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娟 席 蓉 贾院春 吴杰倩 张 敏
国内外专家认为,运动锻炼是目前医治代谢综合征的最佳药物,尤其在防治2型糖尿病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而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对运动锻炼缺乏足够的重视。为了检验运动处方干预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确切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笔者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客观评价治疗前后在临床疗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浆胃动素水平等方面的变化。现总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将2008年6月~2010年6月就诊的住院患者80例,采用PEMSR软件按1:1对照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共脱落3例,最后干预组39例,对照组38例。干预组男16例,女23例。年龄41~68岁,平均(47.34±7.65)岁。糖尿病病程9 ~18 年,平均(13.45 ±0.95)年。胃轻瘫病程3~12个月,平均(6.15±1.12)个月;对照组男14例,女24例。年龄39~69岁,平均(45.02±8.35)岁。糖尿病病程7~20年,平均(14.98±1.63)年。胃轻瘫病程4 ~11个月,平均(6.82±3.47)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9年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2007年贝政平主编的《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标准[1]做出诊断:2型糖尿病的病程≥5年;有早饱、餐后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腹痛、大便异常等症状,且持续1个月以上;钡餐检查提示胃蠕动减弱,排空延迟(>6 h);胃镜、B超、MRI等检查排除胃肠器质性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护理,同时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胶囊5 mg(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1719),3次/d,餐前服用。
1.3.2 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处方干预。具体方案: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及体质、身体状况等综合情况,对不同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1)徒步行走。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在平路徒步行走,距离200~300 m,开始速度为70步/min,每行走100 m休息1~2 min。1周后将行走距离延长400~500 m,速度为90步/min,每行走200 m休息1~2 min。2周后延长1000 m,速度逐渐加大到120~180步/min。(2)走、跑交替慢跑。开始80 m/min,逐渐加快到120 m/min,根据身体状况完成500~3000 m。慢跑时可走、跑交替进行,2~3次/d。(3)踢毽子、舞蹈、跳操等。运动前指导患者做好热身活动3~5 min,运动结束后做整理运动3~5 min。(4)运动时间。每天运动时间30~60 min,一般在餐后60~150 min进行运动较为适宜。要求患者每日运动量=每日摄入总热量-每日日常生活所耗总热量+1737.5 kJ(为每日需补充消耗热量,相当于45 g脂肪释放的热量)。运动强度:中等强度,40% ~60%最大耗氧量,耗氧量根据运动中脉率计算,耗氧量=[平静时脉率+(运动中最大脉率-平静时脉率)]×100%,男患者运动中最大脉率=210-年龄,女患者为男患者的90%。以上两组均连续观察6个月。
1.4 评价方法
1.4.1 疗效标准。采用全国西沙比利多中心临床试验协调组制定的疗效指数[2]进行评价,以各种症状积分(d)及总体症状积分(D)方法,记录上腹胀满、嗳气、厌食、恶心呕吐、上腹痛5个症状的得分,按下列公式求出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总分-治疗后症状总分)÷治疗前症状总分]×100%。显效:疗效指数 >75%;有效:疗效指数25% ~75%;无效:疗效指数<25%。
1.4.2 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用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用微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1.4.3 用非平衡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动素水平,试剂盒由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放免所提供,标准品来自美国Sigma公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疗效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治疗后总体症状积分、胃动素水平、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症状积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症状积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总体症状积分干预组对照组t值P 39 2.90 ±1.91 38 4.57 ±2.11 3.64值0.00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水平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水平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水平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胃动素(pg/ml)干预组对照组t值P 39 421.46 ±9.54 38 499.37 ±11.73 32.01值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s)
*为t'检验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干预组对照组t/t'值P 39 6.12 ±3.85 6.60 ±1.11 38 8.68 ±4.37 7.12 ±0.72 2.72 2.43*值0.01 0.02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uopaesis,DGP)是指胃动力障碍、排空延迟,但不伴有机械性梗阻的一组综合征,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以早饱、食后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大便异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国内外资料统计,约50% ~76%的糖尿病患者并发胃轻瘫[3]。现代研究表明,其发病主要与高血糖、胃肠激素分泌、神经、微血管病变及代谢紊乱等有关。其中高血糖是重要的病因之一,长期高血糖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胃动力障碍,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出现高胃动素血症,使糖尿病患者出现了一系列胃肠道症状。本病不仅影响患者食物的吸收和消化,还因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而给糖尿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干扰。因此对DGP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单纯药物治疗虽然能增强胃动力,部分改善症状,但不加强运动干预,血糖水平不易平稳,与之相关的胃轻瘫症状则受影响。科学合理运动干预不但可以缓解糖尿病胃轻瘫的症状,而且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运动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科学合理的运动能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性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但在临床治疗中,患者往往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好,对运动干预缺少足够的重视。研究表明[4,5],运动锻炼能促进骨骼肌对血糖的直接摄取,使血糖降低,持续的运动可消耗肌糖原与肝糖原,缓解高血糖状态,运动后血糖又转变成糖原储存起来,从而使血糖持续下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总体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表明运动处方干预对DGP患者具有确切疗效,结合药物治疗,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血生化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在降低血浆胃动素、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运动处方干预可较好地控制血糖,缓解高血糖状态,降低胃动素水平,增强胃蠕动及排空,从而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1]贝政平主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25-726.
[2]全国西沙比利多中心临床试验协作组.西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多中心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1995,34(3):180-182.
[3]Maganti K,Onyemere K,Jones MP.Oral erythromycin and symop -tomatic relief of gastopaesis:a systematic review[J].Am J Gastro -enterol,2003,98(3):259 -263.
[4]徐国琴,林文弢,杜晓燕,等.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3):284 -286.
[5]王耀光,吕国枫,任延波.运动疗法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6):679 -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