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胜,刁 玲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社会学系,安徽 合肥230023)
《离骚》是屈原自叙政治遭遇和心灵求索的长篇抒情诗,历来学者在思想和文辞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刘勰的《文心雕龙·辨骚篇》给予其“才高者苑其鸿才,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之美誉。其中在“文辞”上指出“具有小聪明的人,就可以学到美丽的文辞”。由此可见《离骚》文辞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溘死”、“流亡”在《离骚》中各有一例,且存于一句之中,即“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其中的“溘死”、“流亡”作何解,学界有不同的释义。倘若解释不妥,会曲解屈子人生思想及其文章大义。笔者不揣浅陋,试辨析二词,以就正于方家。
关于“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中的“溘死”作何解,学术界早年就有所争议,现逐渐趋向统一。然从《离骚》仅有一例中探究词语准确含义有失偏颇,经研究发现,屈宋赋中有“溘”者尚有4例。姜亮夫先生对此早有研究,认为“溘字屈宋赋五见,其义皆同‘忽然也’。”[1](P41)经查阅,“溘”字在屈宋赋共有6例,在《离骚》中就存有3例,后人均已注释。就“宁溘死以流亡兮”而言,东汉王逸注曰“溘犹奄也”,宋代洪兴祖补曰“溘奄忽也”。就“溘埃风余上征”而言,洪补云“《远游》云‘掩浮云而上征’,故逸云溘犹掩也。溘奄忽也。言忽然风起,而余上征,犹所谓忽乎吾将行耳。”就“溘吾游此春宫兮”而言,王逸注“意欲淹没随水去也,溘奄也”。
在《惜往日》、《悲回风》中均存有“宁溘死而流亡兮”句,姜亮夫先生对此亦作解:“宁溘死,一本作‘宁逝死’,逝有速义。《论语·阳货》篇‘日月逝矣’,皇侃《疏》‘逝速也’。速亦即忽之义,故以忽训溘,盖达诂也。又‘溘埃风’句《文选·吴都赋》注、谢元晖《在郡卧病诗》注、江文通《拟张黄门诗》注引溘埃风竝作溢飔风”[1](P41);对《九辩》中的“恐溘死不得见乎阳春”,王逸注“惧命奄忽不踰年也”。根据《楚辞》两次出现“忽乎吾将行”之句,王逸注释当为可信。
朱熹在《楚辞集注》中对“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解释为:“溘,奄也,言我奄然而死,不忍为此邪淫之态也。”[2](P13)
后续学者解释“溘”时大多持同以上观点并予以使用。如:宋·沉作喆《寓简》卷三:“一郡数县之官吏得逭於简书,而其编户民得免於流亡溘死者,刘氏之德也。”清·吴敏树《吴云台哀辞》:“人时命固难知兮,终溘死而无成。”
纵览研究屈赋著作,凡《离骚》评著者对于“流亡”注释不一,或省略不注,抑或注解与流亡、流水有关。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解释为:“溘,忽然。流,放逐。亡,出亡。”此类解释欠妥。而现行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二)[3]课文《离骚》对此则没有注释。“流亡”一词的基本义为“因在本乡、本国不能存身而逃亡流落在外”,这样就使得学生容易产生错觉,误以为“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中的“流亡”仍释本义。此乃严重偏离作者初衷,应予明注。闻一多先生在其《离骚解诂》中也未对这一句中的“流亡”作解[4](P23)。詹安泰在《离骚笺疏》则将整句译为“我宁愿死无葬身之地,也不肯同流合污作那种种丑态。”[5](P37)显然,此注采取了笼统的意译方式,并未指明其中各词的确切意义。
较早以“流亡”的现代意义观点作出解读的是胡念贻先生,他将全句译为“我宁愿忽然死去或者流亡,也不 愿 采 取 那 些 人 那 样 的 态 度”[6](P40-41)。 胡 先生将“以”释为选择连词“或者”,“流亡”释为“被迫离开故居在外飘流。”其理据在于屈赋中与此句类似者有二:1.《九章·悲回风》:“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长愁。”2.《九章·惜往日》:“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胡先生将第二句译为“我宁愿忽然死去与转徙流亡,恐怕国亡之后,要遭到再次的祸殃。”[6](P200)虽“而”有并列、顺接、选择之义,但揣摩句意不能仅从一虚词“而”来判断“溘死”和“流亡”的关系。学者魏炯若先生与胡念贻先生见解较为一致,其将“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翻译为“宁愿被整死,或者被赶到国外去过流亡生活,我不能按照周容为度的样子去做。”这里魏先生将“以”理解为选择连词“或者”[7](P62)。因此弄清句子中“而”与“以”的准确意义,有助于理解此句语义。朱东润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指出:“以,或者。”此是误释。富金壁先生对此有所论述,可谓言之有据,“张新武谓凡屈赋中连词‘以’所连两个动词词组,或为连动,或为并列关系。前者如‘乘骐骥以驰骋’、‘忽奔走以先后’、‘回朕车以复路’、‘进不入以离尤’、‘忽反顾以游目’等,后者如‘揽木根以结茞’、‘矫菌桂以纫蕙’等。而按此句解,流亡为放逐出亡,然‘死’与‘放逐出亡’既非连动,亦非并列。‘以’又无选择连词用法,故知其误。”[8](P148-149)宋代洪兴祖的《楚辞补注》,朱熹的《楚辞集注》都曾注曰:“以,一作而。”蒋天枢先生进一步指出:“《惜往日》‘宁溘死而流亡兮’与《离骚》‘宁溘死以流亡兮’义同,‘而’同‘以’。”[9](P367)
屈赋“宁溘死”三句中“以”和“而”是否同义,还应该考虑“溘死”与“流亡”的逻辑先后关系。金开诚等三位先生认为“《九章·惜往日》有‘宁溘死而流亡’句,句意应与‘宁溘死以流亡’相同,则‘流亡’显然不能解释为‘流放’或‘死于流放’。”[10](P46)王逸对《离骚》此句的解释是“宁奄然而死,形体流亡”,在《惜往日》中的解释是“意欲淹没,随水去也”。两处虽有差异,但“流亡”均不作“流放”解。明代汪瑗说:“初终曰死,既葬曰亡。溘死流亡犹言死于道路,死于沟壑之意,谓弃而漂泊不得安葬也,以见穷困之甚。”徐焕能亦曰:“流亡,如流之亡也。”近人郭沫若对《离骚·惜往日》中的“宁溘死”句分别解释为“我就奄然死去而魂离魄散”、“我宁愿死去而随流水”。
综观诸说,“溘死”、“流亡”似当从时间上区别,前者指生命的终止,后者指形体等遗迹的消亡。两者之间应是时间上的承接关系,不可理解为并列关系。以上二句大意是:我宁可忽然死去而形迹消亡,也不忍心作出这种丑态。故知“以”、“而”在句中应是顺接之意。故“流亡”释为“流放、逃亡”应为不妥。
另察,屈赋中凡有“溘死、流亡”之句者,皆屈原在向世人暗示自己结束生命的方式。暗示其一:《离骚》曰:“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既美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王逸注曰:“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洪兴祖补注:“颜师古曰:‘彭咸,殷之介士,不得其志,投江而死。’若按屈原死于顷、襄之世,当怀王时作《离骚》之解,屈原已云:愿依彭咸之遗则。又曰: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盖其志先定,非一时忿懟而自沈也。《反离骚》曰:弃由、聃之所珍兮,摭彭咸之所遣。岂知屈子之心哉!”可见屈原对彭咸终结的认同。暗示其二:《惜往日》曰:“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沈流。卒没身而绝名兮(王逸注曰:‘姓字断绝,形体没也,一云:名字断绝,形朽腐也。意欲淹没,随水去也。’)惜壅君之不昭。”屈原于此处更加鲜明地向世人展示自己结束生命的方式——自沉。暗示其三:《悲回风》:“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洪兴祖补注:“《越绝书》曰:子胥死,王使捐于大江,乃发愤驰腾,气若奔马,乃归神大海。自适,谓顺适己志也”。“望大河之州渚兮,悲申徒之抗迹。”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河,故言抗迹也。”
在后人的作品中,读者亦能发现人们对屈原没世方式的认可。《渔父》是楚人表现屈原人生志向的作品,其中“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王逸注曰:“身消烂也。”这是屈原忧愁幽思,蹇产莫释,于是决心袭先贤之迹,赴河入海,随流而逝——即王逸对《惜往日》、《渔父》所注释“形体没也”或“形朽腐也”、“身消烂也”的意思。所以在吟咏之中,三致其志,这是“流亡”之语的由来。游国恩《离骚纂义》列举历代注说《楚辞》学者的重要意见,无以“放逐出亡”释此“流亡”。王逸注此句为“言我宁奄然而死,形体流亡”,“流亡”虽云未释,然既谓“形体流亡”,其义可得而察也。游国恩述己之见:“‘溘死’与‘流亡’对文,言宁愿奄然物化,或流放以死也。”[11](P148-149)所注与文选注解虽然相似,但不甚合屈赋意,属牵强附会之意。
释“流亡”与流水有关者,当为学者共同之见解。较早提出这一见解的应是袁梅先生,“我宁肯忽然死去而随清流长逝”[12](P8)。姜亮夫也曾翻译“宁淹然以死,随流长逝”[13](P35)。其实《汉语大词典》对此句“流亡”一词已有明确注释[14](P3266):“流亡”:“随流水消逝”。今人解释此句时也存有前后矛盾之处,如陈子展先生在论述《楚辞》时将此句翻译为“宁愿快死就来流亡啊”[15](P225)。即已死亡何来流亡呢!可见此处“流亡”应是“流散消亡”之意。屈原大约死在顷襄王十五六年,到二十一年秦兵拔鄢郢,取洞庭五湖江南及沅湘等地,则屈原的预见得到应验[16](P130)。
因此,判断《离骚》一句之中的“溘死”、“流亡”的古义,既不能孤立看待字词的本义,也不能割裂句子的整体含义,而应前后兼顾,注意前后词语的逻辑顺序关系,不能以今义解释古语,否则,会造成对古代文献的错误释诂。综上所述,“宁溘死而流亡兮”,正解应是“流,流散。亡,消亡,消失。宁愿忽然死去,魂魄流散消亡。”
[1] 姜亮夫.楚辞通故(第四辑)[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2] 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 闻一多.离骚解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 詹安泰.离骚笺疏[M].长沙: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6] 胡念贻.楚辞选注及考证[M].长沙:岳麓书社,1984.
[7] 魏炯若.离骚发微[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8] 富金壁,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9] 蒋天枢.楚辞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0] 金开诚.屈原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1] 游国恩.离骚纂义[M].北京:中华书局,1930.
[12] 袁梅.屈原赋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4.
[13] 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14]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15] 陈子展.楚辞直解[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16] 聂石樵.楚辞新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