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吉祥, 傅东波, 徐洁, 黄宇栋, 项溢, 黄静艳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升高,从1996年的3.21%[2]迅速攀升至2008年的超过11%[3];上海市民的糖尿病患病率已从30年前的1%升至2008年的10%。而伴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此数值将不断增加,糖尿病的防治工作迫在眉睫[4]。因此亟需一个有效的新型糖尿病的管理模式,国外有研究表明,“群组看病”的优势明显[5]。因此,现结合该社区实际情况,我们创建了符合高桥社区特点的“团队管理群组”的新型糖尿病管理模式[6],并评价其有效性、可行性,从而探索出符合高桥社区特点的、有效可行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
随机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社区内的8个居委会的确诊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以居委会为单位,将自愿参加研究的205名病人随机地分为干预组(接受群组看病模式)和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糖尿病管理),干预组、对照组各4个居委会,干预组111名病人,对照组为94人。入选标准:①年龄为35~80岁的男性或女性;②有医疗记录证实的糖尿病病人,也可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病;③必须是居住在社区的糖尿病病人。排除标准:①有精神异常的病人;②同时患有肿瘤,且近半年内接受过化疗或放疗者;③年龄<35岁或>80岁者;④存在可能导致参加者不依从及失访情况者;⑤正在参加或近30天内参加过其他研究项目者;⑥伴有严重躯体功能损害的卒中病人(影响接受服务)。
基线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包括:体能锻炼、耐力锻炼、高脂饮食、吸烟、健康自评、健康担忧、躯体功能、疾病对生活的影响、6个月内看病次数、6个月内住院次数等);身体测量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1.2.1 干预方法 全科医学服务团队每月1次在社区以“小组围坐式”实施群组看病,包括“群组健康教育”、“身体测量/病情监测”、“趣味娱乐活动”、“一对一诊疗+咨询/答疑”4个模块,每次持续约60~90min。
1.2.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定量指标基线值(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各定量指标(6个月、12个月各指标的变化值)的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
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平均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平均病程),在两组之间除干预组的女性病员明显较多外,其余各项指标相仿,具有可比性。各项伴随疾病或并发证(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除高血压病的比例干预组比对照组高出20%外,其余各项疾病的分布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基线调查后发现,干预组和对照组共205名患者,在两组之间分布较平均,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见表1。
表1 干预组与对照组社会学及流行病学特征比较
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与基线相同的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将获得的资料采用协方差分析,消除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各评价指标基线水平时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每周体能锻炼时间、与医生交流评分、情绪低落评分)的影响后,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上述18项定量指标6个月后的变化值。经6个月的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糖化血红蛋白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两项健康功能指标(疲劳和躯体功能)的变化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仅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再次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与基线相同的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将获得的资料采用与干预6个月后一样的方法进行分析,并消除上述年龄、性别等因素及每周体能锻炼时间、与医生交流评分、情绪低落评分等基线变量差异的影响后,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上述18项定量指标6个月后的变化值。经12个月的干预后,干预组在更多的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干预组的血糖控制情况仍然优于对照组,其血压情况亦得到改善,收缩压、舒张压及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自我管理行为上,干预组一贯优于对照组的3项指标(每周体能锻炼、每周耐力锻炼及与医生交流)得到进一步强化,其向好的方向变化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管理的总体自我效能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提高;疲劳和躯体功能两项健康功能指标仍好于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仅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表2 干预组、对照组各指标6个月的变化值比较 ±s
表2 干预组、对照组各指标6个月的变化值比较 ±s
注:未标出样本数者,均为干预组111人,对照组94人
?
表3 干预组、对照组各指标12个月的变化值比较 ±s
表3 干预组、对照组各指标12个月的变化值比较 ±s
注:未标出样本数者,均为干预组111人,对照组94人
?
根据国内外的既有经验,“群组看病”[7,8]这一全新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模式,时至今日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本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创建了符合高桥社区特点的“团队管理群组”的糖尿病新型管理模式。本社区的糖尿病“团队管理群组”模式是由临床医生、公卫医生和护士组成团队,以小组形式,通过每月1次的小组活动来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共同管理。
本研究显示,经过为期1年的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对比,在多项定量指标上都表现出了积极的变化。尤其是干预组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干预6个月后出现下降,干预12个月后下降更加明显。可见,该模式能够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产生正面而积极的影响,其血压情况也得到一定改善。这些指标的向好发展将有效减轻其全身血管病变,从而有可能预防和延缓其并发证、合并证的发生,患者的锻炼行为以及医患交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随着“团队管理群组”模式的实施,该模式在支持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巨大的体现。而对于传统临床方式,往往由于单个患者就诊时间的限制,上述几方面在一般的“一对一”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涉及到。群组管理的实施,使医师有时间去谈论一些比较细节化和有深度的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用药、饮食等问题上的简单重复。
因此,“团队管理群组”模式的实施,给社区的糖尿病患者带来了诸多方面的积极影响。由社区医务人员提供的全面细致的自我管理支持,帮助患者们培养起自我管理的意识,更新相关知识,促成自我管理行为的形成,从而使实现较为理想的血糖控制变得可能,以预防和延缓并发证、合并证的发生,并进而使患者的健康感增强。虽然,该模式对于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尚未发现,但是仍然可以认为“团队管理群组”的糖尿病管理模式是切实有效的,在社区中是有推广意义的。
“团队管理群组”模式极大地拉近了长期以来医疗过程中预、防分离所造成的隔阂,且对社区的糖尿病患者而言,群组式的管理在向患者提供了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同时,也强调了对患者自我管理的支持,在省略了单纯健康教育的简单重复之后,患者可以从医护人员、甚至是糖尿病友之间获得自我管理的支持和帮助,提高自我管理技能,最终实现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因此,通过“团队管理群组”这样一个糖尿病新型管理模式,在高桥社区内实施是切实可行的、有效的。
[1]Ito C,Mito K,Hara H.Review of criteria for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based on results of follow-up study[J].Diabetes,1983,32(4):343-351.
[2]向红丁,吴纬,刘灿群,等.1996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基线调查报告[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3):131-133.
[3]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1,362(12):1090-1101.
[4]Saaristo T,Moilanen L,Jokelainen J,et al.Cardiometabolic profile of people screened for high risk of type 2diabetes in a national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me(FIND2D)[J].Prim Care Diabetes,2010,4(4):231-239.
[5]Trento M,Passera P,Bajardi M ,et al.Lifestyle intervention by group care prevents deterioration of Type II diabetes:a 4-year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Diabetologia,2002,45(9):1231-1239.
[6]何春晓,崔恒清,傅东波,等.糖尿病团队管理群组新模式的预试验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7,19(6):312-314.
[7]Wheelock C,Savageau JA,Silk H,et al.Improving the health of diabetic patients through resident-initiated group visits[J].Fam Med,2009,41(2):116-119.
[8]Loney-Hutchinson LM,Provilus AD,Jean-Louis G,et al.Group visits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effect on glycemic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J].Curr Diab Rep,2009,9(3):23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