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净末丑 一唱遮百丑——浅谈戏曲以唱为主

2011-08-15 00:42李连民
戏剧之家 2011年8期
关键词:行腔唱戏吐字

□李连民

唱戏与听戏

在中国的历史上,在旧时代,戏曲演员或演出常常被叫作“唱戏的”、“唱戏”,观众叫做“听戏”、“听大戏”。戏演得好叫作“戏唱响了”或“戏唱得响”等。

一是唱戏。就演员来说,在这里一个“唱”字很通俗、很简单、很巧妙地明确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戏曲演员的舞台表演的首要任务是“唱”。在唱的同时,为了“唱”好戏再加上一些其他演出的表演技巧,如:懂行的或行内人所说的“唱做念打”等。

俗话说:“生旦净末丑,一唱遮百丑”,“唱做念打‘唱’为首”,“唱做念打‘唱’领先”,“要想戏唱响,台下多练嗓”,就戏曲舞台的演员来说,的确是“一唱遮百丑”。历史上对演员的评价标准,也是以唱为主。例如:京剧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豫剧六大名旦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越剧的四大名旦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评剧的四大名旦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秦腔四大名旦李梅、李娟、齐爱云、柳萍。此外黄梅戏演员严凤英、王少舫、黄新德、马兰、韩再芬等。安徽坠子戏的“三大元”刘元芝、陈元萍、陈元孝,朱月梅、张立峰等。以上这些演员的名气大都是唱出来的。

二是听戏。就民族生活习惯来说,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艺术,而一种艺术形式也必有其相应的一群观众,戏剧亦然。“听”戏而非“看”戏,戏的独特风韵了。从前,观众在欣赏戏曲时习惯称之为“听戏”,不大说看戏。那是因为中国戏曲舞台上的表演是以唱为主,集唱、做、念、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所谓载歌载舞,那就是先唱后舞(动作),舞来舞去实在是就那几下子,没有什么可看的。听戏则不然,听戏之乐,似乎不在戏的本身,演员演唱的腔与韵,不拘一格的声韵搭配,节律优雅的各种声腔,琅琅上口的道白等。常看见有人闭着眼睛,凝神危坐,摇晃着脑袋,脚手敲着板眼,聚精会神地欣赏那台上的歌唱,遇到韵味十足的唱,大家搔动起来喊一声“好”字。若是发现唱出了错便叫“倒好”。等到好戏上场,名家一露面,场里立刻雅雀无声,受半天罪,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就算是值得了。

演唱与技巧

唱戏技巧的第一关,就是要先学会用气。气息就是人的呼吸,呼和吸所运动的就是人气息,呼吸要先吸后呼,吸气要深,出气要缓,气入丹田,运气发声。唱戏曲的人如能把气练好,他将使声音变化多彩,随时给人以稳定的感觉。

另外,还要要学会换气。唱戏总不能一口气到底,所以一定要学会换气。特别是甩大腔、长腔的时候,有的需要延续几小节。换气的涵义基本上是指在行腔过程中极短暂地略一停顿来进行呼吸。只要有了过门,不管过门大小,它的意义就不一样了,那是告一段落终止以后重新再起,不叫换气。因此,换气就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在戏曲唱法中,换气方法种类很多,也极为考究。但其最难的要算偷气(有的剧种叫暗气)。偷气就是换气时不要让人察觉。例如,在演唱一句腔快到结尾的时候,总是要收声归韵时要换气。在演唱过程中,忽然改变唱词或唱腔情绪,也要偷气。

唱戏的换气感觉一般有两种。一是提,一是沉。提和沉那是从稳气的角度来说。一是唱戏的时候没有劲用气上要提气,二是为了防止没有唱完气息就没了要沉气。

唱戏的吐字与行腔

唱戏的演唱方法与唱歌大不一样,唱戏重在吐词吐字,唱歌却重于发声,尤其是西洋发声法。戏曲的演唱除了运气、用气、行气以外,那就是吐字与行腔的问题,唱戏与其他唱法不一样,要领是先吐字后行腔。吐字就是把戏里的戏词,所唱的内容清楚地交代给观众,让人们听清楚。有的演员唱得不好的,不吐词,观众说“唱了半天不知道唱的啥”。在唱时要注意行腔中的高低快慢,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运用适度,要巧妙地运用高腔重吐,低腔轻吐,窄放宽收。行腔畅流,起伏有致。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演唱风彩。

吐字的练习方法有:绕口令,最常见的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板凳宽,扁担长,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梆,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等等。练段子,练喷口,练巧口。在行腔上,要喊嗓子,如早上起来练“吗——哇——呀”“呖——唉——咦”等,用乐器(主弦)跟唱,吊嗓子等。练嗓吊嗓时都保持松弛自如的姿态,不要急于把音喊得过高,要从气、声、字结合练起。要松弛,要外松内紧,使声音共鸣保持准确位置,行腔运气保持长久稳定,不是仅把力量用在喉咙处,而是全身都在运动。吊完嗓才不至于疲劳,吊嗓时,口腔各个器官都能有机配合,形成头、鼻、胸三腔的强烈共鸣。吐字行腔时,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从这个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字的位置居于中心,前面牵着“音”和“腔”,后面联着“词”与“情”。运气不当行腔难,吐字不清全盘蹦。字音的真切决定着声音的圆润,演唱时无论唱什么板式,唱腔有多么复杂,都要保持气息稳定和声音的通畅完美,有感染力。

猜你喜欢
行腔唱戏吐字
古诗词声乐作品演唱中的依字行腔——以《幽兰操》为例
函数搭台 导数唱戏——构造函数破解导数问题的三种策略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夏夜喜脱贫
探索女高音在演唱山西民歌作品的咬字行腔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用心吐字,为爱发声
“孩子吐字不清如何处理才好”
民族唱法中咬字与行腔的辩证关系
政府搭台 自由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