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Ⅱ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意义

2011-06-07 02:21李旻蔚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纤溶二聚体白蛋白

李旻蔚

(启东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苏南通 226200)

Ⅱ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眼病。以往大量研究认为由高血糖及其引起生化异常和内分泌代谢功能障碍所致。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作为凝血和纤溶系统的两个常用指标[1]。前者反应体内凝血状态,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后者是体内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的标志物之一[2]。近年来又有研究显示糖尿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体内CRP和尿mALB等显著升高[3,4]。本文通过对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单纯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和正常对照体内 mALB、FIB、D-D、hs-CRP 的检测,探讨它们与Ⅱ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糖尿病(DM)116例: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院的糖尿病患者,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眼底检查并排除其他影响眼部的疾病,将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62例,男34例,女 28例,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59.5±8.0岁。另一组为单纯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9.8±8.3岁。正常对照组:为50例健康志愿者,男26例,女24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59.2±9.0岁。所有研究对象排除急慢性炎症相关疾病,排除大小血管病变,排除糖尿病其他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肾病。无免疫性、肿瘤和外伤疾病。各组在年龄、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研究对象在近一周内均未服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影响凝血和纤溶活性的药物。

1.2 检测方法 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采用免疫透射和免疫散射比浊法通过Nephlometer 100 Analyser仪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分别采用clauss凝固法和免疫比浊法通过Sysmex CA 15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

2 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糖尿病组mALB、FIB、D-D、hs-CRP 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mALB、FIB、D-D、hs-CRP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无视网膜病组 (P<0.01),糖尿病组mALB、FIB、D-D、hs-CRP 成正相关(P<0.01),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相关更显著(P<0.01)。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相关关系(P>0.05)。

表1 各组FIB、D-D、hs-CRP、mALB的比较s

表1 各组FIB、D-D、hs-CRP、mALB的比较s

注:与 NC 相比,﹡P<0.01;与 NDR 组比△P<0.01,#P<0.05

项目 NC组 NDR组 DR组FIB(g/L)D-D(mg/L)hs-CRP(mg/L)MALB(mg/L)2.75±0.48 0.31±0.12 1.32±0.40-3.51±0.65*0.55±0.14*3.53±0.90*39.0±13.1*3.88±0.82*#0.97±0.28*△4.36±1.04*△61.9±20.17*△

3 讨论

FIB和D-D是凝血和纤溶的两个常用指标,微量清蛋白尿是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主要征象。近来研究显示,糖尿病和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体内,CRP和FIB等多种急性时期蛋白浓度显著增高[5]。

3.1 尿微量白蛋白(mALB)是指尿液中白蛋白超过正常水平,但低于常规试带法检测范围。当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超过20ng/min尿,常作为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全身性疾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3.2 纤维蛋白原(FIB)即凝血因子I,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高分子糖蛋白。除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外,其亦是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检测指标。FIB作为凝血因子可诱导红细胞及血小板凝聚并导致纤溶抑制。糖尿病患者中FIB是糖尿病血浆高凝状态形成的重要原因。

3.3 D-二聚体其相对分子量约62000,在体内的半衰期>3h。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血液中D-二聚体生成或增高标志着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双重激活。说明有纤维蛋白的形成和降解,或继发性纤溶的发生,反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

3.4 CRP是由肝细胞合成的,是重要的机体防御分子。由5个相同的亚单位组成的环状五聚体,蛋白相对分子量为115000,由于常规的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到血清中低水平的CRP(0.1mg/L~10mg/L),故研究采用免疫散色比浊法,提高检测灵敏度,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近期研究表明,其与糖尿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关。

本组研究证实Ⅱ型糖尿病以上四种物质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对照组,尤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更为明显,是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同时提示它们水平的上升早于DR的出现,故检测糖尿病患者 FIB、D-D、hs-CRP、mALB水平能预测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以便在控制血糖、血压的同时做到早期抗炎、抗凝、纤降治疗,减缓或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1]王晓明.糖尿病肾病患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检测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1):989.

[2]蒋娅丽,万汝根.300例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临床疾病诊疗分析评价[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4):421-422.

[3]周雪玲,尧春茂.Ⅱ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J].广东医学,2006,27(6):897-896.

[4]孙曙华.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的临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1):83.

[5]李春仙,史训忠.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0,25(2):107-109.

猜你喜欢
纤溶二聚体白蛋白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