损。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点,在这两座桥上都有着突出的表现,所以作者选择这两个例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根据文章的内容说明、解说、解释,根据要求下定义、画表格、画图形等方面的能力,就是“阐释解说能力”。具体包括:结合具体的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依据文章的内容,对词语、语句所指代的内容进行具体描述;对文章的重点句子的含义进行解说;根据具体的描述,给介绍的对象画出直观图形并进行解说;根据文段所表达的内容,对其含义进行阐释;对文章标题的含义进行解说;对文章所表达的主旨进行阐释等等。阐释解说能力的培养应根植于文本语言的沃土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研读文本的习惯,增强学生创造性运用文本语言的能力。
如执教《奇妙的克隆》这篇说明文时,笔者在导入课文后,首先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问题:用简洁而又流畅的语言介绍什么是“克隆”?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克隆的作用有哪些?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所抛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阐释与解说:……“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又如,执教《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笔者围绕“‘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这一问题安排学生细读文本,独立思考,交流反馈,一步一步对这一问题进行阐释。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思维交锋,学生最终归纳出:文章题目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文中也多处写到了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呼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可以看出“花”是贯穿小说始末的一条线索。同时,“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文题,表面上看指爸爸种的夹竹桃花凋谢了,实质上是含蓄地点明了爸爸离开了人世,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与无奈,同时又深深眷念的感情。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对文章标题的含义进行解说的能力。
“品味”,就是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传情达意的,有时候还要用心咀嚼文句的言外之意,即所谓的潜台词、话外音等。“语言品味能力”指的是品味词语、揣摩句子、品析重要句段的能力。包括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词义、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句义、品味词与句的表达作用,说明词、句、段的表达作用等能力。品味语言既可以加深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掌握文中的信息,还可以帮助把握文章的表现手法与风格特色。培养学生的语言品味能力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使之能在阅读、作文及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中更准确地感知语言和运用语言,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而又富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语言生动形象、含蓄精炼,富有音乐的韵律美,是一篇用来训练学生语言品味能力的美文。笔者在执教本课时,就抓住了文中的一个“说”字引导学生咀嚼品味:“说”字很普通,但作者却在文本中赋予了它许多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先生自述中的“说”,是什么意思?第5自然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自然段中的“说”是什么意思?……这一系列的问题的抛出,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一番品味、交流,学生终于明白:闻一多先生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第5自然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自然段中的“说”,则是自诩、吹嘘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埋头实干精神和虚怀若谷的美德。一个“说”字,是多么耐人寻味!这种结合一定的语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语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就是汉语的魅力!
实践证明加强语言品味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感悟文本语言的情感、意蕴及韵味,进一步拉近读者与文本角色的距离,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以此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有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散文的表现手法有咏物抒情、托物寓意、抑扬结合、联想想象、比喻象征等;议论文写作手法有引经据典、正反对比、类比推理、巧譬善喻等;说明文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诠释、列数字、举例子等;小说的表现手法有描写、烘托、伏笔、照应、悬念、铺垫、虚实相生等。
譬如,笔者教学《春》一文,在培养欣赏手法能力方面,便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目标——学习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各种景色,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和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学习比喻、排比、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美往往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所以执教《春》一文,我首先安排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所描摹的景物及其特点,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欣赏、品味语言的优美。如“写春草作者为什么却写孩子们的嬉戏”,“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又来一句对动物的描写。“春风是无色、无形、无味的,但作者是通过哪些角度把它写的有声有色、有情有感的”,“文章的结尾为什么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
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潜心会文,咀嚼玩味,一步一步进入了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在交流分享阶段,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又形成了多维态势的交流,师生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学生创造鉴赏能力得到了训练,教学重点得以落实,三维目标得以达成。
“感受评价能力”指的是感受作品的内容、语言、思想、人物形象、情感倾向并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作出评价的能力。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笔者常常安排学生细读文本,从中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明理由;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结合生活实际,发表对文中某个问题的见解;针对文本的某一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设想;揣摩文中人物的性格,合乎情理,合乎人物性格地想象其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谈谈读了文章之后最大的感受;尝试对文中的某个角色进行评价,等等。
如教学《范进中举》一文,笔者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标画出描写范进的有关句段,并结合标画出的内容说说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经过一番独立思考和交流后,形成共识:范进是一个虚伪、自私,热衷利禄功名,梦寐以求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的人。哪怕他家中断粮,也要去参加乡试,置老母和妻子饥寒交迫于不顾,可见他艳羡功名富贵之心切。这是对范进这个人物形象的评价。那么范进为什么会发疯?范进中举,喜极而疯,那么中举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接下来,笔者又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终于明白范进中举,几十年来的贫苦、屈辱得以改变,一跃而升级为封建社会的新贵,是喜极而疯,他的灵魂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是如此之深。范进中举,从个人的命运来看,是于他有利,改变了他的命运,但是透过范进“这一个”看当时的读书人那一群体,悲剧普遍存在,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范进中举后变成疯子、傻子或不能中举,这才是一场真正的悲剧——知识分子被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把一生的光阴都耗费在科举应试中,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遭扼杀,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悲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只有吃透“课标”精神,践行“课标”理念,为学生提供有效乃至高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鉴赏、评价等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余映潮.提供有效的阅读策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