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荣须 闫素敏 郭伟男 王兰平 倪素娟
霉菌性阴道炎是由白色念珠球菌引起的阴道炎症,以外阴瘙痒和白带增多为主要症状。近年来发病较多,我院通过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10年6月初次来我院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325例,均符合霉菌性阴道炎的诊断标准[1]。年龄24~68岁。病程7 d~6个月,平均4.5个月。临床表现有外阴瘙痒、灼痛,症状严重时坐卧不宁,同时伴有尿频、尿痛、性交痛。急性期白带增多,典型的白带呈白色豆腐渣样。检查时,在小阴唇的内侧及阴道黏膜上附有白色膜状物。
1.2 治疗方法 我院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方法:(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糖尿病、滴虫性阴道炎等,消除易感因素。(2)局部用药。局部用3%碳酸氢钠水冲洗,然后给予咪唑类栓剂,如克霉唑栓于冲洗后纳入阴道,每晚1粒,10 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或给予达克宁栓,每晚阴道冲洗后纳入1粒,7 d为1个疗程。(3)口服用药。遵医嘱口服制霉菌素片。(4)微波治疗。嘱患者取平卧位,用碘伏消毒外阴后将探头轻轻插入阴道,有轻微热感,时间20~30 min。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回院复查。
1.3 疗效判断[1,2]治愈:症状完全消失,白带量减少,性状恢复正常,阴道分泌物涂片真菌阴性,随访3个月未复发;好转:症状明显消失,白带量明显减少,白带涂片实验室检查偶有菌丝和芽孢,随访3个月内有复发;无效:症状无改善,妇科检查无改变,阴道黏膜充血明显,白带量多,实验室检查仍有菌丝和芽孢。
1.4 结果 随访3个月经治疗周期后,325例患者中,治愈235例,好转85例,无效10例。无效患者均为不坚持按疗程治疗,随意停药。
2.1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长期受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的影响,心理上易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但又难以启齿。因此,治疗时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该病的发病情况,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并按医嘱坚持治疗。
2.2 卫生宣教 嘱患者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衣裤,并用热水浸泡后在阳光下晾晒,避免与其他衣服混洗。洗护用具要专人专用,用后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尽量避免到公共浴池,以免发生交叉感染。避免不洁的性生活,注意经期卫生。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嘱患者遵医嘱使用冲洗剂,忌滥用冲洗液,以免改变阴道本身的环境,加重病情。嘱患者在治疗期间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食用含糖量较高的食物。
2.3 预防复发 嘱患者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3],及时正规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夫妻最好同时治疗。严格按照疗程坚持用药治疗。定期复查,一旦复发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孕期和经期卫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疾病。
霉菌性阴道炎又名念珠性阴道炎,80% ~90%的病原体是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是真菌。念珠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加热至60℃ 1 h即可死亡[4]。真菌感染率22.0%,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69.2%,其他念珠菌占30.8%,白色念珠菌有较强黏附能力,菌丝形成快,菌缘及牙管相不易被吞嗜,致病性强,在患者中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真菌[5]。
阴道炎复发率较高,大约5%的念珠性阴道炎患者经多种药物治疗,好转后反复发作[6]。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性传播、全身免疫功能及阴道内部环境改变,糖尿病、避孕药的使用、妊娠及抗菌药物应用是其发生的高危因素。治疗不彻底是造成复发性和难治性霉菌性阴道炎的原因之一[7]。患者的不良情绪、个人卫生差、穿紧身裤、过度劳累等因素都影响预后[8]。与用药有关,初治后用药不认真、不彻底,滥用抗菌药物;与病史有关,复发与手足藓、性伙伴双方不同治、糖尿病有关;与卫生用品使用不当、不良的卫生习惯、不健康的性生活和工作强度、压力有关[9]。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并定期复查。治疗期间做好健康宣教,纠正一些不合理的卫生习惯,控制复发因素,减少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1]谷 杰.综合治疗及护理霉菌性阴道炎36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31):105 -106.
[2]单月艳.浅谈念珠菌阴道炎患者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7):211 -212.
[3]黄 权.100例霉菌性阴道炎中药治疗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5(9):69,78.
[4]李文红,王轻舟,张金萍,等.联合用药治疗顽固性念珠菌阴道炎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25(6):58.
[5]秦耀春,宁发锦,褟卫年.阴道炎1135例的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J].广西医学,2009,31(8):1211 -1212.
[6]吴赤蓬,耿可亭,张泽武,等.臭氧治疗阴道炎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0):1274 -1275.
[7]鲍先范,叶兰芬,胡正清,等.女阴瘙痒的病因学与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2,19(2):71 -72.
[8]索士平.22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9,4(7):106 -107.
[9]李 纯.念珠菌性阴道炎复发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8):99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