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从传统文化的弊端谈起

2011-04-08 06:49:59李一凡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格人才

李一凡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人才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51)

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
——从传统文化的弊端谈起

李一凡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人才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51)

中国的创新之路,需要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走下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没有创新型人格,人的创新潜能很难充分发挥,而创新型人格的培育,需要对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进行理性反思。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对传统和地域文化进行择取,才能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

传统和地域文化;创新型人格培育;高等教育改革

一、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刻不容缓的战略性要求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回答记者提问的一段话发人深省。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问到:“我们留意到中国的知识界对于‘十二五’规划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为中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但是中国有一句话叫知易行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提到今天。请问温总理,您认为‘十二五’规划要得到真正的实施,真正的贯彻落实,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温总理回答:“你提到转变发展方式知易行难,最难难在什么地方?我以为难在两个方面:一是观念,一是创新机制和干部考核的标准。所谓创新机制,就是要建立和完善鼓励科技进步、人才成长的机制,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在教育和科技。我一直强调,中国的振兴不单在经济总量,根本在人才和科技进步,通过改革促进产、学、研的结合。”

温总理的这段答记者问,语重心长意义深远。教育和科技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前沿阵地,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当今时代,人才对发展与竞争的战略性决定作用日益突出,尤其是进入知识经济的今天,人才资源正在取代物质资源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要素。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和国际人才竞争愈演愈烈,我国人才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转变,对人才发展提出更紧迫的要求。

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突出问题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发展机制障碍尚未消除,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还没有形成。尽管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但这种主要建立在引进外资、廉价劳动力和粗放利用资源基础上的发展模式存在许多问题。工业创造的大部分利润交给了跨国公司,低价竞争和贸易争端也愈演愈烈,还造成相当严重的能源紧张,付出了很大的环境代价。如果再不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改变我国产业的能级和产品在世界市场中的位置,那就只能继续走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路子,未来的发展也会处处受制于人。过去一个时期,我国科技跟踪仿制多,自主创新少。我们引进的花费是研发投入的十倍以上(日本是1/8,韩国是1/5),但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买不来,创新的能力更不可能买来。因此,无论对于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还是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培养一大批创新创造型人才,增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都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战略性要求。

我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同样不容乐观,专业技术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自主率低,发明专利少。专利拥有量与先进省份相比差距较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据测评结果,近年来我省科技创新指数一直徘徊在全国二十位左右,属中下等位次。主要原因在于专业技术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严重匮乏,重点科技领域缺少处于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重点产业缺少战略型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企业研发创新人才队伍薄弱。“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关键阶段,这种人才队伍现状将严重制约我省产业结构的升级、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型人格的培育需要对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进行理性反思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举措包括: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努力破除不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各种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性障碍,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创新人格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创新型人才表现出的整体精神面貌。没有创新人格,人的创新潜能很难充分发挥。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只注重知识和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培养。而创新人格的培养是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密切相关的。不对传统文化包括地域文化中影响甚至是阻碍创新型人格形成的弊端加以分析和扬弃,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就难以形成。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是近年来在许多领域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话题,从科学巨匠钱学森在病榻上的赤诚发问,到国家领导人多次语重心长的讲话精神。硬件方面有机制体制的障碍需要破除,软件方面同样有从思维定势到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对祖国传统文化包括我省地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只有在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时,对其糟粕进行摒弃,才能对我们的国民精神正确引导,对创新型人格合理塑造,使创新意识得到充分激发。

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于: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是两种文化精神的核心。中国人文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努力发展各种与人伦社会有关的思想学说,而不关心对客观自然的认识,不热心逻辑认识体系和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天地万物和睦相处。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性精神、客观态度与探求真理的执著。强调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在科学研究中表现为注重实验和实践,主张征服自然、驾驭自然,强调真理的相对性而不承认所谓终极真理。中国由于长期封闭,基本上没有参与近代文化的创造,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态势也知之甚少,始终在古老的“四大发明”中深深陶醉。1772年当康熙皇帝倾全力编撰《四库全书》时,西方在科学技术上已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西方科学家开始使用“微积分”来破解、研究自然规律和技术问题。稍后,瓦特改良蒸汽机,英国处于产业革命的前夜。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中华民族在遭受惨败之后才恍然大悟,但此时已经与西方世界拉开了长长的差距。

1.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与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相悖离

中华的农耕文明使人们聚族而居、精耕细作。农业科学知识的匮乏需要恭恭敬敬地服从自然规律,一切都不能走极端,“过度施肥”与“施肥不足”都会使麦稻枯死,即“过犹不及”。长期的农业实践使人们悟出了在两个极端端点之间要寻求一个平衡点。中华文明的基本面是保守的,但是它又隐藏着一种内在弹性,使保守不至于达到脆折的程度。这种弹性就是“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和“中庸之道”的平衡原则。

对于中庸之道,著名理学家朱熹的解释是“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子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之道也就是讲求和谐、不走极端,中庸之道试图“致中和”,主张不做出圈的事,凡事力求平和,不求开拓创新。力求平稳和谐并非错误,但中庸之道中隐含的对于平常和不偏不倚的追求,恰恰和创新意识的培育所需要的破旧立新、勇敢开拓、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不相融合,如果把创新型人才比作一匹昂首嘶鸣奋力奔腾的赛场骏马,中庸之道只能培养出四平八稳循规蹈矩的拉车马匹,没有拼搏中的风险,也就没有胜利后的自豪。

创新需要才智更需要勇气,没有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相应的专业水平和聪明才智,创新无从谈起。面对资金紧张和经营压力,面对竞争对手和市场风险,选择创新永远要比选择保守,选择创业永远要比选择就业更需要勇气和梦想,更需要敢闯敢干的拼搏精神。如果不敢怀疑前人的学说,达尔文永远写不出进化论;如果只是为了自身的安然无恙,哥白尼也不敢提出并坚持日心说,许多西方人提出的学说、定律、设计都是在大胆否定前人、不循规蹈矩、破旧立新、奋力开拓的基础上才形成的。曾经有一位西方女科学家在回答关于什么是西方文化最宝贵精神的提问时说道:“西方最宝贵的精神在于开拓和冒险”——正是因为这种不自我设限,敢于怀疑敢于开拓的精神,使得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而我国则由于墨守陈规错过了航海时代与工业革命,对未知世界的无兴趣与对既定规则的因循守旧,使我们错过了很多科技发展的有利时机,并且至今阻碍着创新人格的培育。

2.传统地域文化中的保守思想与官本位意识阻碍创新人格的培育

(1)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制约了创新人格的培育。中华文化越厚重,越容易产生保守,燕赵文化因循守旧的保守特质是农耕文明和京畿意识以及战争格局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一方面保守朴实表现在河北人的性格特征上是安于现状、节奏缓慢、与世无争、求稳怕乱,尽管保守朴实之中隐含着坦诚实在的良好品行,适度保守的好处是不会产生大的社会动荡。但另一方面,作为农耕文化和儒家文化复合同构的人文特质,保守朴实也派生出观念落后、不思进取、循规蹈矩、开拓创新意识薄弱等种种弊端。

(2)严重的官本位意识催生了人们重功利、轻学术的投机心理。由于河北距离京都太近,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以京都为核心的文化氛围,从而忽视、弱化了自身的发展,这种区位优势反而形成了归属与依从。河北地处天子脚下,深受京都影响,有着“重政治、轻学术”的严重官本位思想,学而优则仕就是大多数家庭、学校教育以及个人奋斗的终极目标,当经济发达地区的父母以“不好好读书就让你当不成老板去坐办公室”激励孩子时,我们的父母正在劳心费神地教育孩子:“要努力学习,争取当公务员坐办公室。”这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差异和价值取向造成了我们的孩子优柔寡断、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半步的顺从性格。这种性格特征只能培养出良民、顺民,很难培育出创新创业的人才。

为研究本课题,笔者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题,对我省高校本科和研究生班的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包括30个分标题,内容主要包括我国、我省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和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调查结果显示:56%的学生认为目前的高等教育灌输性强开放性不足;59%的学生认为学科设置与实际需要不相符合,缺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39%的学生认为教学中因材施教的个性教育欠缺;84%的学生认为,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必需的资金投入和科技前沿的信息、资料;76%的学生认为,缺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体制与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社会文化氛围密切相关。62%的学生认为“急功近利”和“官本位”的社会文化环境弱化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职责

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人才战略中,高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针对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中种种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弊端,高等院校应在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着重培养:

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因为缺乏独立思考,只知道人云亦云,就不可能见他人之未见;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敢超越常规,不敢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就不可能发他人之未发。要创新,就必须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不唯潮流。爱因斯坦曾精辟地指出,学校应当始终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因而,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进行科学的怀疑和理性的批判,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树立个性化教育的思想。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对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尽可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但不要求其各方面平行发展,以发挥其特长,即“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减少传习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条件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思想活跃起来,多一点在实践中提高的欲望,多一点在创新中发展的勇气,少一点照本宣科的书呆子气。把教育的基本意义锁定在激发人的自觉意识上,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思想活力发挥在对世界、社会与自己的探究中,这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每个优秀人才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而持久的求知热情是其共同的特征,个性和兴趣是这种热情的原动力,知识或教育环境则是热情的燃料。因此,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激情。崇尚科学、热爱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是创新的根本动力,是创新人格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动力、目标与价值导向。

(2)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学习与研究要站在科学的前沿,体验实践的呼唤,感知时代的脉搏,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培养有问题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学生。有问题意识就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综合素质是指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能够从科学与人文两个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心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是一种探索,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不怕挫折、不惧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

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或创造的潜能,但许多现实和观念的因素削弱和制约了他们的发展愿望。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比较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方法,很少鼓励学生探究问题。这种教育指导思想极大地制约了学生智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大学要特别注意为学生成长营造宽松、开放的制度和文化环境,让大学真正成为个性发展和想象力飞翔的家园,成为人才成长的助推器。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燕赵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需要保留的精华和需要摒弃的糟粕,其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是自强不息精神风貌的充分展现,还是思想禁锢、行动迟缓、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种种表现,其背后都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燕赵地域文化利弊的深刻影响,只有正视这些阻碍创新人格形成的不利因素,从对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形成的阻力加以分析,并探讨通过教育尤其是行之有效的高等教育改革,寻找进行纠偏的路径,才能逐步克服我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创新人格形成方面的短板效应。

[1]冷余生.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2]刘京花,崔福林.传统燕赵文化影响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弊博弈[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6).

Analysis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Discussion about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LI Yifan

(Institute of Talents,Hebe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Shijiazhuang,Hebei 050051,China)

The road of China’s innovation needs to be taken under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China.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encouraging innovation.Human innovative potentiality is difficult to give full play without innovative character.A reasonable refl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and regional culture is needed in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Only with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treat the traditional and local culture by selecting the essence and discarding the dross can it create a positive social atmosohere and cultural context to the growth of creative talents.

tradition and regional culture;training of innovative character;higher education reform

G649.21

A

1008-469X(2011)06-0094-04

2011-08-15

李一凡(1981-),男,河北石家庄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人才学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格人才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40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上海建材(2020年12期)2020-12-31 13:24:26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1:38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学习月刊(2016年20期)2016-07-11 0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