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开印
政治学科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的特点,为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关键是看我们教师如何真正做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为此自己在教学活动中,能注重从新课程理念中汲取营养,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着手,创设以质疑、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变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真正使“教学在师生互动与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是出发点、落脚点,教是为学服务的,所以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来展开。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之所以压抑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其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正确,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统课堂”,居高临下地出现在课堂上,盛气凌人地进行教学,学生往往处在被动的接受与模仿之中,不能放开手脚地思考问题,思维近乎封闭,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其结果必然制约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自主地位的发挥更是无从谈起。前不久我们配合县教研部门的一次调研活动,开展了“什么是一堂好课”的学生问卷调查,其中七年级六个班305名学生的问卷中,有246名喜欢亲切、和善、有爱心的教师,喜欢能够相信与尊重学生的教师,喜欢在课堂上师生能够平等地讨论与探究问题。可见现在的学生是十分厌烦“灌输式”、“家长式”的教学方式,而非常喜欢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我们政治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学习共同体”,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敢想、敢说、敢做,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只要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才会充分的发挥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建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微笑、点头、鼓励来善待学生,决不用训诉、讽刺、否定的态度对待学生。上课时常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或讨论”的语气开题,将师生融合在一个情感亲密的教学整体之中。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或老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由于有民主的氛围,加上老师适当的引导、点拨,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动而有序,活而不乱。这样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究,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课堂上质疑问难,体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参与意识的形成,体现了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体现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生成和提高。当然学生质疑习惯和解惑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我们教师长期不懈的指导与培养。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从三个方面来培养。
1、提供思考题,帮助学生质疑。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鼓励与帮助学生从教材中看出问题、想出问题。为此我们要出好课前预习思考题,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是非常有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的。思考题要提早给学生,并且做到由浅入深,既有的理解,也有案例的,更有开放性的思考,这样能够使学生课前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一个初步的钻研与探究,课堂上就能做到主动质疑、积极解惑了。
2、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质疑。转变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非常规、发散性的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问难,启发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多同角度的思考、剖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讲述《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原则》的第二条原则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别人尊重你的人格尊严,你首先得具有高尚的人格尊严?”使学生站在自己与别人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尊重人格尊严的问题。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就能使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较好的发挥。
3、鼓励学生提问,培养质疑能力。尽管教师已有目的地设计了一些课前的预习题,也能在上课时进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提问,但学生还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尤其是随着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性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对质疑会表现出高涨的热情,他们常会以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教师的批判眼光来审视教材、分析问题,在不疑处生疑。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七嘴八舌,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营造让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气氛。对于学生的问题,多数可以采取让同学们自己在相互讨论中解答,也可以通过教师作些补充和归纳加以明晰。在师生共同的讨论与分析中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能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教学,就会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促进学生质疑解惑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合作,养成讨论的习惯。
在政治教学中,我们应十分重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并以课堂讨论作为合作学习的有效载体。把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惑,教师教学中设置的问题,通过不同的形式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让每一位学生有参与合作讨论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在合作中承担责任,在讨论中分享收获。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看法交融在一起,经过碰撞和讨论,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不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不仅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过程。
依据新课程理念,作为政治教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更要有善于组织学生讨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平时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合作讨论重要性的,使学生充分认识课堂讨论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参与讨论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在课堂上能够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多向思维。在相互讨论中,学生不仅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而且还能生成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合作讨论的学习氛围,必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
总之,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习和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