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建构意义 有效使用教材——从意义的建构例谈信息技术教材的有效使用

2011-06-06 10:56蔡建平
中小学电教 2011年6期
关键词:建构意义技能

☆ 蔡建平

(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惠安 362100)

有意义的学习必须满足“选择相关信息、组织信息和整合信息”[1]三个条件,它依赖于在学习中的积极认知加工或知识建构。美国加州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梅耶认为,有意义的学习需要认真阅读课本信息,否则,即使某个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也将一无所获,结果将导致“保持不良和迁移不良。”[1]诚然,这只是有意义学习的一个方面。如果课本的信息呈现出来的不是“正有意义”,甚至是“负有意义”呢?我们应该怎么办?下面,本文将从意义的建构谈谈信息技术教材的使用。

一、从信息的意义看,灵活使用教材,既要认真阅读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闽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第三节《数据的自动填充与公式运算》,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Excel中,可以利用数据自动填充功能,快速准确地输入有规律的数据等。”[2]例一:在P49的“做一做”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掌握自动填充输入“相同的数据”,拉动填充柄输入的是一堆“信息技术”的相同文字;[2]例二:P50-51的“试一试”、“做一做”自动填充的是“星期日~星期六”、“甲、乙、丙……”[2]等的序列。技能很简单,学生很快就学会了。但这仅仅体现了技能的学习。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技能“注入”的方式痕迹比较浓厚。尽管“做一做”似乎是为学生学习而设计的,但所举例子只呈现“技能”,无法体现技能的意义,更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缺乏情景意义的技能堆砌,索然寡味。如果因循教材,这样的课堂教学更象是以前的“计算机”课呢?还是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例三:P53计算单元格中的数据时,也是直接让学生输入“=3+2觹5”,“=A1+A2+A3”[2]之类的公式计算。单纯练习输入诸如此类的内容,把公式应用的具体情景、意义去掉,抽象成纯粹的技能。这种失去具体情境的技能,去除了应用的价值,没有了情感的交融,将直接导致因没有意义的建构而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它是没有意义的技能,是孤立的、没有生气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信息时,必须能够适当地筛选取舍,做到“选择相关信息”,体现技能意义,激发学生的认知加工,为有意义的学习做好积极准备。

二、从信息表达的需要看教材内容的组织与应用

“在创作计算机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展现作品的主题,往往需要获取相关的图像素材,并进行图像加工处理。”[3]在第一单元平面素材加工与集成第一节就开门见山表明图像采集的目的。可见,本单元的编排如果能围绕一个典型的主题展开,不仅在细节的“点”上,能方便学生的学习,在宏观的“面”上,也能凸现采集、加工与集成信息是为了主题表达需要的意义,充实学习的内涵,提升学习的意义。但失望的是,在后续的连续几节中,教材的编写迷失了初衷,虽然每节的知识与技能都很明确,但每一节的内容几乎是相互独立或割裂的,看不到是为了表达某一主题或建构一个完整的意义而编写的。采用图像的内容杂而无序,似乎不是主题所真正需要的,而是信手拿来的。如第一节的“树叶”,第二节的“室内场景”、“滑雪”,第三节的“熊猫吃竹”,及后面的“汽车时代”等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我们无法看到围绕作品主题的图像信息选择、组织及整合。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被教材所左右,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性,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有所选择,合之则“取”,不合则“舍”,要有“扬弃”的精神。当然,这要求教师自身要有较高的专业及教学理论素养。研读教材,就要学会分析教材,理清教材的思路,梳理教材的脉络。因此,要有效地使用教材,既要深入教材,又要走出教材,从课标的高度看,从学生学习的需要看。

三、从信息表达的意义看主题内容的确定

还是上述单元 P33图 1-37“合成图”,通过“Microsoft Photo Editor”处理的合成图像,是校园的四个场景,但“拼接”的图像仅是为了表达“合成”?这是为了达成预设的技能呢?还是建构主题意义的需要?“画龙点睛”,一个恰当准确的图像主题,是所有图像采集、加工后要表达的主旨,能够升华主题思想,表达合适准确的情感。而教材在这里的最终合成图像,标题却是“合成图”三字。哪怕是简单平淡的“美丽的校园”主题,其效果也比前者要好得多,但意义的高低却不可等而视之。

由此可见,由于教材文本及图像信息所表达的意义的内在不一致,很容易导致文本结构的不良,从而使学习者将其看成是无甚关联的机械学习。

从本例可以看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要渗透在教材中的,而且应该一以贯之,骨肉相连,筋脉相通。教材在教师课堂教学中有明显的权威性、导向性,如果丢失了信息所要表达的意义,所要承载的使命,那么信息技术就不是信息技术了。尽管信息技术离不开技术,但它却不是以技术为依归。

四、从教材的编写方法看教学及学习策略的启迪与作用

教材是课标的载体,是课标权威的诠释介质。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教材理解课标的精神,实实在在地感知、领悟实施课标的途径与方法。

1.任务表达的意义

例如: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在教科版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1节的实践就是一个学习的例子。在学习程序设计的对象属性时,一般都是千篇一律的讲解灌输,而在实践(1)中则是让学生去查找英汉字典,通过对象的属性的单词含义去领会“属性”所要表达的意义,既让学生记住了英文单词,同时也深化学生的学习理解,望文知义,印象深刻。实践(2)中,进一步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的思考,“表2-3中的 Caption、Visible、BackupColor都是 VB中常用对象的属性,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4];实践(3)则是在前面的学习与思考后,动手“尝试修改”窗体的属性,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界面。把对“属性”的理解应用于个体的实践操作中,在实践中验证、修改,从而提升思维的品质,领悟学习的方法,有效迁移知识与技能。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常苦于教学教研品质的低层次,或学而无友,找不到交流的同伴;或学而无序,找不到教研的方向。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打开一扇学习的窗口,以优秀的教材为师为友,与编写的专家神交意会,举一反三。教材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例子,从例子中我们可以去领会教学任务的设计方法,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何设计由浅入深,逐步引导有效实践的任务,这些例子都给我们很多的示范性、启迪性。

2.学法的意义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P32实践(1):“通过‘帮助’菜单启动MSDN,获取更多的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4]教师在教学中切莫轻视这个环节,从教材对MSDN的旁注及编写者意图中,我们都可以直接地感受到编写者的思想。从“教本内”走向“教本外”,不能以本为本,要给学生以自主获取资源及学习的方法,从意义的建构走向意义的迁移,触类旁通。在编程实践中,我们经常都离不开专业的权威的技术参考手册,它是我们编程的得力助手,如同我们身旁的《新华词典》一样。

如:P24语句及P33流程图的填空,要求学生在分析别人算法的基础上,理解算法的思想,根据逻辑思维的前后联系,作出合适的准确判断,把思维连贯起来,既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力、判断力和推理能力,又丰富了学生自己的编程思想。读懂别人的程序,是提升自我编程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教材中时刻贯穿着“实践”题,充分体现程序设计学习的主体性、实践性。有些题目对于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学生的思维是一种有益的挑战。

3.概念讲解的意义

在讲到“顺序结构”概念时,先以一段程序代码导入,再水到渠成引出概念,由形象到抽象,很适合学生的感知理解,避免枯燥长篇陈述式的唠叨。类似的做法,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在P21页讲到什么是“常量”,则以前面的打字测试程序直接引入,导入衔接以上一节的知识为切入点,轻而化之,十分亲切自然。要理解“常量”与“常量名”的关系,仅凭单纯讲解,也许不够,所以,在本节的实践中,先让学生比较两个程序体会两者的差别,再提出启发性问题:修改常量的值。在该实践环节,如果教师按图索骥,是无法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充其量也只是似是而非的理解。要从编程的思想去理解,从程序的可维护性、稳定性去引导,引发学生研讨、思考,深化概念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对于程序的比较,教师完全可以采用两个更长一些的程序,通过修改对比,能够更容易看到两者之间的差别,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两个概念的差异。在运用实践中,深化技能的运用,迁移知识的意义。

4.发散思维的意义

“发散思维具有多向性、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的特点,即思考问题时注重多思路、多方案,解决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式。”[5]从算法的多样性看,不同的思维策略,呈现不同的算法与程序。从学生的程序作业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思维的异同。不同的程序,对于挑战学生的思维品质、范畴,丰富与提高思维的素养,拓宽视野都很有好处。以P6水仙花数问题为例看三种算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如何在编程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大胆提问,内化思维策略,如何有效交流编程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方法,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言,只有讲清楚了,才是真正理解了。“学生的提问为教师提供了洞察他们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通常是一种发展思维的有效途径。”[6]

5.情境生活化的意义

教育情境的生活化,以一种学生熟悉的方式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利学生生活经验的迁移与融合。它“是从生活中来又超越生活的情境,它是生活情境的提炼,是对生活情境的美化或批判。”[6]它的教育意义在于使个体经验得以提升。

在教材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学习例子。例如:选修P16在讲到什么是“对象”,对象的“属性”,对对象的影响:小孩玩气球,对象是气球。充气前和充气后气球的属性变化,如图1、图2所示:

图1 气球属性的变化

图2 气球形状的变化

“修改对象的属性值,就会改变对象的特征”,[4]很生活化的形象例子,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在P33,在讲解两个变量数据的交换时,引用了“两瓶液体的交换”,[4]“按照生活常识,我们可以用一个空瓶子作为‘中转’来解决这个问题。同理,在程序设计中也使用这种方法来交换两个变量的值。”[4]对于化解教学中的难点,轻如细雨,却能恰到好处。如图3:

图3

这里,学生的生活经验就是学生学习的有效“脚手架”。学习依赖于学习者的经验。如果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习,那么利用好学习者的经验则无疑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诚然,每种教材都有其优点与不足,关键是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内化到自己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有效地用好教材。

由此可见,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同时,我们不能以本为本,要善于观察、思考、发现,要从更深的思想层面挖掘文本的意义,以更高的视点、更宽更远的视角去审视,才能用好教材。看看一位软件分析师对程序三种结构的妙喻与讲解,也许能给我们更多的启迪:我们应该注意到愚公作为编程人员的基本素质。在与“河曲智叟”的对答中,他叙述了整个工程的实现程序:“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这里描述了可能存在的分支结构,即“IF”条件判断。“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里描述了完成这个工程所必须的循环结构。作为优秀的程序分析师,愚公论述了这个循环的可行性:由于“山不加增”,所以条件“山平”必将成立(“何苦而不平”),所以这不会是一个死循环。[7]

总之,“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8]“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8]所以说,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与加工,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透过教材文本,我们从中可以领会到,如何灵活地使用教材是多么重要。

[1][美]Richard E.Mayer.马兰,盛群力编译.为意义建构学习设计教学-学习与教学概说[OL].http://www.etc.edu.cn /articledigest37 /weiyiyi.htm,2011,5.

[2]王晓东,俞建家.信息技术,七年级.下[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49-51,53.

[3]王晓东,俞建家.信息技术,八年级.上[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24,32-33.

[4]李艺,董玉琦.算法与程序设计(必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源流.发散思维大课堂.高一语文[OL].前言.http://www.docin.com/p-31431644.html

[6]杨桂青.英美精彩课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68.

[7]周爱民.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OL].http://wenku.baidu.com/view/ad8ba74ffe4733687e21aa91.html

[8]维特罗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代表[OL].http://resource.sne.snnu.edu.cn/xxzy/dy2/news/view.asp?id=25692

猜你喜欢
建构意义技能
一件有意义的事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