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衍平 耿 学
生本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思考
● 魏衍平 耿 学
生本教育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最大特点就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这个主体的兴趣,启发他们去学习与研究。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创造性活动、放飞思维、大胆质疑等方式,贯彻生本教育的思想理念,使生命大放异彩。
生本教育;数学课堂教学;尊重学生;自主合作;主动探索;发展思维
生本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数学教师来说是“乐研不疲”的。抓住一切学习研讨的机会,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探究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前不久,我参加了淄博市教研室组织的在生本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观摩了两位优秀教师的展示课,课题是《从分数到分式》和《圆周角》,下面谈谈对这两堂课观摩后的真实感受和思考。
预习:教师前一天发放了预习导学案,按照预习导学案,通过阅读教材完成相关要求。预习学案中有分层导学,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情况自主选择自学难度。
合作、交流:在课堂上教师把本节课学习目标和易错点、疑难点呈现在黑板上,然后让各小组展开讨论分析,进行问题竞答,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点拨。
巩固:课堂上都有适当的练习,让学生练习学案上的精选题,部分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习题也有分层,由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检测:教师组织当堂检测,题目也有分层。
第一堂课中,整堂课都是由课代表组织,负责提出问题,答疑或纠错是由学生自我推荐或小组推荐发言人,教师只有在学生陷入疑惑时才进行精要点拨。第二堂课主要是由教师负责提出问题,答疑或纠错也是由学生自我推荐或小组推荐发言人,但是在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质疑,引起学生的讨论,最后再有教师点拨、归纳总结。
(一)这两堂课的共同特点是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放飞思维。整堂课学生们都沉浸在合作探究、答疑、纠错和总结归纳中,课堂氛围比较好。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看得出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难有成就。让我们领略到生可为师,这正是生本教育中以生为本核心理念的体现,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出来,生本课堂上的合作也让我们看到什么叫做相得益彰。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充分相信和依赖学生,教师减少了干预性自然就增多了生成性,让形式化的合作告别课堂,从依赖教师的教向学生自主的学转变,有了自由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合作和谐起来。在课堂上看似教师无关紧要,只需学生发言即可,单凭课堂活动看不出这两位教师的高明之处,但仔细思考便得知这两位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其积极的旁观、默默的支持、适时的参与、合理的组织。
(二)课堂的容量大,探究拓展到位。第一堂课,学生们对分式概念的探究,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层层分析,步步深入。如学生们弄清了分式的概念后,顺势探究了:(1)A/B 有意义,则 B 不等于零;(2)A/B无意义,则B等于零;(3)A/B等于零,则A等于零且 B 不等于零;(4)A/B 等于 1,则 A 等于 B;(5)A/B等于-1,则A+B等于零;(6)A/B大于零,则A大于零且B大于零或A小于零且B小于零;(7)A/B小于零,则A大于零且B小于零或A小于零且B大于零。第二堂课,学生们用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在角的内部、在角的外部三个图形归纳“圆周角定理”时,在老师的启发下又顺势探究了“圆周角定理”证明的三种情况。这两堂课上同学们思路敏捷,在不断的纠错中完善推理。我看到听课的教师们时而目不转睛,时而开心的微笑,时而随学生一起鼓掌称赞,或坐或立完全参与其中,从评判者变成欣赏者,从旁观者变成合作者。教师的“无为而教”让每一名学生学习着、思考着、合作着、感悟着、享受其中,师生们久久回味,难以忘怀……。
(三)这两节课也有值得思考的方面。一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人人参与体现不够,讨论过程中少数学生参与意识差,在讨论中多数学生显得活跃和积极,而少数学生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二是主持人提问带有随意性,解答问题的规范难以保证,知识的拓展中存在“生成”的知识,但教师没有给出较全面的归纳,对于后继学习可能无法产生“正向迁移”的良好效果。三是部分学生在课前预习准备得不够好,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课前准备不好的学生,就意味着没有发言权,失去课堂的主动权,随之失去的就是学习的信心。
(四)课堂教学中怎样体现生本教育的特点。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激扬生命,发展生命”是生本教育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生本教育就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这个主体的兴趣,启发他们去学习与研究。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创造性活动、放飞思想、大胆质疑等方式,贯彻生本教育的思想理念,使生命大放异彩。
要体现学生学习的开放性。生本教学的开放性不仅包括开放的课堂,而且包括开放的课外;不仅包括教师的开放,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开放。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教师会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预习导学案的形式布置,这类作业是为新课做预备,做铺垫、做指引。它是预习作业,但又超越了预习作业,因此预习导学案是很重要的。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开放性不局限于课堂形式,只要是学习上需要的,都是可以讨论的。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讨论、也可是师生之间的互动。
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学习内容及学习小组同学的影响下,对新知识的结构内容进行自我学习,并通过认知进行整合。可以是演绎法,也可以是归纳法,都由学生自己操作,而不是跟着老师思路走。这就体现了课堂的自主探究性,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同时自主探究性,更多地体现在学生对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上,教师只起组织者的作用,只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必要的启发和评价。
要体现学生学习的合作性。无论是何种教学方法,都要求学生对前置知识有所了解,而这个对前置知识的掌握,由于个体的不同存在差异性。生本教育强调学习的合作性,鼓励进行个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得学生之间能得到很好的互补,充分体现了“兵教兵”的作用。
要体现学生认知的牢固性。生本课堂教学的教师,对于探究问题的结果不会轻易给出,而是让学生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讨论、探索研究等,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个体或小组同学一起推理、归纳总结得到的。学生一旦获得正确的结论,新的认知就成为已有知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当牢固。
总之,生本教育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获取知识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教师也感受着教是为了不教,无为而无不为。
魏衍平/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 耿 学/淄博市张店区马尚二中
(责任编辑:陈培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