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莎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音乐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钢琴即兴伴奏是根据歌曲旋律,在键盘上做即兴的弹奏,用琴声带动演唱者投入歌曲情绪,共同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它的特点是突出弹奏的即兴性,即在无钢琴伴奏谱的情况下,伴奏者能根据对歌曲旋律的理解和分析作出快速反应,在大脑中迅速形成和声配置和音型织体编配的同时,即时并有效果地在钢琴键盘上演奏出来,起到对歌曲的烘托、渲染作用。它不仅要使音乐形象得到充分的发挥,更重要的是琴声激起演唱者的情感活动,两者相互呼应、交流,增强音乐的感染力。如何为一首曲目编配即兴伴奏,需要分别从曲目分析、和弦选择、伴奏音型选择和前奏间奏尾奏几个方面来进行。
在为一首作品编配伴奏之前,首先要了解这首作品风格,是欢快轻松,还是悲愤壮烈,是柔美抒情还是坚定大气。作品的风格把握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判断,一是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歌词大意,二是作品的旋律线条。一首歌曲的歌词往往是作词者最直观的情感表达方式,我们通过对歌词的反复诵读便可以体会到词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内涵。通过反复地哼唱旋律,根据旋律线条来确定曲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情况下,二度、三度、六度较多用来表达抒情、叙事风格的作品;而四度、五度则多用来表达坚定、热情抑或悲烈的感情。另外,通过乐曲中的演奏符号也可以了解到作品的情感基调,如果乐句多以大连线、长乐句进行,那么作品的风格一般就比较抒情化;如果曲调中较多出现短促的小乐句,那么作曲者一般就是想要表达自己欢快的情绪了。
在进行和弦的编配之前首先要分析调性,根据作品的调性来编配相应的大调或者小调的和弦。在和弦编配上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原位、转位和弦。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演奏者可以多采用原位和弦,相对来讲比较直观,容易上手;逐渐熟练之后,可以逐步添加转位和弦,使和声链接更加流畅。另外,在作品的段落或者乐句的开头和结尾部位一般多采用原位和弦,稳定性较强。
2.和弦的变换。一般和弦的变换以一个乐句为宜。有的学生因为同期学习和声课程,很容易将编配四部和声的方法用在伴奏便配中,每拍都配和弦,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很难演奏,被伴奏者也会因为伴奏和弦过于频繁地更换而难以把握作品旋律。
3.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的应用。建立在Ⅰ、Ⅳ、Ⅴ级音上的和弦为正三和弦,建立在Ⅱ、Ⅲ、Ⅵ、Ⅶ级音上的和弦为副三和弦。在即兴伴奏实践的全过程中,我们以“稳定-不稳定-更不稳定-稳定”即“Ⅰ-Ⅳ-Ⅴ-Ⅰ”的功能序进逻辑作为考虑和声进行的主要思维方式,并始终把正和弦作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和声材料,以充分体现正和弦在调式和声中的骨干位置。副三和弦具有和声的功能特性。其中,Ⅱ、Ⅵ级和弦为下属功能,常与Ⅳ级和弦连接使用;Ⅲ、Ⅶ级和弦为属功能,常与Ⅴ级和弦连接使用。而Ⅵ级、Ⅲ级和弦由于与主和弦有两个共同音,所以有时候具有某种程度的主功能性质,但其稳定性远远不如主和弦。副三和弦较多应用于歌曲旋律的乐句内部,常常起着正和弦之间的连接和过渡作用。在乐句的末尾,有时可用Ⅲ级代替Ⅴ级或用Ⅱ级代替Ⅴ级作半终止,有时还出现Ⅴ7-Ⅵ的阻碍终止。
伴奏音型从织体上讲分两类,一是带旋律的伴奏音型,二是不带旋律的伴奏音型。带旋律的伴奏是指一只手弹奏旋律声部,另一只手弹奏伴奏声部。通常右手负责弹奏旋律声部,左手负责弹奏伴奏声部。带旋律的伴奏便于演唱者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旋律。这一类的伴奏音型有以下几种:
①和弦就近连接式伴奏音型:这种音型适合节拍比较规整的、稍有切分节奏、慢速抒情的歌曲,很多流行歌曲的第一段都适合采用立柱式和弦的伴奏音型。
②低音带立柱式和弦:这种音型是先以八度方式在较低音区(常见大字组)弹奏出和弦的低音,然后在上方相邻的一个音区弹奏该和弦。
③节奏式伴奏音型:节奏式伴奏音型用左手演奏,适用于情绪欢快、跳跃的歌曲。
④和弦分解式伴奏音型:和弦分解式伴奏音型适用于中苏抒情、舒缓优美的歌曲,这种音型是将和弦进行分解处理。
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声是歌曲结构的组成部分,统称为歌曲的“附属结构”。附属结构不但对歌曲的完整性、连贯性起着重要作用,有时还是表现歌曲内容贵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有些歌曲可以没有间奏与尾奏,但一般情况下前奏总是需要的,前奏最基本得功能是提示音高,我们只要在歌声进入之前弹出一个和弦甚至是一个音就可以轻易地做到这一点。在更多的情况下,前奏还发挥着提示歌曲的调式、调性以及风格、节拍、速度,于是歌曲的情绪情感、营造歌曲的气氛的重要作用,这一类前奏较为简单有效的是以下几种手法:
1.音型式的前奏。将歌曲中的伴奏音型先行作为前奏奏出,在歌声进入后仍持续进行。这样的前奏一般不包含曲调因素,而仅仅以结合主和弦或包含了合身进行的方式弹奏。
2.先现歌曲旋律的前奏。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是将歌曲中的最后一句旋律作为前奏材料,有时也会采用歌曲中的首句旋律或是将首尾的旋律有机地组合作为前奏。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旋律材料作出适当地调整以更切合前奏的特点和需要。
3.根据歌曲的风格、节奏、旋律、情绪等方面的特点设计、创作前奏、这种手法赋予前奏以更多的艺术性和独立性。与前面两种前奏手法相比,这类前奏的产生需要对歌曲作出更为深入而全面的分析。
间奏的主要功能就是“承上启下”,它还具有神话音乐情绪、明确段落结构的作用,间奏还能为演唱者提供歇息的机会。歌曲的间奏最常出现在根据多段歌词的需要而进行的全曲或者乐段重复之间。当歌曲中出现从头反复时,前奏即可当做间奏使用,这时可以将前奏作适当地变化。如果在歌曲内部的结构连接处需要间奏,一般情况下歌谱中会有提供,如果需要自行编创,亦可参照前奏的编创方法进行。
尾奏的作用是通过伴奏声部对歌曲的终止进行强化或者补充。如果是强奏,尾奏可以产生辉煌灿烂的或者极具震撼力的效果;弱奏时,尾奏又可以营造出余音萦绕、意犹未尽的动人意境。尾奏可以与歌曲同时结束,也可以在歌声结束后对其作出补充性终止、在即兴伴奏中,强奏或弱奏的伴奏音型、音阶、分解和弦、竖琴式的琶音以及和弦的连续转为等是最常用的尾奏手法,并常常可以结合和声的补充终止进行。
在即兴伴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致力于不断提高钢琴演奏技能,提高视奏能力和双手在键盘上的快速反应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努力学习和积累,逐渐培养和声、织体等音乐创作手法的实际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多多接触、分析各类风格类型的歌曲,将优秀的钢琴伴奏谱,从中归纳总结出一些实用的规律,来提高自己在歌曲伴奏这一具体方面的音乐修养和艺术品位,丰富和拓展自己的伴奏手法,从而使歌曲即兴伴奏的实践能力在各个方面都迈向“胸有成竹”这一自信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