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英译中的风景名胜文化

2011-04-08 13:44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乌衣巷原诗译者

雷 刚

(山西医科大学 外语系,山西 太原 030001)

古诗英译中的风景名胜文化

雷 刚

(山西医科大学 外语系,山西 太原 030001)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个珍藏丰富的艺术宝库,一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姿的世界。作为先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古诗词已成为承载中华悠久壮丽文化的独特载体。而人文景园文化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创作题材,为诗人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和灵感。文章将从自然风景名胜和人文景源名胜两个方面入手,来探讨此类诗歌的翻译方法及技巧,向译语读者传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别样的审美情趣。

名胜;文化;翻译

名胜是指有人文古迹或优美风景的地方。《北齐书·韩晋明传》有云:“朝庭处之贵要之地,必以疾辞。告人云:‘废人饮美酒,对名胜,安能作刀笔吏返披故纸乎?’”名胜包括自然风景名胜和人文风景名胜,二者互为补充,互为依托。名胜古迹之“名”和“胜”历来与诗词有着不解之缘,名胜古迹蕴育了诗词,诗词又使名胜古迹更加闻名。而历代文人墨客吟诵名山大川,千古胜迹的诗词曲赋又使其人文色彩愈益浓烈,陶冶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的精神,提升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文化素质。如杭州,素以风景美丽而著称,历来是人们游憩吟咏之地。但使她真正闻名于世的,是白居易、苏轼和柳永等诗词名家的几百首诗词引起的效应。若不是白居易在钱塘湖吟唱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若不是苏轼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人们怎会对它趋之若鹜,西湖娇美的面容也不可能如此深入人心,使其成为美丽纯洁的化身。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古诗词曲的翻译,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秀美,灵动的世界。

一 自然风景名胜

从古到今,自然风光历来都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在他们笔下,那些能使人身心愉悦,视觉、听觉、感觉、触觉上都得到极大满足和震撼的事物往往焕发着勃勃生机和无限魅力,例如杜甫在《绝句》中用素笔勾勒出的那个静怡,纯洁,空灵的雪白世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马致远笔下充满凄凉,萧瑟韵味的日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张志和《渔歌子》中呈现的雨景之朦胧美:“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更有王维诗歌世界中大自然的静态美:“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翻译此类诗歌时,我们往往采用以下翻译方法:

(一)“塑形”法

云雾给人的影响总是虚无缥缈,行踪不定的。因为它形态万千:“静如练,动如烟,轻如絮,阔如海,白如棉”;它和雨经常是相伴相生的,因此才会:“暮雨朝云几日归,如丝如雾湿人衣。”它更有气吞山河之势:“千山烟霭中,万象鸿蒙里。”诗歌有着“溢出它自身的东西”,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译者,仅仅译出一首诗歌字面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那只是一座冰山的水上部分,他还应该关注冰山的水下部分,那儿同样精彩,同样值得关注。[1]诗歌不同于小说等其他文体,其语言讲求凝练,篇幅简短,其物象的形态(形象)主要是通过优美的意境来体现。诗人并不会直接对事物的形象进行直白式的描画,而是将其隐藏在整首诗优美的意境当中,有待读者和译者通过自己对美的理解和领悟在脑海中对其万千形态进行重新描述和塑造,真正挖掘出“冰山在水中的美”。请看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李白在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的时候写的一首风景诗。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浑、奇异、壮丽的景象,字里行间都流露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的情怀。他眼前的庐山瀑布此时正在喷涌而出。那水流垂直地飞落下来,迅猛,疾捷,山崖之高,流水之长,足足有三千尺再看庐山的顶峰,又被云朵包围着。原诗中隐化了云雾的形态,只是给出染上了一抹紫色,但这紫色的烟雾是从香炉似的山顶上升起的,它是以何种姿态徐徐地飘向碧蓝的天空的呢?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是译者在翻译时用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诠释了紫烟升空的姿态,带给人们无尽的美感。请看译文: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incense-like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down from the blue sky.[2]

译者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两句译为: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incense-like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如烟的云雾从阳光下的香炉山升起,瀑布就像是倒挂的瀑布。)译者将“紫烟”译为incense-like cloud,形象的译出云雾飘向空中时的姿态。在这个飘渺如仙界的地方,有香炉,紫色的烟雾从香炉中缓缓飘向空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多么安静,祥和的审美享受啊!

(二) “转嫁”译法

转嫁译法,也称为英语修辞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是指把原诗中用来描述甲事物状态的定语在译文中转借给乙事物,而乙事物却根本不具备这种性质或功能,实际上是甲乙事物间某种属性在译者手中的转移。修辞移就的具体作用大致有三点[3]:第一,可以把人的思想感情外射到客观事物中去,使草木为之含情,万物因之生辉,从而增强艺术效果;第二,运用移就可以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增加语言的形象色彩;第三,运用移就可以沟通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把多种事物联系起来,增加语言表现的鲜活力和立体感。其表现手法可大致分为三种:一是移人于物,把原本用来修饰人的词用于事物,如sleepless pillow(失眠的枕头);二是移物于人,把原本修饰物的词移用于人,如 a pitiful white smile(可怜苍白的微笑);三是移物于物,即把适用于甲物的词语移到乙物上,如“喧响的雾”。翻译时译者需要弄清楚原诗内在的语义关系,在译诗中用英语的表达特点把原诗中各具特色的意象译成准确顺畅的英语,使译文表达更加生动、含蓄、深刻、有力,从而启发译语读者的联想,渲染气氛,加强意境。请看杜甫的一首:《日暮》: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瀼西一带,地势平坦,清溪萦绕,山壁峭立,林寒涧肃,草木繁茂。黄昏时分,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山村寂静的景色:夕阳的淡淡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此诗本是写景,涉及内心的词句不多,但一句“何须花烬繁”的反问却让人觉得有化不开的凄凉和悲郁在里面。为了配合诗歌浓郁难诉的忧郁气氛,译者将原诗中某些意象的特质在译文中做了手脚,将其“张冠李戴”,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请看译文:

The sheep and cattle come to rest,

All thatched gates closed east and west.

The gentle breeze and the moon bright,

Remind me of homeland at night.

Among rocks flow fountains unseen;

Autumn drips dewdrops on grass green.

The candle brightens white-haired head.

Why should its flame blaze up so red?

“石泉流暗壁”一句被译为:Among rocks flow fountains unseen(石壁上的暗泉潺潺流动),可见原诗中的暗壁已被译者在译作中改头换面,成了 rocks,而石泉却被译者隐化为fountains unseen(暗泉)。原文中石泉“显”的特点和石壁“隐”的特点在译文中被调换了,两个意象不同的性质被相互嫁接了。使原诗凝重的思想愁变得更为沉郁。

二 人文景源风景名胜

如果说自然景观是大自然赏赐给我们最可贵的礼物,那么作为历史文化景观的人文景观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最好见证。它是各朝各代优秀文化的凝聚,是历史沧桑巨变的有力体现,承载着人类无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刘禹锡笔下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凭吊着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感慨着沧海桑田,人生多变。李白诗中的谢公亭:“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仿佛还在诉说着老友离别时的那份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而苏轼《赤壁赋》中的赤壁也让我们再次亲历那个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中。翻译此类诗歌时,我们往往采用以下翻译方法:

(一)“追本溯源”:点出名胜古迹历史背景

名胜古迹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风向标。旅游诗词中所涉及的名胜古迹也是俯拾皆是,浩如烟海,它时时刻刻透露着一种文化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感,如秦陵,让人感受到的是秦王 “扫六合”,“挥剑决浮云”的豪迈和霸气。再如“乱石崩云,惊涛拍岸”的赤壁,不禁让人想起那场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白居易曾云:诗乃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者”。因此,如果对诗中所写名物一无所知,就很难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从而正确深入地理解诗人借这物所抒发的思想情感。翻译既是一个寻求源文本在新的文化中获得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求一本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历史性定位过程[4]。译者必须为译本在新的语境下寻找一个适当的历史性位置才能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现代译者相似的阅读和审美效果。翻译时“如果不和文本作者的历史性联系起来,文本就难以理解和解释”。[5]P17翻译也是一门艺术,翻译过程不止是两种语言编码间的相互转换,译者也不仅仅是诗歌意境的传达者,好的译者往往能够在临摹出原诗意境的同时,将贯穿于诗歌字里行间的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地植入译语读者大脑当中,使其感受到诗中名胜古迹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只有这样目的语读者才能全方位,深层次领悟诗人的思想,窥探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请看李白的一首《谢公亭》: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谢公亭位居宣城城北,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曾在这里送别诗人范云。此时唯有一轮孤月还半悬在天空,清冷而寂静,空空如也的苍山旁边清澈的江水在静静地流淌。荷花在和煦的春光照耀下自开自落,窗外的翠竹也在凄凉的秋风吹拂下窣窣地发出清响。这是一首缅怀谢朓的诗,但读者却从中感受到李白的精神性格。他的怀念,表现了他美好的精神追求,高超的志趣情怀。此处的谢公亭不仅仅是个地名,而是契合整首诗意境思想的楔子。翻译时不能直译,要将其独特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融入译文,以便目的语读者更好更全面的体会原作的韵味。译文如下:

Where the two poets parted,

The scene seems broken-hearted.

The moon’s left in the sky;

The stream flows with deep sigh.

The pool reflects sunlight;

Bamboos shiver at night.

The present like the past;

Long, long will friendship last.

译文将“谢亭离别处, 风景每生愁。”译为:Where the two poets parted, The scene seems brokenhearted. (两位诗人离别的地方,万物一片萧瑟。)“谢亭”被译作Where the two poets parted, (两位诗人离别之地)。而不是” Xie pavilion”。译者将“谢亭”的历史文化背景融入了译文之中,扫除了目的语读者对“谢亭”这个专有名词理解上的文化障碍。同时也巧妙地传达了原诗关于友谊的主题。

(二)以建筑物喻身份地位

建筑常用以居所之用,乃衣食住行四大民生大计之首也。房屋建筑的奢华程度不同,建筑物主人的身份地位,家产财富也不尽相同。代表社会最高地位的皇亲国戚,其所居之皇宫内院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家财万贯的复古商户,其家宅也可谓:“层楼雅号画中游,四面远窗万景受。”自然气势恢宏,富丽堂皇 。相较之下的广大劳动人民,他们无力建造豪华的宅第,因此乡村中几乎全是茅草搭建的屋舍,仅为遮风挡雨的庇护之所。基于此种原因呢,在古诗词中,当涉及到诗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时,诗人有时候会“张冠李戴”,用他们的住所来暗示其财富及社会地位。这种“问东指西”的错位搭配修饰法,或是出于幽默或是为了形成谐音或谐义双关,会使读者产生另类的联想,得到别样的审美情趣。但有时诗人也会“物归原主”、“张冠张戴,李冠李戴”。于是在翻译时,根据不同的情况,译者可以灵活处之,在原诗显化人物身份的前提下也不妨模仿诗人“张冠李戴”的搭配修饰法,将原诗中的人物身份隐去而凸显其居所建筑之特点,让译语读者跟随译者的逆向思维去体会逆向审美的快感。请看刘禹锡的一首《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正当东晋繁盛时期,乌衣巷居住着一批高门望族,他们富可敌国、权比诸侯,所以通向乌衣巷的朱雀桥原是车水马龙、喧嚣不断,而乌衣巷本身也是人口兴亡,衣冠穿梭;但是现在却只有朱雀桥边的野花杂草,与乌衣巷中的斜阳残照互妩媚,一片荒凉败落之景。本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中多中物象,如朱雀桥,乌衣巷,飞燕,王谢等等,都有及其浓厚的咏叹之味。读来容易使人产生时光倒流的历史重复感。翻译时要注意传达其内蕴和历史厚重感。请看译文:

Beside the Bridge of Birds rank grasses overgrow;

Over the Street of Mansion the setting sun hangs low.

Swallows which skimmed by painted eaves in by gone days

Are dipping now in homes where humble people stays.[6]

译文将“王谢堂”译为了painted eaves,仅从建筑物房顶的特点着眼,以点盖全,让读者联想到整个建筑的奢侈和豪华,继而联想到其主人:一定是高官大户人家才能住的起这种房子。原诗中主人公之身份被译者巧妙地暗含在了译文的建筑中,就这样一步步通过译者的指引,译语读者的领悟和联想被揭示出来。可谓心思缜密,用心良苦。

结 语

古诗词是人类创造力的非凡体现并且深深植根于古典诗词的土壤当中。其中蕴含着人类各民族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价值体系、审美情趣等深层文化信息,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如果说翻译是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语言的信息,这里的‘信息’自然包括文化信息,那么翻译则是在掌握了原文与译文文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不同民族文化互通与交流的必由之路。”[7]基于以上原因,旅游诗词的翻译要着眼于对其深厚文化意蕴的传达上,使读者在享受美的同时,也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和知识的启迪。

[1]张传彪.诗笔·译笔·钝笔:英汉语翻译与比较纵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2]许渊冲,等.唐诗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3]张鑫.转移修饰与移就教学案例与翻译对比[J].青海社会科学,2007,(4).

[4]陈志杰.文学翻译何总的历史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5):61-66.

[5]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许渊冲.唐诗三百首鉴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7]殷习芳,刘明东,叶从领.文化图式与诗歌翻译[M].成都大学学报,2008,(4):108-111.

(责任编校:张京华)

H059

A

1673-2219(2011)01-0193-03

2010-11-10

雷刚(1981-),男,山西太原人,山西医科大学外语系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乌衣巷原诗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峨眉山月歌
乌衣巷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过乌衣巷
侧面
改诗为文三步走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