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误区与应对策略*

2011-08-15 00:44朱洁义
关键词:创造性人文传统

张 楚,朱洁义

(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滁州学院学生处,安徽滁州239000)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误区与应对策略*

张 楚1,朱洁义2

(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滁州学院学生处,安徽滁州239000)

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综合,认为当前国内许多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上存在四大误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束缚了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用没有创新意识的老师来培养创造性的学生;用别人的经验来培养自己的学生;追求创造性思维培养效果的立竿见影。针对这些误区,结合相关案例研究,尝试性地提出了4条建议,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寻找出路,即依据文化环境培养创新人才,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念,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教师,根据校本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培养

0 引 言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纪,也是一个“创新的世纪”。知识经济社会最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专门人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人才,需要能够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陶一桃等人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核心,是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1]。所谓创造性思维,从功能上看就是指具有创新功能的思维活动,从结果上看就是指产生创造性新成果的思维活动[2]。它是人们在已有经验、知识、信息的基础上,对新的情况和事物进行筛选、加工、制作,形成新的判断和结论,产生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想、理论的思维活动。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创造性研究以及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对这些误区的深入探讨和成功应对将有助于今后创造性研究的开展以及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四个误区

1.1 思维定势——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束缚大学生创造性思维

罗杰斯认为文化环境的开放性和进取性是激发创造力的先决条件,“一个在整体上是被动而墨守传统的民族,是不会有能力面对愈来愈大量出现的问题的”[3]。无可否认,特定的文化环境是影响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笔者认为,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作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绊脚石”,恰是有失偏颇的。在探讨影响大学创新精神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因素时,我们应该更多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即它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和进取性。

早在2000多年前,儒家经典《大学》就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主张;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穷则变、变则通”等求新、求异、求变革的创新精神[4]。杨振宁、李政道等一批在世界享有盛誉的华裔科学家,无一例外地将自己早年在国内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视作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除此之外,实践证明:传统文化课程也可以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方法方面有所作为,运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育和创新思维的训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5]。在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时,

教师可以对一些重要问题尤其是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对一些典籍原文的理解,也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解释,要根据新的时代精神和新知识、新理念,并按照自己真实的领会、感受、理解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倡争辩,鼓励创新。这样既活跃了学习气氛,又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1.2 滑稽之谈——一群没有创新意识的老师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对于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6]。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曾指出:“具体的知识是要不断更新的,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创新的能力,才能符合新世纪的要求。[7]”教师一方面需要做到因材施教,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然而,朱峰等人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许多高校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且大多数教师在讲课时不会留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8]。创新能力主要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学习和知识的好奇心、观察动手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要培养具有拥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仅仅依靠照本宣科式的、缺乏互动的讲授法组织课堂是难以达到目的的。中国传统典籍《札记》也提倡教学应该相长,即教师不能只限于讲授教科书中现成的知识,而是应该冲破老师教、学生学的桎梏,不断尝试采用参与性、对话性、能动性等积极主动的教学方法,努力寻求师生间对于学术真理的思想接触与碰撞,以己之创新带动学生之创新,将迸发创新思维培养成一种习惯。

1.3 从众心理——照搬他校经验,不合实际

笔者认为:当前国内部分高校领导和一线的老师虽已开始意识到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并且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但在“如何培养”这个问题上没有完全理清思路,“从众”心理严重。看到别的学校在进行创造性研究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便跟着喊口号。一方面,没有考虑中国特殊的文化环境,将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直接移植到国内;另一方面,照搬其他学校成功的经验,不考虑校本因素,没有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如此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投入很大,收效甚微”。

以某省 F大学为例,该校只是一所普通的省属地方院校,为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提出了“以人为本,以本为本”的指导思想和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口号,开始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然而在如何将这一口号落到实处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上,则是照搬本省一所重点大学的思路和做法,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该校于2007年启动“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计划,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并申请一些科研课题,这一举措激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然而该学校在具体执行时没有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师资和经费问题。师资方面,该校教师队伍中,大多都是硕士毕业后来该校任

教,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很少,师资水平和教师的科研能力方面很难与其所仿效的重点大学匹敌。科研经费方面,学校财政经费紧缺一直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该校教育学院在接到学校启动项目的通知后,积极鼓励学生申报,然而在申请科研课题的经费表中,则硬性规定最多只能填500元。经费支持太少导致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而在其所效仿的重点大学,学生最高可以申请到经费8 000元,具备充足的经费支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1.4 一蹴而就——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立竿见影吗?

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其效果难以立竿见影,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不例外。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教育、培养、训练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应当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然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学校和老师往往都希望能尽快看到效果,将一些不适宜的硬性的量化标准引入创造性思维培养效果的评估过程中,盲目地追求立竿见影的成效,这并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学生的长远发展。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一项必要的工作,这些评价反馈对于学校和教师当前的教育工作以及制定下一步的培养方案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至今为止学术界也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估。目前,对于创造性思维以及创造力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创造者和创造性产品两方面的分析与综合来完成的,测量和评价工具的信效度都不高,难以真正做到科学性和准确性[9]。

2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出路

通过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四个误区的探讨,笔者认为:依据文化环境培养创新人才,更新传统教育观和学习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教师和根据校本特色确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是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最终出路。

2.1 依据文化环境培养创新人才

“橘生淮北则为橘,橘生淮南则为枳。”资中筠、邓晓芒、易中天等学者就曾经指出:我们培养不出创新人才往往是因为忽视了中华文化的语境[10]。我们在学习其他国家高校的成功经验时,最不能忘记的是自身的文化环境。任何一种创新都需要适宜的社会土壤和文化氛围,中国的文化精粹将是我们一切创新的根基,对这些精粹的吸收与继承亦是我们创新的前提。因为,属于一种文化源远流长的思想与精神内核必将是整个世界的独特财富,其中往往包含着巨大的可创新元素,如将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依据新的时代精神和知识结构重新建构并不断完善,整个创新教育便有了腾飞的可能。

在有着“华侨最高学府”和“小联合国”之称的暨南大学所开设的课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备受学生的欢迎。该课程融汇中国文史哲知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因素,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观照当下,注重应用性和贴近性。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通过频繁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与思考,将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与传统文化课程问题融合起来,随机设问,激发学生的思维,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想。学生们可以根据现代视野来探讨传统文化中的某一问题,也可以用传统文化中的论述来讨论现行问题,在这样的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视野也会变得很开阔,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某一个问题,新的思想层出不穷。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成功的课程。

2.2 更新传统教育观和学习观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2005年在病榻上向温家宝总理坦诚相告:“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11]”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认为:我们的传统教育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不会思考的受教育者,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而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转变教师、学生的教育观念、学习观念,从以继承为中心转为向未来学习,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12]。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问题,需要发展和更新。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积累,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中惯用的教学方式也多为被动的灌输式、填鸭式教育。这种教学模式无法为学生提供进行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的环境,甚至是向学生们传递着“独特思想不受欢迎”的信息,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便是要更新这些传统的教育观念,肯定学生不仅可以被创造,也可以不断自我创造。与此同时,学生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学习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

2.3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的教师

在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尤为重要。教师可以能动地转变教学模式,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积极推动自主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并采用多元化学习方式和立体式教学思维等一系列策略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3]。教师是创造性思维的直接培养者,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同时也是知识的创造者和教育规律的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师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应用于教学中,并能够发现与之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和老师产生“奇思妙想”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某校的一所学院为例,该院领导非常重视教师的视野问题,认为“关在家里搞学问”只能是“闭门造车”,因此学院每年都会组织部分青年教师出国学习访问,让老师们向国外学习,不断开拓老师们的视野,把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回来用于实际教学中,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笔者通过对该院学生的访谈了解到,该院老师上课思维活跃,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就某一问题展开一系列讨论。这些老师们非常喜欢学生们问问题,喜欢一些独特的声音,他们把学生的奇思妙想以及一些讨论认为是“思想的碰撞”,而不是对此嗤之以鼻。赵卿敏等人的研究表明: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可以通过交流碰撞、启发诱导、潜移默化、熏陶浸染等方式来孕育和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营造宽松、开放的育人环境[14]。多年来,该学院培养的学生中,无论从日常表现,还是科研能力与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方面,在与其他学院进行同层次比较中都是遥遥领先的。

2.4 注重校本特色,计划切实可行,避免“一蹴而就”心理

针对当前国内高校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中的趋同现象,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各高校应该杜绝从众心理,考虑中国特殊的文化环境,并结合校本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以华中科技大学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为例,该校先前是一所以工科起家的名校,工科色彩浓厚,学校人文气息比较稀薄。在制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时,该校领导深刻意识到人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前校长杨叔子院士认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而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与人文相通相融则‘育人’,相割相离则‘制器’。”他提出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主张,在一所理工科大学里高举人文素质教育大旗。学校先后通过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人文社科选修课、举办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创举。再以学校的特色人文讲座为例,人文讲座开办之初,不少人建议采取一些“时髦”的做法:找热门话题、开通俗讲座、请明星露面。而杨叔子等学校主办者却认为,讲座的根本目的不是迎合好奇心,而是要给人以深刻的文化陶冶与思想启迪。因此,绝大多数讲座是以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为主要尺度,在主题的选择上密切结合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的深层特点,着力体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人文与科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交融,特别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自1994年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举办人文素质教育讲座 1599场,每场讲座都是人满为患,许多大师名家纷纷登台主讲,既让同学们目睹了大师名家的风采和学识,又浸染了学校的人文氛围,收效十分显著。

在避免盲目从众的同时,高校需要接受的一个现实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教育、培养与训练应当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和训练过程,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无法“一蹴而就”的,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只能适得其反。

3 总 结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呼唤创新的年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通过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培养,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各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种种误区,结合实际,针对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1]陶一桃.创造性思维:一种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思维方式[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7(4):15-17.

[2]孔庆新,孔宪毅.试论创造性思维的定义、特点、分类、规律[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25-31.

[3]司晓宏.文化、教育与民族创新——兼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创造力衰微的原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8):1-4.

[4]李一凡.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反思[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106-108.

[5]怎样处理传统文化与创新的关系[EB/OL].2010-05-23.[2010-12-21].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1949070a55f2a0c9.

[6]马良华,龚淑英,徐艳秋.高等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开放式课堂教学[J].高等农业教育,1998(3):48-49.

[7]曾文彪.钱伟长与上海大学[EB/OL].2010-08-01.[2010-12-21].http://www.qianweichang.shu.edu.cn/Default.aspx?tabid=17821&ctl=Detail&mid=32246&Id=60355&S.

[8]朱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

[9]Alane Jordan Starko.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Schools of Curious Delight[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2004:295-325.

[10]资中筠,邓晓芒,易中天.我们培养不出创新人才往往是因为忽视了中华文化的语境[N].南方周末,2010-2-18(2).

[11]李建华.但愿不会有“出大师”工程[N].长江日报,2009-11-06(1).

[12]刘献君.大学之治与大学之思[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44-46.

[13]田先华,胡丽芬.论大学创造性思维的分类与培养策略[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2):7-9.

[14]赵卿敏.创新能力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Misunderstanding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on the Creative Thinking Training in University and College

ZHANG Chu1,ZHU Jieyi2
(1.School of Psychology,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2.Office of Student Affairs,Chuzhou University,Chuzhou239000,China)

The authors set an analysis on the correlated literatures towards the issue“cultiv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creative-thinking”in the present academia,and with the help of Literature Review,the authors hold an opinion that such misunderstandings occur when it comes to the question how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creative-thinking:consider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a fetter towards creative-thinking,noncreative teachers to cultivate students,simulating others with considering the context,being anxious for success.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the authors tentatively put forwards four point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coupled with case study.

college students;creative-thinking;creative training

G642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1.02.020

1673-1646(2011)02-0085-05

2010-09-28

张 楚(1987-),女,硕士生,从事专业:社会心理研究。

猜你喜欢
创造性人文传统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