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军, 王邦虎
(1.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2.安徽大学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安徽合肥 230039)
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特质与本土化转向
张 军1,2, 王邦虎1,2
(1.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2.安徽大学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安徽合肥 230039)
现实中的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实践的重要舞台,但作为理论传授和实践指导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并没为其提供广阔的天地。很多情况下,社会工作实践特质并没有在教学中得到明显体现。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过分强调理论说教、忽视实践应用不仅割裂了其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还造成了教学效果的低下;迈向实践特质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已成为当务之急,而教学过程的本土化转向正是社会工作实践特质的必然结果。
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实践特质;本土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演进,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滋生。这一背景催生了一门新学科——社会工作——的出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学科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依托,也是人才强国战略的一个新的内容”。2010年5月22日至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并在会后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不仅将社会工作人才列为六类人才之一,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工作人才在国家人才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明确地要求“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在2010年8月13日举行的安徽省人才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张宝顺同样明确地强调“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显然,社会工作人才、尤其是创新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业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训基地,各类普通高校担负着其人才培训的重任。高校中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是人才培训的重要环节,但与大多数以理论研究见长的学术性专业有着根本的不同,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色在于其突出的社会实践性和社会服务性。因此,该专业的教学及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就更多地体现于“为社会和谐实际做了什么”,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坐而论道。其社会实践性在于,它对学生的要求不仅包括课本上理论知识的获取,更重要的是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提升。基于此,传统的课堂教学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实践所必须的软硬件配套设施来满足其实践需求。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服务特色在于,它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还能为社会工作实践对象提供直接的帮助,使其摆脱所面临的困境,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实中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往往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深邃的教学反思。
作为系统学科的社会工作来源于西方,其理论与方法也是从西方的社会土壤中移植过来,应对中国的社会现实往往会产生偏差。曹锦清教授曾经指出,观察转型期的中国,有两种不同的“视点”:其一是“从外向内看”、“从上往下看”;其二是“从内向外看”、“从下往上看”。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由外向内看”,就是通过“译语”来考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1]1社会工作学科在中国的成长与发展很多情况下表现为一种“由外向内看”看的过程,这尤其体现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当中。
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中,很多理论与方法直接来源于西方。然而,它们所面对的是中国学生和中国社会现实,这不仅涉及到专业术语的“转译”问题,还涉及如何让理论契合社会现实的问题。专业术语的翻译问题在很多学科都存在,但在社会工作学科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这不仅是由于社会工作专业术语众多,更多的是中西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造成术语的晦涩、难以为中国学生掌握。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构筑在其文化与价值观之上,在翻译术语时,学者很多时候采用直译的方式进行,这势必造成中国学生对之理解的困难,在社会工作教学中进而形成社会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分离甚至对立。
在社会工作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按照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坐而论道,在教室中完成整个课程的教学设计。对传统的学科来说,这本身无可厚非,然而,作为强调社会实践的应用性学科,仅仅强调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实践和社会工作实验,更需要直接到社会现实中进行大量的实践实习。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需调整教学方式与思维,不能一味强调理论教学,也不能偏重流于形式的实践教学,应该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的有机结合。
从形式上看,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与社会工作实践呈现分离状态,但实质上这种分离是一种虚假的分离,二者不仅不是相互对立,而且有机地结合于社会工作课程体系之中。其理由如下:首先,任何社会理论都是来源于社会现实,社会工作理论也不例外。尽管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有其自身社会现实,在引入中国之后,经过调适与修正,能够很好地与中国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其次,社会工作实践本身需要其理论与方法的指导。每次社会工作实践的创新与变革都是与其理论与方法的创新紧密相关。如果没有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引导,社会工作实践将成为无源之水,不仅没有方向感,而且不能持续存在。最后,社会工作实践为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提供现实支撑的同时,也为其创新提供广阔的舞台。理论与方法来源于对现实的抽象,当直接面对现实时,它们将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检验。社会工作实践将在社会现实中对其工作理论与方法进行修正与完善。
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不是强调深奥的理论说教,也不能就为了实务而实务,而是应该将社会工作理论教学与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认清当前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现实演变与最新动态,然后结合社会工作实务将之灵活地传授给学生。教学的形式不应墨守陈规、坐而论道,而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必要时走出教室、走向社会现实进行理论导向下的实践教学体验。
由于专业性质和社会现实的需要,自诞生以来,社会工作就有形而下的趋向和经世致用的专业要求。实践特质是社会工作专业最突出的特点,这在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和众多实践实习学分中得以体现。面向社会问题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理应面对社会现实和社会实践,在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其实践特质。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实践教学形式化、表面化,未能体现社会工作的实践特质,也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社会工作实务技巧。在这种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首先没有将自身置于社会工作实践场景中,更不能将学生引入社会工作实践之中。这种实践教学往往体现为教师一种空洞的说教,所涉及的实践案例常常与社会现实相距甚远。由于远离社会现实,即使学生热烈地参与讨论,还是处在脱离实际场景的参与状态,所学实务知识与技巧将很难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实践教学缺乏理论与方法导向,就实践论实践,将实践教学置于肤浅的日常事务处理。在这种实践教学中,专业理论与方法消失得无影无踪,专业伦理与价值无处彰显,于是人们看到的只是普通助人活动,社会工作的专业素养和名誉在其中受到很大打击。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已进行多年,然而至今很难与很多学科抗衡,处在一种弱势地位,与这种忽视理论、盲目强调实践的倾向不无关系。要想增强社会工作实践的影响力,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应该为之提供良好的理论与方法发展平台。
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往往体现为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参与的课堂教学形式。这种传统教学形式常常不能适应社会实践教学。这是因为,以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参与的形式往往适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多地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协调者而非布道者——当面对具体问题时,教师的个人经验往往不是万能的——引导学生发挥其聪明才智解决实践问题。
提高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效果离不开积极关注并力求解决上述三个问题。针对实践教学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教师应该对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进行方式,不能将理论教学形式直接用于实践教学之中,而是面向具体社会问题实施实践教学。在形式上,不能仅让老师成为教学的唯一主角,还应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者,师生互动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社会实践问题。老师在具体内容讲述上,不应过多地进行理论宣讲,而应面对具体问题进行实践引导,为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进行直接引导。在实践案例选择中,不应简单地从参考书目中摘取陈旧且为学生熟悉、远离社会现实的案例,而应选取真实发生的崭新案例实施教学。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直接参与案例讨论,还能够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教学真正学到知识。
针对实践教学中只见“实践”不见“理论”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教师在每次实践教学中首先应该明白:此次实践教学合适的理论与方法是什么,如何让学生运用这些理论原则实施类似社会工作实务。如果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实践将很难体现社会工作专业素养,其实践行动也变得肤浅、缺乏持久力。理论的传授虽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时间,但需要教师进行系统总结,让学生清晰明白地理解,为其在现实中的运用夯实基础。
针对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学生有效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效率。这种灵活的参与形式首先表现在参与式教学法的使用。参与式教学法要求教师转换角色,由传统的说教者、“布道者”转换为协调者,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充分参与,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实践体会。其次,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学生设计相关的方案,并让其在课堂上展示其设计结果,教师与其他学生对其讲述内容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人们常常将这种教学形式称为“研讨会”(seminar),它完全可以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最后,灵活的教学方式还包括走出教室、面向现实生活的实践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中,很多学科具有较强的实务性,它们的教学不能墨守陈规、在教室中完成课程教学,必要时应该走出教室、实验室,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实施教学,让学生在现实中感受课程内容、体验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特质。
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特质决定了实践教学在其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位置,而灵活多变的实践教学需要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的载体——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设计。面向实践的教学内容设计必然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理论与方法、体现地方特色的实践内容,这在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紧密关联。
在谈及社会工作本土化之前,首先需要澄清一些基本概念。前文一再强调社会工作的实践特质,本身是对社会工作核心特征的概括,但究竟什么是社会工作,不要说在中国,即使在西方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所以提出社会工作本土化本身就容易受到质疑。本文在此之所以提出社会工作本土化,尤其是教学过程本土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将西方尚未统一的理论与方法纳入中国语境和地方性场域中,让中国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它们;其二,结合利用本土特色,发掘地方性资源,开设独特的社会工作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与方法。
本土化(indigenization)是一个虽非时髦但足够引起社会科学界高度重视的概念,许多学科都进行探讨并将之引入自身建设之中。在谈论本土化之前,文章首先对“本土”(local)之一概念进行说明。它主要指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又不易把握的概念。它不但有地理学的含义,指人们原本生活的地方,而且有社会及文化的含义,指浸润于那个地方的文化、社会制度。[2]在汉语中“本土化”是对“本土”一词的后缀加“化”字构成。“化”字缀于名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转变成为某种性质或状态;“本土化”是由动词(indigenize)变化而成,又译为“本国化”、“本地化”或“民族化”等。因此,从字面意思来说,“本土化”就是本土之“外”文化结合“本土”独特的传统文化发生转变衍生出适合本土环境实施和发展的“本土化”文化特征。
那么,什么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呢?王思斌教授将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界定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这是一套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制度体系),同其相互影响进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发挥功能的过程。笔者认为这一界定较为清晰,但同时认为,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不仅是将西方社会工作模式适应中国发挥作用的过程,还要将中国因素、本土因素融入中国社会工作当中,形成中西交融的“本土性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本土化不仅可行而且必要。其理由如下:首先,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不尽相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异质;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具有某种共同性,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一致的地方。[3]前者使社会工作本土化成为必要性,后者为社会工作本土化提供了可能。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专业教学本土化同样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学生难以理解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这迫切需要专业教学本土化;迈向现代化的中国社会与处在现代化中的西方社会有类似的共同性与需要。这使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本土化成为可能。
依靠西方发达社会工作模式这一“世界眼光”与中国场景、地方性因素这一“本土特质”的有机结合,形成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设计,这是本文思考的重点。通过文献梳理与实践教学总结,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本土化可以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理论本土化和实务操作本土化三个方面入手。
中西方社会的文化基础不同必然导致二者价值观相异,这在社会工作价值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尽管“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取向,但它是基于西方社会基础上形成的,与传统中国价值观存在对立与冲突。比如顾东辉反思了西方论述在中国处境中的实用性[4],因为中国的儒家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有较大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带来的注重“关系中的存在”的价值取向不同于西方注重个人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反思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首先,将相关术语进行“转译”、形成易被中国学生理解的术语与词汇;其次,结合中国传统价值讲授本土化的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价值。
尽管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特质,但它的实践性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如何形成本土化的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尤为重要。李迎生教授不仅论述了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构建的必要性,而且提出理论本土化的路径是以本土社会工作理论推进专业社会工作的建设,[5]可见理论本土化在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重要位置。在社会工作专业级教学中,如何让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契合中国社会实际、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明晰这些理论,然后结合中国文化将之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知识进行讲述,以完成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理论本土化环节。
实务操作本土化关系着社工工作在中国的适用性与认可度,是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关键。王思斌教授多次强调社会工作在助人过程和技巧方而要注意本土化。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实务中应该按照本土化文化特征对待案主,不能按照西方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生搬硬套。在专业教学中,向学生传授这一理念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案主的个人基本特征与文化背景,并根据这些特征实施社会工作实务。除了理念之外,社会工作专业建设还应结合本土化特征设计一些实务性课程。比如安徽省拥有较多煤矿,根据这一特点,安徽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设计了一门课程——“矿区社会工作”,这就是社会工作实务操作本土化较为成功的尝试。
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笔者在文中所探讨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本土化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是本土化的关键实施者,但高校、学生也要转换观念,以积极的态度迎接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本土化,使之持续地开展下去,从而为社会工作本土化和社会工作学科发展做贡献。
[1]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2] 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 (2).
[3] 倪勇.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向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7, (11).
[4] 顾东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冲突及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5] 李迎生.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J].社会科学, 2008,(5).
The Practice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lization Turnabout
ZHANG Jun1,2, WANG Bang-hu1,2
(1.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Anhui University,Hefei230039,China;2.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Anhui University,Hefei230039,China)
The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reality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social work practice.But the instruction of social work program both as a theoretic impartment and practical guidance does not provide a vast world for the education of social work program.In many cases,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have not been evident in the procedure of instruction.The overemphasis on the lecturing of social work theory in the real instruction and ignorance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not only dissevers the unity of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but also cause the low teaching effectiveness.It has become an imperative to turn back to the nature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which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Instruction of social work program;practice characteristics;localization
G42
A
1674-2273(2011)05-0121-04
2011-06-18
安徽大学2011重点建设专业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研究子项目阶段性成果和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2011sk686)中期成果
张军(1980-),男,安徽临泉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讲师,博士;王邦虎(1950-),男,安徽舒城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留美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方法论、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责任编辑 操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