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对荀子和合思想的接受

2011-04-13 11:40刘桂荣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董仲舒教化荀子

刘桂荣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

董仲舒对荀子和合思想的接受

刘桂荣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

荀子的和合思想包括“乐和”的教化功能与“和民”的政治策略,共同服务于社会和谐的政治目的。这种思想为构建大一统的社会提供了现实的思考和理论依据。汉代大儒董仲舒创造性地接受了荀子和合思想,并予以发展,为汉王朝统治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今天,和合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仍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董仲舒;荀子;和合思想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这种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辩证法观点,意思是指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敏锐地感受到时代新的需要,提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荀子·礼论》)的和合思想,落实到政治层面,就是“乐和”的教化功能与“和民”的政治统治策略,从而达到社会和合、国泰民安的政治目的。董仲舒站在汉朝统治者的立场,为了结束“道术为天下裂”的思想局面,接受荀子的和合思想,以“和合为天地生成的本原和最高道德”[1]。他说:“中者,天下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将和合思想纳入他“天”的哲学体系中。本文着重研究董仲舒对荀子和合思想的接受与发展。

荀子和合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和”,“乐和”观念是荀子音乐理论的核心部分。“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荀子·乐论》)。荀子站在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立场,凸显音乐和合的社会功能。在他看来,“乐”追求的是整体结构的和谐,这种和谐是人们遵守一以贯之的“道”,是剔除思想杂念、达到社会和合的纲纪。

荀子认为音乐与祭祀相似,“都是主体人内心情感的发动,以调整人内心各种思想情感的变化。譬如在祖宗的宗庙中听音乐,使君臣上下‘和敬’,在家内听音乐,使父子兄弟‘和亲’,在族党内听音乐,使少长‘和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荀子这种和合的和谐、和合的乐曲,沟通了宗庙、乡里、家庭内部人们的情感,唤起了追祀祖先的情思,增强了宗庙、乡里、家庭凝聚、团聚的力度。”[1]正因为音乐具有很大的社会功用,荀子特别注意音乐的负面效应。他将音乐分为雅乐和淫声,认为淫声是发端于人的性情且是无所节制的音乐,是人恶的自然本性的流露,如果放任自流,必然导致纷乱。所以,他非常推崇先王的雅乐,认为雅乐能正确地引导人民的情感,使之合理地流露。荀子和合哲学追求人与社会、自然真正地和合,充分肯定人的情感流露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他说:“故人不能无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汗之气无由得接焉。”(《荀子·乐论》)

荀子“乐和”的教化功能建基在“群分”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等级群体。因此,他的“乐和”与“礼义”就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包爱军先生说:“荀子认为声乐同于礼义,甚至认为是礼的一部分。在他看来,声乐并非如同我们所理解的纯艺术范畴的声乐,而是已经套上了礼义外罩的具有各种规范的声响形式。声乐从里到外表现得更多的是礼义的涵义,可称之为礼义的代名词。”[2]也就是说,荀子“乐和”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调节社会秩序,“乐和同”与“礼别异”(《荀子·乐论》)具有同样的社会功效,旨在于维系有序的等级秩序,达到教化的效果。他说:“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和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荀子·乐论》)。荀子“乐和”教化思想不同于一般的强权政治的专管钳制。这种“乐和”教化功能具有双向性,他希望达到“君臣上下同听之”、“父子兄弟同听之”、“长少同听之”(《荀子·乐论》)的真正的社会和合功效。

荀子的音乐教化作用与他的“和民”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荀子·乐论》)。他像孔孟一样希望统治者实行仁政,与民和谐相处,达到长治久安,否则,“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荀子用马骇舆的严重后果比喻人民骇政的可怕性,用水与舟的关系形象地说明君民之间的关系,以载舟覆舟的比喻向统治者提出“和民”政策的重要性,和民则国家安定、社会安宁,否则君主无法统治。

如何做到“和民”?荀子认为要轻徭薄赋、不夺民利。他说:“王者之[法],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是王者之法也。”(《荀子·王制》)荀子认为和民政策就是要养民,养民自是为民着想,采取各种手段减轻人民的负担,不能向民夺利:对于从事耕作的农民,只能收十分之一的赋税;对于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要规范他们的行为,严厉查禁从事不法活动的投机者,对于从事正当的商业活动的人们,要大力支持包括不征收他们的赋税;对于从事林业和渔业活动的人们,要引导他们掌握适当的季节时令,不可竭泽而渔,即“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膳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

荀子还认为,统治者要知节裕民,藏富于民,这样才能使民“和”。他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生于节用裕民也”(《荀子·富国》)。这里要求统治者节俭用度而不使赋敛过重,加重人民的负担。不仅如此,更要做到平政爱民,使人民得以温饱而有余裕以进行生产,达到藏富于民的目的。他还从反面论证不知节裕民、藏富于民的危害。认为:“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在出实不半,上虽好取侵夺,犹将寡获也;而或以无礼节用之,则必有贪利纠矫之名,而且有空虚穷乏之实矣。此无它故焉,不知节用裕民也。”所以他强调统治者要“以政裕民”,警告统治者“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筐箧已富,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益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荀子·富国》)。

荀子的和合思想由“乐和”到“和民”表现了荀子自觉地从作为现实制度的层面上发展儒家的仁政思想。“乐和”的重心摆在主体的内在心性修养上,“和民”将思考的重心转移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建设层面上,这些对于保持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完整性,对于保证儒家作为具有批判的品格的理想主义精神与现实的相互联结,都非常重要,从而开启了儒家在汉代独尊的理论先河。

汉王朝经过暴秦之后,吸取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过几代“无为之治”,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但是汉初承袭分封制,为政局稳定埋下了隐患,后来经文、景的削藩等措施才换来了表面的安定,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体制,潜在的政治危机一直威慑刘氏皇权。董仲舒生活在这个时期,深切感受到黄老“无为之治”已经不能解决现实的流弊,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学说来解决现实的危机,荀子的和合思想就是诊治当时社会流弊的一剂良药。

董仲舒自觉地接受了荀子的“乐和”教化功能思想。他说:“乐者,盈于内而动发于外者也”(《春秋繁露·楚庄王》);“故声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臧于骨髓,故王道虽微缺,而筦弦之声未衰也”(《天人三策》);“缘天下之所新乐而为之文曲,且以和政,且以兴德。天下未遍合和,王者不虚作乐”(《楚庄王》)。通过圣人的雅乐达到教化的政治目的,董仲舒几乎与荀子同出一辙。“制为应天改之,乐为应人作之。彼之所受命者,必民之所同乐也。”董仲舒非常鲜明地指出,“乐”是王者根据民心所向来制作的,“是故舜作《韶》而禹作《夏》,汤作《頀》而文王作《武》。四乐殊名,则各顺其民始乐于己也。”舜、禹、汤、文王这几个圣王所作的雅乐是根据当时的民心所向来完成的,“舜时,民乐其昭尧之业也,故《韶》。韶者,昭也。禹之时,民乐其三圣相继,故《夏》。夏者,大也。汤之时,民乐其救之于患害也,故《頀》。頀者,救也。文王之时,民乐其兴师征伐也,故《武》,武者,伐也”(《春秋繁露·楚庄王》)。董仲舒完全吸收了荀子雅乐能引导人们去恶向善的教化思想,认为“乐”对于维系社会和谐秩序,具有“礼”一样的功效。

“和民”政策是董仲舒仁政的核心内容,也是沿着荀子的理路发展而来的。他说:“五帝三皇之治天下,不敢有君民之心,什一而税,教以爱,使以忠,警长老,亲亲而尊尊。”(《春秋繁露·王道》)董仲舒尖锐地指出土地兼并的结果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书食货志上》),“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极愁苦,穷极愁苦而上不救,则民不乐生”,”(《董仲舒传》)。董仲舒看到脚下无寸土、无以聊生的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上》),抨击土地兼并这一“与民争利”给老百姓所带来的贫困惨状。他批评秦汉时期的苛政“竭民财力,百姓散亡,不得从耕织之业”(《董仲舒传》),赞叹“古者税民不过十一,其求易供;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他阐发《春秋》大义说:“春秋之法,凶年不修旧,意在无苦民尔”(《竹林》),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劝农事,无夺民时,使民岁不过三日,行十一之税”(《五行顺逆》),“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汉书·食货志上》)。

董仲舒坚决反对国家、食禄者和地主阶级与民争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具体包括:第一,“盐铁皆归于民”,即反对盐铁专卖,反对国家直接从事工商业的经营以获取财政收入,认为统治阶级已经“身宠而位高,家温而食厚禄”,还要“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天下”(《汉书·董仲舒传》),这是违背了“天之理”,强调“贫富之道,莫之夺予”;第二,不应“颛(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汉书·食货志上》“川泽之利”、“山林之饶”是农耕经济体制中民众赖以为生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保证。他一再强调:“有大俸禄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业,乃天理也”(《度制》)。这些与荀子“轻徭薄赋、不夺民利”的和民政策同出一辙,而且董仲舒非常重视统治者为民众谋利。他说:“古之圣人,见天意之厚于人也,故南面而君天下,必以兼利之”,(《春秋繁露·诸侯》)强调圣人的目的是“为天下兴利”。(《春秋繁露·考功名》)可见,董仲舒“和民”政策以现实为基点,关注民众的生存样态,这是对荀子重视民利思想的承继,对孔孟义利思想的扩展。

董仲舒接受了荀子的和合思想,这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但汉儒之首的大师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阐发。

荀子的和合思想主要根源于先秦儒家大同的社会理想。“乐和”教化思想不同于一般的强权政治的专管钳制,具有双向性。他希望达到“君臣上下同听之”、“父子兄弟同听之”、“长少同听之”(《荀子·乐论》)真正的和合社会功效。荀子的“和民”思想包括着“养民”、“富民”的进步思想。他通过对天地自然、人伦社会的深入探究,深刻地认识到“和合”乃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他把对自然界和合现象的探讨延伸到人类社会。他的“乐和”、“和民”的思想,目的在于探寻人伦社会的“和合”现象及其本质,探寻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达成和合之境的法则。正如陈来先生所说:“荀子更重视的不是文化的儒家,而是政治的儒家。”[3]

董仲舒和合思想是与他的“天”的哲学紧密联系的。他不仅接受了荀子的“乐和”、“和民”思想,而且还创造性地把荀子这些观点融入自己的天人感应的哲学体系中。董仲舒认为,音乐“发于和而本于情”,“人之受气苟无恶者,心何栣哉?吾以心之名,得人之诚。人之诚,有贪有仁。仁贪之气,两在于身。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天有阴阳禁,身有情欲栣,与天道一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音乐以人的情性为本,人的性情与“天道一”。董仲舒将音乐的自然性根源和人文性根源都归结为天,顺理成章地赋予音乐天道的合法性,将音乐的和合功效,纳入自己的天人感应的哲学体系中,为音乐的社会功能寻找了一条形而上的理论依据。

董仲舒的“和民”政策也纳入了“天”的哲学体系中。董仲舒根源于秦汉大一统家天下的历史现实,他的“和民”思想目的是为统治者提供一套可行的统治术;但为了抑制君主权力过分膨胀,他在张扬“以人随君”的同时,强调“以君随天”,从而彻底完成了他的“天”的哲学。

总之,董仲舒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接受荀子的和合思想,直面现实,完成了儒学由文化向政治的角色转换。他提出:“凡物必有合”,“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子合”(《春秋繁露·基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合”,而不是“争”。可见他“乐和”、“和民”等根本用意在于维护不同等级人们之间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巩固当时处在上升阶段的封建生产关系,保证国家社会以及家庭的和平安定都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即便在今天,如果我们剥离掉他们的阶级性,和合思想也是一种充满诗意和感召力的瑰宝。张立文先生认为:“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大伦理,亦即五大全球价值,是21世纪人类重要伦理和重要价值。中华民族和合文化将在化解人类所面临的冲突中,走向世界,并将逐步被世界所认同。”[4]它对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人的心灵和谐等新的时代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1] 张立文.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合学源流的考察 [J].中国哲学史,1996,(1)、(2).

[2] 包爱军.荀况论声乐与礼义、天道的关系[J]厦门大学学报, 1997,(1).

[3] 陈来.“儒”的自我理解——荀子说儒道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2007,(8).

[4] 张立文.中国伦理学的和合精神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1999, (2).

DONG Zhong Shu’s Acceptance of Tsunzi’Thought of H armony and Integrity

LIU Gui-rong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 aw,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241003,China)

The thought of harmony and integrity i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sunzi’s thought of harmony and integrity includes instructive function and political policy,serving the political purpose of the social harmony,which provides the realistic thoughts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 large and unified society.DONG Zhong-shu,a great Confucian scholar in the Han dynasty,creatively accepted and developed Tsunzi’s thought,and mad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to the rule of the Han Kingdom.Today,the thought of harmony and integrity is still of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realistic value in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DONG Zhong-shu;Tsunzi;thought of harmony and integrity

B234.5

A

1674-2273(2011)05-0054-04

2010-11-26

安徽师范大学项目培育基金(2010XMP003)和安徽省研究生省级精品课程项目(2009-2014)

刘桂荣(1971-),女,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陶有浩)

猜你喜欢
董仲舒教化荀子
春秋决狱与法律解释——以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为中心的考察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春秋“王鲁”说刍议:以董仲舒为中心
和谐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