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浅谈“失败”实验的魅力及利用

2011-04-13 09:15金王建
化学教与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失败烧杯木板

金王建

(南通市赵甸初级中学 江苏南通 226364)

请看两个教学片段:

片段1:演示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现象。

取一块小木板,在其表面加一层水,再取一只烧杯,加入不到1/3 容积的水,将烧杯放在木板上,然后向烧杯中边加硝酸铵边搅拌,一段时间后,教师将烧杯拎起,木板粘在烧杯底,一同被拎起。 然后教师用小锤敲击小木板,木板掉下,可烧杯底也一起掉下,学生哗然。 师:“这只烧杯是伪劣产品。 ”学生大笑。 师:“木板为什么会粘在烧杯底? 敲击木板,烧杯底怎么会掉下来? ”学生讨论,七嘴八舌,课堂气氛热烈,最后师生交流。

片段2:学生分组实验:用白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讲授质量守恒定律时, 教师采用了分组实验的方法。 学生实验一段时间后,各组交流实验结果。 一生站起。 生:“老师,我们组做白磷燃烧实验,但燃烧前后天平未平衡。 ”师:“应该是平衡的。 ”接着又去询问其他各组的情况,然后转入新授内容。

在实验的过程中,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反常现象也是常有之,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对待,往往能从中获益。 片段1 中, 教师本想让学生观察到小木板上的水结了冰,但杯底掉下,液体流了一地,实验失败了,课堂会冷场,但教师灵机一动, 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调节一下气氛,然后将问题抛给学生,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结论,既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收到预期的结果。 化不利为有利。 我们为教师捏一把汗的同时,不得不佩服教师的机智。 而片段2 中,学生没有能将实验做成功,教师偏偏忽视了他们的存在,象法官一样宣判“应该是这样”,学生能信服吗? 学生以后还会提出不同的意见吗?我们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类似情况, 总是怕耽误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殊不知这正是求之不得的课堂资源,可以让学生一起探讨:实验过程中装置是否漏气,塞橡皮塞时是否缓慢,气球是否有砂眼等等,再让学生打开课本对照,然后获得结论。 这样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总比教师强加知识的效果要好的多。 课堂上教师调控的低效化,使得课伊始,趣已尽,人亦散。

失败的实验,反常的现象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处理得妙可以滋润课堂,滋润师生,魅力无穷。首先,这是教师展示教学才华的真实平台。 新课改特别强调要关注教师的成长, 使课堂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才华的平台。 这些现象的产生将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应变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将考验教师能否盘活课堂,或将教学设计进行二度开发等。 其次,失败的实验,反常的现象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好题材。 新课改的课堂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当我们遇到“失败”时,不妨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寻找“失败”的原因,允许学生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探究,从中经受失败的体验和探究的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

既然“失败”的实验也有它存在的独特魅力,那么我们教师如何面对它们,如何将其转化成有用的课堂教学资源呢?

1.腐朽化神奇,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信任并尊重学生,理解并支持学生,启发并鼓励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开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老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片段1 中老师遇到实验失败后并没有惊慌,而是用幽默的语言调动气氛,将问题抛给学生,化腐朽为神奇,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指出:探究的欲望一旦被激发,学生就会对研究活动感兴趣,并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参与研究活动,他们才会想做想思考想说。 我在演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检验气体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瓶中、瓶底,木条都没有复燃。怎么回事呢? 学生急于知道结果。 我顺势将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学生先是七嘴八舌的猜想,然后纷纷动手实验去验证。 在我们遇到失败和反常时,不妨因势利导,将问题交给学生,而不必担心与学生的探究讨论耽误了教学任务,因为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向各个方向去探究。 我们要关心学生的探究过程,用赞许的目光分享他们的结果,使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探究的强烈欲望。

3.鼓励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单靠实验教学就能解决的,而失败的实验,反常的现象,恰恰可以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做“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使高低不同的蜡烛熄灭”这样一个实验,用集满二氧化碳的大容量集气瓶向杯中倾倒时,常出现两支蜡烛都不熄灭或高的先灭等现象,标志着实验失败了。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怎样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有学生灵机一动:用刚刚验证二氧化碳水溶性的矿泉水瓶(塑料瓶)代替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并倾倒,实验成功了;也有同学利用一只漏斗倾倒二氧化碳,实验也成功了…,鼓励学生尝试,可以碰撞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其实上述片段2 中,老师可以灵动一下,让学生探究寻找原因,然后再让学生来改进实验,教师加以引导,那么,这样的课堂就会更精采了。

4.真心喝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积极性, 是激发学生创造活动的诱发剂,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 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并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要善于运用带有激励性、期望性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例如“你的想法真妙!”、“你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谁还有更好的方法? ”等。 象这样充满激情的语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改的课堂,是互动生成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的活动是开放的、生成的,而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 巧妙地利用失败的实验,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提高自身能力,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失败烧杯木板
特别的“冰袋”
木板上的世外桃源
木板
不会上浮的木板
一份写满“失败”的治愈系简历
引发“失败”实验中蕴藏的正能量
蛋解创业:熬一碗“失败”的鸡汤
快速溶解物体
有趣的化学小实验
READ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