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亮点”活练笔

2011-05-30 02:55黄新亮
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亮点凡卡海鸥

黄新亮

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是进行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训练既可以“取其法”,又可以“用其材”。所以我认为学生最经常、最有效的写作训练,应该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怎样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训练方式。

一、捕捉表达的“空白点”补写

在一篇课文中,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总是有详有略。一些情感丰富的课文,是开展补写训练的好素材。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由“情动”而“辞发”,通过学生练笔,让文章内蕴的情感涌出纸外。

《老人与海鸥》一课中的第15自然段写道:“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衣天使。”这一段描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情义,感人至深。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海鸥,回顾十几年来老人与自己相依相伴的快乐,可如今老人逝去,在冰冷的遗像面前,该是何等的悲痛与不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笔写一段海鸥最想对老人说的话,表达海鸥对老人的眷恋与哀思。老舍先生写的《猫》这篇课文,把猫的性格写得十分鲜明。例如,课文中写到大猫性格古怪,常常一走就是几天几夜不回家。当出走几天几夜的大猫回家后,老舍先生会对猫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大猫如果能说话,它又会对主人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课文没有写出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适时地写一写人与猫的真情对白。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进行对话描写的训练,又能深化学生对文章情感的体会,还能增强课堂的情趣。

其实,课文的“空白点”无处不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的一个省略号生发想象,进行补写训练;可以根据课文中编者附加的“小泡泡”中的提示引起思考后进行补写训练;还可以抓住文章中有深刻内涵的语句拓展后进行补写训练……

二、捕捉情感的“聚焦点”创写

一些写人写事的文章,尤其是一些描写人物悲惨命运的文章,特别能打动人。学生易与文中蕴含的情感产生共鸣,对文中人物的悲惨命运感到痛惜,甚至产生希望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冲动。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捕捉这一时机,引导学生开展创写训练。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充满悲情的童话。在学习课文后,学生充满了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谴责。我在教学中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创写结尾的片段:同学们,这位有着满头金发的可爱的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因为寒冷与饥饿,悲惨地死去了。作家安徒生用最极端的方式——死亡来设计故事的结局,目的是为了控诉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公、人情的冷漠。但是,这么一位勤劳又可爱的小女孩,你们舍得她就这样死去吗?如果在我们当今社会里,她还会是那样悲惨的结局吗?接下来我们就把小女孩请到我们这个社会中来,给她的命运重新安排一个结局,好吗?于是,学生的情感又一次被点燃了,创造性思维被激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新编》《不再孤独》《命运无情人有情》《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一个个充满浓浓关爱之情的结局出现了。这样的创写训练,学生怎么不喜欢呢?

三、捕捉写法的“闪光点”仿写

现行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不少描写得特别精彩的片段,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出表达方法的真谛,把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积累起来之外,还要让学生动起笔来仿写。可以仿篇,可以仿片段,也可以仿文体,从而实现由掌握到运用的过渡。

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了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运用了对比、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值得学习借鉴。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体会文章的写法后进行仿写一处景物的训练。再如学习了老舍先生写的《猫》一课后,也可以让学生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先总后分的写法,抓住特点仿写一种熟悉的小动物。这样的仿写训练能让学生从课文范例中学习表情达意的语言模式,掌握基本的谋篇布局方法,从而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提高了习作的兴趣。

四、捕捉情节的“发散点”续写

有不少叙事性课文结尾很含蓄,使人觉得言犹未尽,令人浮想联翩。这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新奇大胆的设想,想象故事发展下去的结果应该是什么样的,从而为故事续写结尾。

如学完《穷人》一课后,可引导学生紧接课文的结尾,展开想象,续编故事。以《西蒙的孩子有了新家》《穷人的新生活》等为题,让学生续写渔夫和桑娜收留西蒙的两个孩子后的家庭生活境遇,使课文的情节得以延伸,让穷人那善良、勤劳的品质得以在学生的笔下深化展现。又如《凡卡》一课,课文写到凡卡寄出信后做了一个梦,在梦中爷爷正在读他的信。可是课文又很明确地暗示凡卡寄出的这封信,他的爷爷是无法收到的。凡卡的信爷爷能否收到,凡卡的命运将会如何发展?课文到此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这一类课文就是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进行续写训练的绝好素材。

五、捕捉文体的“独特点”改写

亚里士多德说:“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古诗文语言凝练,具有无限的思维弹性,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再创造空间。教学中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文大意、反复吟诵、品味古诗文、充分感受诗文的意境和情感后,我们就可以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拓展思路,进行改写练笔。这样能使学生深刻体验到藏匿诗中的那份情感,在练写中“入境”,使读与写相得益彰。

如《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它描绘了一个普通农家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意后,就可以借助插图,引导学生生发想象“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中,这对老夫妻为什么喝酒?是对当前幸福生活的满足,还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呢?他们会在喝酒时聊些什么,想些什么?那在溪东头锄豆的大儿子,在织鸡笼的二儿子,在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子,他们又有哪些具体的动作与心理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充满生活情趣的记叙文。《游子吟》这首古诗,描绘了儿子即将远行,母亲在灯下为儿子赶制衣服的情景,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在学生理解诗意后,也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的插图和诗句,想象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改写记叙文的训练。这种训练不仅使学生对古诗词描写的意境与蕴含的情感有更深刻的认识,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而且训练了他们场景描写的能力。

当然,改写训练的方式还有很多,我们也可以把说明文改写成记叙文,如把《鲸》一课,改写成《鲸的自叙》为题的记叙文;把记叙文改写成书信,如可以把《走遍天下书为侣》改写成为一封书信,以此来鼓励大家要多读书读好书。

只要我们重视阅读教学中习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融写于读之中,把随文小练笔的训练当做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去落实,就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亮点凡卡海鸥
《凡卡》续写
保护海鸥蛋
万鸟岛
克隆快乐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
爱美的小海鸥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
海鸥为什么追着轮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