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孝颖 郑宝军
穿行在上海市区,你会被她的“吉林路”、“北京路”、“新疆路”以及“西藏路”等街道名称所吸引,本文以上海市区现有的街道名称为主体,对其采用全国行政地名命名的历史渊源进行探讨。
街道指的是在城市范围内,全路或大部分地段两侧建有各式建筑物,设有人行道和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道路,是连接城区不同地理位置的交通网络。街道是人类文明和城市文明的产物,所以城镇街道的命名灵感无不受该城镇区域内的地名命名影响,上海街道命名从开始到现在也无不显露着上海古代地名命名的沧桑痕迹。据史料记载,上海古代行政区域的命名基本遵循着制定于秦代的“列国、旧邑、山陵、川原、所出、号令”等命名原则。其中“列国”为诸侯国,相当于地区名;“旧邑”为诸侯分封邑,相当于旧聚落名;“所出”意为物产;“号令”则为朝廷自行拟定的名称。上海地区长期为吴郡地,吴即春秋战国时的吴国(列国之一);华亭原为聚落名;昆山、金山、宝山等县得名于山陵;胥浦、青浦、上海等县及松江府得名于川原;海盐县以“煮海为盐”得名;嘉定为年号,属于号令,均符合列国等命名原则。
1843年,上海开埠后,英美租界相继成立并在各自的租界内开始修筑道路,其街道命名也自然而然地体现了英美人各自的主观意志。以英租界为例,至1862年,一个由26条道路组成的英租界道路网已经初具雏形,如黄浦滩路(今中山东一路)、领事馆路(今北京东路)、打绳路(今九江路)、海关路(今汉路路)、布道路(今福州路)、派克弄(今南京东路)等等。1862年英美租界合并成公共租界,对于公共租界内的街道名称英美各持己见,各自坚持保留自己的街道名称。时任英国驻上海领事的麦华陀,为了消除各国的分歧统一命名,制定了《上海马路命名备忘录》,提出以中国地名重新命名英美公共租界路名的折中意见。1865年工部局正式通过议案,规定租界内的27条道路,南北向以中国省名命名,东西向以中国城市名命名。改领事馆路为北京路、花园弄为南京路、北门街为广东路、界路为河南路、庙街为山东路,还有扬子路、西藏路、香港路、台湾路、宁波路、天津路、福州路、厦门路、汉口路、九江路等20余条路名。据上海地名志记载,在此之后的筑路命名或街道规划中,这条被认为是继承了秦朝地域命名原则并始于上海英美租界街道网络的中国地名命名原则一直得以延续下来,成为上海街道命名的重要原则。
关于英驻上海领事麦华陀为什么提出以中国行政地名重新命名当时英美公共租界内的街道名称,隐藏在消除分歧的表面原因背后又是什么呢?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上海通志·第四十四卷人物·麦华陀》的记载中得到启示。据记载,麦华陀(1823~1885年)之父麦都思(1796年~1857年)为英国传教士,汉学家,精通汉语和多种中国方言。1839年16岁的麦华陀随其父麦都思来华,先后任随员、领事翻译、代理领事和领事。麦华陀来华后不久就参与了厦门和舟山的侵略活动,1860年任驻上海代理领事和领事后曾镇压过太平军,阻挠租界中国居民响应太平军进军上海。扬州教案发生后,利用英国的在华势力,威胁当时的两江总督曾国藩将扬州知府撤职、赔偿“损失”、并在教堂前立碑、申明保护外国教会等。由此看来,麦华陀是西方帝国主义侵略者在华的其中一个代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殖民者,他绝非出于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才在英美公共租界内使用中国行政地名命名街道。在笔者看来,精通汉语和中国历史文化的麦华陀,其所代表的西方殖民者由于还远远不满足于当时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即《南京条约》(1842年)、《北京条约》(1860年)以及《天津条约》(1858年)所掠得的中国十六处通商口岸,于是企图通过效仿秦朝的地域命名原则,把“列国”地域命名的方法映射到公共租界内的道路网络,以逐渐把英美租借变成一张中国地图、达到不断扩大其在华势力范围、满足他们妄图殖民侵略全中国的野心。
正是由于上文所陈述的帝国主义侵略殖民的本性,笔者对有学者将上海采用全国行政地名命名街道的传统归结为租界的影响这一说法不敢苟同。溯本求源,笔者将其归为秦朝地域命名原则的影响,就这一点,我们还得感谢麦华陀,感谢他的精通汉语和汉文化。只是令麦华陀失望的是,如今已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街道镶嵌的已不再是当年殖民侵略者的野心而是上海人民开放包容感恩全国人民参加上海建设的颗颗红心。
[1]上海地名编篡委员会.上海地名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8.
[2]上海地名志办公室.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70862/node70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