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燕
大学教师文化是支配大学教师行为方式的精神因素,能够深层改变当前大学发展中教学与研究(主要指科学研究,下文同)冲突的状况。当代大学发展与教师自身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教学与研究的冲突:一些大学没有很好地处理好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工作重心时而出现偏差;更有甚者,一些教师没有处理好二者关系而陷入了个人专业发展的困境。但是“产生混乱时最大的危险不是混乱本身,而是人们依然按照过去的逻辑行事”。[1]因而处理教学与研究的关系要有新的思维。我们提出以共生哲学思维实现大学教师文化的重构,促进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大学教师文化的生成,以使变革中的大学教师文化趋向“以学术研究和创新为重、以研究促进教学为主,充分享有学术自由并承担一定学术责任的大学文化”。[2]
在以教师承担的角色及其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表现的行为为依据划分的大学教师文化类型中,教学型文化与研究型文化存在一定的冲突:第一,任务冲突:前者以各类学科的教学为任务,以向学生传授知识、指导其应用知识与创造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宗旨;习惯于自主教学、自我管理,弹性化工作,独立地从事教学研究,强调教学技能,重视教学方法,认为只善于搞研究而拙于教学的教师不是优秀的教师;后者则以各种课题的研究为任务,强调学术自由。第二,价值冲突:前者认为重视研究轻视教学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认为以论文数量为标准来评定职称是不公正的;后者则尊重学术权威,善于研究而拙于教学或轻视教学,在研究受到重视和奖励时表现为从事研究工作的优越感。[3]实际上,这种冲突已经影响了大学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以及大学的转型发展,因此需要整合大学教师文化以促进其和谐。“‘所谓文化整合,是指各种不同的文化要素或形式相互适应、协调从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所谓大学教师的文化整合,是指各种不同要素或类型的大学教师文化相互适应、协调从而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4]因此,我们主张建构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大学教师文化以实现大学教师文化自身的和谐,进而促进大学转型与发展过程中的教学与研究冲突问题的解决。
一般认为,大学教师文化是指教师群体在大学这个共同的学校教育环境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与表现,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职业意识、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知识技能以及语言符号等。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教师文化(也称显性文化或物质文化)、中层教师文化(也称制度文化)和深层教师文化(又称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教师文化的核心。[5]
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大学教师文化是指以教学为基、研究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校发展的大学教师文化类型。其内涵包括:(1)教学与研究相互促进的价值观与教育理念。第一,以研究促进教学,提升教师幸福感。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大学教师文化以研究与教学共生理念提升教师的整体幸福感。第二,以研究促进教学,培养创新研究型人才。因为如果教师没有第一手的、高水平的科研实践,他的教学内容就会大大落后于科技前沿;而没有科研实践的教师,很难传授给学生科技创新的经验,这是课本中没有的东西。(2)共生的思维方式。在现有文化类型中教学型与研究型存在冲突,其原因之一是教师在教学与研究之间采用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相对忽略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共生,并在实践中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共生的思维方式既看到二者之间的不同也看到他们的相互依存,致力于教学与研究共生。(3)教学与研究并重的职业行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出现重研究、轻教学的行为倾向,从而导致了不良后果。对大学教师而言,两种工作的投入对个人专业能力的养成会产生不同的帮助,教学工作是知识的整理与归纳;而研究工作则是创造能力的培养,二者统一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教学与研究共生型教师文化的内涵是研究与教学的共生互动,其特征是:(1)开放性与合作性。主要是指人员在教学与研究层面的开放与合作,具体包括本学科专业教师之间、跨学科专业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开放与合作,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开放合作实现教学与研究的共生。(2)共生性。第一是教学与研究在知识层面上的互动共生,即通过教学推广知识,通过研究推进知识;教学有助于理清科研思路,使科学知识系统化;教学需要吸收、传播科学知识。第二是活动层面的互动共生,教师的合作研究以及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教学与研究的和谐共生,教学在研究活动中展开,研究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度。(3)创新性。“合而生新”,教学与研究共生型教师文化本身体现一种文化类型的整合与创新,它对于现有文化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是一种思维方式变革下的文化创新。
大学教师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有助于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不止是知识的灌输和科学的探索,而且是通过知识的输出和科学的探索促进人的创造性思维和修养的完善。目前大学教育目标体现一种综合性即应用与研究并重。我们认为,普通高校的转型发展必须平衡应用型人才(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与研究型人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研究型人才)培养以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要培养21世纪需要的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就要通过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如果大学没有科学研究环境,学生从来不接触科学研究,将永远不会获得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也无法达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文化的引导与示范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这些目标实现,尤其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大学教师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教风与学术风范将会影响大学生的学风和研究意识。
优秀的大学教师文化是大学发展的途径与标志。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是大学发展的瓶颈,因为大学本质上是“一个将以献身科学真理的探索和传播为志业的人们联合起来的机构”[6],所以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大学教师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的转型与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有助于缓解研究型大学发展困境。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是集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质量社会服务于一体。纵观世界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知名的研究型大学都具有一流的本科教育。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也出现了问题。目前,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困境之一是:教学与研究出现了不平衡,因为“教学工作量在竞争中减少了,有时降至零,虽然需要更多教师而且学生在抱怨缺乏关注”。[7]鉴于此,美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克拉克·克尔指出:“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重点已逐渐从‘卓越’转向‘平衡’。这种转变还会继续发生”。[8]这是教学与研究共生的必要与可能,因而研究型大学的未来发展在于通过教学与研究两个方面培育学生,也即教学应该表现出较强的科学研究特色,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同时研究也应该注重引导教学,及时把研究内容融入课程中,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前沿,实现教学与研究的共生。
第二,有利于平衡教学研究型大学与研究教学型大学中的教学与研究关系。在教学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之间存在的过渡类型大学其共同标志应是教学与研究的共生,体现在以研促教,以教助研,实现教学与研究良性互动,即一方面要向纵深推进以研促教,继续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技术、条件与成果源源不断地转化到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项目开发、课外科技活动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之中,使强大的学科和研究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探索与实践研究性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开展科学探索的好奇心与批判精神;鼓励更多的教师接纳更多的学生进入自己的研究团队,进行研究训练;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之中;另一方面要努力探索以教助研的有效途径,实现教学与研究相互促进。
第三,有助于实现教学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大学教师文化是大学发展的目标,也是大学发展水平的体现。教学与研究共生型教师文化对于涵育大学教师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它使得教师关注教学与研究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进一步明确教学与研究对于学生发展的互补价值,有利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发展。
德国学者曾说过,大学好比一座拱门,教学和研究是它的两根支柱,只有当两根支柱都强大时拱门才能承受住张力,否则就会坍塌。[9]因而大学只有把教学与研究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共同构建育人环境;同样大学只有在育人目标下充分发挥教学与研究的功能,才能找到教学与研究的最佳结合点。
教师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曾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10]实际上,在大学发展层次日渐提升的当代,任何单一的教师文化都不能满足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因而从教师成长的视角我们需要一种教学与研究共生型教师文化。
第一,形成专业发展价值观。“大学教师不仅要认真治学,还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治学’与‘教学’构成了大学教师基本的生存状态。”[11]也即教学与研究共生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观。作为大学教师的为师之道,教师文化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发展的可能空间和限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蕴涵于教师文化之中。没有教师文化的深层支撑,所谓的教师发展和教育革新都将是肤浅的和形式化的。当前大学中 “‘由学院或大学教师推动的革新甚至更少’;当一个改革运动到来时,‘通常拉后腿的似乎正是教师集体’”。[12]
第二,拓展与深化知识结构,增强研究能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是教学能力的不足而是研究能力的欠缺,因此需要增强以促进原有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只有通过有关学科的研究活动才能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和认识,获得最新、最先进的科学知识,从而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而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善、学术水平的提高,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路开阔,也能站在新的高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更新,丰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动、灵活的教学。再者,积极进行科学研究的教师,其科学思维方法、创新思维习惯及科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中会比较自然地用研究所必要的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鼓舞得到启迪,更快地步入学术研究的正途。
我们认为,大学教师文化建构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形成具有相同理念、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教师群体,但是目前就教师群体或个体而言认同教学与研究共生较容易,难的是体现在行为中,因而我们需要进行全方位建构。
大学应构建一个动态的和谐的大学教师文化机制,营造出一个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多元和谐的大学教师文化。什么是大学精神呢?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大学之魂;它反映了学校特有的价值取向,呈现了大学的品格,也是影响和指导大学人的基本信念与准则。从构成来看,大学精神是教学与科研的统一体。第一,大学是职业、文化与研究的机构。学者雅斯贝尔斯指出:“有三件事情是大学必须要做的:职业训练、整全的人(the whole man)的教化和科学研究。因为大学以一身而兼备职业学校、文化中心和研究机构这三重身份。”[13]“在大学的理念看来,这三个方面却是三位一体的,将一个方面从另外两个当中剥离出来,势必损害大学的精神实质,也必然殃及这个被剥离出来的方面本身。所有这三个方面都是一个活生生整体的必备要素。倘若将他们割裂开来,大学的精神就会枯萎凋敝。”[14]第二,从实践层面看,教学与研究统一的大学精神体现在世界大学的发展中。例如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首先创办研究院学习德国办大学的经验,强调教学和科研的统一,随后发展了一批这样的大学,从而提高了美国大学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15]
大学发展的制度建设在促进教师文化时首先应正确处理教学与研究的关系,以实现二者的共生和谐乃至整个学校的发展。一流大学的教师首先必须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同时要达到一流的学术水准,才能适应大学发展的要求,因而教学与科研应是互动共生的:“教学工作本身经常——甚至是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科研工作的促动因素。”“教学所需要的某些生死攸关的财富,只有科研工作才能提供给它。所以,科研和教学的结合是大学至高无上而不可替代的基本原则。这种结合之所以必要,不是因为这是一项经济方面的衡量指标,也不是因为这种联合独立地为科学家或者学者从事研究工作提供了财力上的保障,而是因为,从理念上来看,最好的科学研究人员同时也应该是首选的教师。”[16]因而在制订各项政策时要尊重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不同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落实教师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面职责,保证学校教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现在大学都在进行教师团队建设,旨在形成教学或研究团队,但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在向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发展中,我们需要建构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团队。在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团队中,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不仅如此,大学的教学过程应营造一种研究的氛围,倡导合作式、课题式、项目式、问题式和批判式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建立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方式,形成师生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团队,最终实现教学研究高度统一,研究“源”与教学“流”高度正相关,具有自激励机制。例如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研究项目与条件,引入 “课题+课程”的形式,探索教学与研究的共生机制,实现教学与研究一体化,以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体做法包括依托教学构筑研究基地,结合教学凝练研究方向,以研究更新教学内容。因此在大学的转型发展中我们应立足课堂教学,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即结合某个科研项目或实验把学生组织在若干小组内,几个学科的教师联合指导,让学生自己合作去完成项目,让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学会联系实际、学会综合、学会处理好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学会团队合作等。
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大学教师文化的建构不仅需要以大学精神为内核的大学文化的涵育、大学内部制度与组织层面的保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自身的内在自觉,即通过反思更新观念。教学是教师促进学生认识世界与发展自身的过程,这是教师持有的教学观。但是随着创新成为知识生成的要素、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或研究存在什么不足,是否缺少了研究要素的教学效果将会受到影响抑或没有教学的研究将成为空中楼阁,进而意识到教学与研究在知识社会中是互动共生,从而不仅深化了教学而且增强了研究的实践性,因此大学教师应具有研究与教学相互促进的信念,意识到研究与教学一样也是自身的基本职责;在实践中,教学要具有学术性,实施研究性教学、探究性教学促进教学与研究互动;同时将前沿的研究成果纳入教学,促进教学内容的创新;研究要注重基础性研究,侧重学科基本理论的创新,实现研究促进教学。
科学研究和教学其实不能从作为一个整体的教育过程里面游离出来。[17]它应整合于教育过程的要素尤其是教师文化中,因而我们期望通过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大学教师文化构建一种生态环境,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改革,使大学教师群体成为大学教育变革的策源地。
[1]郭贵春.大学教师:大学文化的守护者[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9):16-22.
[2]郄海霞.世界一流大学教师文化特征分析[J].江苏高教,2006,(2):108-110.
[3]朱浩.我国大学教师文化的冲突与和谐[J].中国大学教学,2006,(8).
[4]陈永明,朱浩,李昱辉.大学理念、组织与人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1.
[5]孟凡丽,李斌.我国教师文化研究:盘点与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3):47-51.
[6][13][14][16][17][德]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2, 67,68,73,83.
[7][8][12][美]克拉克·克尔.大学之用(第 5 版)[M].高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2-63,92,56.
[9]徐新,李桂源.论大学教学与科研的互动[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10]钱伟长.钱伟长院士论教学与科研关系[J].群言,2003,(10).
[11]高桂娟,邓媛媛.角色认同与职业操守——我国大学教师文化的反思与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7):32-34.
[15]蔡先金,宋旭红,周强生.美国社区学院与我国高等工程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1999,(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