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听觉损害

2011-04-01 10:45:14陈建福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浙江温州325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4期
关键词:听阈耳蜗病程

林 碧 陈 君 蔡 沁 陈 雄 陈建福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浙江 温州 3250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1,2〕。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听觉损害有着密切的关系〔3,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听觉损害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拟为预防或者减轻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 2010年 5月至 2011年 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 8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 36例,女 44例,年龄 50~77岁,平均(63.2±10.5)岁。所有患者均参照 1999年 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 2型糖尿病(T2DM),依据是否并发视网膜病变将其分为视网膜病变组 30例和无视网膜病变组 50例,病程 3~15年。80例糖尿病患者均排除 1型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严重的心肌梗死、脑梗死病史,中耳疾病、耳毒性药物致聋史,颅脑外伤、噪声接触史及遗传因素致聋史。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调查。两组的性别构成、年龄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患者均先进行声导抗测试,确定鼓室压图为 A型后,在本底噪音 <30 dBA的隔声室中,采用丹麦MADSEN公司的ORBITER 922型纯音听力计,以上升法对两耳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包括 0.25、0.5、1、2、4、8 kHz等频率。参照 WHO听力损伤分级法(1980)及 Beauchamp分级标准(1977),取 0.5、1、2、4 k Hz的平均气导听阈为患者听力诊断标准。测试由听力研究室专人负责完成。另外,两组患者均注意糖尿病病情控制,在进行本次观察过程中,保证血糖平稳。

1.3 观察指标 患者 0.25、0.5、1、2、4、8 kHz各个频率的听阈情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不同病期听力阈值、听力减退情况的相关性,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5、>5年分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2.0软件,进行 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各个频率的听阈 视网膜病变组在不同频率的平均听阈值均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各个频率的听阈(±s,d BHL)

表1 两组患者各个频率的听阈(±s,d BHL)

组别 n 0.25 kHz 0.5 kHz 1.0 kHz 2.0 kHz 4.0 kHz 8.0 kHz无视网膜病变组 50 32.4±10.5 34.1±10.8 39.8±11.0 45.5±11.2 50.6±11.8 56.9±12.3视网膜病变组 30 37.5±9.9 41.8±10.3 46.7±10.8 52.8±11.8 66.9±12.2 71.5±13.4 t值 2.15 3.14 2.73 2.77 5.91 4.9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不同病程听力阈值、听力减退情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听阈值、听力减退与视网膜病程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见表 2。

表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不同病期听阈值情况、听力减退情况的相关性

3 讨 论

糖尿病患者常存在视网膜毛细血管功能紊乱、硬化及闭塞等并发症,早期视网膜血管扩张,视网膜处于高灌注状态,持续的高血糖和高血黏度引起糖基化终产物堆积于组织蛋白中,降低了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继而加重视网膜组织缺氧,导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舒缩功能障碍,出现视网膜静脉淤滞,并发视网膜病变。另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约有 30%~50%合并耳聋,一般多是渐进性、以高频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身体健康〔5~7〕。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营养神经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基底膜异常增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出现增生、变性及糖蛋白沉积,导致管腔狭窄;同时患者因病情累及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滋养神经的血管被堵塞,导致神经缺血、缺氧,出现损伤和坏死,神经脱髓鞘改变和髓鞘空泡样改变,激发神经病变。当患者的神经病变累及到第Ⅶ对脑神经及内耳、脑干和大脑听区的微血管时,可能引起耳蜗和耳蜗神经变性,患者出现听觉损害。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和无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视网膜病变组在不同频率的平均听阈值均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提示视网膜病变患者听觉损害程度高于无视网膜病变患者。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微血管(如耳蜗血管纹)、耳蜗听神经不可逆转的继发性变性以及底膜、螺旋韧带、蜗轴、内淋巴囊、听神经等病变严重,从而导致内听动脉的管壁内膜增厚、内皮增生、脂质沉积、血管腔变窄程度较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更加严重。另外,视网膜病变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其听力阈值、听力减退程度均明显增高,提示病程越长患者的听觉损害越严重。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血糖,加强对患者听力和眼底的监测以及合理及时的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及延缓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耳聋的出现。

1 黄丽琴,楼继先,吴天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听觉损害的关系〔J〕.浙江临床医学,2006;8(3):247-8.

2 雒富基,陈小婉,罗维民 .糖尿病早期内耳损伤听力学改变的实验研究〔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17(3):265-7.

3 宋红梅,熊大经 .糖尿病对听觉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8;21(6):464-6.

4 郝芙蓉,何 强,张喜琴,等 .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害调查及听力学测试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0):3082-4.

5 陶永明,朱林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听觉损害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8;16(6):552-3.

6 崔小康,任建民,肖晓燕,等 .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害的相关性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2007;45(11):1144-7.

7 饶亚平,蒋克春,彭 琦,等 .视觉诱发电位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作用〔J〕.国际眼科杂志,2008;8(1):180-2.

猜你喜欢
听阈耳蜗病程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DR内听道像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人工耳蜗的效果评估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豚鼠耳蜗Hensen细胞脂滴的性质与分布
基于Gammachirp耳蜗能量谱特征提取的音频指纹算法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