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彩霞
在2 型糖尿病的初期,患者的胰岛β 细胞功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病程的延长,β 细胞功能会进一步减退,所以,起始胰岛素治疗会成为更多2 型糖尿病的选择。本研究选择FPG ≥11. 1 mmol/L 的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其在短期诺和锐30(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和诺和锐30 联合二甲双胍强化治疗对血糖控制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两种不同强化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09 年1 月~2011 年1 月住院的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90 例,符合1999 年WHO诊断标准。入选标准:FPG≥11.1 mmol/L,除外非2型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妊娠或哺乳期、严重全身性疾病及其他无法按照要求完成研究者。随机分成两组,诺和锐30 组45 例,诺和锐30 联合二甲双胍组(Met 组)45 例,两组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由专职护士指导饮食、运动,加强有关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诺和锐30 组每日3 次餐时注射,从早餐6 U,中餐6 U,晚餐6 U 开始,此后逐步调整;联用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用小剂量(500 mg)每日1 次,5 ~7 d 后若无胃肠道反应,加量至500 mg 每日2 次,随早晚餐服用。血糖达标标准:FBG≤7.0 mmol/L,2 hPG≤9.0 mmol/L。用罗氏血糖仪测血糖4 ~9 次,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剂量直至血糖达标。以末梢血糖<3.9 mmol/L 定义为低血糖。
1.3 观察指标 强化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FPG、2hPG、Ins 及C-P;计算HOMA-β =20 ×FIns/(FPG-3.5);HOMA-IR=FPG×FIns/22.5;记录达标血糖时间,胰岛素日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FPG、2hPG 及HOMA-IR 均明显下降(P <0.05),HOMA-β 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两组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治疗期间两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诺和锐30 联合二甲双胍组较单纯诺和锐30 组明显缩短(P <0.05),且胰岛素用量减少;两组低血糖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s)
①与治疗前比较P <0.05,②与诺和锐30 组比较P >0.05
组 别 n 治疗前后 FPG (mmol/L) 2hPG(mmol/L) HOMA-IR HOMA-β诺和锐30 组 45 治疗前 13.9 ±3.7 19.9 ±4.6 2.0 ±1.1 2.8 ±1.2治疗后 6.1 ±1.3① 8.3 ±1.9① 1.1 ±0.8① 5.3 ±1.6①Met 组 45 治疗前 14.1 ±2.8 19.6 ±3.5 2.1 ±1.0 3.3 ±1.1治疗后 5.6 ±0.9①② 7.8 ±1.5①② 1.2 ±0.5①② 5.5 ±1.9①②
表2 两组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s)
表2 两组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s)
与诺和锐30 组比较:①P <0.05,②P >0.05
组 别 n 胰岛素用量(U/d) 血糖达标时间(d) 低血糖发生率(%)诺和锐组30 组45 53.5 ±10.9 8.9 ±1.5 13.5 Met 组 45 44.3 ±13.8① 6.4 ±1.2① 14.3②
糖尿病是WHO 确定的4 大主要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全球每8 秒钟就有1 人死于糖尿病,每年死于糖尿病者约400 万人。因此,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1]。DCCT/EDIC[2]和UKPDS[3]及其后续研究均提示,早期强化降糖治疗能有效降低HbA1C 水平,能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血糖控制,可解除高糖对β 细胞的毒性作用,部分患者可恢复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4]。目前,国内外一些研究发现,在2 型糖尿病的早期进行短期强化降糖治疗,使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平稳达标,清除了糖毒性对胰岛β 细胞的损害,恢复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可诱导出血糖长期的良好控制[5]。胰岛素抵抗(IR)y 也是2 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有研究显示,短期强化治疗,可使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敏感性较基础状态增加2 ~5倍[6]。本研究也显示:两组2 周的强化治疗均显著改善初诊2 型糖尿病的糖代谢紊乱,而且可明显改善胰岛素功能和IR。
诺和锐30 由30%可溶性门冬胰岛素和70%精蛋白结合门冬胰岛素组成,作用模式更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可同时满足基础和餐时胰岛素的需求。其速效部分起效快(10 ~20 min),达峰更高,可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而中效部分吸收缓慢,作用持久,可提供有效地基础胰岛素水平。更重要的是,速效部分回落快,与中效部分叠加少,因此低血糖发生少[7]。国内的研究证实[8]:日3 次注射诺和锐30具有相同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显示:两组均是简单的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较少的注射次数,一种胰岛素,一种注射装置,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如Presto 研究,Cochrane荟萃分析,都证明了二甲双胍在降血糖、控制体重、胰岛素增敏、减少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方面的益处。二甲双胍抗高血糖机制已经非常明确:主要是纠正了2 型糖尿病特征性的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加,肌肉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也可能是机制之一,并且通过一系列依赖和不依赖胰岛素作用机制拮抗血糖,包括改善细胞膜生理,通过受体后酪氨酸激酶级联改善来自胰岛素受体的信号转移,促进穿膜葡萄糖转运子的募集和/或活化,通过血糖控制相关的细胞内机制,如对线粒体和AMPK 活化的影响,最终减低循环中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分别缓解糖毒性和脂毒性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9]。本研究显示:在日3次注射诺和锐30 的基础上,联用二甲双胍,不仅能改善胰岛β 细胞功能和减轻IR,而且明显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和减少胰岛素用量。
综上所述,应用诺和锐30 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改善胰岛β 细胞功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和减轻IR,而且还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和缩短血糖达标时间,是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的最佳选择之一。由于本研究所选患者均为住院患者,观察时间短,有待长期随访观察这两种强化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
[1]钱荣立.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2010 联合国糖尿病日:中国蓝光行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881-882.
[2]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 Trial Research Group.Effect of intensive diabetes treatmen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in adolescents with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J].J Pediatr,1994,125:177-188.
[3]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Group. Intensive blood glucose control with sulph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UKPDS 33)[J]. Lancet,1998,352:837-853.
[4]李延兵,翁建平,徐雯,等.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 细胞功能的影响[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0-15.
[5]Wen J,Li Y,Xu W,et al.Effect of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on beta-cell function and glyca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parallelgroup trial[J]. Lancet. 2008,371:1753-1760.
[6]杨兆军,张波,陈燕燕,等.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的影响[J].中华分泌代谢杂志,2008,24:126-128.
[7]郭晓惠.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 在2 型糖尿病患者起始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878-880.
[8]李焱,梁俊,梁颖.三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620-622.
[9]王莉,顾卫琼. 二甲双胍减重效应探讨[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94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