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2011-05-23 02:17张银池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自主教学能力培养语文教学

张银池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主教学 能力培养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要做的就是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材、参考资料以及教师的个人经验是知识来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因而,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激发兴趣,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意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部动力。纵观《语文课程标准》中每一个学段的目标,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摆在首位的教学法目标,任何教师不可轻视。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情感的琴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才会想学、愿学、乐学,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兴趣从何而来呢?这就首先要求老师深入钻研教材,只有备课备出味来,才能教出味来。二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出其不意,让学生时常感到新鲜,老师如果按部就班地顺着课文的思路上课,学生难免感觉乏味,有时不妨先学开头和结尾,留下中间让学生联想。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请学生上台介绍一个成语或名句,介绍其由来、意思、怎么使用等,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们参与性都是极强的,他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整个课堂就活了。课间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学会聆听的美德,一堂课下来,老师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大量的机会给了学生。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变换课堂教学方式,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新课标的新理念,要求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也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来改变教学的方式。

1、教师要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语文教师要创设具有“人文”特色的课堂硬环境,语文学科知识的人文性和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很强,其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语文课堂学习环境的优化。语文教师还要营造“人性化”的课堂软环境。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式自主学习,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充满“人性”的精神环境。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教育观所一贯主张的“师道尊严”,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进行角色转换,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注意沟通师生情感,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要特别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2、要循序渐进,使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 语文教学的难易度应处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领会方法,都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和方法,而且要有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逐步积累过程,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建立恰当目标。因此,教学中应展现出完整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曲折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教师要充分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语文教师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比较熟悉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独立学习的时候,尽可能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学习方法去学习,使其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不能用一种方法去限制学生。同时还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难度。每个人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学也得因人而异,不能强迫学生,否则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设计弹性的、多层次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难度学习。

三、培养习惯,还学生学习的自由

习惯成自然,习惯决定一切,有良好的习惯是学习必备的条件,因为学习语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要慢慢来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去纠正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每一个人的知识层面不同,各自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同,我们对他们的语文学习中的要求也应该不同。由于个人能力存在差异性,对学生的要求要从实际出发,慢慢来培养其习惯。这时我们教学中要求慢,求稳,不能求快,使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信心才有自主学习的冲动。习惯形成后,再实现下一个目标,目标要一个一个来实现,每一个阶段都是考验后进生意志的时候,也是学生自主习作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候。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让好的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控制坏的不良的习惯不让其生长。经过了每一阶段的培养,学生的习惯就基本形成了。这时教师要让好同学与差同学组成互助组,统一思想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识,同学间进行互控 ,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这时学生的听、说、读、写方面都形成了较强的自学习惯了。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法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孙春成 《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 南京师范出版社 2003.6

2、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自主教学能力培养语文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探析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