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语境中的自我救赎
——布克奖获奖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解析

2011-08-15 00:42张妍瑜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杭州310018
名作欣赏 2011年15期
关键词:布克奖救生艇帕克

⊙张妍瑜[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杭州 310018]

他者语境中的自我救赎
——布克奖获奖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解析

⊙张妍瑜[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杭州 310018]

本文以他者为切入点,对布克奖获奖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一位主要角色———头名为理查德·帕克的老虎进行分析。通过解析小说主人公在特定环境下的自我主体分裂到对他者身份的认同,力求辨析主人公Pi“塑造”老虎的真正动因,并对该小说的主题以及故事的真伪提出全新的见解。

老虎 他者 欲望 自我 救赎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加拿大青年作家扬·马特尔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在这部貌似漂流小说的作品中,马特尔用了大部分的篇幅讲述了一个奇妙的故事:一个名叫Pi的印度少年与一头成年孟加拉虎共处于一艘救生艇上,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一起生活了227天,并最终活了下来。小说甫一面世就深受欢迎,并获得了2002年度英国布克奖,也受到了批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在阅读各种评论以及扬·马特尔本人接受的众多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为数众多的读者和评论家们主要探讨的是该小说的主题以及Pi所讲述的第一个故事的真伪。而之所以对小说中第一个故事存疑,原因就在于对故事中出现的那头名为理查德·帕克的老虎是否真实存在仍有疑问。正如中文译本里,恺蒂在“代译序”中所指出的:“究竟谁是老虎?难道理查德·帕克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那么,老虎存在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他者的丧失与重建

随着“齐姆楚姆”号的沉没,十六岁从没出过远门的印度少年Pi失去了他原先生命中的一切,“独自一人,孤立无助,在太平洋的中央”。在之后刚开始的救生艇生涯中,Pi曾经一度因为对外部环境的无能为力而感到茫然——眼前所面对的是一个跟他之前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十六年的生活经验完全派不上任何用场。而随后发生的一系列的血腥屠杀(不管是第一个故事中动物的弱肉强食还是第二个故事中人类的自相残杀),更是让Pi受到极大冲击。但没有任何人能帮他逃离这一切,而他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这一切。

此时的Pi,正如雅克·拉康镜像理论中的那个婴儿一样。婴儿原本处在母亲的子宫内,享有一种自足的状态;一落地,则面临着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这种陌生感不仅仅表现为场所由内到外的转变,更主要的是,婴儿将面临一种由于自足状态的丧失而带来的后果,即一种不知所措。”在这样的环境下,他者的丧失使Pi的自我处于崩溃的边缘,他迫切地“需要陪伴和安慰”,而老虎成了他之后漫长海上漂流生活的唯一陪伴,并成功地让他的生活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理查德·帕克给Pi带来了一种幻觉,作为生物他者的老虎的存在,使得救生艇上的生活与Pi昔日在父亲的动物园中照顾动物的记忆得以叠加,让这个本应是地理上他者的地方变得不那么陌生。而对老虎的驯化过程,更是让理查德·帕克成为了人格他者,Pi在内心深处对老虎产生了一种认同感,在与老虎的朝夕相处中让Pi原已破碎的人格得以重建。更重要的是,理查德·帕克从登船时的“弱小又无助”到之后的“没有发出一点声响就杀死了它(鬣狗)”,让Pi感受到了老虎的强大,而“最糟糕的事情”也并没有发生——动物的顽强并没有战胜人类的脆弱,相反,“脑力战胜了体力”:高居生物链顶端的老虎不仅晕船,而且要靠他喂养,被他训练。老虎成了Pi努力付出和活下去的见证,也让Pi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Pi通过驯化老虎让自己成为了“老大”,掌握着救生艇上的生活。

对他者的关注,往往出于自我的原因,正如熊野纯彦所指出的:“‘他者’的问题多是在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出现破绽时才被注意到的。”在Pi的故事中,我们注意到,旧的他者的丧失,差点让Pi失去活下去的勇气,而之后之所以能够成功登岸,全在于这位印度少年有意或者无意中构建起来的一个全新的他者——那头名为理查德·帕克的老虎,“让我安静下来,给了我决心,我敢说甚至还让我变得健全”。

二、欲望是他者欲望的欲望

Pi一直被迫忙于获取食物以喂养老虎,而要获取食物,首先必须要保证自己活着。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像当初老虎与人类互换名字的错误一样,让老虎活下去这个欲望转换到了让自己活下去这个欲望。随着转换的展开,“主体想象认同了他人之像,取代了他人,形成了自我,从而把欲望视为了自我的欲望”。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何以原本是素食主义者的Pi后来的求生行为:他不仅杀生吃肉,而且“就像动物一样吃东西,发出很大的声响,发疯一般地、不加咀嚼地狼吞虎咽,和理查德·帕克吃东西时一模一样”。重建的他者最终让Pi自己成功地活着回到了人类社会。但是,这就是作为他者的老虎给主人公带来的全部意义么?小说末尾,Pi用另一个人类自相残杀的版本打碎了读者在之前阅读老虎版本时所得到的奇妙快感。当前来调查的日本官员被要求做出选择时,两人虽然心存怀疑,但仍然选择了有老虎的故事,因为“有动物的故事更好”。绝大多数的读者,也宁愿选择有老虎的版本,尽管它过于奇幻,并不可信。究其原因,正如佛罗伦斯·斯特拉顿所指出的:“选择有老虎的故事,是因为它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用来抵御残酷真相的方式。”

作为他者,我们会发现,理查德·帕克身上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它是头老虎,不会说话。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个故事中的人物也几乎没有话语。因此,作为唯一的幸存者,Pi从一开始就牢牢地把握着话语的主动权,前来调查的日本官员虽然存有疑问但也无可奈何,毕竟一只沉默无言的老虎是不能证明事实真相的,正如Pi所说的:“你们无法证实哪一个故事是真的,哪一个故事不是真的,你们必须相信我的话。”在第二个故事中,救生艇上的人们在绝望中自相残杀,对血淋淋的屠杀场面的细致描写让绝大多数人会觉得难以接受,这当中包括了人们对“自私、愤怒、冷酷”等人性险恶之处的憎恶。但是在第一个故事中,面对自然界最强大的肉食动物之一,我们却能坦然接受,究其原因:老虎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本来就是一种凶残的动物,饥饿的野兽自然要捕杀猎物。Pi非常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心理,因此,当我们跟他一起感受着动物间弱肉强食的厮杀时,我们对Pi报以巨大的同情;而当Pi在之后为了生存也开始捕杀动物的时候,因为老虎的始终在场,我们只能感受到Pi作为弱者和受害者的一面——“老虎美学”由此决定了第一个故事的美好。

可以说,读者对待两个故事截然不同的态度,正是因为理查德·帕克——不管Pi为了求生做过什么,老虎作为一个沉默的他者,承担了所有非人性的罪责。联系到第二个故事中人类的自相残杀,第一个故事中的Pi只是轻松地说:“那些事不是我干的,是食肉动物干的”;对老鼠的死也认为只是“负部分责任”:“我只是把它扔了过去,是理查德·帕克杀死了它”。就像当年为了避免因为名字的谐音遭到嘲笑而给自己改名一样,这个十六岁的印度少年也在这个有老虎的故事里“找到了避难所”。

于是,让自己活下去这个主体的欲望,最终成功地转嫁到了让老虎这个他者活下去的欲望。这也解释了为何理查德·帕克可以很凶猛地袭击进入Pi的地盘的任何动物,但却从没有袭击过Pi。自我与他者,已经浑然一体,而“想象成了信仰的原动力”。

三、自我的分裂与救赎

评论家斯图尔特·柯尔曾对故事提出质疑。他认为,Pi是把一个主观选择的问题上升到了客观必然,而事实上这跟所谓的“故事真相中无法解释的问题”是有区别的。换句话说,大家之所以选择有老虎的故事,只是因为“在审美层面上更合人们的意,与是否真实无关”。那么,故事中有哪些无法解释的问题呢?如果说老虎的故事并不真实,那么真相又在哪里呢?

小说的第三十三章,有一段令人疑惑的描写。Pi给采访的“我”看他的家庭纪念册,纪念册的照片里,Pi“每次都在微笑,但他的眼睛却诉说了另一个故事”。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救生艇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否真如Pi给两个日本调查官员讲述的第二个故事一样残忍呢?

在看纪念册时,“我”“认出了现在年轻的阿迪鲁巴萨米先生”:

“玛玛吉?”我指着那个人问。

“是的。”他说。

阁员旁边有一个人,戴着角质边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乱。他看上去有可能是帕特尔先生,他的脸比他儿子的脸圆一些。

“这是你父亲吗?”我问。

他摇摇头。“我不知道他是谁。”

这段描写让人疑惑丛生。首先,根据当时的情况,站在到访的阁员旁边的,通常应是招待的主人,也就是Pi的父亲;其次,从“我”的判断来看,他也应该是Pi的父亲,因为长得非常相像。但Pi的回答模棱两可,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试问,就算年代已久,在看到照片时,Pi怎么会连自己的父亲都辨认不出呢?而几秒钟停顿之后的解释让人感觉苍白无力:“照相的是我父亲。”而之后的另一张照片中,Pi却很肯定地从一张“黑白的”、“聚焦有些不准”的学生的集体照中轻而易举地指出了理查德·帕克。这种模糊的描写让人生疑。而这种怀疑,在后来的阅读中又会不断出现并加深。

四、结语

如果没有理查德·帕克,Pi很可能早已放弃了希望。对于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在茫茫大海上独自漂流了漫长的时间后,很难作为一个正常人重返人类社会。但是理查德·帕克把Pi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如果我还有生存的愿望,那得感谢理查德·帕克。是他不让我过多地去想我的家人和我的悲惨境况。他促使我活下去。”

因此,可以这样说,无论故事是真是假,不争的事实是,在求生的过程中,理查德·帕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有些人只顺从地叹一口气,便对生命绝望了。另一些人斗争了一会儿,然后便失去了希望。还有一些人——“我”便是其中一个——却从不放弃。我们不断地斗争、斗争、斗争。无论这场战斗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无论我们会遭受多大的损失,无论胜利是多么不可能,我们都要斗争。

[1] 扬·马特尔.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姚媛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WoodJ.Credulity[J].London Review of Books,2002,(12):22-24.

[3]Lacan,Jacques.Ecrits:A Selection[M].trans.Alan Sheridan,New York:Norton,1977.

[4]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日]熊野纯彦.自我与他者 [J].杨通进译.世界哲学,1998,(04):45.

作 者:张妍瑜,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讲师。

编 辑:钱 丛 E-mail:qiancong0818@126.com

猜你喜欢
布克奖救生艇帕克
救生/救助艇首缆和救助艇可浮索配备的要求分析
布克奖破例开“双黄蛋”,两女性获奖
2019年布克奖获奖名单公布
最容易失败的时刻
IMO同意有关全封闭救生艇通风要求的草案
亨利与帕克薪水对比
你原谅那条公路了吗
韩国作家首度入围布克奖
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
中海油服获救生艇释放钩新型专利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