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欣
(闽江学院 体育部,福州 350108)
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国武术教育的兴起
周 欣
(闽江学院 体育部,福州 350108)
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为应对社会危机出台了一系列社会变革政策。对此背景下近代中国武术教育发展的研究表明:由于武举制的废除以及培养国民尚武精神的需要,退出军事领域的中国武术成为新式学堂中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西方体育教育观念的影响,中国武术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模式等方面发生了极大变化,这促使中国武术教育向现代化转型;军国民教育思潮、国粹文化思潮挖掘了中国武术的文化教育功能,促进了近代中国武术教育兴起。
清末新政;武术教育;文化政策
清末新政是指在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晚清政府为应对社会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而推行的一系列变革政策。“新政”期间,清政府为改变 “亡国”、“亡种”的命运,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变革政策,如废科举、建立新式学堂、改革旧式教育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文化重要载体的中国武术,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在时代发展的需求下,开启了近代中国武术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回顾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武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新政时期的文化政策对中国近代武术教育影响颇深,从 “强兵、强种”到 “体育救国”,再到国民尚武精神的培养,中国武术的教育功能不断放大并影响至今。尤其在21世纪的今天,在西方体育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中国武术教育的民族性再次成为当前武术教育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而探讨清末新政时期的文化政策对中国近代武术教育的影响,可以为当前中国武术教育提供发展的路径。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间 (1901—1911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改革措施,当时习惯称为新政。”[1]1901年,为缓和阶级矛盾,解决社会矛盾,清政府宣布 “参照西法,推行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教育改革成为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晚清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废除科举制度、颁布学堂章程、将书院改制为学堂、改革教育行政、派遣留学生等。其中尤其以废除科举制度和书院改学堂最为引人注目,意义重大。”[2]而武举制度的废除,则使中国武术正式退出军事领域,改变了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向。
教育领域和军事领域的改革改变了中国武术的生存状况,也为近代中国武术教育的兴起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开辟了近代中国武术教育的新路径,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作为冷兵器时代军事装备的重要内容,中国武术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中国武术教育也成为选拔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武举制是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专为选拔武艺人才而设置的科目。它于武则天长安二年 (702)春初设,废止于清光绪二十七年 (1901),前后延续近1200年,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3]清朝时期的武举制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制度,通过四个级别的考试,分别授予武生、武举人、武进士、武状元等职。武术习练者可以通过武举考试进入仕途,光宗耀祖,报效国家。如唐朝就创办了当时的军事学校——武学。“武学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凡武艺技能和军事理论达到合格标准者,均可参加武举考试,成绩优异者还可以直接经皇帝殿试后授官。这样,武举制便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自两宋到明清,武学教育一直是封建国家培养武艺人才的重要手段,武学学校则成为军事将帅后备人才的培训基地,因而受到了教育家、军事家的高度重视”[3]。武举制是为国家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考试制度,并引领着中国古代武术教育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火器开始普遍应用于军队,以武举制选拔军事人才的模式开始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 “在举国上下,莫不知其无用的呼声中,光绪二十七年 (公元1901年),清廷下令废止武科。”[4]武举制的废除,对中国武术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彻底结束了武术受众人群通过武举入仕的途径,并解构了中国武术人才选拔机制,造成了传统的武术人才选拔模式土崩瓦解。其次,受火器的影响,中国武术退出了军事领域,这为武术教育功能向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条件。第三,武术传承方式逐渐发生了改变,开始与近代学校体育教育接轨。
总之,延续了近1200年的武举制对中国武术教育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武举制的废除,导致中国武术人才选拔模式的中断,对中国武术教育影响颇深。但是退出了军事舞台的中国武术,其教育功能在社会的需求下不断发展,逐渐与近代学校体育教育观念融合,走向了一条向近代学校武术教育转型的新路径。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培养。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以科举选拔人才的旧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对新式人才的需求。于是,教育改革成为新政期间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1905年,具有1300年历史的科举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仿效西方而建立起来的新式学堂。“据1909年统计,全国各府厅州共设劝学所1588所,总董1577人,劝学员23645人。”[5]大量新式学堂的建立,开辟了从旧式书院教育向近代学校教育变革的新路径。
而在建立的新式学堂中,由于受日本 “军国民教育”的影响,在 “体育救国”的理念下,体育一开始就得到了广泛的重视。1904年公布和实施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就 “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均需开设体育课程,课程称为 ‘体操课’,并对教学时数、教学目标、教授内容、场地设施等,都做了相应的规定。”[6]在政府的要求下,一些学堂纷纷办起了体操专科。“如1906年创办的成都高等师范学堂附属体育学堂,云南体操专修科;1907年创办的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浙江两级师范体操专修科”[6]等。各类新式体育学堂的建立,为中国武术学校教育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清末新政期间建立的新式学堂中的体育教育,是 “仿照德日模式,以兵式体操为主要内容”[7]的近代学校体育教育。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与中国传统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差异。如 “1904年,清政府正式颁布了 《奏定学堂章程》。《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均开设 ‘体操科’。小学每周三小时,中学二小时,高等学堂三小时 (另有兵学一小时),师范、实业学堂二小时。”[8]以西方学校教育为蓝本的新式学堂,对中国武术学校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首先,教学模式选择西方体育的教学模式,进行团体授课,扩大了武术传播的范围。其次,改变了传统的家族式师徒传承方式。中国传统武术教习大多采用个别辅导和单独练习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非常不利于新式学堂里集体教学的模式。因此,中国武术学校教育首先就是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体现在 “将每一拳路分解为不同的单式,再按照拳路顺序连接成不同的段趟,配以口令分段练习。”[6]第三,教学内容上对传统武术套路进行重新编排,抽选出部分内容,再按照武术套路的原理,创编出新的武术套路,以适应团体学校武术教学的需要。尤其是1911年马良传播的新武术,打破了武坛旧有的门户之见,取传统武术的素材,借兵式体操的操练方法对中国武术进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改革,对武术的推广以及近代武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之,新式学堂中的武术教学,通过对武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良,使之逐渐适应了近代体育教学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术在更大范围的传播,也为近代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末新政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危机,不但政治、经济、军事受到西方各国的冲击,文化系统也遭到了彻底的破坏。为抵御西方文化的侵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重新评估传统文化,主张向传统文化回归,以抵抗西方文化的冲击。其中,中西体育文化之争就成为当时文化争夺的焦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中国武术,在退出了军事领域后,由于本身具有的文化特性,在 “强国、强兵、强种”以及 “体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下,成为抗争西方体育文化的重要工具,其教育功能也得到了充分挖掘,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先后派遣大量留学生到日本、德国等国家学习,其中留日学生受日本军国民教育的影响,认为中国近代社会的落后挨打,不仅仅是军事、政治的问题,更是因为人们尚武精神的缺乏。因此为了激发国民尚武精神,培养人们爱国主义精神,在 “1903年5月,留日学生在东京成立军国民教育会,鼓吹尚武精神,实行民族主义”[5],并迅速形成了一股的重要思潮。
在军国民思潮的影响下,中国武术所具有的格斗、搏杀功能,成为培养尚武精神的重要载体。新政时期,“清政府在兴办的军事学堂中大力提倡尚武精神”[5],并在所拟定的《陆军小学堂试办章程》中规定:“陆军小学学堂是以忠君、爱国为本原,智育、体育为作用,振尚武之精神。”[5]并在各类新式学堂中,明确增加兵式体操一门,以培养尚武精神,武术成为必修科目。“1906年,学部奏准教育宗旨,明确把‘尚武’列入其中颁行全国”[5],在编纂教科书中明确指出“恪守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是实之宗旨。以实行国民教育。”[5]1909年成立的精武体操会的宗旨为 “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中国武术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在新式学堂中很快开展起来,揭开了近代学校武术教育的新篇章。
另外,社会发展的需求促使人们对中国武术的教育功能进行挖掘并不断放大,以此激发国民的尚武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尤其在霍元甲吓退俄国大力士,并打败日本五大高手后,中国武术成为增强国民自信心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也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练习中国武术的浪潮,对中国武术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对中国武术教育功能的挖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至此,退出了军事领域的中国武术,其教育功能依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清末新政时期,以西方体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涌入我国,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极大的影响,并迫使中国传统文化很快被西方文化所替代。文化的快速消亡使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认为 “其亡人国也,必先灭其语言,灭其文学,以次灭其种族”[6],“文化乃一个民族之元气,是民族延续的根本,学亡则国亡,所以,他们提出要进行文化救亡,从而掀起了一个以保种、爱国、存学为目的的国粹文化运动。”[6]其中,中国武术就成为与西方体育文化抗衡的国粹体育,其文化功能也得到了发展。如马良的新武术就是“考世界各国武术之运用,未有愈于我中华新武术者”,将中华新武术视为 “我国之国粹,我国之科学”[6]。“国粹文化思潮对近代体育发展的影响首先是武术走进课堂,从而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6]成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武术,其文化教育功能也得到了凸显,成为与西方体育文化抗争的重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晚清时期的社会变革,虽然导致中国武术退出军事领域,但是新政期间出台的一系列文化政策,直接促进了近代中国武术教育的兴起。进入学校教育的中国武术,在与西方体育文化不断冲突、融合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变着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武术传播的范围。而为了应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受军国民主义思潮、国粹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武术的文化教育功能得到了凸显,对近代中国武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尤其在中国武术教育不断被边缘化的今天,强化武术的教育功能,凸显武术的文化功能,是当前武术教育改革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1] 何晓明.中华文化事典[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 周廷勇.高等教育质量观:生成与变迁[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3] 闻明,张林.考选科举[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4]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5] 张小莉.清末新政时期文化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 罗时铭.中国体育通史:第三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7] 季汝元.体育理论与实践[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8] 郑勤砚,熊晓正.画说中国体育[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
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Wushu Education in the New Policy Period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Zhou Xin
(P.E.Department,Minjiang College,Fuzhou 350108,China)
In the New Policy Period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Qing government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social change policies in response to social crisis.The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education and finds that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which is out of the military field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of physical education due to the abolition of Wushu examination system.By the impact of the Western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Chinese Wushu educational content,teaching methods and educational models and so on change a great deal.It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education.Army national education trends and the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culture dig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Chinese Wushu which promotes the rise of the modern martial arts education.
New Policy Period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Wushu education;cultural policy
G852
A
1008-3596(2011)06-0094-03
2011-07-21
周 欣 (1978-),男,福建莆田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