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涛
新课改背景下文科意向班如何展开历史教学
■刘正涛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二个年头了,不少学校在高二年级相继组建了文科意向班。新课改形势下,这类班级的历史学科如何展开教学,成为众多历史教师探究的热门话题。现结合人教版必修三第六单元的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教学为例,谈一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在文科意向班,很多教师的教学十分注重历史的学科体系,尤其是加强了对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主要的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线索的教学,学生也自觉不自觉地跟着教师开始了历史学科特有的思维训练,但感到历史学习不再像高一那样生动有趣了。原因之一在于有些历史教师文科意向班的教学,把课改的特色就丢掉了。教师必须回归课改特色,具体来说,应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历史,论从史出
现行的历史教科书只是教师理解课标的一种版本、一种教学资源。教师应努力在教学中多引用些原始材料,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感知历史。从小的方面说,这是以后高考“托教材考”的需要;从大的方面说,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评判习惯的需要。
在引导学生探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之前,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情境问题:20世纪初的中国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应对的?我还引用了鲁迅、光复会、小说《痴人说梦》等代表不同群体的历史材料,营造了一个新的历史情境,让学生从原始的历史材料中去感知历史,从而意识到: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正在探究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化之路,孙中山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无论是哪个学段的历史教学,都应设置充分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去感知、进而自主的得出结论。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教的优化,更要注意学生学的优化,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用自主、探究替代传授、灌输式教学。
2.有效设计,积极引导
历史的感悟不是教师教授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设计、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引导体验而产生的。于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就必不可少了。
在引导学生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时,我先给出了一个范例:通过问题“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者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得出一个结论,即“完整性,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然后设计问题“你能尝试用一些关键词来评价三民主义吗”,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有效地展开,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我在前面的课上做了大量的准备,引导学生论从史出。
3.关注过程,促进生成
布卢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在新课改下,这种情形会随着师生探究过程的深入而大量的出现。这些在师生合作探究中在课堂上即时或偶然生成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更应运用智慧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前面探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活动中,有学生给出了一个关键:“阶级性,由于忽视农民阶级等底层社会人民的需求,使得三民主义指导下的民主革命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这里,学生没有从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出发,而从底层社会(中国的国情出发)来看待三民主义,具有新意。面对这种新的教学资源,我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在后面探究新三民主义的“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时给予了回应: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认识到了三民主义的局限,对社会底层的需求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实际上确立了“扶助农工”的政策。
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中,不能用预设的目标主宰教学,束缚学生思维,要注意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因素,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智慧的生成。
与高一面向年级全体学生的历史教学不同,高二文科意向班的历史教学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知识丰富起来的现状。它应有自己的独有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视野
教学设计,不应仅仅停留在某一课上,而应把该课放在一个较为宏观的视野中,从整体上来展开,让学生在探究后能建构起严谨的知识体系来。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属于必修三的“主流思想的演变”的重要内容。对此,教师应有个整体认识:在古代,中西的主流思想各有自己的源头和特色;到了14到18世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中西的思想交流在较大层面上展开起来,即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进入到19~20世纪,中国开始大规模地向西方学习,从最初的机械地学习到逐渐地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特色日益显示出力量与魅力,并对世界主流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就是上述第三个阶段的重大事件的反映。从上面的宏观感知中可以看出,不仅是这一课,还包括整个第六单元,抓住了“中国国情”、“西学中国化”、“中国的现代化”等关键词,从而把握住了这个单元的主体脉络。
2.教材整合
现行的课改教材是专题史体例的,不像以往的通史体例。它一方面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另一方面又为我们的教学设计留出了大量的空间。
在讲述“三民主义的实践及其影响”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地畅谈其观点,然后把它和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整合进来。让学生在已知出新知的同时,也形成整体把握某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的探究习惯。
在文科意向班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带齐三本必修教材,让学生在探究某一历史现象时,可以很方便地就某个历史时期建构起立体的、而不仅仅是专线的知识结构。
3.文明史观
历史学科的必修三作为精神文明板块,是必修一、二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的延伸,反过来对它起推动或阻碍的作用。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必修三的基本理路。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这一课,可以这样来整合教材:20世纪初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受到了哪些因素的阻碍)——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怎样应对(如鲁迅、光复会、小说《痴人说梦》等代表的不同群体)——孙中山正是先进的中国人的典型代表之一,他的进步性和伟大性在于结合中国国情去学习西方、并用以改造中国(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与中国传统、现实有机结合,指导的实践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一战为代表的新的历史背景给中国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中国的现代化模式的转向)——先进的中国人怎样应对(如中共、胡适、徐志摩等为代表的不同群体)——孙中山作为先进中国人的典型代表,又是如何顺应历史潮流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
4.历史能力的养成
新课改要求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探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孙中山从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转变,我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包括梁启超等先进的中国人因一战而对西方文明的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苏俄十月革命和共产国际、孙中山关于美国等民主共和国的认识上的转变等,让学生仿佛置身当时复杂的历史环境之中,去感受孙中山不屈不挠的爱国情怀。
文科意向班的教学,不可回避的是,高考考试大纲中对历史学科所强调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大能力要求。这些能力不可能在高三年级一下子就形成。对此,教师要树立大高考备考观,把高考的许多要求(如这里所讲的“能力”养成)分解到高二文科班的教学中来。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历史教师,应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三维目标”的统率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在“授之以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探究”完全融合到一起,从而容应对新课改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武汉市江岸区中学教研室)
责任编辑 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