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蹊径通幽处——我对初中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2011-08-15 00:47:41山东庄会芝葛洪波
作文教学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文章作文生活

山东 庄会芝 葛洪波

独辟蹊径通幽处
——我对初中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山东 庄会芝 葛洪波

作文不仅是衡量一个人的思想、文化修养的价值标准,更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人们认识生活,进而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现思想感情的创造性劳动。而语文教学的宗旨是:生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给学生什么,可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却饱受诟病。从小学到初中,教师都给学生安排了系统的作文训练。许多学生却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中考作文便可见一斑,大量的文章内容空洞,泛泛而谈;形式呆板,层次不清;盲目模仿,缺乏个性;语言平淡,毫无文采。而我们语文教师不谓不努力,他们殚精竭虑研究教学理论、方法,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可结果却是费力不讨好!问题出在哪里?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对初中作文教学谈如下体会:

一、加强作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我们的文章要能“笼天下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要言之有物,前提必须是心内有“天地”,眼中有“万物”。可以这样说,有多广的生活,就能做多大的文章。如果学生远离了生活,那么他们写出的文章就会言之无物,空洞乏味。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远离生活的,很多学生丧失了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的机会。他们没有机会参加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没有机会去观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和物,体会人生的真谛,辨别人世间的真、善、美。那么作文教学怎样紧密联系生活呢?首先,要架起学生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为此,我经常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来自于生活的最鲜活的东西讲给学生听,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价值追求做分析评价。其次我加强了对学生观察理解生活的方法指导。观察对于写好一篇文章,是很重要的。在当今的作文教学中,虽然有很多教师也会在作文之前带领学生外出观察,使学生充分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但没教给学生有效的观察方法,来去匆匆,走马观花,收效甚微。我们要教会学生看什么,怎么看,要透过生活的表象看生活的实质,归纳生活的真谛与精粹。要让学生作文有时代印迹,有生活颤音。

二、加强作文教学的计划性,循序渐进

作文教学的计划性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许多教师往往因为缺乏计划性而对每次作文训练的目标不明确,对每学期训练的次数、方式、步骤、内容和重点心中无底,不能做到统筹安排,全面计划。所以每次作文只能提出既全面又模糊的要求;从主旨、材料到语言、结构,面面俱到又无主次之分,分散了学生可能集中在重点、突破点上的注意力,使学生顾此失彼,茫然不知所措。作文训练处于盲目无序状态。

我们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制定了三年长远计划。初一、初二、初三各阶段要达到的要求是什么,要做些什么训练,都进行统筹安排,有条不紊。从说到写,从仿到创,从扶到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的要求要具体,要分解。一次训练能取得一点突破就不错了。从字迹工整到卷面整洁;从少写错别字到语句通顺到语言优美;从仿写到借鉴到创新求异。一次训练,一点收获,日积月累,水平自然慢慢提高了。另外,作文训练不能光考虑次数。虽然多写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但初中生学业负担重,时间紧,没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写作训练。次数太多,训练太频繁,学生容易由烦到厌。一个阶段写了很多作文,看似热闹,实际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只图完成任务,粗制滥造,简单劳动低水平重复。不如少写几次,写精一点。成功一篇,兴趣增加一点,写作水平自然提高几分。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过程无非是“布置作文——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三步曲。教学方法落后,训练形式单一,学生写作兴趣不浓,严重束缚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所谓创新,就是在写作时,在构思、文体和形式等方面不落窠臼,别出心裁。首先,一篇文章的构思要新奇一些。比如写环保类文章,可以进行常规构思,写自己的见闻感受,也可以从某种濒危动物的角度进行构思,让动物写日记,给人类写信,写对人类的起诉书,或请动物们来座谈。其次,文章的体裁也可以出新。可以借鉴一些非常规形式,怪诞的寓言,情意绵绵的书信,有理有据的调查报告,甚至古代的“歌”“吟”“记”等都可以采用。再次,文章本身的样式也可以出新,如多设标题、题记、小标题,写后记等等。只要不做作,不刻意求新求奇,就尽可以去加花样。我们都知道,中考拿高分甚至满分的作文,一般都是让人有新奇感的佳作。葡萄大的西红柿核桃大的葡萄都能卖高价,很简单,人们的心理都是求新求奇的,已不太在意味道和营养如何了。所以,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新颖的观点再加上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才是我们要求的美文。

当然,造成作文教学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让初中作文教学彻底改变目前的窘境,的确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更多的人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其中。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做更多更有效的探索与尝试,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山东省莒南县筵宾镇中学)

猜你喜欢
文章作文生活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