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明,王宝智
(1.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100088;2.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1120)
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思考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刘艳明1,王宝智2
(1.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100088;2.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1120)
《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从异化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以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关系制约了人的发展几个方面来论证人的本质和发展问题。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可知:共产主义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焦点的今天,呼唤共产主义,寻求和谐发展成为题中之义。
人的发展;分工;私有制;共产主义
本文将以人的发展问题为线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通常是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就存在着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在欧洲,文艺复兴后的资产阶级提出了以提倡个人解放为主要内容的人性论,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作用。但这些人性论分析问题的方法不是用阶级观点分析人,不是按照人的历史发展解释人,而只是侈谈所谓人类共有的人性。①从休谟在《人性论》中通过“知性”、“情感”和“道德学”三个部分来抽象地论述人性的思维基础可以看出,这个有关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以及价值判断不可能从事实判断中推导出来的主张,就构成了后世,特别是20世纪道德分析哲学讨论的一个主题。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与自然有着密切联系的,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的存在。
《形态》中另一段经典的表述也给了我们新的启示,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
通过整体性思维的方式,我们得出结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而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人的社会性包含着人的阶级性,所以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具体的人性,而抽象的所谓人类共有的人性是不存在的。
“他们究竟在想什么呢?当年的我在第一次十个小时站立工作以后,思想十分激烈,简直痛不欲生。在第二次十个小时站立工作以后,我还是思想激烈,痛不欲生。第三次,第四次……第一百次,我什么也不想了。我已经不再是我,我不认识我自己。连我都放弃了思想,他们在十二个小时工作之后还能想什么?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思考,他们甚至累的连梦都不会做了。那么,他们是不是很痛苦?”①引自一个富士康员工的自述: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9834553.html?fr=ala0
近来,“富士康跳楼事件”越来越引人关注,上面这段话是引自一个富士康员工的自述。从中我们读出了什么?生产线需要的只是人们像机械一样的操作,因此所有机械化操作以外的人性就全部被挤压排除,操作员只是富士康这台庞大的机器中的一个零件。他们已经泯灭了个性,跟一件没有生命力的机械产品毫无二致。这就是人的片面发展的直接结果,这种结果令人震撼而又十分现实,这是旧式分工下社会发展的代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工人是被机器挟持的,进而变成了机器。”②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制约着生产关系。它直接决定着个人“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从而直接决定着个人的发展。因此,由于目前的物质生活条件的限制,决定了我们每个人只能在现有的物质框架之下寻求个人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往往是片面的,表现为我们不自由的异化劳动。
1.从历史角度看旧式分工的出现
初期的狭隘的地域性的存在的个人,本来是分散的,他们在大自然的风雨雷电面前显得是如此的脆弱和不堪一击。为了生存,分工把他们强制地、异己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分工可说是人的交往最早的表现形式。其实这种最初由于性别、年龄等生理上的差别产生的自然分工,对人的发展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分工是与私有制紧密联系的,这种分工还造成了人类社会自身的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并且“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也就是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这种旧式分工出现之后,任何人都被限定在一定的特殊的强加于他的活动范围之内,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因此说,旧式分工必然地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分工使他变成片面的人,使他畸形发展,使他受到限制”[1]514。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历史成了劳动异化和复归的历史。此时的马克思是用“劳动”这样一个“在历史之外的尺度”来解释现实,以人的本质异化的观念来说明私有制的不合理,并以劳动异化的扬弃来获得共产主义这种应该确立的状态[2]。
2.旧式分工制约人的全面发展
从历史上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旧式分工限制个人全面发展。在旧式分工的情况下,个人之所以只能片面地发展,就是因为其只能限定在这个自己似乎不太情愿的固定范围内,根本无法自由地发展。“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不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1]37
这种不全面的人类发展一直持续着,就会出现以下结果,“作为过去取得的一切自由的基础是有限的生产力;受这种生产所制约,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生产,使得人们的发展只能具有这样的形式: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多数)经常地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即在新的革命的生产力产生以前)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性。”[1]507
在私有制条件下,由于旧式分工的束缚和阶级关系的限制,个人的发展总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全面的。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在大工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不再受旧式分工和阶级关系的束缚,个人才能自由充分地发展,从而带来个人的全面发展。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写道:“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1]330因此,只有建立起共产主义制度,才有可能使人的才能和个性获得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
1.“世界末日”的恐慌
最近,网络上非常流行一个关于“2012世界末日”的玛雅人预言。虽然我们大多不会去相信,虽然我们不是悲观主义者,但这个视频却能引起我们的一个思考:我们的地球还能承受我们多久?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平衡失调……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社会何去何从?人类出路何在?人们在探索。
2.在“可持续发展”面前科学技术的无奈
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3]276资本模式下的商品经济带来的人类社会发展繁荣使得很多没有认清问题本质的人士可能会认为人类的出路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改变社会制度,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就可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事实证明,在以追求经济利润为目的的高产量、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发展策略指导下,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也不可避免地强化着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更加速了资源的衰减和枯竭,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3]276。因此,如果单纯地依靠科学技术来为人类的将来寻找出路无异于缘木求鱼,我们必须能够寻找出一种合适的社会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3.寻求和谐发展,呼唤共产主义
我们认为,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要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用共产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的最好出路。马克思说:“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4]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看作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抗矛盾的解决,而且也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对抗是解决人与自然对抗的前提,只有建立共产主义生产关系才能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社会制度保障,才能真正消除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两对矛盾的对抗。
如果说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那么我们却觉得运动的前提是,能够有一个共产主义觉悟。否则,随着人类本性的贪婪和自我约束的勉强,环境问题最终可能会使我们人类自己走上一条不归路。
在《形态》中有这样一段话,每读及此,都让我们心潮澎湃:“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这种美好场景的描述总能激发我们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心生向往,我们坚定地相信这一天终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到来。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张一兵.科学地理解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J].人文,1994(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7.
(责任编辑张佑法)
A81
A
1007-7111(2011)03-0016-03
2011-02-20
刘艳明(1988—),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王宝智(2011—),男,编辑,研究方向: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