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大顺,曾垂义(河南省中医院,郑州市 450002)
对慢性心力衰竭发生机制的探索发现,延缓和防治心肌重构是治疗的关键。神经内分泌异常,尤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是启动和加剧重构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观察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RAAS及脑利钠肽(BNP)的影响,为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平均(66.7±5.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200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诊治指南中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症状超过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45%,基础心率每分钟>60次,血压>90/60mmHg(1mmHg=133.32 Pa);既往未规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病情处于稳定期[2]。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肌酐>220mmol·L-1,血K+>5.5mmol·L-1的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处于急性心肌梗死3个月内患者;患有糖尿病或目前正在使用胰岛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类固醇激素等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所有病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螺内酯组。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56.5~72.0岁,平均(65.6±6.2)岁;心功能Ⅱ级21例、Ⅲ级17例、Ⅳ级7例;基础疾病:冠心病27例,高血压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病程3~18年。螺内酯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57.8~74.0岁,平均(66.4±5.9)岁;心功能Ⅱ级20例、Ⅲ级18例、Ⅳ级7例;基础疾病:冠心病25例,高血压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病程2.5~17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及所患基础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①吸氧、低盐饮食及卧床休息等一般治疗;②应用β受体阻滞药、硝酸酯类等药物,给予雷米普利(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10mg·d-1;③必要时短期应用洋地黄、多巴酚丁胺等正性肌力药;④合并感染者结合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使用抗生素。螺内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20mg,qd。6个月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ml,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的水平;采用日立自动化分析仪检测血K+水平。
吸取采集的静脉血2.0ml,加到涂有1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的抗凝管中,与抗凝剂充分混匀;放置于20℃室温下,静置30min,分离出血浆。用移液器小心吸取抗凝管的上层血浆20μl,精准地滴入测试盒。BNP测定选择美国博适(Boisite)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脏标志物监测仪,采用快速荧光免疫法测定血浆BNP水平(正常值为5~80 pg·mL-1)[3]。
对照组AngⅡ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内酯组治疗后PRA、AngⅡ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内酯组治疗后ALD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详见表1。
对照组治疗后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螺内酯组治疗后BNP水平则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血K+均有所升高,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RAAS活性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RAAS activity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RAAS活性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RAAS activity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组别对照组螺内酯组PRA/ng·mL-1·h-1治疗前2.1±0.42.1±0.3治疗后1.9±0.31.6±0.4 AngⅡ/pg·mL-1治疗前241.0±62.5236.4±58.4治疗后171.5±24.6143.6±22.5 ALD/pg·mL-1治疗前181.5±50.3193.2±45.5治疗后167.6±32.3115.4±29.3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BNP和血K+水平的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BNP and K+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BNP和血K+水平的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BNP and K+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组别对照组螺内酯组BNP/pg·mL-1治疗前354.5±57.2356.3±51.5治疗后267.2±42.7175.4±46.8 K+/mmol·L-1治疗前3.6±0.43.6±0.3治疗后3.8±0.44.1±0.5
近年来,虽然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ARB)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取得较快进展,但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4,5]。醛固酮逃逸现象等原因导致ACEI或ARB等药物不能有效地防止心肌重构,从而难以在基本环节缓解慢性心力衰竭的进程。
本研究观察了醛固酮拮抗药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RAAS及BNP、血K+的影响。结果显示:(1)治疗后对照组的AngⅡ明显降低,但ALD未明显降低。提示雷米普利能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而降低血浆AngⅡ水平;醛固酮未明显降低,提示体内可能存在醛固酮逃逸现象。(2)螺内酯组治疗后PRA、AngⅡ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螺内酯组治疗后ALD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提示螺内酯能明显抑制体内RAAS活性,即拮抗ALD的作用,从而消除ALD促进钾镁丢失、钠滞留、室性心律失常、心脏纤维化和血管坏死纤维化等不良作用[6]。(3)BNP是左心室产生的激素,血浆BNP能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能反映心室重构的程度[7]。本研究发现,对照组治疗后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螺内酯组治疗后BNP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提示螺内酯能明显降低血浆BNP水平,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尤其是左心衰起保护作用。(4)醛固酮联合ACEI时要注意血K+的监测[8]。本研究中2组治疗后血K+均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小剂量醛固酮仅具有拮抗ALD的作用,而不影响血K+水平。总之,小剂量螺内酯通过拮抗ALD和降低BNP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挥作用,有效控制患者RAAS及BNP水平。
[1]谢晓春,赵贵峰,杨军珂,等.螺内酯联合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晚期左心室重构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8,17(3):151.
[2]孙爱华,赵 强,梅克治,等.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杂志,2007,12(1):34.
[3]郑运田.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304.
[4]王 勇,晁银霞,赵永志,等.坎地沙坦联合螺内酯对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利钠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9,49(37):66.
[5]陈 斌,杜凤和,李帮清.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体液因子的影响[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6,3(3):1253.
[6]任艺虹,刘英琪,盖鲁粤,等.雷米普利联合螺内酯对心血管胶原更新影响及机制探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10):920.
[7]李 侠,董士民,刘坤申.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可溶性SICAM-1和IL-6及BNP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9,31(4):400.
[8]鲁 燕,冯燕光,王卉茜,等.螺内酯治疗心力衰竭的价值[J].临床荟萃,2006,21(1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