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杰,李 娜
(1.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2.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方向转变的必要性
张占杰1,李 娜2
(1.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2.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以及学生培养目标的重新界定,课标教材在编写内容、形式上的变化,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推行,促使教师以一种新的角度思考自己的角色,从而调整自己的专业成长方向,学者化应当成为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努力的目标。
新课标;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方向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中学语文教学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主要标志有三:语文课程性质的重新界定;教材内容和形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师而言,专业成长方向需要有一个较大调整才能适应这场语文教学的变革。
1902年《钦定中学堂章程》颁布以来,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大纲达22种之多,解放后自1956年起颁布的教学大纲也有12种之多,对语文性质的界定大都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维度进行,时代不同,两者内涵也不尽相同。对语文的工具性质,大纲时代大都界定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1]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的工具地位并没有否认,但采取了另一种解释:“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这一基础上,语文教学使用“语文素养”的提法代替原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诠释了这一概念,强调了语文学习对学生的尊重,在塑造学生健康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方面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这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新课标之前的教学大纲,人文性的内容也有规定,只是界定的范围较窄,较多地体现当时的意识形态要求。在新课标中,人文性的内容界定得更为详细,值得我们关注的内容在于,它将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也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突破了大纲时代对语文人文性的界定,从人文主义精神的高度看待语文教学。
对比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可以看到,新大纲将原来割裂的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从现阶段学生精神成长的高度认识语文课程,定位明确,有利于确立语文课程的独立地位。正如许多专家所言,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是以人文主义为精神内涵,以尊重学生为逻辑起点,从教师角度考虑,教师是这种人文精神实现的直接执行者,换句话说,教师身上人文精神的多寡直接影响到课标的实现程度。教师还要站在较广泛的人文视野上看待语文,通过各种方式建构学生的知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建构起他健康而独特的价值观,对独立思考的自觉追求,总之要在这一阶段打下他“精神的底子”[3]。这是新课标对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
就精神成长的历史环境而言,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语文教师与鲁迅、叶圣陶、夏尊等大师有着很大的差别,鲁迅等人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参加者,精神世界中人文主义影响根深蒂固,看看这一代教师的学生的课堂回忆,我们会清晰地感到与当代语文课堂的不同,知识技能的传承中上述精神追求贯穿始终,也使得这些学生回顾时感受最多的是老师对他们精神信仰的培育。[4]相对而言,解放后,一次又一次政治运动使知识分子原有的独立精神被消磨殆尽,严密而完整的国家意识形态的建立,也在制度上挤压了知识分子精神独立的空间,要求教师具有人文主义的精神追求就显得强人所难了,多年来语文课堂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从根本上说不是一个课程理念问题,而是包括语文教师在内的知识分子精神萎缩的社会问题显现。因此,新课标以人文主义精神作为语文人文性的自觉追求,是多年来知识界重返“五四”努力的结果,是社会进步,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学语文教科书开始引入“教学目标”,1982年的教科书虽没有明确这一概念,但在教学参考书中以“教学要点”的形式出现了,1993年人教版教科书,编写者按照能力要求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教学大纲中的各种教学目标细化,编入每一个单元和每一篇课文。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上,编写者尽可能多地使用行为动词,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可观察、可量化、可测量的学习行为,便于教师据此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更为准确、科学地组织教学。教材的选择首先是要符合国家意识形态标准,对有些不那么符合标准,却又因为作者的地位和定评等因素难以割舍的文本,则采取两种方式处理:一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删改,削足适履;二是在教学参考书上以权威的姿态对文本作出符合要求解读。这两种方式的文本解读,都是对文本的有意误读,他取消的是教师文本解读的独立性,教师由此变成了传声筒。另一方面,文本的文体解读抛离了本来的文体样式,而统一作文章解读并据此选择教学策略。无论哪一种文本,教材编写者对教学目标的设定都包含着这样一种理念,通过对文章字词句的理解、结构的分析,寻找出这篇范文的内在逻辑及写作方式,进而总结、归纳出一整套指导阅读与写作的方法,使学生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加以运用,形成较高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总体来看,大纲时代的语文教材中优秀文学作品的比重明显偏小,加之上述解读体系的掣肘,对学生成长阶段精神世界的开拓需求有意无意地采取了漠视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失去的是对优秀文学作品丰富生动的感受能力,习惯于面对文章时忽略作品中丰沛的情感、独特的体验而专门从中心思想或是写作特点角度感知课文,语文课在这样一种情境中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兴趣,教师在这样的教材以及教学目标要求下,不再钻研教材的独特魅力所在,不再思考这种魅力与学生精神世界开拓的意义关联,渐渐也就失去了这种钻研的能力,变成一个只会按照教学参考书教书的教书匠。
新课标带来的全新理念促使教材编写发生着改变。首先,课标教材七至九年级共136篇课文,文学作品就有92篇,这大大超过了原来教材文学作品的比重。从文质兼美的教材选编标准来看,在“文”上,现在教材的质量远远高于原来的教材。其次,课标教材最大的变化还在于内容的编排上,它是“学本”而不是“教材”。从“写在前面的话”、单元说明、课文提示、研讨与练习到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都是用与学生对话的方式呈现,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单元内容主要由主题或专题构成,强化实践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作用,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弹性,着力塑造学生个体丰富而健康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最后,尽管现在还存在所谓的教学参考书,但它已经回归了“参考”的本意,对教师备课只起辅助作用,而不是规定作用,教师需要根据学情探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这样的编写方式也带来新的问题,文学作品比重增加,课堂教学中的思想交锋式的对话,使得教师不能再像原来那样备课,需要调动教师的生活和学术积累,如果教师再以原来教书匠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职业的话,他就不会适应现在的新课标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标需要思想型、学者型的教师。
大纲时代基本的教学方式是师讲生受,满堂灌、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的基本责任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灌输知识,满足学生对知识如饥似渴的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是特定历史原因造成的,但不能说教师对教学艺术不重视。
解放后,随着教学大纲的颁布,语文课性质、内容的确定,语文教学逐步走向了稳步发展的方向,出现了于漪、钱梦龙、章熊、洪镇涛等一大批特级教师,他们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第一代职业化的语文教师,也是从事语文教育时间最长的一代语文教师,其主要的历史功绩在于对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全面的探索和构建,影响了之后几代中学语文教师。但20世纪80年代后,中考、高考对学生的决定性影响促使语文教学的科学主义日渐盛行,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探索也走向歧途,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学校内部的教学评估、教学比赛对此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课堂上出现了许许多多“伪”现象。其一,“伪读书现象”。教师不给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只注重阅读形式的花样翻新,缺少对学生阅读效果的实际关注、引导。其二,课堂上的“伪问题现象”。教师的课堂提问一个接着一个,但大多数问题的思维价值不大,问题之间缺少内在逻辑。其三,多媒体使用上的喧宾夺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被普遍使用,甚至有些地区和学校将教师是否使用多媒体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其四,课堂上的“伪表扬现象”。课堂上掌声不断,表扬之声不绝于耳,然而表扬得空泛、廉价,矫情夸张,并不能使学生体会到对自身的价值认同。
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明确的说明,认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与过去相比,这种学习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和提高,其核心是问题意识的培养。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会因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围绕“真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又如何进行个性化指导,就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这种课不一定热热闹闹,却启人心智;不一定非得师生对话,却足可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的形式变得不那么重要,却在更高层次上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就是要超越对课堂形式的刻意追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基于这样一种课堂理念的教学,学生是主体,但又处处显示出教师的存在。教学艺术从来不是一个形式问题,它是由教师的学养支撑起来的,是一种由内到外的展示。应当指出的是,上述大纲时代的那些伪现象今天依然存在,有些地方愈演愈烈,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已然出现,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就显得尤为迫切,教师对教学艺术的认识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上述因素决定着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应当朝着一个方向转换,那就是学者化方向。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个现代人文知识分子,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尊重自己的学生,平等地对待他们;应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待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对教材有自己的独特解读,对教学有自己的方法,将学问与教学艺术统一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不断开拓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语文素养。一个平常不搞科研的教师对课题的认识和科研型教师对课题的认识肯定是有差异的,对教材有自己的独特研究,甚至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的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与依靠教学参考书备课的教师肯定也是有差异的。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视野、认识的深度,对学生的理解程度都提出了挑战。如果教师素质没有一个较大提高,没有完成适应新课标的角色转换,在当前应试教育环境没有较大改观的情况下,新课标的实施就会流于换汤不换药的形式。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4]黄耀红.我们那时的语文课——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思想扫描与课堂回忆[J].湖南教育,2003,(16).
The Necessity to Change the Orient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Professional Growth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ZHANG Zhanjie1,LI Na2
(1.School of Arts&Communication,Shijiazhuang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35;2.Liberal Arts College,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110034,China)
New curriculum for the redefinition about the nature of Chinese courses and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for students,the change in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earch-oriented study,all these prompte teachers to think of their role in a new perspective and to adjust the orientation of their professional growth.Professionalization should be the goal of teachers under new curriculum.
new curriculum standard;Chinese teacher;the ori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growth
G658.3
A
1008-469X(2011)06-0064-03
2011-09-07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师学者化成长研究》(10010181);2009年石家庄学院重点科研项目《河北省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
张占杰(1964-),男,河北衡水人,文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法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