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兆娟
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情境教学
● 孙兆娟
悲剧的含义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悲剧泛指生活中的不幸,失败,死亡等悲惨的事情,狭义的悲剧指的是艺术悲剧。本文所论述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悲剧性题材,是美学范畴中的悲剧,它不是作为戏剧体裁而是作为美学的审美范畴而言的。悲剧性题材,也可以称为悲情性题材,悲态性题材,是指中学选文中具有悲剧冲突和悲剧意蕴的作品,其人物形象面对强大力量经过抗争,得到令人悲伤,悲悯的结局,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的作品。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还不够完善与成熟,情感世界也还不够健全。独生子女自小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是父母亲心中的“小太阳”,“小皇帝”,缺少吃苦的意识,顺境多于逆境,许多孩子缺少对灾难和痛苦的承受力。感情很脆弱,遭遇挫折就一蹶不振,自暴自弃。一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同学朋友不能和谐相处,受到老师的批评,情绪低落时,动辄离家出走,面对困境,落榜,失意,自杀跳楼等戕害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
所以,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悲剧性题材,培养学生的悲剧意识,通过分析悲剧形成的原因,剖析人物形象,借助悲剧性题材所传达出的悲壮与崇高,发现生命所蕴含的能量,抗争的力量,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和洗礼,熏陶情感,磨砺意志,促使学生关注人生,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让他们能够正视悲剧、正视苦难,明白悲剧也是生活的常态,同时,通过教材中东方悲剧和西方悲剧题材的分析比较,对缺少悲剧精神的民族意识也是一种重新建构。
悲剧性题材的教学,是一种情感的教学,悲剧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悲剧性作品,或小说、或散文、或诗歌,或戏剧,都是文学性作品,文学是人学,更是情学。是悲剧性作品,无论其审美形态是悲哀、悲愤、还是悲壮,无不蕴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作者对主人公的苦难和毁灭,或悲愤,或沉郁、或哀伤、或同情,有时是带泪的怜悯,有时是美好的渴望。即使是在写作中被称为“零度风格”的现实主义大师福楼拜,对最终走投无路服毒自杀的爱玛,也难免流露出深切的同情。(鲁人版选材《包法利夫人》)悲剧性作品如果被抽去了情感,就等于抽去了它的灵魂。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要以情育情,以情激情。它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丰富深沉的情感,“必须具备‘兴奋豪迈之情,崇敬赞美之情,憎恶愤慨之情……’”[1]才能指导学生去体验悲剧蕴含的情感。教师满含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所蕴含的情境,让他们沉浸于教师所创设的艺术氛围里,领悟语言所体现的魅力,学生才能体会出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天涯漂泊的悲伤;感受到“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凄怆;懂得了“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那骨肉分离的痛楚,教者真正动情,学者方能动容。下面就悲剧作品的情景创设进行论述。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被激发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处在欢乐的气氛情景中,人容易欢乐;处在悲伤的气氛情景中,人就会悲哀。当窦娥蒙冤受屈被绑赴刑场,悲痛地与婆婆诀别;临死前她指天斥地的悲愤呐喊,用生命去不屈的抗争,谁不会被激发深深的同情?在教学悲剧性题材时,教师要挖掘、利用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注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起学生深厚的情感,更好的理解作品与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入情”,是实施悲剧性作品阅读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学实践中,一般有如下创设情境的方法:
(1)以导语创设情境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导语中的情境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渲染气氛,通过极富感染力的导语使学生入情、移情、陶情。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魏书生《中学语文教改实践》)在悲剧题材的教学中,成功的导语设计,有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教学杜甫的七律《登高》,这首诗借重阳登高之际,把流浪在夔州期间思国、念家、怀友、谋食的种种艰辛、愁苦齐集于笔下,回旋顿挫,沉郁悲凉。为了创设诗中悲凉肃杀的情景,我用了这样的导语:“自古以来,悲秋是中国文人一种特殊的情结,深深积淀在文人的血液中‘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在他们的笔下,秋天往往是肃杀、悲凉、苦痛、哀伤的。公元767年,一个满目萧条的深秋,天风呼啸的瞿塘峡口,一位年迈的诗人,拖着沉重的病体,登上了高处。想到自己长年漂泊,孤苦伶仃的处境,想到百姓流离失所,万方多难的时代,这位老诗人发出了沉重的叹息……”缓慢、低沉的导语,将学生带入到万方多难的大历二年,教室里气氛肃然,寂静无声,同学们表情深沉而戚然,导语让师生都完全融入到了作品那孤独悲愁的情境里了。
(2)以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优美的音乐可以帮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在悲剧作品的课堂上,若能伴以哀伤凄婉的音乐,能唤起客体心灵深处的情感,调动对以往的回忆,重现某种场景,并且能创设出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气氛,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煌煌一部 《史记》,倾诉了司马迁多少愤激与悲痛!当年司马迁因为尽忠直言而蒙受了宫刑这样的奇耻大辱,自认为已辱没祖先,被“幽于粪土之中”,每每想起都痛不欲生,“肠一日而九回”。但却为了完成《史记》而决心忍辱苟活,要用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表达内心的悲愤与郁结,它是由司马迁的血泪凝成!《屈原列传》、《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刺客列传》、《赵世家》等都是《史记》中的悲剧性作品,在讲课时配上了音乐,截取电视剧《司马迁》的主题曲来创设情境。随着缓慢、低沉的歌声,情节徐徐展开:“人生有喜,人生有悲,大喜大悲皆血泪,生命博大,灵肉卑微,天人合一迸光辉;一滴血,点石成金,两行泪,浇红花蕾,千卷书评善恶真伪,万里路明曲直是非;爱有价,恨有价,生命无悔……”歌曲悲婉而不颓废,忧伤而不沉沦,对司马迁及《史记》的评价恰如其分,它的语言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借助歌曲所传达出的内涵,使学生整体感知了贯穿于整部作品中的深厚内蕴。《史记》规模宏大、视野广阔、蕴涵着深邃的哲理,融汇着民族的精神,翻开书卷,让学生去感受一个博大灵魂的跳动,理解屈原为了祖国九死不悔,自沉汨罗的悲壮情怀;感受一代英雄项羽乌江自刎,仰天大呼“天之亡我”的愤恨不平;“飞将军”命途多舛,最终蒙冤自刭的悲咽可泣;荆轲易水送别、怒发冲冠,秦殿的血染的惨烈。歌声渲染了课堂的情境,使得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和教材中所表达的情感,在音乐声中交汇相融,产生了共鸣。
(3)以课件来创设情境
多媒体在悲剧作品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比起文本来,图像和声音的感觉更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当学生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对悲剧作品的情感体验会更加强烈。所以教学悲剧作品,要适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设适合教学的情境与气氛。
贾平凹的散文《我不是一个好儿子》,写的情真意切,淡淡的悲怀,深深的母爱,让普天下所有的儿女动容。在教学时,我运用了多媒体,制作了课件,集中多角度的视听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收剑了很好的效果。在讲课之初,我用生动的导语导入课文情境:“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情感。母爱,是一切爱的源头,母爱是宽广的大地,母爱是深沉的海洋……”同时出示几张关于母爱的图片,分别是动物界中,鸟类和兽类的育雏喂食的情景,而最后一张图片是一位在地震中救出的母亲,她重伤昏迷,浑身鲜血,躺在担架上正在输液,她身边的婴儿仍含着母亲的乳头在吃奶,我告诉学生,在任何幼小的生命面前,“母亲”这一声呼唤的注解是相同的。这些照片将学生深深震撼了,表情凝重,眼睛亮晶晶的。出示图片,我用了《烛光里的妈妈》作为背景音乐;诵读课文时,用了马思奈的《沉思曲》若有若无,丝丝缕缕,悠扬而哀伤。然后再切入主题与文本,进行讲解与分析,最后出示了毕淑敏的名句和孟郊的 《游子吟》,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母亲,好几个学生谈到母爱,都哭泣起来,甚至说不下去,母爱的伟大,给了学生灵魂的洗礼,在贾平凹的笔底,淡淡的悲情,感染了我的学生。就是因为文中浓浓的母爱,它所释放出的美的力度,使学生在悲痛中获得了极大的审美愉悦感。
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在悲剧作品的教学中,能够把学生带入到悲剧作品的特定情境之中,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收到很好的效果。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使教师的教学个性鲜明,课堂功效卓著,使学生可以在情境中体验到悲剧情感的悲壮,加强了作品的审美效果。
[1]曹明海、潘庆玉.语文教育思想论.青岛海洋出版社,2001.25.
孙兆娟/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七中学
(责任编辑: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