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红,叶德华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成都 610100)
腹腔镜手术是目前公认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最佳诊断及治疗方法。但内异症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单纯手术治疗并不能控制复发。2006年 1月 ~2010年 6月,本院对 80例内异症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口服辅助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院收治的内异症患者160例(全部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年龄 27~61岁。按照1985年美国生育学会(AFS)制订的临床分期标准分为Ⅱ期 73例、Ⅲ~Ⅳ期 87例;合并不孕 54例。将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80例。1.2 治疗及观察方法 两组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行粘连分离、病灶电灼或切除,不孕患者同时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通液术或造孔术[1]。观察组术后3 d开始服用米非司酮片10 mg,1次/d,连服3个月。术后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主要包括痛经、性交痛、不规则腹痛、月经不调等自觉症状,同时患者每月行妇科及B超检查。
1.3 疗效评价 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者为有效;仍有症状但程度减轻者为基本有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者为无效;术后再次出现治疗前症状及体征或B超检查盆腔内有包块者为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随访 3~6个月。观察组有效 50例、基本有效20例、无效6例、复发4例,总有效率为87.5%,复发率为5.0%;对照组有效30例、基本有效15例、无效20例、复发 15例,总有效率为56.3%,复发率18.7%;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相比,P均 <0.01。观察组 2例出现轻微恶心,1周后消失;3例出现转氨酶升高,给予护肝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
内异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月经异常和不孕、盆腔包块等,其中有41.5%~43.3%的患者合并不孕[2]。去除病灶、减轻或消除疼痛、促进生育是治疗内异症的主要目的。
腹腔镜手术集诊断和治疗为一体,适用于各期内异症。但腹腔镜下异位囊肿在分离过程中容易破裂,非典型或微小病灶及浸润较严重的病灶手术无法根除,术后易复发。术后选择有效药物,抑制垂体和卵巢功能,使子宫内膜萎缩、水肿和异位病灶发生坏死吸收,可有效控制腹腔镜术后残存病灶的生长[3]。
米非司酮具有抗孕酮和抗糖皮质激素作用,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降调异位内膜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4]。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在腹腔镜下清除病灶,术后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内异症更具有优势。
[1]黄作香,徐博.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6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307-3308.
[2]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7.
[3]刘红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药物巩固治疗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0):1670-1671.
[4]韦静,贡丽霞.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