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蔡炳华,江文,桂杰,欧昆鹏
(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南宁,530007)
荸荠新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陈丽娟,蔡炳华,江文,桂杰,欧昆鹏
(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南宁,530007)
荸荠(Helocharis tuberoseSchulut)别名马蹄、地栗、乌芋、通天草等,属莎草科荸荠属,是多年生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球茎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氨基酸,可鲜食、熟食和加工,为果蔬两用作物,在医学上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降压、防癌抗癌等功效。其提取物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是较好的保健食品。清水荸荠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被视为出口创汇的明星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97%以上的市场份额。荸荠又是广西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年种植面积近2万hm2,占全国荸荠种植面积的40%以上。但由于传统品种老化、种性退化、引种不科学、栽培技术不配套等原因,造成荸荠病虫害严重、抗性差、产量低、品质差、商品率低下。针对荸荠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经过10 a的潜心研究,先后育成3个荸荠新品种,且每年以组培苗进行大田示范、推广及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
1.1 桂蹄1号
鲜食型,由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2001年通过组培筛选培育而成。2004年通过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进行的田间测产鉴定、验收和品种登记。其特征特性是:育苗期60~70 d,大田生育期130~140 d,植株高约105 cm,分蘖力强,适应性好,高产、优质,球茎个大、皮薄、棕红色、汁多脆甜化渣、商品性好,淀粉含量约6%,适宜鲜食。球茎产量2 500~3 500 kg/667 m2。
1.2 桂蹄2号
鲜食及加工型,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2005年通过荸荠茎尖组培技术,产生细胞无性系变异,从变异群体中筛选优良株系培育而成。经多年的田间种植观察,桂蹄2号各农艺性状稳定,无分离。在2010年5月通过了自治区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特征特性:育苗期60~70 d,大田生育期约130 d,植株高100~105 cm,分蘖力、抗病力、适应性强;花穗形成早,球茎个大均匀、扁圆形,横径3.5~5.5 cm,纵径2.5~3.0 cm,脐微凹,大果率高 (单位面积球茎单球质量25 g以上的占74%),最大球茎可达50 g以上;高产、优质、果肉白嫩脆甜、商品性好、皮色红褐色、皮稍厚耐储藏,适宜长途运输。球茎淀粉含量约8%,可鲜食和加工。球茎产量2 500~3 500 kg/667 m2。
1.3 桂粉蹄1号
淀粉加工型,2005年通过荸荠茎尖组培技术,产生细胞无性系变异,从变异群体中筛选优良株系培育而成。2010年5月通过了自治区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特征特性是:育苗期60 d,大田生育期130 d,分蘖力极强,适应性好,但在氮肥偏多、密度过大的情况下,易受秆枯病感染。球茎近圆球形,脐平,横径2.5~3.5 cm,纵径约2.0 cm,单球茎质量10~20 g,芽细长直。球茎淀粉含量约12%,不宜鲜食,只用于加工提取荸荠粉。球茎产量2 000~2 500 kg/667 m2。
以上品种每年都以不带病毒病和病原菌的组培苗作为种苗,当年种当年收。每667 m2用苗量:桂蹄1号、桂蹄2号200~300株(10~15袋),桂粉蹄1号150~160株(8袋)。
荸荠组培苗采用两段育苗法,第一段培育壮秧,第二段组培苗扩繁。
2.1 第一段培育壮苗
4月中旬至5月中旬,气温15℃以上开始育苗,可育组培苗150~200株/m2,时间约25 d。
①秧田选择及整理 育苗田应该选择前茬为旱作或非荸荠保水田,要求水源丰富,排灌方便,土壤疏松。提前1个月犁田翻晒,667 m2撒施生石灰75 kg进行土壤消毒,然后灌水沤田;或在种植之前667 m2用90%三氯异氰脲酸1.5 kg对秧田进行杀菌消毒,然后撒入45%(15-15-15)复合肥(下同)15 kg+17%过磷酸钙(下同)40 kg作基肥,再耙匀使田泥起浆,待泥浆沉淀后起畦,畦面平整无积水,宽90~100 cm,行沟30~40 cm,行沟能储水。
②组培苗移栽 种植前1 d,剪开袋口,在避风处放置一晚,第2天用清水将粘在根部的培养基洗干净,小心把苗分成大小苗,整齐排放在托盘中,而后插在苗床上,浅插种稳即可,株行距5 cm×8 cm。移栽后搭建小拱棚,盖上薄膜和遮阳网,保温保湿,四周筑起高约50 cm的薄膜墙,防止福寿螺及其他害虫侵食。
③苗床管理 气温低于25℃,坚持盖薄膜10 d以上,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新根生长,保持床面湿润不干裂,行沟有水,3 d后拆除遮阳网;遇烈日高温,应给苗床灌“跑马水”或浇水3~5次/d,10 d后床面灌水高1 cm,除草追肥。用0.3%~0.8%的磷酸二氢钾液喷洒叶面,5 d 1次,浓度逐渐增大,结合喷药防病防虫;遇上连续下雨天气,雨停后应立即喷药防病,移栽前10 d停止追肥。苗高20~25 cm即可移栽。
2.2 第二段组培苗扩繁
5月中下旬开始插植,繁殖时间50~60 d,株距约为40cm,行距40~50cm,667m2可繁种苗8万株。
①整地及移栽 繁殖田的选择与消毒处理与育苗田相同。667 m2施复合肥20 kg+磷肥50 kg+硼锌微量元素肥适量(荸荠连作田)作基肥,撒入田中耙匀整平。选择健康、粗壮的正常苗,去除矮小细弱、丛生状分蘖的异常苗。用手小心将苗从泥土中挖起,分成单株浅栽。拉线分厢种植,厢宽4~5 m,留工作行。
②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预防 种苗增殖数的高低与管理水平、病虫害预防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常情况下,每株组培苗可繁殖生产用种苗20株左右。移栽后,田里保持2~3 cm水层;10 d后,667 m2撒复合肥5 kg+尿素5 kg;20 d后以复合肥为主,667 m2施15 kg,10 d 1次,大约3次,最后1次可适量增施含K2O 50%的钾肥(下同)5 kg,封行后控水控肥。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坚持每10 d喷1次杀菌剂。移栽前10 d停止追肥,喷1次“送嫁”药。
3.1 起苗消毒、剔除变异株
①起苗消毒 移栽前将种苗小心挖起,不要损伤植株基部根茎,剪去上部茎叶,留下部30 cm,而后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根30 min,当天起苗当天种植。
②剔除变异株 荸荠组培苗是在一定的人工控制条件,通过外源激素诱导,胁迫其改变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最后获得的完整荸荠植株,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与原品种不一样的植株。因此,在起苗和定植过程中,应注意去除如下类型植株:a.茎状叶色与众不同、变浅绿色;b.分株特强,紧靠母株成丛状分蘖;c.地下匍匐茎较细,节间较长;d.植株细弱,茎状叶细小;e.植株特别矮壮,叶色特别浓绿,茎状叶横向生长卷曲度大。
3.2 定植
7月中旬至8月初定植,株行距(30~40)cm×(30~50)cm,种植密度视插植时间而定,原则是早疏晚密。
3.3 水肥管理
①基肥 667 m2用腐熟有机肥1 000~1 500 kg,45%复合肥15 kg,17%过磷酸钙50 kg,硼、锌肥1.5~2 kg。
②追肥 荸荠生长分3个时期:a.营养生长期(7~8月底);b.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期(8月底至9月底);c.球茎膨大期(10月上旬至11月中下旬)。前期以薄肥勤施为原则,中后期以钾肥为主,配合施用适量微量元素肥,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防止荸荠茎状叶倒伏早衰。定植返青后(8~15 d),开始追肥,第1次667 m2用尿素5 kg+复合肥10 kg;20~50 d促分(蘖)株,667 m2用复合肥15~20 kg,10 d 1次,连续2~3次;第3次加适量钾肥5 kg和适量硼、锌肥微量元素肥。70 d后下球茎膨大肥,用高钾复合肥 (氮磷钾比例为12∶6∶24)80~100 kg,分3次,前重后轻,10~15 d 1次。
③水分管理 以干湿交替为原则,保持土壤湿润,深水施肥,浅水喷药。定植后至封行前,控制杂草生长,保持水层5 cm,封行后,排水晾田2~3 d(田土出现0.5 cm小裂缝为好),抑制荸荠后期的无效分株,促进匍匐茎下扎,降低田间湿度。收获前排水,割除地上茎叶,晾干表土层。
荸荠主要病虫害有秆枯病、白粉病、枯萎病、茎基腐病,白禾螟等。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及时清除病叶残株,有条件的地方,应进行水旱轮作;做到犁冬晒田,提前消毒灌水沤田;化学防治要做到交潜用药、复配用药,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
4.1 病害
预防秆枯病、枯萎病及茎基腐病,每667 m2可用细硫磺粉4~5 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 kg+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5 kg,分别结合施肥或单独与细泥砂20 kg配成菌土,在8月中旬、9月中旬各施1次,效果良好。在分蘖盛期或发病初期要及时用药,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等杀菌剂防治。
4.2 虫害
荸荠白螟成虫具有趋光性,在田间悬挂诱虫灯诱杀成虫,并加强田间观察,每667 m2发现50头以上白螟时,应立即喷洒杀虫单等杀虫剂,或找准卵块孵化高峰期,狠治第二、三代,在卵块孵化高峰前2~3 d用药,以5%氟虫腈(锐劲特)800倍液喷雾,隔3~4 d 1次,连续2~3次。
在广西,荸荠最佳收获时间为12月中下旬至春节前,这时荸荠产量最高,含糖量达到最高峰,而且较耐贮藏。一般在收获前15 d排水,割除地上茎叶,晾干表土层,利于采挖。
10.3865/j.issn.1001-3547.2011.16.043
广西农业重点科技计划资助项目(NK201010),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资助(桂科攻10100008-5),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项目[00911(基)]
陈丽娟(1960-),女,本科,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作物育种及植物组培快繁技术,E-mail:gxclj@gxaas.net
201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