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青,刘 新
脐尿管囊肿是脐尿管畸形的一种。临床对脐尿管囊肿的诊断较为困难。笔者对12例脐尿管囊肿的声像图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找出其规律,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
1.1 病例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7个月至51岁。其中2例因下腹部包块就诊,8例为检查腹腔其他脏器时无意中发现,2例因腹痛就诊。
1.2 方法及仪器 GE Logiq7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 3.5~5.0、7~12 MHz。 患者平卧位,膀胱适度充盈,于耻骨联合上方至脐部行纵切面及横切面扫查,注意观察病灶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与膀胱壁和腹壁的关系。
2.1 诊断符合率 本组12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脐尿管囊肿。单纯囊肿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75%,其中2例为在脐尿管走行区有2个囊肿,术前未做出直接诊断。4例伴有感染者,超声诊断符合率50%。
2.2 脐尿管囊肿的超声表现
2.2.1 单纯囊肿 表现为于脐部至膀胱尖之间腹壁内显示圆形无回声,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囊壁薄且光滑,内部透声好,无血流信号,不与膀胱相通。
2.2.2 囊肿合并感染 表现多样化,2例表现为在上述同样部位的无回声囊壁增厚,不光滑,内部呈细密点状低回声,透声差,形态尚规则;2例表现为下腹壁内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位于膀胱尖部,与膀胱壁分界不清,膀胱顶部局部壁增厚(图1)。
图1 囊肿合并感染
2.2.3 囊肿位置及数目
2.2.3.1 囊肿位置 12例患者囊肿的位置也不尽相同,9例位于脐尿管的中下部,2例位于脐尿管与膀胱连接部(即膀胱尖),1例位于上部。体表观察病灶基本位于腹中线或稍稍偏离一点。
2.2.3.2 囊肿数目 10例患者显示一个病灶;2例患者显示腹中线脐与膀胱之间有2个无回声,大小不一,2个无回声之间有间隔,互不相通,与膀胱也不相通(图2)。
图2 囊肿数目
脐尿管是由胚胎期尿囊管退化而形成的一个纤维条索,从膀胱尖延伸至脐,属于腹膜外结构,位于腹中线腹横筋膜与腹膜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一般成人脐尿管长约3~10 cm,直径8~10 mm,顶部直径约2 mm。
脐尿管畸形有4种类型:①脐尿管在脐部未闭形成脐尿管窦道;②若脐尿管近膀胱处未闭形成膀胱顶部脐尿管憩室;③若两端闭合而中间段管腔未闭,形成脐尿管囊肿;④若脐尿管完全不闭锁,则脐部有管道与膀胱相通,称脐尿管未闭或脐尿管瘘。
脐尿管囊肿在体积较小或不伴有感染时,通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本组8例无明显症状以其他原因就诊偶然发现,2例伴有感染者下腹部疼痛,2例囊肿较大者下腹部扪及包块。临床对脐尿管囊肿的诊断较困难,但一旦确诊应彻底切除,并且防止切除不彻底导致残留脐尿管的炎症溃疡或诱发肿瘤形成[1]。
本组单发单纯囊肿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均表现为典型的囊肿表现:圆形无回声,囊壁薄且光滑,透声好,无血流信号,位于脐与膀胱尖之间腹壁内中线或稍稍偏离中线。其中1例位于脐尿管上部,4例位于脐尿管中下部,1例位于脐尿管与膀胱连接部(膀胱尖部)。对于典型的声像图只要检查者熟悉脐尿管疾病,往往都能做出正确诊断。2例下腹壁内出现2个无回声者,未直接做出诊断。分析原因,是对脐尿管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不足。脐尿管在闭锁过程中若呈节段性的,可以形成串状小囊肿[2]。本组2例表现为脐尿管走行区出现2个囊肿,经手术证实为脐尿管节段性闭锁。当囊肿合并感染时,诊断符合率50%。本组囊肿合并感染4例,2例表现为无回声内可见细密点状低回声,透声差,囊壁增厚,形态尚规则;2例表现为膀胱尖部见一实性低回声,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与膀胱壁分界不清,膀胱顶部局部膀胱壁增厚。前2例虽然无回声透声差,结合临床表现,作出诊断;后2例失去了囊肿的典型表现,而成为不规则的实性低回声,考虑与感染时大量炎细胞侵润,组织水肿,纤维细胞增生有关,炎症累及膀胱时,膀胱壁增厚,此时不易与膀胱肿瘤区别。
通过对本组12例的总结,笔者发现单纯单发脐尿管囊肿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囊肿数目在特定区域内增多时,也能考虑到诊断该病,但仍有疑虑,诊断符合率减低。当囊肿合并感染时,由于声像图失去了特异性表现,呈复杂多样化,诊断符合率最低。由于残留的脐尿管任何部位均可以发生癌变,且脐尿管病变恶变概率较高,因此脐尿管疾病一旦确诊,均应早期行手术治疗,合并感染者应在感染控制后尽早手术[3]。所以正确快速做出诊断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在加强对该病足够认识的基础上,认真细致的观察病灶的形态、数目、回声、位置以及与腹壁、膀胱的关系,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
[1]朱友星,吴业才.脐尿管囊肿与脐尿管瘘5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学杂志,1996,17(6):361.
[2]姜 雪,李如昌,郑发寿,等.脐尿管疾病及治疗.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4,(4):21-23.
[3]田惠忠,陈 晓,闫 勇,等.脐尿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附11例报告).临床外科杂志,2006,(8):506-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