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李兆贤,王玉琳,王琳晶,包大鹏
双针并刺治疗中风后下肢肌张力增高临床观察
金泽1,李兆贤2,王玉琳1,王琳晶1,包大鹏1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观察双针并刺治疗中风后下肢肌张力增高症状的疗效。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取双针并刺患侧肢体拮抗4穴、拮抗5穴,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即取患侧肢体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冲)。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对照组为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双针并刺治疗中风后下肢肌张力增高症状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针刺;中风后遗症;肌张力过强;拮抗;双针
肌张力增高[1]是中风病后大多会经历的一个时期,早期为迟缓性瘫,2~3星期后进入痉挛状态,一般持续3个月左右,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肢体瘫痪,主要表现为下肢足内翻、膝关节伸直、髋关节外旋的异常运动模式,这种模式的存在严重妨碍了肢体正常的功能活动的完成。所以,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状态,打破异常模式成为中风患者后期康复治疗的关键。目前,针对痉挛的治疗手段[2]有药物治疗、针刺治疗、手术治疗和电刺激等方法。临床中采用的多种西药,如肉毒杆菌毒素、巴氯酚、丹曲林以及其他一些镇定药物等可以缓解痉挛,但以上药物都对服用者的精神或肠胃存在一定的副反应,如嗜睡、消化道反应、乏力、精神病等,严重时发生呼吸抑制、昏迷等。传统针刺治疗[3]中风后肌张力增高虽然也有一定疗效,但效果多不理想。因此寻找有效的降低肌张力疗法,缓解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成为目前医学领域中的重大课题。本研究观察双针并刺,并配合应用电针,从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状况、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角度来探讨哪一种针刺方法对降低中风病后肌张力增高的治疗作用更佳。
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五病房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39~83岁;病程6个月至5年。对照组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39~85岁;病程6个月至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中风中医诊断依据《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4]。西医诊断符合WHO[5]或1986年和1994年全国第二、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并经CT或MRI确诊。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①有肌张力升高的症状;②痉挛用改良的Ashworth评定[6],瘫痪肢体肌张力>0级;③发病半个月以上;④排除引起肌张力障碍的其他原因及既往有运动功能障碍,合并严重的高血压、冠心病、重症糖尿病、肾功能障碍及精神病史者;⑤经CT或MRI证实脑内有出血或缺血病变者;⑥受试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文件。
①研究对象为其他基础疾病伴随的痉挛性瘫痪,除外既往有运动功能障碍,合并有严重的肺内感染、肾功能障碍、水电解质失衡、重症糖尿病者,语言理解障碍或严重痴呆者;②非单纯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痉挛性瘫痪,如伴发下肢骨折或股骨头坏死的中风病等。
2.1.1 取穴
拮抗4穴(大腿内侧后方腘横纹上6寸,于半腱肌、半膜肌之间取穴),能缓解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外旋症状;拮抗5穴(承山穴内侧一横指处取穴,其下有比目鱼肌和胫骨后肌),能缓解踝关节屈曲和足内翻症状。
2.1.2 方法
取患侧拮抗4穴、拮抗5穴,分别用两根0.35 mm×40 mm毫针并列快速刺入选定穴位。针刺深度以到达肌肉层为度,不可过深至骨,亦不要太浅至皮下。针刺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法,运用电针连接拮抗4穴、拮抗5穴,采用连续波治疗40 min。每日2次,针刺10 d休息1 d,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取患侧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冲,分别用一根0.35 mm×40 mm毫针快速刺入选定穴位。针刺深度以到达肌肉层为度,不可过深至骨,亦不要太浅至皮下。针刺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法,运用电针,采用连续波治疗40 min。每日2次,针刺10 d休息1 d,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0级 正常肌张力。
1级 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
1+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2级 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有较明显的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
3级 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
4 级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对每一位入选患者建立观察档案,由同一位评定师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时做康复量表评定。评定师不知道患者分组情况,避免人为因素。根据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降低两个级别以上者为显效=2分;降低1个级别者为好转=1分;无改变者为无效=0分。
3.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肌痉挛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下肢Ashworth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结果表明双针并刺治疗中风后下肢肌张力增高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肌痉挛比较(Ashworth评定)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5
3.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详见表3。
3.3.3 病例介绍
患者,男,66岁,工人,于2009年11月26日11时10分以“右侧肢体不利6个月,加重3 d”入院。症见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运动时肢体有明显沉重感。查体患侧下肢呈典型的偏瘫痉挛模式,右侧半腱肌、半膜肌肌张力1+级,胫骨后肌肌张力1+级,Babinski(+)。颅脑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治疗采用患侧肢体拮抗4穴、拮抗5穴,分别用两根0.35 mm×40 mm毫针并列快速刺入选定部位。针刺得气后,接G6805型电针治疗仪, 选用连续波,频率0.7 Hz,强度以产生明显肌肉收缩而无关节活动为准,留针40 min。每日2次,针刺10 d休息1 d,1个月为1个疗程。经6次治疗后,患者诉右下肢自觉明显轻松。1个疗程后,查体右侧半腱肌、半膜肌肌张力0级,胫骨后肌肌张力0级,下肢的偏瘫痉挛模式得到明显改善。
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是一种伴随着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而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治疗中,应以协调肌群间肌张力的平衡[7,8]为重点。肌张力的产生与维持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其反射弧叫做“g-袢”,包括g-袢的传入部分(肌张力反射的感受器是神经肌梭和神经腱梭)和g-袢的传出部分(脊髓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性神经核内的a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g运动神经元发出Ⅰa纤维到达并支配梭内肌)。其反射弧任何部位的病变均可引起肌张力改变。脑血管意外后由于中枢性运动抑制系统失调,使a运动神经元和g运动神经元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失衡,临床上出现以下肢屈肌群和伸肌群为主的肌张力增高形成所谓“Wernickce-Manm”体位。中医学认为肌肉、关节的屈伸和肢体的运动皆与经筋有关,《素问·痿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经筋之为病多表现为筋脉的牵引、拘挛。经筋附着连属于骨骼,结聚于关节,通过对骨骼的约束和联缀,使整个躯体得以保持一定的形态和位置。《素问·长刺节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素问·痹论》:痹“在于筋,则屈不伸。”针刺治疗可以疏通局部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筋脉得以供养,气血得以疏通,达到舒筋活络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针刺对于脑血管意外后的肌力异常状态有改善作用,针刺对异常活动状态的脊髓运动神经元有抑制、调节的作用,可降低肌紧张、缓解肌痉挛。在多方面临床研究下,常规针刺在肌痉挛状态下,不但达不到缓解肌张力的目的,多会加重其痉挛状态。而且,由于偏瘫肢体肌张力过高,在常规针刺下多会弯针,甚至断针,往往达不到治疗效果。采取双针后,针刺的强度[9-12]及针的韧度明显大于单针针刺,可以松解肌肉痉挛,且没有弯针、断针现象,可以达到针刺目的。并且,我们的方法直接作用于痉挛的肌肉,达到缓解肌张力的目的。因此,我们运用双针并刺配合电针刺激,观察针刺治疗中风病后肌张力增高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双针针刺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是治疗中风病后痉挛性偏瘫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1] 王洪忠,许健鹏.实用中西医结合偏瘫康复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2.
[2] 陈党红,黄培新.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基础及中西医临床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6):3096.
[3] 苗芬,侯腾,范刚启.影响卒中后肌张力异常针灸效应的多因素分析[J].河南中医,2009,29(5):496-498.
[4] Hatano S. Experience from a multicenter stroke register:a preliminary report[J]. Bull WHO, 1976,54(5):541-553.
[5] 窦祖林.痉挛-评估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 42.
[6]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7] 章薇,刘智,刘伍立,等.针刺协调肌张力平衡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64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7(9):464-465.
[8] 樊玲,薛斌,赵菁菁.针刺近端拮抗肌群穴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2(7):631-633.
[9] 姜桂美,吴思平,贾超,等.不同刺激量针刺拮抗肌与主动肌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 (11):1-3.
[10] 李哲,郭钢花,关晨霞.电针拮抗肌群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32,135.
[11] 欧阳颀,周巍,张春梅,等.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的关键[J].中国针灸,2007,27(10):773-775.
[12] WANG Li-ping, ZHOU Wei, ZHANG Shu-yuan. Clinical Study on Acupuncture Effect for Spastic Paralysis Following Cerebrovascular Disease[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0,8(6):353-356.
Clinical Observations on Double-needle Acu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Leg Hypermyotonia
1,-2,-1,-1,-1.
1.,150001,; 2.,150040,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double-needle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post-stroke leg hypermyotonia.Fift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25 cases each).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double-needle acupuncture at antagonistic point 4 and antagonistic point 5 on the affected leg, twice daily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at points Yanglingquan (GB34), Zusanli (ST36), Yinlingquan (SP9) and Taichong (LR3) on the affected leg).The total efficacy rate was 72%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56%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0.05).The effect of double-needle acupunctur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post-stroke leg hypermyotonia.
Acupuncture; Stroke sequelae; Muscle hypertonia; Antagonism; Double needles
R246.6
A
1005-0957(2011)02-0093-03
2010-07-20
10.3969/j.issn.1005-0957.2011.02.093
金泽(1965 - ),男(朝鲜族),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