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美丽
(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关联与顺应视角下的中英文字幕翻译过程
安美丽
(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借用中国学者李占喜提出的将关联与顺应理论应用于文化意象翻译的研究方法,对中英文字幕翻译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译者在释意原影片字幕的过程中,考虑到字幕的书面口语特点和影视的多重符号的特殊性,往往选择把原语说者信息意图所暗含的语境假设明晰化;在产出原影片的话语时,以顺应目的语观众的表达习惯、社会文化语境和心理偏好为主。关联与顺应理论对影视字幕翻译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联理论;顺应理论;字幕翻译
影视字幕翻译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还未引起翻译学界足够的重视,表现在国内外研究人员的数量以及该领域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总体上相对较少。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电影和电视也加入了国际化的行列,我国引进了越来越多的国外影片,同时也输出了越来越多的国产影片。这种趋势促使我们应该重视影视翻译和影视翻译的研究。
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选取4部原影片的中文字幕翻译为主要例证,来分析和探讨中英文字幕翻译过程。选取的原影视电影有:《加菲猫》、《功夫熊猫》、《加勒比海盗》、《泰坦尼克号》。
西方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关于西方影视翻译的研究在董海雅的《西方影视翻译研究概览》一文中有详细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近年来,国内也有学者探讨了译制片电影字幕和配音方面的问题。张春柏指出了影视剧与普通文学作品的区别,认为影视翻译的即时性和大众性规定了影视翻译必须以目的语观众为中心,适当照顾到他们的语言水平。方法以意译为主,与文学翻译的差别表现在字数的限制、屏幕上演员动作的限制、语言的性格化[1]。钱绍昌提出了影视翻译的重要性,总结了影视语言的特点,并根据自己在影视方面的实践总结出七条经验,认为在影视翻译的“信、达、雅”三条原则中,“达”最重要[2]。李运兴从时空制约、信息功能及文化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字幕翻译的特点和相应的翻译策略[3]。针对某种具体的修辞现象翻译,钱绍昌讨论了影视片中经常出现的双关语的翻译,认为双关语实际上不可译[2]。
中国学者李占喜提出了把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4]与顺应理论[5]应用于翻译的研究路向,这是一个跨文化的、以译者为中心的理论范式。在该理论框架中,翻译既是一个寻找关联的明示推理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顺应过程。译者在原文认知语境中调动其现有的认知资源,并发挥其主体意识在原文认知语境中寻找最佳关联,以在译语认知语境中以变异、协商、顺应的方式进行语言选择,做出动态顺应[6]。
在此基础上,李占喜把整个翻译过程分为语篇释意和语篇产出的交际过程两部分,但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二者是相互交错进行的。
关联与顺应理论应用于翻译过程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迄今为止,除了作者本人在其著书中用一些实例来支持自己的论证之外,再无将关联与顺应相结合的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的研究。不同于科技和其它书面语言,影视语言的理解需要借助原语中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原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存在巨大差异,译者在把原语译入目的语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这种认知差异。如何能够既保持原意,又能够让目的语读者接受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本文选择影视字幕翻译为切入点,以关联与顺应理论为框架,研究译者如何理解和翻译中英文字幕。
中英文字幕的翻译过程也同样是语篇释意和语篇产出的交际过程。在语篇释意过程中,译者依据作者(编剧)的话语(字幕)和译者大脑中的语境假设寻求达到作者交际意图的最佳关联。在语篇产出的过程中,译者以在语篇释意过程中获得的最佳关联为指导,以满足译语观众的认知和谐为前提,选择顺应译语认知语境的语言策略。
3.1 中英文字幕的语篇释意过程
3.1.1 关联理论
Sperber和 Wilson认为,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明示与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从说话人角度来说,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即把信息意图明白地展现出来;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获知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语用推理是非论证性的演绎推理,是从一个假设推导出另一个假设,直到在话语中找出最佳关联。语用推理依据的是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人们在交际中只期待最佳关联(以最小的努力得到足够的认知效果)[4]。
Sperber和Wilson还重点区分了明说与隐含。明说对语境假设的依赖程度比隐含要小[4]。
Sperber和 Wilson的关联理论的问世给西方语用学界带来较大的影响,给语用学带来了新的研究热点。它是最先也是迄今唯一将认知与交际结合起来的语用学理论。国内外学者纷纷发表评论。普遍的看法是:它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对认知主体的强调与重视;它强调了交际中语境的动态特征,将语境视为一个变项,关联性则是一个常项。也有学者认为它最杰出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暗含力度的概念。Sperber和 Wilson认为,从某假设出发可推导出众多力度强弱不同的暗含[7]。
3.1.2 明说对白的释意
话语是选择明说还是隐含,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原影片的作者选择完全明说的话语时(我们把影片中人物的话语统称为作者话语),译者在推理过程中仅需付出很小的加工努力就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
例1 No diamond.
没有钻石。(泰坦尼克号)
这里,我们仅依据词汇信息就能够找出最佳关联,获得作者的交际意图。
3.1.3 隐含对白的释意
在分析字幕翻译时,影视字幕翻译的特殊性应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除了上述所说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对明说还是隐含有着不同的偏好外,影视作品翻译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原语对白是说出来的,是让观众听的;而译语对白是写出来的,是让观众看的,因此它是书面口语,具有书面语的特征。口语表达通常简单,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当其变成书面语时,由于脱离了即时的语境,往往需要明晰的表达才能让读者明白。因此,在译语对白中,译者常常需要对原语对白中由语境提供的信息内容进行充实、确定、弥补和解歧。
影视作品翻译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字幕是原影片视听综合信息的附加成分,译者面对的并非单一的文字文本,而是由图像、画面、声音、色彩等特殊表意符号融合而形成的多重符号文本[8]。根据 Sperber和Wilson的观点,明示刺激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能够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和使听话人关注交际者的交际意图[4]。图像、画面、声音、色彩等特殊表意符号是导演精心设计的,与影视中人物的话语(字幕)相匹配,参与到交际中来。因此满足这两个条件,也是明示刺激的一部分,至少它们对字幕的理解提供了最直接的原语境假设。
译者在对作者的明示话语释意过程中,有时还会结合原语语境使作者信息意图所暗含的语境假设明晰化。
例 2 You′ll be killed.
你会淹死的。(泰坦尼克号)
例 3 Well,the boy′s a hero.
这孩子英雄救美。(泰坦尼克号)
根据语言和非语言语境,例句 You′ll be killed隐含着以下语境假设:①Rose有跳入海里的意念。②Rose跳入海里会被淹死。译者结合①的语境,把killed更具体地译为“淹死”。例句 Well,the boy′s a hero隐含着以下的语境假设:①the boy救了 Rose。②the boy是英雄。③Rose是个美人。原语作者并未用语言把 ①与 ②表达出来,译者把这两种语境用语言明白地表达了出来。这样更符合目的语观众的思维习惯——英雄救美往往会演绎出一段爱情佳话。
影视剧中人物的情感可以借助话语的语调、人物的表情、动作等等来传递。译者在释意作者所发出的这些明示刺激时,只能用词汇形式再现,使情感表达明晰化。
例4 Mr Hockley?
Not now!We′re busy!
Hockley先生?
现在别烦我,我们在忙!(泰坦尼克号)例句的语境为:Hockley与 Rose正在争吵,船上的工作人员来让他们做好救生准备。但无论多么重要的事,Hockley肯定不愿意别人现在来打扰他。作者的话语未提供足够的信息意图,译者的推理需借助逻辑信息和百科信息才能获得最佳关联,推导出作者的交际意图。
由于作者与译者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他们的认知结构必有差异。有时译者会忽略作者的话语明示,依照剧中提供的语境假设,按照译语观众的认知方式重新组织作者的话语,求得功能上的对等。
例5 The belligerent homunculus and his friend
with the wooden eye,both.
那个残暴的人,还有他那个木头眼睛的小
跟屁虫。(加勒比海盗)
例 6 Belay that,or we′ll be a sitting duck.
Belay that“Belay that”.
别听他的,否则我们会成瓮中之鳖。
别听他那句“别听他的”。(加勒比海盗)“小跟屁虫”是译者结合语境,根据自己的认知方式翻译的,这增加了作者明示话语的信息意图;Belay是航海俚语,意思是“停止”。Jack船长让大伙准备战斗,而Barbossa船长却不同意,说出了例6中的第一句。例6的第2句中Jack船长的回应话语使我们很难从词汇和逻辑信息推导出其交际意图。译者根据影片中的语境,借助百科信息,以译语观众的认知方式近似地表达原语作者的交际意图。
3.2 中英文字幕的语篇产出过程
在与作者的交际中,通过寻找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获得了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在此基础上,译者开始了与目的语观众的交际。把原作者的信息意图成功地传递给目的语观众是译者进行目的语语言选择的过程,是译语的创作过程。
3.2.1 顺应理论
译者使用目的语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原因,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连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选择可以存在于语言结构的任何层面上,包括语言形式和交际策略的选择。
人们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做出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规则或固定地按照形式——功能关系,而是在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来完成;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能从一系列可供选择物中进行灵活的选择,以尽量满足交际的需要。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是一种功能性的理论。Verschueren认为,语用学既不与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等相平行,也不同于跨学科性的神经语言学、心里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关注的是整个语言行为的复杂性,是对语言使用这一行为普遍的、认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纵观。它的哲学渊源是进化认识论。与生物顺应自然的过程相似,语言和语境之间的顺应关系也是双向的[5]。
为了使译语达到目的语观众能够接受的程度,译者在选择语言形式和语言策略时,需要考虑观众接受影视字幕的方式;为了使其接受译语,译者需要考虑观众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心理偏好等等。总之,译者只有作出顺应目的语语境的语言选择,译语才会被目的语观众所接受。
3.2.2 顺应字幕的时空限制
首先,观众接受字幕翻译是通过读的方式,而原影片的对白是以让观众听的方式传播的。不仅如此,与对字幕的关注相比,观众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对画面的关注。为使读的速度赶上听的速度,字幕翻译时应尽量考虑缩短观众的阅读时间,这只有通过尽量少占空间来实现。因此,字幕的翻译就受到了时空两方面的限制。这点也是影视翻译研究者的共识。译者通过以下策略来顺应字幕翻译的时空限制。
1)使用汉语的成语和四字词语组合
在最佳关联的基础上,译者尽量选择凝练的目的语形式,通过对译语的字幕观察,我们发现译者大量使用了汉语的成语和四字词语组合。成语是中国人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词语,它能把人们的丰富思想用十分简练、非常概括的几个字表达出来;四字词语也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成分。成语和四字词语还具有形象具体、语势有力的优点,因为成语和四字词语是目的语观众的表达习惯,它们能满足观众的部分认知和谐。
2)删除
在不影响观众理解的基础上,译者选择删除作者所提供的明示话语的部分内容,即牺牲作者的部分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例7 It′s a waste of deck space as it is an unsink
able ship.
的确太浪费甲板空间。(泰坦尼克号)
例8 Please,I just wanna speak to Rose for one
second.
让我跟 Rose讲话。(泰坦尼克号)
这两句只部分地传达了作者的交际意图。例7的原语后半句as it is an unsinkable ship表达了说者对泰坦尼克号的自豪感,而译语略去了这部分信息;例8原语中的for one second加强了说者的恳求语气,而译语把它省略了,完全失去了恳求语气。
3.2.3 顺应目的语观众的社会文化语境
语言反映文化,并受文化的制约。由于两种文化存在差异,为使目的语观众能够接受作者的信息意图,有时要作适当的文化转换。关于文化与翻译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有不少发表的论文[9,10]。
1)兽性喻体顺应目的语国家的取向
对于同一形象,不同民族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因对各种动物的喜好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比喻[9]。
例9 Loose the cannons,you lazy bilge rats.你们一群懒猪,快把系炮绳松开。(加勒比海盗)
例 10 Well,you′re aboutto go into the snakepit.
你正要羊入虎口。(加勒比海盗)
例9原语中,bilge rats直译成汉语是“舱底的老鼠”之意,而译者顺应了目的语的比喻,将其译为“懒猪”;例10中的 snakepit在汉语中是“蛇洞”之意,而译者顺应了目的语的“羊入虎口”这一比喻,将其译为“虎口”。
2)选词琢句倾向于中国古典思维方法和谚语俗语
中国古典思维方法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特异现象”[10]。
例11 You may kill me,but you may never insult
me.
士可杀不可辱。(加勒比海盗)
例 12 There′s only a fool′s chance.
傻人或许有傻福。(加勒比海盗)
例11和例12的译语都是汉语的谚语,译者用这两句谚语恰当地传递了原语的意义。
3.2.4 顺应观众的心理偏好
我国从20世纪 80年代以来才开始大量引进国外影片,译制片输入的文化与中国文化相差甚远。对于性格倾向于拘谨、保守的中国人来说,接受译制片的过程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因此,译制片观众大多是容易接受西方文化的年轻人和部分中年人,许多年轻人甚至对译制片情有独钟。
流行语是一段时期内流行的新词新语,具有时代性的特点,尤其为年轻人所喜闻乐见。译者通过使用汉语流行语顺应这群观众的心理偏好。
例 13 We′re dead,so very,very dead.
我们死定了,这下死翘翘了。
例14 Great!
这下爽了!(加菲猫)
例 13原语中“dead”在汉语中有“死的”之意,而译者把它译为了时下儿童流行说的“死翘翘”这样的俏皮话;例14中,译者把原语中的 Great译为在汉语中青少年流行使用的“爽”,这个词从语言上再现了原影片中淘气的猫的形象。
从语料来看,译语的表达风格还顺应了不同译制片潜在的观众群体,如《加菲猫》、《功夫熊猫》译语的表达风格更接近于中国青少年的口语表达,与活泼、淘气的加菲猫和憨态可掬的熊猫形象相匹配;而《加勒比海盗》、《泰坦尼克号》译语的表达风格就多了严肃的语气。
语用学中将关联与顺应理论应用于翻译的研究路向是由中国学者王占喜提出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本文用这一研究成果来解释影视字幕的翻译过程。研究发现,译者在释意原影片的话语时,不仅考虑到了原影片话语的口语特点与字幕的书面口语特点的差别,而且考虑到了电影的多重符号的特点,往往会把原语作者信息意图所暗含的语境假设明晰化;译者在产出原影片的话语时,以顺应目的语观众的表达习惯、社会文化语境和心理偏好为主,即以意译为主。这样我们对字幕翻译的语篇释意过程和语篇产出过程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关联与顺应理论可以很好地用来指导影视字幕的翻译实践。
[1]张春柏.影视翻译初探[J].中国翻译,1998(2):50-54.
[2]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61-65.
[3]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4):38-40.
[4]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lackwell,1995:50-64.
[5]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55-61.
[6]李占喜.关联与顺应:翻译过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3.
[7]何自然,冉水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8]董海雅.西方语境下的影视翻译研究概览[J].上海翻译,2007(1):12-17.
[9]冀一志.从跨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J].外语教学,1993(1):31-35.
[10]王秉钦.文化与翻译三论[J].外语教学,1992(4):42-46.
The Subtitling Translation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adjustability Theoretic Approach
AN Meil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subtitling translation proces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a pragmatic exploration of the translating process in cultural image render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Adjustability Theoretic Approach(RA TA)proposed by a Chinese scholar Li Zhanxi.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translator chooses to make explicit the informative intention implicated in the contextual assumption of the speaker of the source language by tak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written oral language of the subtitling and multi-symbols of films into account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the subtitling,and the translator adapts the usual expression practice,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and psychological preference of the audienc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the subtitling.RA TA plays a guiding role in the subtitling translation practice.
relevance theory;adjustability theory;subtitling translation
H315.9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1.02.024
1673-1646(2011)02-0103-05
2010-09-27
安美丽(1967-),女,讲师,硕士,从事专业:语用学、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