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荷梅[上海商学院外语学院, 上海 201400]
1.兰斯顿·休斯简介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是20世纪著名的非裔美国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专栏作家。休斯在美国文坛,尤其是黑人文学方面,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是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即黑人文学艺术运动)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被誉为“黑人桂冠诗人”。休斯把自己与他的民族和他所生活的那些年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的写作题材来源于他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休斯一生著作颇丰,是一位勤奋而多产的作家。在长达四十余年的文学生涯里,他写了五十多部作品。休斯的作品闻名全世界,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休斯的作品体裁多样,他不但写诗歌、散文、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还写了两部自传《大海》(The Big Sea,1940)和《我徘徊,我彷徨》(I Wonder As I Wander,1956)。《拯救》是其自传《大海》中的一个回忆性章节。了解文章的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休斯的个人经历与际遇,有助于我们理解休斯的写作意图,领会作品的深刻内涵。
2.基督文化中的“原罪”与“救赎”在介绍《拯救》的主要内容前,我们有必要了解“原罪(Original sin)”与“救赎(Salvation)”这两个词语。基督教的“救赎”与“原罪”密切相关。原罪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原罪一词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祖先亚当的堕落。基督教认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受蛇形魔鬼的引诱,违背上帝的命令,吃了伊甸园里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故造成了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这是人类犯罪的开端,也是人类一切罪恶、灾难、痛苦和死亡的根源。此罪传至所有后代,使其子孙后代负有原罪的命运,因此,人是生而有罪的。基督教认为人一生下来,虽未犯有何罪,但因其有与生俱来的原罪,在上帝面前就是一个“罪人”。因为“原罪”是由始祖遗传下来的,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因此需要“救赎”。基督教徒认为信仰耶稣才能得到救赎,因此,原罪使耶稣基督的救赎成为可能。
3.《拯救》故事梗概自传体故事《拯救》篇幅不足千字,情节简单,但富有很强的说服力。它讲述了休斯快满十三岁时在一次福音布道会上寻求救赎的经历,揭示了休斯的姑妈是如何好心好意地努力想要休斯皈依基督教,结果却使休斯造成了一次道德危机。事情是这样的:休斯姑妈所在的教堂一连几个星期每天晚上都举行一场大型福音布道会,一些顽固不化的罪人都获得了耶稣的救赎。休斯的姑妈想把休斯引进教会,对他参加福音布道会会得到救赎之事絮絮叨叨了好多天,并告诉他当他得到拯救时,他会看见一道光,他的心灵里也会有感觉。那就是耶稣进入了他的生命,从此上帝就和他在一起。休斯听到许多老人也说过同样的话,所以他相信了姑妈的话,并与她一起去教堂了。在既闷热又拥挤的教堂里,休斯和其他“小罪人”一起坐在忏悔椅上,耐心地等待着耶稣的到来。但是,他既没有看到耶稣,也没有感觉到耶稣的存在。当面临着要对自己忠实还是要符合牧师、姑妈以及教会其余人的意愿作出抉择时,他被迫做出了违背其意愿的事,假装说看到了耶稣,站了起来,得到了“救赎”。
1.由群体压力引起的从众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行为(conformity)是指由于实际存在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个体在此压力之下放弃或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或行为,通过理性的抉择,产生符合社会要求或群体要求的行为。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压力,这些压力也许会使我们产生一种不安的感觉,从而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或决定。特别是当事情不会照着计划那样顺利进行时,我们会感到失望,而且有时会感到怅然若失与困惑不堪。
读完全文,我们会发现在《拯救》的故事中存在着一种因群体压力而引起的从众现象。牧师做了冗长的布道后唱了一首歌。歌中描述了九十九只羊都安全待在羊群内,只有一只流落在外受饥寒的情形。然后他说:“你不来吗?你不到耶稣这儿来吗?小羊羔,你不来吗?”②牧师向坐在忏悔席上的小罪人伸出双臂,小女孩们哭了起来,有几个女孩跳起来,立刻向耶稣奔去。但是大多数孩子仍然坐在那里。于是,许多老人围拢过去,跪在他们的身边开始祈祷。这时教堂里唱起了一首歌,说什么“地狱之火在燃烧,一些可怜的罪人需要拯救”。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奔向圣坛,得到了拯救,只剩下休斯和名叫韦斯特利的男孩两个人。他们两人被在做祈祷的女教友和教堂执事们团团围住。教堂里异常闷热,天色也渐渐有些晚了。最后,韦斯特利小声对休斯说:“该死!我不想坐在这儿了,我们站起来得救吧。”然后,他站了起来,因此也得到了救赎。休斯没有起身,而是等待上帝来到身边。最初只有几个女孩站起来,后来又有些孩子站了起来,再后来与他坐在一起的,尽管不相信耶稣的韦斯特利也站了起来。由此可以看出,牧师唱的歌,长辈的祷告以及女教友和教堂执事的祈祷在这些孩子们身上产生了一种诱导和压力,他们都不愿意充当这唯一被冷落在外的羊羔。在这情况下,以及在同伴之间压力(peer pressure)的影响之下,他们陆续采取了顺应宗教习俗与传统习惯的行为。这就是实际环境中的群体压力(group pressure)导致了从众心理的发生。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对休斯本人产生比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使其最终也采取从众行为的细节。当韦斯特利站了起来,休斯成为救赎仪式结束前唯一留在忏悔椅上等待灵魂获救的一个人时,他备受压力。休斯想见到耶稣,也想使灵魂得到拯救。虽然同伴们都已得到了拯救,但他继续等着想看到耶稣。这时,他姑妈走了过来,跪在他身边抽泣着,整个教堂充满了祈祷声和歌声,所有人都在为他一个人祈祷,祷告声汇成了一阵强大的哀号。可休斯依然很平静地等待耶稣,他期望在他身上有什么事发生,但什么也没有发生,他也还没见到耶稣。教堂里所有的人都看着他,就等着他被拯救,这确实是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他感到自己的处境更糟糕了,他不但在使自己失望而且也令在场的每一个人沮丧。不过,令他感到压力最大的是牧师重复地问他“你为什么不过来?你为什么不到耶稣的身边来?你为什么不过来接受拯救?”这些话实在使他感到难熬极了,他不能再等耶稣来了,因为他觉得他已经“把事情耽搁得这么久”,他内心多少有点羞愧。他心理想威斯特利已经犯下了两宗罪,即诅咒上帝(God damn)以及公然撒谎。休斯开始意识到既然韦斯特利没有见到耶稣就站了起来是可接受的,那么他也可以效仿,因为这种情况就像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当亚当看到夏娃吃了善恶树的果子,并没有受到伤害时,他也吃了。上帝并没有因为韦斯特利亵渎神灵或在教堂里撒谎而惩罚他,“因此我决定,为了避免更多的麻烦,我最好也撒谎,说耶稣来了,然后站起来被拯救”。在同辈人、姑妈和牧师等众多压力的影响下,休斯为了迎合大家的意愿被迫假装看到了耶稣,站了起来,也获得了“拯救”。虽然群体的压力是没有强制性的,但有时却使人在心理上很难违抗。
由此可见,“从众态度和行为的发生是以个人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为特征的”③,群体压力是休斯把非内心真正想站起来的意愿转变为站起来这一行动的催化剂。虽然休斯没有看见什么,内心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由于群体压力,明知违反自己的意愿,他还是撒了个谎,说他看见了耶稣。休斯通过忽视自己的个人信念以顺从教会,接受基督的行为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也许坚信某一观念或想法,但是由于群体的压力,会跟从大多数人而忽视或者放弃自己的信念。
2.从众后的反省文章的题目向读者展示了故事要叙述的主题——救赎。然而,休斯运用反讽写作手法来开篇的头两个句子,“我快满十三岁时,得到了救赎,但我又没有真的被拯救”,让读者明白故事中将要发生救赎的事与作者相信会发生的事有矛盾。在那次折磨人的救赎过程中,最后就剩下休斯孤零零的一个人,他不得不做出虚假的决定,谎称看到了耶稣,站了起来,但说谎、欺骗大家与他的本性相悖。那天晚上,休斯的情绪和情感爆发了出来。当休斯描写他是如何因为对救赎撒谎而感到内疚在床上痛哭时,他确确实实地经历了一次强有力的精神醒悟。在故事结尾,休斯“用哭来举行了一个成长仪式,或者说是自己来拯救因为撒谎而堕落了的灵魂,是一种需要勇气的自赎行为”④。
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会有自己的观念与认识突然改变的时候,这是他们一生中幡然醒悟的一瞬间。那天的拯救经历使休斯感到极度的受挫与困惑,在他看来,救赎并非是他所期望的那么回事。他表面上完成了皈依基督教这一宗教仪式,了结了教堂中耐心祈祷的老人们的心愿,获得了拯救,但他认识到他并没有真正得到基督的拯救,而是被自己的纯真无邪解救了出来。休斯的“救赎”最终使他失去对耶稣基督的信仰。同时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意会到那次经历使休斯认识到了真实的自我,以及救赎的结果给他带来的感悟与启示是:只有他自己——而不是耶稣——能够拯救自己的灵魂,做错事使他内心感到愧疚,但这可以使他将来不再做错事。
3.信仰的破灭此外,细读全文,我们可以发现文中清晰地勾勒出休斯对见到耶稣渴望——失望——绝望的变化过程。“我坐在燥热而拥挤的教堂里静静等待着耶稣的到来”,“我仍继续等着见耶稣”,“我继续平静地等待着耶稣”。这些语句充分表现了休斯渴望见到耶稣的真实心情。“我等啊,等啊,但他始终没来。我想见到他,但什么也没有发生。什么也没有!我渴望我身上有什么事发生,但什么也没有发生。”许久的等待,但没有看到耶稣使休斯感到失望,甚至万念俱灰,他不得已做出了虚假的决定。“我没有见到耶稣,而且现在我不再相信耶稣了,因为他没有来帮助我。”这些简洁明了的语言结构,清晰直白的叙述,成功地展现了休斯在救赎仪式上从渴望看见耶稣,到没看见而失望,再到对耶稣绝望的心理活动过程。最初的期待感,转变成撒谎后的愧疚感和悲伤感,直至最终信仰的破灭感。
休斯在二十多年以后叙述自己被“拯救”的经历,并把它作为自传的一部分,也许是因为他成年了,能够完全理解在他生命里那次事件中所发生的一切事。笔者认为他写作的目的只是想表达他一生中极其重要的那次经历,并非想要批评他的姑妈或教会里的其他成年人,他是想说明几代人之间存在着距离,不同年代的人对某些观念和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文章充分显示出,休斯对“拯救”所预期的看法与他姑妈截然不同。比如,当姑妈跟休斯说他会“看到”耶稣时,休斯以为他可以真正“见到”有血有肉的耶稣”,因此,“我继续平静地等待着耶稣,等啊,等啊,但他始终没来。”代表年轻一代的休斯确实想见到耶稣,并且期待着他会来到自己的身边,他不能相信耶稣是精神上的人物;而对于年长一辈的姑妈以及教会的其他成员来说,他们把“看到”耶稣视为精神或心灵上存在的,他们的肉体与灵魂和上帝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信仰上帝,他们会有与圣灵同在的身心感受。“拯救”的整个境遇令休斯悲哀,其结果并非如他希望的那样,人们对上帝的信任是一种自我强加的幻觉。当他躺在床上哭泣时,姑妈认为“是因为圣灵已经进入了我的生命,还因为我看到了耶稣”。由此可知,两代人对看到耶稣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孩子们会把事情当真,以为耶稣是一个可以真正见到的人,而大人们则从情感与精神方面来考虑事物。休斯的救赎经历证明大人们如不把宗教隐喻解释给孩子们听,会使他们困惑不堪,甚至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救赎》一文写得真真实实,让遥远国土上的我们都喜欢它,甚至在他死之后,我们依然喜欢它。”⑤在让学生了解了与作品相关的背景信息,以及对写作手法与特点进行分析后,再来阅读理解《拯救》学生便不会感到基督文化上的障碍,反而会感觉自己也亲身经历了一次基督教的“洗礼”,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因此就会对休斯的自传叙述文《拯救》爱不释手。文学作品是一种最理想的学习语言与文化的素材,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内涵,阅读不同的英美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还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① 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② 秦秀白编:《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5)》(教师手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本文有关《拯救》引文均出自此书,不再另注。
③ 刘宗粤:《社会从众现象的成因及特征》,《社会心理科学》1998年第2期。
④ 郑丹燕:《一个少年眼中的西方宗教谎言——解读兰斯顿·休斯〈灵魂的拯救〉》,《名作欣赏》2005年第11期(下旬)。
⑤ 杨秀兰:《浅析兰斯顿·休斯〈救赎〉的反讽艺术》,《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