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阅读认知研究回顾*

2011-08-15 00:42
关键词:语篇建构记忆

周 红 范 琳

(1.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河南 洛阳 471003;2.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阅读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活动之一,语篇阅读理解是阅读心理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其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者们发展了各种精细、实时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对语篇阅读过程中静态的表征与动态的加工过程进行深入探索,提出了许多语篇阅读理论与模型。实验心理学对语篇阅读理解的研究从其发端到当今经历了许多转折,在理论基础、研究技术以及实际应用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将对语篇阅读的这一历程进行回顾。

一、语篇阅读研究的发端

实验心理学对阅读的最早研究可以追溯到W undt于1879年在莱比锡创建实验心理学之时。W undt及其学生Cattell对读者的阅读加工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被认为是早期对阅读进行实验研究的中心人物。Cattell发现成年读者对整个单词的感知较之对单个字母的感知速度要快。这一时期,也有心理学家对语篇阅读理解进行了零星研究。Romanes的研究发现其被试(成年读者)语篇阅读速度存在很大差异,并且阅读速度快的被试,能够回忆的内容也多。在语篇阅读研究非常馈乏的当时, Romanes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语篇阅读研究的关注。

时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三部专门论述阅读心理的论著问世。Quantz出版了《阅读心理学中的问题》(Problem s in the Psychology of Reading),这是第一部对阅读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Quantz提出的分阶段阅读模型(stage-by-stage model)预示了后来很多关于阅读过程的研究。Dearborn (1906)的《阅读心理学:关于阅读节奏和眼动的实验研究》(The Psychology of Read ing:An Experimental Studyofthe ReadingPulses andEye M ovements of Reading),是当时对阅读过程眼动和知觉广度(percep tion span)进行最全面描述的论著。然而,这一阶段对阅读最全面、系统的研究当推Huey的研究,他在其《阅读心理学和阅读教学法》(The Psychology and Pedagogy of Reading)一书中不仅阐述了感知和阅读速度方面的研究,而且详细论述默读言语(subvocal speech)的作用、意义和性质、阅读研究的历史、阅读方法以及阅读教学。

Bartlett的研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中第一个严格的语篇阅读和记忆的认知研究。[1]Bartlett的实验要求被试回忆来源于非自身文化的北美印地安人的民间故事。研究发现,被试对阅读内容的回忆,尤其是在长时间隔后,会发生重新组织、简化和修改现象。Bartlett指出,读者对语篇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积极的建构过程,而非消极、被动接受的过程。在这一建构过程中,读者利用来自语篇的信息以及与语篇相关的先前的经验知识,来进行语篇表征的建构。Bartlett采用图式这一概念对他的实验发现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在阅读过程中,人们会用头脑中的图式去同化阅读的信息;在回忆时,是对储存的结构化图式的回忆。[2](P15-16)Bartlett是第一位使用图式并认为图式对记忆内容产生重要作用的心理学家。此外,Bartlett还对语篇的表层表征和读者构建的表征形式进行了区分。这种区分得到了早期语篇加工研究的支持。[3][4]

尽管以现在的标准看,Bartlett对语篇阅读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构建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显得不够完善,但Bartlett的研究在语篇阅读研究领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继他之后近30年,图式理论的研究占据了主导地位。他的研究也引发了更多的研究者加入到语篇阅读领域中来,使得语篇阅读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内容不断进步和发展。然而,Bartlett之后大约40年间,虽然也有少数阅读研究采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但更多的阅读研究,是由一些教育心理学家为课堂教学应用而开展的,而不是以建构阅读理解认知理论为目的的。可以说,这一时期没有任何研究是建立在语篇的信息表征或读者的记忆表征的成熟的概念的基础之上的,研究者也缺乏一个清晰的理论模型来支持研究和指明方向。同时,方法论上的不成熟也限制了这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些研究几乎都是采用延时或断线(off-1ine)记忆测量法,而不是实时或在线(on-line)测量法。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前关于语篇阅读的研究还没有真正成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

二、语篇阅读研究的演进

20世纪70年代是语篇阅读理解研究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点。这一时期,在信息加工主流思想的引导下,现代认知心理学迅猛发展,引发了研究者对语篇阅读认知研究这一领域的极大兴趣,使得语篇阅读研究由一个不知名的领域迅速崛起,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并真正在实验心理学中成为独立的领域。70年代,语篇阅读认知研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早期语篇表征理论的形成;二是语篇研究焦点由表征到阅读加工过程的过渡。

(一)早期语篇表征理论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认知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关于知识表征的研究,陆续提出了一些具有开拓性的理论,如联想记忆模型(Human Associative Memory)、扩散激活理论(sp 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 (Collins&Loftus,Collins&Quillian)、概念依存理论(concep tual dependency theo ry)、Schank和Kintsch的理论、M iller和Johnson-Laird的理论等。这些理论涉及了编码、表征、提取和语言知识应用等课题,虽然其中只有 Kitsch的理论是专门针对语篇阅读理解这一主题,但从广义上讲以上所有理论都与语篇理解有联系。这些理论以及它们所运用的一些概念,例如,命题(p roposition)和网络结构(netwo rk structure)等都不同程度地被引入到了语篇阅读研究领域,促进了语篇表征理论的建立。[1]

在70年代出现的一些语篇表征理论主要有M insky的框架(frame)理论、Schank和Abelson的脚本(scrip t)理论、Rumelhart的故事语法以及Kintsch和van Dijk的语篇表征理论等。

框架理论是由计算机科学家M insky提出的。M insky认为人们所掌握的知识是以数据结构(data-structure)的形式贮存在记忆中的,他称之为框架。框架理论的核心是以框架这种形式来表示知识,框架由框架名、槽(slot)及槽的值三部分组成,一个事物可以用一个框架表示,框架的名称即代表该事物。这样,框架就可以包含各种各样的信息,例如描述事物的信息,如何使用框架的信息,对下一步发生什么的期望,期望如果没有发生该怎么办等等。[5]20世纪70年代,Fillmo re将框架理论引入语言学中。他把框架看作是一种认知结构方式,是一种与某些经常重复发生的情景相关的知识和观念,是某个物体或事件的典型(stereotype)。

Schank和Abelson提出用脚本这一概念来表达语篇阅读理解的知识结构。[6]Schank和Abelson认为在理解过程中存在着比概念表达式更大的知识单元,这就是脚本。脚本常用于表示程序性知识,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事件(娱乐、就餐、旅行等等),都是一系列相对固定的行为序列和特定的环境条件所组成的。脚本将这些行为序列和环境组织在一起,形成关于这些事件的知识单元。Schank和A lbelson指出,人的头脑中存在许多脚本。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由于脚本提供了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事件中应该出现的行为序列,所以脚本可以帮助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预期。

Rumelhart提出了一种描述叙事语篇内在结构的语法,即故事语法。故事语法试图通过给读者一个阅读故事时可以利用的框架结构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Rumelhart的主要观点是:故事由描述时间、地点,并介绍主要人物的背景开始;在背景之后出现的是情节(episode);而附加的规则则总结了故事的结构。[7]继 Rumelhart之后,Thornkyke、Mandler和Johnson、Stein和 Glenn都发展了故事语法的概念,并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故事语法具有一定的心理真实性。Tho rndike认为一个故事包括背景、情节、主题、结局。Mandler和Johnson在Bartlett图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故事图式(sto ry schema)的概念。Stein和Glenn也对故事语法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故事语法需要把故事情节中的各种因果联系加以考虑。[8][9][10]

Kintsch和van Dijk提出了专门针对语篇理解的语篇表征理论。[11]他们指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获得两种水平的结构关系:微观结构(m icrostructure)和宏观结构(macrostructure)。微观结构也称为语篇层面,是语篇的命题以及命题之间相互的关系的结构。宏观结构是一个更为全局、整体性的结构,是通过宏观规则建立的语篇的整体意义结构。宏观规则包括:概括(generalization)、删除(deletion)和整合(integration)。语篇理解就是从微观结构到宏观结构不断循环的过程。Kintsch和van Dijk区分了语篇表征的三个层次:表层编码(surface code)、语篇基础表征(text-base)和情境模型(situation model)。其中表层编码是最低水平的字词等间的语言学关系,语篇基础表征主要是对语篇中明确提及的信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联系,而情境模型则是语篇基础表征和读者的背景知识相互作用下经推理形成的心理表征,而一个连贯的情境模型的建构就可以认为是达到了对课文的成功理解。

上述这些表征理论的出现表明,人们对语篇阅读的研究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而开始从更高的层面上提出一些整体性的语篇表征理论对整个语篇阅读研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尽管这些理论在现在看来还不够精细、全面,但在当时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们对语篇阅读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 Kintsch和van Dijk的语篇表征理论。他们的理论和模型综合了记忆领域关于知识表征的计算机模型和关于实时理解、并行加工的一些观点,以及影响这些加工的基本认知因素(如工作记忆),并力图提出关于阅读内部加工及其关键机制的一些具体和可验证的假设。他们的研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给80年代以后的语篇理解研究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由语篇记忆表征研究到阅读加工过程研究的转移

70年代是语篇阅读理解研究的重要历史转折期。在这一时期,语篇阅读理解研究的重点逐步从语篇记忆表征转移到阅读加工过程。这一研究焦点的转移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1)关于语篇理解的实质的理论发展;(2)语篇阅读研究技术和手段的进步。

以往,许多研究者们把理解定义为他们用一些测量工具所测试到的结果,如对阅读语篇后自由回述的内容,多重选择题答对的数目等等。70年代以来,随着语篇表征理论的发展,人们对理解的看法逐渐趋于一致,即语篇理解过程就是读者对语篇记忆表征的建构过程,成功的理解就是建构符合作者意图的连贯的语篇记忆表征。Haviland和Clark进行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1]他们把研究焦点放在了考察读者阅读过程中表征的建构过程,对读者阅读过程中句子的整合过程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语篇的作者是利用句法规则机制来区分一个句子中新信息和先前获得的信息;而读者能够在阅读中即时利用语篇中的语言成分,如词和句法结构来区分新旧信息并使用一定的策略在记忆中找到这些先前信息的所指,从而将新信息与语境联系起来,系统地构建语篇的综合表征。Haviland和Clark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考察即时理解过程的模型,这一模型也为关于理解加工过程的本质及其记忆的理论建构提供了基础。把阅读理解过程视为记忆表征建构的过程,这一观点对语篇阅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得阅读理解的主题进入到了一个广阔的理论框架中,也使认知科学中的诸多概念融入到了阅读研究中来,促进了70年代后期以来的语篇阅读理解的认知研究。

促使语篇阅读研究的焦点由探讨语篇记忆表征的性质转向考察阅读加工过程的另一个因素是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技术和手段的运用。早期的语篇阅读研究中,研究者更多采用的是一种延时的方法来对语篇阅读理解进行考察,如回忆法和再认法。例如,Bartlett的研究中所采用的就是一种典型的阅读回忆法。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尤其是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语篇阅读研究的方法也取得了重大的发展。语篇阅读认知研究中逐步出现了用实时的技术,如计算机控制的实时眼动追踪和移动窗口技术,来对文本阅读的认知历程进行考察。

事实上,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在心理学诞生之时就开始了。然而,由于眼动技术本身的限制,发展一直非常缓慢,几乎所有运用眼动技术的早期研究关注的都是阅读加工早期阶段的活动,如视觉加工和词语解码等。70年代,Rayner和M cConkie(M c-Conkie&Rayner,Rayner)将眼动仪和窗口技术结合起来,创造了更为先进的移动窗口技术。他们运用这种技术来探测读者的感知广度,并精细地考察读者知觉广度的特点,如注视点、宽度、视觉边缘处何种信息可被加工等。[12](P39-62)尽管实时的眼动追踪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语篇阅读研究,并没有出现很多重大研究成果,但它极大地激发了研究者对语篇阅读研究的兴趣,促进了阅读理解即时加工过程研究的发展,给语篇阅读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三、语篇阅读研究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对阅读理解认知加工过程的研究已经成了语篇阅读理解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采用新的研究技术和手段对阅读理解过程进行更加精细的考察和测量。伴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和研究的精细化,语篇阅读认知加工理论和模型也不断地产生和发展。在这一阶段,语篇阅读研究的记忆表征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理解的心理机制的一般认知理论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多成果,同时对语篇理解加工过程的研究也越来越精细化。

(一)对多种水平的记忆表征的研究

80年代到90年代,对语篇记忆表征的研究仍在继续。在语篇阅读理解和文本加工研究领域, Kintsch和van Dijk关于读者形成的记忆表征为表面编码、语篇基础表征和情境模型的三层次划分法得到了普遍认同。随着对记忆表征水平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更加明确提出,构建一个连贯的情境模型等于成功地理解了一个语篇。研究者对情境模型的性质和构建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各种相关的理论,其中最有特色的、影响最大的当推Zw aan等人提出的事件标记模型(Eventindexing model)。[13]

事件标记模型对叙事文阅读过程中读者所建立的心理或情境模型进行了详细说明。该模型认为事件和主人公的意向行为是情境模型的焦点,读者在几个指标上监控和更新形成的关于故事事件或行为的当前的情境模型。当前情境中的五种标记得到编码:空间、时间、因果、主体、目标和情感。读者可以根据任何一个维度形成关于故事事件或行为的情境模型。为了进一步分析情境模型,Zwaan等人又区分了三种类型的情境模型:当前模型(current mode1)、整合模型(integrated mode1)和完全模型(comp lete mode1)。同时他们还区分了情境模型加工的四个典型过程:建构(constructing)、更新(updating)、激活(retrieving)和聚焦(foregrounding)。根据他们的理论框架,读者在阅读开始时首先建构一个由单个句子或短语描述的情境形成的当前模型;当他们继续读下去的时候,每个句子产生一个新的当前模型;来自所有句子的信息进而整合成一个模型,称之为整合模型。把新句子融入整合模型的过程称之为模型的更新。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能更关注于某一些类型的信息,而非其他信息,这个过程称之为聚焦。当读完所有句子以后,整合模型就作为完全模型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后来,当读者试图回忆读过的信息时,完全模型或者它的成分就从长时记忆中激活。

Zwaan的事件标记模型给情境模型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对情境模型的研究也成为近几年来国内外语篇理解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很多研究者对影响情境模型建构的空间、时间、因果、目标等维度进行了研究,如 Sundermeier,Broek和Zwaan,Komeda和 Kusum,冷英等人,鲁忠义等人,等等。[14]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验证、完善和补充了Zwaan的情境模型理论,同时也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读者所建立的多层次语篇表征的理解和研究。

(二)理解的心理机制的一般认知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心理学家发展了一些语篇阅读加工模型来阐述阅读理解过程的心理机制。其中心理模型(mental model)和构建-整合模型(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

心理模型理论是由Johnson-Laird和 Garnham提出的关于语言处理和推理的一个心理学理论。心理模型理论反对把理解仅仅看成是对句子形式表征的提取或命题表征的构建,认为语言理解就是对真实世界或想像世界中的情景进行表征的结果。读者或听者所建构的表征被称为心理模型。心理模型不是言语表征(verbal rep resentation),它既不直接依赖于语篇的表层结构,也不依赖于语篇的命题结构,而是把不同的命题单元整合,形成对语篇中所描述的情景的连贯的、统一的表征。阅读过程就是心理模型不断建构、更新、整合的过程。心理模型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理解过程中所建构的心理模型是有限的、能够计算的,心理模型的建构过程是递增性的(incremental)。心理模型是一种计算模型,它通过计算机模拟记忆、资源和一般能力的有限激活来体现心理模型的操作过程。[15][16](P5-37)

Garnham指出心理模型理论中的心理模型和van Dijk&Kintsch所提出的情境模型(situation models)非常相似。他认为在语篇理解过程中,读者所建立的情境模型是心理模型的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很多研究者都没有对心理模型和情境模型这两个术语进行严格的区分。研究者们致力于探讨心理模型或情境模型的组成和建构机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7][13][18]

在吸收当代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Kintsch提出了语篇阅读理解的建构-整合模型。[19]该理论认为词之间的联结启动是出现较早的、快速的、自动化的;语篇语境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语篇中的词激活记忆中与它们有联系的概念,激活在这些概念间来回循环。其结果是语篇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以一种快速的、自动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语篇的意义表征。Kintsch的建构-整合模型将语篇理解的加工过程分为建构和整合两个阶段。建构阶段的任务是形成文本基面,它包括形成命题表征、形成微观命题(micro-p roposition)、形成宏观命题 (macro-p roposition)和分配联结强度四个步骤。整合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产生新的激活向量,一个激活的神经结点根据空间的权重传播激活或抑制其它的结点,传播的激活不停地跨越一些加工周期,直到为整个语篇结点建立一个稳定的激活网络。阅读中,建构、整合的加工循环往复进行,形成一个高度整合的语篇表征—情境模型,最终达到对语篇的深层理解。[20]

Kintsch的构建-整合模型采用的是一种认知的联结主义(神经网络)的结构。它集中探讨了语篇的意义表征,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语篇表层文字的编码。尽管如此,Kintsch的建构-整合模型仍是说明语篇理解过程中情境模型加工过程的最具解释力的理论,它充分考虑到了人类认知资源的有限性对阅读加工过程的影响,对工作记忆在语篇阅读理解中的中心作用给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这些都使得该理论成为当前最有影响的语篇理解理论之一。

(三)对语篇阅读认知加工过程的精细化研究

当代认知科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对加工模型描述的精细化,语篇阅读理解领域的许多进步都可归功于精细模型的发展。8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试图运用各种实时研究技术和实验方法对语篇阅读加工过程进行更加精细的考察,其中对语篇阅读中基于知识的推理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推理在语篇情境模型的建构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建立语篇完整连贯的心理表征的关键。早期的推理研究着重于探讨推理的分类(如B ransfo rd &Johnson;Keenan&Kintsch)。[21][22]这些研究主要是对语篇理解的结果,即语篇记忆表征的静态分析。但是,随着阅读理解研究重点的变化,推理研究的重点也在不断变化。80年代的推理研究大都着重于推理的即时加工过程探讨,推理产生的条件、机制和时间进程。围绕推理过程的研究,人们建立了不少模型来更加精细地描述推理过程、预测推理内容、解释推理结果。这些的模型和理论主要包括建构主义模型(constructionist theory)、最小假设模型(minimalist hypotheses)、van den Broek的推理产生过程模型和因果推理产生模型CIM(the Causal Inference M aker)等,其中建构主义模型和最小假设模型则最具代表性[20]。

Graesser等人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着重描述阅读记叙文时所建构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推理。[23]建构主义模型是以Bartlett提出的意义追寻(search after meaning)原则为理论框架,根据意义追寻原则的三个基本假设,即读者目标假设、连贯假设和解释假设,对语篇中有可能产生的推理进行预测。建构主义把阅读理解中的推理划分成即时推理和断时推理。建构主义对推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即时推理上。建构主义对即时推理和断时推理作出了预测,认为通常情况下有六种以知识为基础的推理,如指代推理(referential inference)、结构角色分配(case structure role assignment)、前因推理、高级目标推理、主题推理、人物情绪反应推理是即时产生的,而后果推理、例证推理(instantiation)、工具推理(in-strument)、次级目标推理、状态推理、语用推理等属于断时推理。

Mc Koon和Ratcliff提出的最小假设模型把阅读理解中的推理活动划分为自动推理和策略推理。[24]最小假设模型认为,不同的推理需要不同程度的加工。一些推理可能会自动地、无意识地产生,而另外一些则需要有意识的、问题解决性的加工过程。最小假设模型主要讨论那些被动的、自动的推理加工过程。根据最小假设模型,自动推理指那些读者在没有特定阅读目标或策略时编码的推理,自动推理是在加工过程中最初的几百毫秒之内建构的。最小假设模型认为,读者在自然阅读中,即在没有明确阅读目的时,会自动地产生推理以保持语篇表征的局部连贯。最小推理建构的是语篇的最小表征,即局部连贯表征。它为整体推理、为有目标的策略推理提供了资料库。而建构策略推理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四、结语

本文对语篇阅读认知研究的发展史进行了回顾,可以看出,语篇阅读认知研究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后,无论是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在研究手段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阅读过程中的信息加工活动是如此复杂,以至于每一种理论都不能覆盖信息加工的所有过程,留下了一些尚未探明的关键性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将继续对读者所建立的语篇记忆表征,尤其是情境模型和阅读加工过程,如推理过程、背景知识的提取过程、信息整合过程进行更加深入地、精细化地研究,并根据这些研究的发现建立和完善各种阅读理解理论,如语篇表征理论、推理模型等。同时,这些理论和模型也将经历一个从分歧到整合、从局部到整体的融合过程,逐渐形成一种或一系列更具解释力、预测力的统一的理论体系。

当然,这些研究也将依赖于更加科学、合理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其中,眼动记录法已被用于探测语篇阅读各个层面的加工过程,如词汇加工过程(如Roy-Charland等人;Yatabe等人),[25][26]基于词汇的语义推理(如O’B rien等人)和预期推理(如Calvo等人;周源源)。[27][28]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各种脑功能探测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方法日趋完善,这些技术也已经被应用到了阅读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9][30]同时,认知神经科学和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将使得语篇阅读的大脑机制研究成为阅读认知研究的新焦点,使阅读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语篇阅读研究也将日益成熟和进一步发展。

[1]Lorch,R.F.&van den Broek,P.Understand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Current and future contribution of cognitive science [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7,(22):213-246.

[2]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Bransfo rd,J.D.,Barclay,J.&Franks,J.Sentencememory:A connective versus interp retive approach[J].Cognitive Psychology,1972,(3):193-209.

[4]Bransford,J.D.&Franks,J.The abstraction of linguistic ideas[J].Cognitive Psychology,1971,(2):331-350.

[5]Minsky,M.A.A framework for rep resenting know ledge[C]. In P.H.Wiston(Ed.),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 vision (pp.211-277).New York:M cGraw hill,1975.

[6]Schank,R.C.&Abelson,R.Scrip ts,p lans,goals,and understanding. Hillsdale,NJ:Law 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1977.

[7]Rumelhart,D.E.Notes on a schema for sto ries[C],In D.G. Bobrow&A.M.Gollins(Eds.),Rep resen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studies in cognitive science(pp.185-210).New Yo rk:Academ ic Press,1975.

[8]Thorndike,P.W.Cognitive structure in comp rehension and memory of narrative discourse[J].Cognitive Psychology, 1977,(9):77-110.

[9]M andler,J.M.&Johnson,N.S.Remembrance of things parsed:Story structure and recall[J].Congnitive Psychology, 1977,(9):111-151.

[10]Stein,N.L.&Glenn,C.G..An analysis of story comp rehens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C].In R.O.Freedle (Ed.),New directions in discourse p rocessing(pp.53-120). New Jersey: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79.

[11]Kintsch,W.&van Dijk,T.A.Tow ard amodel of text comp rehension and p roduc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78, (85):363-394.

[12]阎国利.《阅读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13]Zw aan,R.A.,Magliano,J.P.&Graesser,A.C.Dimensions of situation model construction in narrative comprehens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 Memory,and Cognition,1995,(21):386-397.

[14]鲁忠义,仝宇光,张丽芳.目标状态与时间信息在情境模型加工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0,(2):216?226.

[15]Dutke,S.Multiple rep resentation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generating mental models:The case of text comprehension [C].In von Hecker,U.,Dutke,S.&Sedek,G.(Eds.), Generative mental processes and cognitive resources(pp.67-93).Kluw 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0.

[16]Garnham,A.Mentalmodels and the interp retation of anaphora[M].Hove,East Sussex:Psychology Press,2001.

[17]Albrecht,J.E.&O’Brien,E.J.Updating a mental model:M aintaining both local and global coherenc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 1993,(19):1061-1070.

[18]Zwaan,R.A.&Radvansky,G.A.Situation models in language comp rehension and memory[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8,(123):162-185.

[19]Kintsch,W.The use of know ledge in discourse p rocessing:A 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Psychological Review,1988, (95):163-182.

[20]周红.二语语篇阅读理解中预期推理的激活和编码[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21]Bransford,J.D.&Johnson,M.K.Contextual p rerequisites for understanding:Some investigations of comp rehension and recall[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 r, 1972,(11):717-726.

[22]Keenan,J.M.&Kintsch,W.The identification of explicitly and imp licitly p resented info rmation[C],In W. Kintsch (Ed.),The rep resentation of meaning in memory(pp.153-166). Hillsdale,NJ:Law 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 1974.

[23]Graesser,A.C.,Singer,M.&Trabasso,T.Constructing inferences during narrative text comp rehens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94,(101):371-395.

[24]M cKoon,G..&Ratcliff,R.Inference during reading[J]. Psychological Review,1992,(99):440-466.

[25]Roy-Charland,A.,Saint-Aubin,J.,Klein,R&Law rence, M.Eye movements as direct tests of the GO model for the m issing-letter effect[J].Percep tion &Psychophysics,2007, 69(3),324-337.

[26]Yatabe,K.,Pickering,M.&McDonald,S.Lexical p rocessing during saccades in text comprehension[J].Psychonomic Bulletin&Review,2009,16(1),62-66.

[27]Calvo,M.G,A.Estevez&M.G.Dowens.Time course of elaborative inferencesin reading asa function of p rior vocabulary know ledge[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3,13:611-631.

[28]周源源.青少年预期推理的眼动实验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3):218-224.

[29]范琳.二语叙事语篇主题推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0]周红,范琳.语篇阅读推理研究方法述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4):70-74.

猜你喜欢
语篇建构记忆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