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义,张维寿,高 斌
(1.肇庆学院 教务处,广东 肇庆 526061;2.河北体育学院 学校体育系,石家庄 050041)
新课标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吴忠义1,张维寿2,高 斌2
(1.肇庆学院 教务处,广东 肇庆 526061;2.河北体育学院 学校体育系,石家庄 050041)
在学校体育课程 “新课标”的背景下,从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视角,检视了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实然状态,指出了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前瞻性地规划专业定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模式、办学条件、质量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改革的发展策略。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发展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小学体育 (1—6年级)体育与健康 (7—12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 “新课标”)经过了10年的实验与实施,已逐步走向成熟,成为时下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引领、规约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主流理论与实践体系。相形之下,为中小学培养体育师资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则明显地滞后于基础教育的发展,难以为课程改革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和学术支持[1]。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探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问题与发展策略,对于建设与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体育教育专业,改善高等教育的生存状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 “坚持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2]的课程理念引领下,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涵盖了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并规定了各个领域从 “水平一”至 “水平五”各学段的具体标准。目标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基础性、全面性、多元性、发展性和科学性特征。
在保留深受学生喜爱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竞技项目和武术、太极拳、保健气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吸纳了大量休闲娱乐、健身健美项目和具有浓郁地方乡土气息的民间体育项目。形成了以最大程度满足学生个体学习需要为主旨,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不同学段各领域的学习目标,打破班级界限,将体质健康水平、体育知识-技能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组成一个动态的教学团体的教学组织形式,解决了 “班级授课制”长期困扰体育教学内容设置的 “最近发展区”问题。选项体育课的开设,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
教学活动中,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材内容的单一教学模式,向学生通过各种媒介直接接触体育活动,亲历知识发现和技能掌握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发展;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逐步被通过 “尝试—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技能的方法所取代。传统的 “讲解-示范-练习-防止与纠正错误-巩固与提高”的教学组织范式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 “小集团学习”、“分组练习与比赛”等具有自主学习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 “情景教学”、“目标引导”等具有合作学习特征的教学组织与指导方式。
教学测量与评价中健康指标和行为指标的评价受到重视。教学效果测量与评价分化为3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运动指标 (运动知识、运动技能)、健康指标 (身体素质、形态机能、健康知识)、行为指标 (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更加符合把体育运动与教育、文化相融合,创造一种在努力奋斗中寻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以及尊重社会公德为基础的生活方式。评价方法由重视结果评价向重视过程评价转变;评价形式由单一的教师评价向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转变;学生学习的评价标准由绝对性向个体差异性评价的方向发展。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是由 “省城师范学堂五个月毕业之体操专修科”[3]演化而来的,通常被称之为 “术科”。其学科知识体系的本体是由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等运动项目的技术及方法构筑的,客观上存在着学科内涵先天不足的事实。虽然在日后的发展中有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进入其中,但基本上是移植过来用以诠释体育现象、阐明基本原理的工具性知识,而非体育专业自身衍生的学科性知识。
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专业 “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师”的目标定位,误导了人才培养过程,造成学生过早的职业定向和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理论功底不足、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在面对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时,明显地暴露出专业口径狭窄、适应能力差的缺陷。
专业是高等学校在传授学科知识和专门能力方面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针对培养专门人才系统工作而产生的一个概念。事实上专业存在的实体是专门化、组织化的课程体系,不同的专业属性是由不同的课程体系决定的。有研究表明[4]: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与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相同的课程占62.3% (必修课程中相同课程占78.6%,选修课程中相同课程占46%)。缺乏专业独立个性的课程体系,不仅模糊了体育教育专业与其他体育类专业的实质性界限,造成人才培养规格的雷同,同时也滞后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无法为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前瞻性的理论指引和实操范式。
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资大致分为术科教师和学科教师两类。术科教师基本来源于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毕业生,学科教师主要来源于高等学校医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专业毕业生。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的学生,都是高考文化课成绩底端的人群,周而复始,术科教师科学文化知识薄弱的事实显而易见。现行教育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非体育类专业的学生所能接受的体育教育仅限于公共体育课,对体育运动实践的认识与体悟一鳞半爪。尽管入职后各类教师都在尽其所能地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但术科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学科教师对体育运动实践的了解,仍与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需要相距甚远。加之多数教师没有在行业一线岗位工作的背景,实践能力偏低。因此,有研究认为[5]:“今日体育界几乎无人能够统领一级学科甚至极端缺乏二、三级学科带头人”。
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术科课程长期套用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不顾同一班级学生身体素质、专项特长和技能水平之间的差异,从同一难度的教学内容上展开教学活动,有悖于知识、技能学习的 “最近发展区”原则,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难如人意;几十年一贯制的 “讲解—示范—练习—防止与纠正错误—巩固提高”的教学程式,无视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技能的强制性活动,从根本上堵塞了学生通过 “尝试错误”发现知识的路径,扼杀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以书本知识闭卷考试和专项运动成绩考量学生学业水平、以学校自身设计的质量标准评判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造成了办学单位与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认同上的巨大反差。即办学单位普遍认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各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自评报告均有明确表述),而政府和社会用人单位则认为人才培养质量不尽人意,“质量工程”建设亟待加强。
近十年来,国家、省 (部、委)财政资金重点投向“985”、“211”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省级 “特色专业建设点”主要集中在重点大学,地方普通院校极为有限的办学资金也大多投向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体育专业院校、普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资源配置被边缘化,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 (体育专业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现行高校师资管理中,以学术论文考核教师工作业绩、决定其专业技术职务的机制,致使许多教师把撰写论文、发表论文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流向揣摩学术刊物的 “口味”,研究与教学工作并无多大关系的 “理论问题”上,而日常的教学、教研工作则被置于被动应付的境地。考核机制导向的偏颇,严重地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影响到现阶段大学生职业态度的选择,给体育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学科内涵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工作应从基础做起[6]。首先要从当今体育与健康教育生活化、社会化、终身化、科学化的基本特征出发,以人体科学、医学、哲学、教育学、健康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成果,熔铸体育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建构覆盖人的生命发展全程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在坚实宽厚的学科平台上,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口径从某一学段 (中等学校)的体育教师,拓展到人类生命发展过程全口径的体育与健康行为指导者。其次,认真审视体育教育专业的生存环境,紧密追踪社会发展需求,前瞻性地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规格,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形成,为学科建设提供实践形态的支持。进而,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有机融为一体,构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体育教师社会需求信息显示[7]:我国现有体育教师近40万人,年更换率为3% (12 000人),而体育教育专业在读学生目前达10万余人。面对供需关系严重失调的局面,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目标应当向社会潜在需求的领域延伸,把培养指导各类人群 (幼儿、学生、工人、农民、职员、老年人、伤残人等)进行体育与健康活动的专门人才作为自己的专业定位。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覆盖新课标内容为基础,向各类人群的体育与健康活动领域延伸,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教学工作的内在逻辑,设计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相对独立的课程;将同一学科或相近学科的课程集合成具有整体化功能的课程群;架构科学合理、简捷高效、结构优化、整体功能强、逻辑线索清晰的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资源,更是学科专业建设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由传统的教师“身份管理”向教师成长、发展、团队建设的 “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第二,根据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实际需要和专业自身的具体情况,科学地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第三,拓宽师资来源渠道,从相关领域引进具有一定学术造诣和专业一线岗位工作背景的优秀人才,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第四,加强教师在职培养,通过教研、科研团队建设凝聚学术力量,在教研、科研项目的实操过程中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第五,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六,努力营造尊重教师、爱护教师、关心教师发展的文化氛围,为学科专业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创造良好环境。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应借鉴新课标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班级界限,根据运动项目的具体特点,将知识、技能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组成一个动态的学习团体,在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展开课程内容的教学活动。其次,通过 “示范—尝试”、 “引导—探究”[5]的模式,引领学生尝试对运动技术的体验,了解动作基本结构,在学习和练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大力推进“合作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模式,通过 “讲授—理解”、“提问—讨论”[5]的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价值观、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的同时,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能力。
从学习态度、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术思维与表达能力等方面,设计多维度的课程、学业考核标准;建立专业内部、学校、行业、社会用人单位多方位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尽可能地使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985”、“211”大学是国家围绕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为解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扶持其发展无可厚非。但占全国高校总数80%以上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各级政府应逐步加大对地方高校的财力物力投入,改善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
设置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一方面要开源节流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改善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条件 (尤其是实践教学条件);另一方面要从体育学科专业的具体实际出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业绩评价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审的标准,引导广大教师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体育教育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生命工程,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新课标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应立足基础教育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实,着眼于未来学校和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特征,前瞻性地规划专业定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模式、办学条件、质量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通过专业建设培育专业特色与优势,凝聚学科专业发展的动力,实现体育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吴忠义,张维寿.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及建设路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4):33-3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46.
[4] 吴忠义,高彩云,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的现状与改革策略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536.
[5] 余敬平.张维寿,吴忠义.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略——兼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109.
[6] 吴忠义,张维寿.新课标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发展路向[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6):36-39.
[7] 杨贵仁.全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主题报告[R].2001.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P.E.Major of Higer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ew CurriculumTarget
WU Zhong-yi1,ZHANG Wei-shou2,GAO Bin2
(1.The Academic Affaires Office,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 526061,China;2.P.E.Dept.,Hebe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ijiazhuang 050041,China)
In the context of“New Curriculum Target”of school’s P.E.courses,this paper exam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P.E.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that education must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point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t the present phase.It also puts forwar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at are the prospective planning of major orientation,further performance of training plan,curriculum system,faculty construction,teaching mode,school environment,evalu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system.
higher education;P.E.;major construction;development strategy
G807.4
A
1008-3596(2011)06-0038-03
2011-07-18
教育部、财政部 “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 (TS11657)
吴忠义 (1957-)男,河北唐山人,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