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凡娜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154000)
大学时代是学生通过读书求知、辛勤探索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黄金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而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生更应该肩负国家兴亡的责任感。这要求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开创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在进行日常教育与管理的同时,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才是当今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此为突破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日常教育与管理:
1.以学习为根本。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大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抓住“学习”这一工作中心,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及各种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锻炼学生学习学习品质和学习毅力,树立学习榜样形成良好学习风气。我们可以采取开展考研经验交流会、学习竞赛、书法评比、朗诵演讲、技能大赛等一系列丰富学习生活的比赛,打造学习竞争氛围。并且大力提高课堂出勤情况,完善了请假制度,大幅度提高学习氛围。
2.以纪律为基础。遵守法律法规,严明校规校纪。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理念。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如法律知识宣讲等,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观念。杜绝一切违法行为,对个别的违规学生采取了说服教育,严重的进行了通报批评。严抓了迟到、旷课等现象,建设文明、有序、和谐的大学校园。我们还应对学生加强了考风教育,树立“守纪光荣,作弊可耻”的风气,坚决杜绝考试违纪、作弊现象。努力培养思想过硬,遵纪守法的合格大学生。
3.以文明为形象。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形象问题存在着太多的争议。我们应树立良好的校园文明形象,以《大学生道德行为手册》为指导,以“五文明竞赛”等活动为手段,发扬了优良传统美德,树立了道德先锋模范。促使学生做到文明学习、文明生活、文明交往,人人以争做文明优秀大学生的基本目标。在学生和班级之间,开展文明团体、个人评比,通过奖励文明寝室、文明班级、文明个人等手段强化文明意识
4.以卫生为重点。学生的在寝室卫生、教室卫生的管理与教育往往在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被忽视,而良好、干净、舒适的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有力条件。我们应完善寝室卫生管理制度,使其可行有效的发挥作用,确保寝室安全工作和寝室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学生寝室各方面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检查情况,也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和奖罚措施,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寝室环境,提高寝室卫生质量,让学生们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率的学习和生活。而其他方面的卫生条件也应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强化与改善。
5.以安全为保障,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问题,是大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是前提、是保障。加强安全管理,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相关制度,各高校应细化责任、认真落实强化安全工作,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刻苦拼搏、安全为本的精神,并根据学校具体情况,以自觉守纪为根本、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以说服教育为促进。利用班会、团活等全面普及安全意识,保证人人知晓、人人明确、人人防范;做到负责鲜明、制度全面、落实到位;执行领导重视、教师跟踪、学干带头、党员(积极分子)树立榜样。节节相连、环环紧扣杜绝漏洞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强调“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真正树立起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光荣形象,以点带面,为安全工作全面开展做好保证。
大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应以营造爱党爱国、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校园环境为目标。以培养人格健全、能力突出、意志坚定、品格完整的全面人才为目的。同时大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信念、传统美德以及新文明、新思想、新观点、新观念的有力传播平台。在工作中我们要思想明确、重点突出,抓实事、显成效。
1.以忠心为基(忠心献给祖国)。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对祖国的忠心是为人的基本准则,而对大学生的“忠心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根本。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忧患意识,是高校教育的基础。我们要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2、以爱心为翼(爱心献给社会)。爱心是整个国家和谐,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重要支撑力量,它如同展翅的羽翼,带动并调节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大学生的爱心教育是保障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世间因为有了爱,才更美好,更温暖。对大学生的爱心教育,是整个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必要手段。
3.以关心为梯(关心献给他人)。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关心是架起人与人之间美好友谊的重要阶梯,有利于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以关心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人文精神的一种重要体现,而大学生的关心教育是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增强大学生的个人修养的重要举措。
4.以孝心为本(孝心献给父母)。父母者,人之本也。“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心就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为人之根本。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么他的为人就可想而知了。孝心是对双亲长辈孝敬的心意,是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是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对大学生的孝心教育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5.以信心为源(信心留给自己)。在真实的生命,每桩伟业都有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信心是力量的源泉,只有信心十足才有战胜一切的勇气。自信是一切成功的基石,是一个人最佳的心理素质,是人格特征的核心,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对大学生进行信心教育是很重要也很必要的。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是成功的基础。
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应该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按照“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教学科研”为理念,深入开展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强化学风建设,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不断创新,勇于实践,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各项工作应稳中求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总结为发展的积淀、经验为进步的根源,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应以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前提,以积极塌实的工作方法为依托,把大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