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整风与新时期的党风建设

2011-04-03 05:06:02李羿君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整风

李羿君

(安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延安整风运动是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根据地开展的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也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定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从党的建设角度讲,延安整风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同党的建设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党的建设新途径的成功范例,尤其对处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党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背景

延安整风运动开展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关头。这是因为,当时中国共产党虽然已经成立二十多年了,中国革命经历了巨大的胜利和严重的挫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出现过“左”的和右的机会主义错误,其中给党带来危害最大的是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错误。从遵义会议到六届六中全会,党虽然批判并纠正了王明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的“左”倾错误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右倾错误,但是,由于没有来得及在全党范围内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特别是没有从思想方法的高度对造成过去党内历次错误的根源进行深刻总结,因此,党内相当一部分同志对党的历史上的路线是非问题缺乏鉴别力,思想认识还十分模糊,对主观主义在思想上对党的事业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党在思想作风上的这些问题不解决,在一定时期内,在局部地区或某些方面会继续给革命事业带来损失。所以,毛泽东一再强调,有必要在党内发动一个启蒙运动,让党和群众的精神从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蒙蔽中解放出来。

此外,党在抗战期间,吸收了大量出身于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的新党员,他们虽然有很高的革命积极性,但他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还不高,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带着小资产阶级革命性的党员,很大一部分人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并没有入党,至少没有完全入党。在政治上有的往往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面貌出现的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在他们掌握领导权的时候,必定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损失,甚至导致革命的失败。党内以上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主要是无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小资产阶级成分极其广大的国家,我们党是处在这个广大阶级的包围中,我们又有很大数量的党员是出身于这个阶级的,他们都不免或长或短地拖着一条小资产阶级的尾巴进党来。”[1]833从某种意义上讲,党内存在的问题还相当严重。这就是广泛存在着的伪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小资产阶级思想作风,主要是主观主义倾向、宗派主义倾向和作为这两种倾向表现形式的党八股。以上三股歪风对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造成的狂热性和片面性,如果不加以节制,不加以改造,就会助长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疯长。以上三股歪风在当时虽然不是主要问题,但是,它们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还在兴风作浪,对党和革命事业有严重的损害,因此,必须加以抵制和肃清。延安整风就是为了清算以王明为代表的“左”的和右的错误影响,全面提高党的理论水平,改进党的作风,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就是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把党整顿好、建设好,领导全国人民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

从当时国内外形势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中苏等26个国家签订《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侵华日军攻势受到有力遏制,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而要完成打败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毛泽东说,“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只要我们共产党的队伍是整齐的,步调是一致的,兵是精兵,武器是好武器,那末,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能被我们打倒的”[2]812。

二、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经验

(一)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马列主义普遍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作为整风学习的指导思想和中心内容,作为整风运动的立足点和归宿,这是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经验之一

当时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并没有得到肃清,尤其是学风、文风、作风不正等问题。延安整风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树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克服形形色色的主观主义,统一全党思想。因此,党在1942年开展了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为基本任务的整风运动。宗派主义是主观主义在组织关系上的一种表现,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表现形式和工具。因此,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主观主义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表现形式。教条主义者的特点就是不从实际情况出发,而是从书本上的个别字句出发。他们不理解或根本不了解实际,却又以理论家的姿态吓唬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做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就曾吃过王明教条主义者的亏。教条主义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结果丧失了除陕甘宁边区以外的一切革命根据地,使红军由二十万人降到了几万人,使中国共产党由二十万党员降到几万党员,而在国民党区域的党组织几乎全部丧失。由此可见,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如何克服主观主义,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也贯穿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指导思想。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和《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并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加以系统阐明,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1]813。为克服教条主义的危害,毛泽东旗帜鲜明地指出,绝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做死的教条,只有从客观实际中概括出来而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理论,才是真正的理论。只根据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结论或原理,而不能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思考中国革命的实际状况,是不能妄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这种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主观主义,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这种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空洞的理论往往是没有用的,是不正确的,是应该抛弃的。有这种作风的人,就经不起革命的考验,特别是在革命转折关头,往往掉进机会主义的泥潭,或者是变成反革命。这在国际共运和中国共产党内都有沉痛的教训。

这就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重要性。通过党内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从根本上划清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剥掉了王明所谓的“百分之百的布什维克”的伪装,帮助一些人破除了对天才理论家的迷信,克服了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对于在全党确立和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二)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觉悟,是延安整风的又一基本经验

从抗日战争爆发到1940年底,党员人数从4万发展到80万,但大多数党员出身于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党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亟待提高。刘少奇指出:“不论是无产阶级或是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党员,不论是老党员或是新党员,他们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旧社会的思想意识和习惯,这是不奇怪的。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战士的纯洁,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3]267-268延安整风运动中,党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强党性的决定》,毛泽东的《整顿党的作风》、《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的演说》、《反对自由主义》,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内斗争》,陈云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重要文件和文章,一再强调指出,全面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就是要运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去强调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作斗争,用共产主义世界观同各种非共产主义世界观进行斗争,从而提高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加强党性修养,党员干部端正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大大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加强了党内外的团结,真正解决了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党的面貌焕然一新。正如刘少奇指出的,通过延安整风,“真正地提高了大批干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觉悟水平和对党内是非的辨别能力。大批干部认识了同实际脱节的教条主义的错误,也认识了同理论脱节的经验主义的错误。养成了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他们在党内外所进行的工作,就变得比较符合客观实际了,工作中的重大错误就减少了”[3]267-268。党员修养和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无产阶级队伍的纯洁性,有助于党的队伍更好地了解党的宗旨和性质并加以执行,这就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伟大的精神力量,奠定了雄厚而坚实的思想政治保证。这就是力量薄弱、武器落后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如此艰苦恶劣的环境中领导人民群众战胜国内外强大敌对势力、建立新中国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因素。

(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和方法,处理党内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是延安整风另一个重要的基本经验

延安整风运动经历了全党整风准备阶段、全党普遍整风阶段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等三个大的阶段,而这三个时期又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准备时期,没有在高级领导干部中取得思想一致,就不能有党的坚强领导,从而也不可能在全党范围内进行普遍的整风运动。如果没有在全党范围的普遍的整风学习,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也就不能彻底清除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不能从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理论根源上彻底清除党内存在的“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在普遍整风之后,如果不对党内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就不能很好地认识和掌握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整风就不可能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延安整风运动的辩证法是:由领导到群众,再由群众到领导,这样,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和作风就在全党上下普遍推行开了。从延安整风运动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延安整风运动不是少数人的学习,而是全党范围内的普遍学习;不是零碎的学习,而是完整地系统地学习;不是一般地泛泛地学习,而是从党的历史和切身经验出发的学习。我们党的领导人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发挥其指导作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才会无往而不胜。正因为马列主义是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武器,所以我们共产党人学习它,精通它,目的全在于应用,是为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中寻找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只是照搬照抄。恩格斯曾经指出,真正懂得理论,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从痛苦的经验中学习。正因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紧密地遵循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才取得如此大的成效,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借古思今——借鉴延安整风的历史经验,加强新时期的党风建设

延安整风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史上的创举,它不仅形成了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完整理论体系,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它是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上的伟大实践,它把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通过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及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作风的批判和纠正,形成了一整套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作风的形成为加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今天,中国共产党虽然已经由延安时期的革命党转变为执掌全国政权90年的执政党,但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改变,还肩负着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任务。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热情和干劲,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为了战胜困难,迎接挑战,实现新时期的历史任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执政党的党风建设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要特别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应该充分肯定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党员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广大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是有战斗力的。但由于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在具体的体制、制度和管理监督等方面确实存在弊端和薄弱环节,以及封建思想残余、西方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等,这些给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共产党员很可能时常受到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腐蚀,这就可能使部分党员滋长各种错误思想而不能正确利用手中的权力,从而导致党风不纯和腐败现象的出现,破坏了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无产阶级的党性被庸俗化所取代,党的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被冷漠所抛弃,官僚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作风日益蔓延,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严重腐蚀党员干部队伍和党组织。若不迅速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势必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削弱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这些也是影响安定团结,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的危险因素。因此,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提高抵制腐败作风侵袭的自觉性,是非常必要的。延安整风运动以教育为基础,从领导干部的教育入手,把转变思想作风放在突出位置,加深了对目前党的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重点的认识和理解,以整风为主要形式的一整套干部教育的方法,明确了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以统一思想和增进团结为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党员从思想上入党,加强理论学习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一辈子坚持不懈地进行党性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才能永远站在时代前列,不断体现先进性。这对于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迎接新挑战,战胜前进中的困难,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总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统一全党的思想。我们应该借鉴延安整风的历史经验,从目的、任务、方针等方面对干部进行一次普遍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运动,达到统一全党思想、增强党性、纯洁队伍的目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把学习理论和深入实际搞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使大家进一步掌握和深化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加强对党员进行价值观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原则,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唯物辩证的原则方法,把现实问题和党的历史问题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总结经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原则,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坚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正确有效地开展党内斗争,解决党内矛盾,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增强党的战斗力。[4]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必须重视的两大问题。“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5]1439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和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与经验,也是稳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力武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学习延安整风的历史经验,对加强新时期的党内教育,加强新时期的党风建设,对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奚义生.延安整风与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9(4) .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整风
晋陕调查:行动上的整风
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44
浅谈刑法主观主义
法制博览(2018年36期)2018-01-22 11:39: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
资治文摘(2017年6期)2017-10-09 10:26:40
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北方文学(2017年20期)2017-08-01 22:41:59
用整风精神学习讲话
中华诗词(2017年1期)2017-07-21 13:49:54
浅析李斯特的刑罚观
商(2016年26期)2016-08-10 22:08:47
主观主义概率观溯源及其成就探析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四)
延安整风运动历史考察
谭政在延安整风中的历史贡献
军事历史(2000年1期)2000-12-06 05: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