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志欣 季俊昌
解放兴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驱动力
● 李志欣 季俊昌
在教育深度转型的今天,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素质教育实践深化的必然呼唤,成为课程改革深入的必然诉求。而透视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出现了一定的“失范”现象,其功能目标、实践方式、性质定位和价值旨归均出现了偏差。理性地看,作为学校管理者不应指责一线教师的功利心和研究意识的缺失,而应检视自我的行动,那就是没有抓住驱动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命脉,只注重“利益(名与利)”的驱动,却忽略了“生命意义”的引领。因此,最理想,也是必然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驱动,应该是基于“解放兴趣”的驱动,是生命自觉的自我驱动。
“解放兴趣”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力赋予的基本兴趣,这类兴趣使人们通过对人类社会结构的可靠的、批判性洞察而从事自主的行动,它整合了自主和责任。“解放兴趣”的核心是自我反思。反思是对自我及所处环境的理性认识,其目的是要解放自我。所以,“解放兴趣”的核心是“人”,是人的解放与自由,是人的高度自觉阶段,使人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一,“解放”教师。我们提出“解放”教师,当然更主要是考虑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长远,而“解放”教师的关键是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概括地说,教师专业自主权就是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化有高度的自信力,信奉自己专业组织的标准,在专业问题上不受专业外势力的控制和限定,有权做出“自主的”职业判断。而不是像现在,顺从和屈服于并不内行的行政领导,或者受社会舆论的掣肘。教师享有专业话语权和充分的学术自由,是“解放兴趣”的重要前提。
第二,“解放”学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追求人的美好和完善。把“解放”作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教学中就要尽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使学生通过教育激发潜能,完善个性,走向成熟,最终能够摆脱教育,从受教育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独行的能力。学生不再是“学校工厂”中为了获取理想成品而进行加工改造的“原料”,也不再成为某些利益集团延续其生命和巩固其地位的驯服“工具”,而是真正能够主宰自己命运并有着独立主体地位的“人”。
当然,教师的“解放”会促进和指导学生的“解放”,只有双方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彼此交往的过程中才能达到自由和解放,达到精神的升华和审美的享受,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这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解放兴趣”阶段。
没有教师作为专业从业者的自主性,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性;没有教师的解放,就没有学生的解放;没有真正有人性的教师制度,就没有真正有人性的教育。为此,农村学校开展的教师专业发展,应是以“解放兴趣”为根本宗旨,以“学校创设平台,专家引领指导,个人主动发展,团队共同提高”为原则的。
1.设置思想会客厅。把“校长室”的牌子摘下来代之以“思想会客厅”,其目的就是改变校长室那种上对下发布命令或作指示的工作环境与氛围,通过与来访教师的平等交流、思维对话、思想碰撞来寻找一种光源,寻找那种能够引领教师超越庸常生活,唤起心灵觉醒的力量;发现那些隐藏在教师心灵深处,不计功利,基于人性自然生长的成长愿望。无疑,这是一条适于农村教育、呵护师生生命自然成长的“解放兴趣”之路。
2.建设学习型民间共同体。构建学习型民间共同体,是生发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兴趣的土壤。其一,建设教师成长志愿者共同体。有什么样的选择就决定着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决定着什么样的生命价值。共同体老师们可选择一条每日与书相伴、与心灵对话的道路。通过同读一本书,评选书香教师等形式,激发读书的热情。在阅读的同时,老师们可通过撰写教育故事和教学案例的写作反思呈现自己真实的教育教学生活,从而开发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魅力。其二,建设教学改革研究者共同体。学校可借助这一研究团队形式,争取在以下两个关键点上实现突破,一是激活教师的内驱力,二是催生教学主张,形成教学风格,让教师成为有思想的行动者。
3.践行有效的校本培训形式。农村中小学教师比较喜欢的培训形式是到先进地区观摩教学,因此,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能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看看。其次是聆听专家报告、收看录像、集中培训、案例分析等。选择培训主体不只是专家,应是专家、优秀校长等一线管理者、外地和当地名师等。另外,要注重开发本校的优秀教师资源或教师办公室的闲谈学习资源等,通过个人反思、同伴合作分享,使教师逐渐从教学新手到教学能手、直至成为本校的学科专家。下面两种教师培训形式值得关注。
答辩式点评。在案例展示与研讨时,可让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等的至少三位教师以同一个课例为内容,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在点评时可采用“答辩式点评”的方式,由点评教师向展示教师提问,还可追问,引发其他教师的思考。
打造学习共同体。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选择教育教学咨询顾问。由教师自己寻找一位具有一定教育理论和教学水平的本土教育专家或县区级以上优秀教师作为自己的咨询顾问,在遇到教育教学上的困惑时可以及时商讨并得到指导。第二,实施异校伙伴互助计划。教师可以在同类别的其他学校中,寻找一位或几位教龄、志趣等相近的教师组成互助伙伴,通过经常性的课堂观察、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在合作中促进自我发展。第三,构建“网络型”教师学习共同体。学校积极构建网络交流平台,建立“团队博客”,鼓励引导农村教师利用网络,形成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在网络学习中寻求学习资源,进行真诚沟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精神成长。这种形式的教师专业发展形式,都是在教师自愿参与下形成的,没有一丝一毫的行政强迫,没有固定的时地限制,它是一种基于从共同体层面来引领教师成长,以“解放兴趣”为主旨的帮助教师进行知识管理的一些学习型组织。
凸显主体意识。教师的主体意识只有得到充分觉醒,教师才能认识到自身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承担者和主人,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如何决定着工作生活的发展变化,从而自觉地发挥能动性,积极投身到专业发展、教学改革和创造性的工作中,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工作;形成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在教学实践中能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教育活动中能够纵览全局,清楚自己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
强调生命力量。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而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作基础,更有工作的激情和活力作保证,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潜能得以释放,让自己的创造才能得以发挥,从而达到生命与事业高度融合的境界。不是“利益驱动”而是“生命驱动”,教师从机械重复的技术操作中解放出来,回归其“改进、完善和创造”的专业本质,主动、灵活、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事件。在高昂的进取中实现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愉悦,进而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追求关系和谐。“解放兴趣”是“负责”和“自主”的统一。教师要自觉把学生的“解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和谐的师生中使双方的“解放”得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张 斌)
李志欣/山东省利津县北宋一中 季俊昌/山东省东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