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年,朱志坤,吴利华,朱文革,刘小玲,刘英
(武汉市蔡甸区蔬菜科技推广站,430100)
蔡甸区是武汉市主要水生蔬菜产区之一,现有水生蔬菜种植面积1万hm2,其中莲藕0.46万hm2,子莲0.27万hm2,藜蒿0.2万hm2,荸荠、水芋、茭白等水生蔬菜0.07万hm2。莲藕、藜蒿产业已成为蔡甸区两大特色支柱产业,被列入武汉市十大优势蔬菜产品。据统计,蔡甸区有莲藕专业村184个(其中种植面积67 hm2以上的85个),种植农户近3万户,莲藕年产量14.6万t,年产值2.7亿元,占全区农业(种植业)产值的近1/4。全区藜蒿年产量16万t,年产值近2亿元,带动农户近1.3万户。
以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为依托,设立了蔡甸区莲藕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市级莲藕科技专家大院,把水生蔬菜科技成果的研发、引进转化、技术创新、培训、推广应用作为重点;创新了莲藕双茬栽培技术、莲藕节种栽培技术、莲藕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莲藕大棚保温栽培技术,水芹深栽软化栽培技术、水芹覆盖软化栽培技术,藜蒿中大棚保温栽培技术,水芋和茭白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早熟莲藕—蔬菜(藜蒿、荸荠、豆瓣菜、水芹)、瓜—瓜—藜蒿、早苦瓜—藜蒿、夏甘蓝—藜蒿、水稻—藜蒿等轮作模式及技术。
①基地 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兴建正规化种苗生产基地,建立莲藕、鲜食子莲、藜蒿种苗繁育基地0.33万hm2。创建国家级无公害莲藕、子莲、藜蒿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②体系 建立了区莲藕协会和28家企业组成的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莲藕科技专家大院为依托,为农户提供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咨询。
③品种 加大品种引进、繁育力度,不断更新品种。莲藕从传统地方品种发展到鄂莲系列、武植2号等8个早、中、晚熟品种;子莲从湘莲等品种发展到太空莲系列;藜蒿由本地红秆藜蒿品种发展到绿秆藜蒿品种;鲜藕、藕带、鲜食莲籽等产品基本上做到周年供应。
④栽培模式及效益 双季藕模式每667 m2纯收入2 700元,莲藕—水稻—绿肥模式每667 m2纯收入3 600元,莲藕—荸荠模式每667 m2纯收入5 690元,鲜食子莲每667 m2纯收入4 200元,瓜—瓜—藜蒿模式每667 m2产值13 000元,早苦瓜—藜蒿模式每667 m2产值9 000元,夏甘蓝—藜蒿模式每667 m2产值6 500元,水稻—藜蒿模式每667 m2产值6 000元。
通过政策扶持、财政补贴、项目支撑、搭建企业融资平台和产业化联盟等措施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与武汉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姻,开发莲藕系列产品。全区已有莲藕加工企业4家(世林福幸、富泰天乐、香满园、天慧),共有加工厂房20 400 m2,建有藕汤、藕粉、藕面条等生产线7条,主要产品有鲜食莲籽、藕带、干莲籽、罐装藕汤系列、藕粉、莲藕面条、荷叶茶等,注册了旺莲、五群鸟、银莲湖、天慧等商标。年加工鲜藕6.4万t,辐射带动基地面积0.25万hm2,年销售收入1.67亿元,年创利税2 300万元。
a.产地批发。全区现有6个产地批发市场,分布在莲藕、藜蒿主产街镇,引导外地商贩进场收购,年销售莲藕12万t以上、藜蒿13万t以上。b.进入武汉各大农贸市场批售。c.外省外市直销。在西安、郑州、广州、北京、东三省等地设点直销,年销鲜藕及其产品达7万余t。在立足主渠道销售的同时,还在武汉的中百、麦德龙、武商量贩等大型超市设立了莲藕及加工产品经销专柜,多渠道、多途径销售产品。
1998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莲花湖”牌商标;2000年“蔡甸莲藕”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A级证书;2007年“蔡甸莲藕”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09年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蔡甸莲藕”证明商标。另外,蔡甸区分别在2005年、2007年举办了两届武汉知音故里 (蔡甸)莲藕荷花节。“金鸡寨”牌藜蒿被授予“武汉知名农产品”称号,其中侏儒街金鸡村藜蒿连片种植规模发展到400 hm2。
①莲藕产业生产成本高,用种量过大(667 m2需种300 kg以上),化学肥料使用量大。大量使用化肥导致莲藕抗逆性、品质、产量和可比效益下降;过量使用化肥造成肥料流失、肥料利用率降低,同时还污染水源,恶化环境;莲藕种植时间长,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使其连作障碍现象突出。病虫害发生时农民随意增加用药次数,超剂量使用农药及随意丢弃农药包装物等造成农业生产环境恶化。
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近城郊新生代农民基本外出务工,远城郊45岁以下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只占8%左右,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这部分人年龄偏大,基本为50~60岁,其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导致水生蔬菜栽培新技术的推广、落实难度大。
③莲藕种苗质量标准不规范、种苗市场比较混乱。藜蒿生产标准不规范,品种种性退化现象凸显。
④莲藕产品综合利用率低,野生水生蔬菜还没有开发利用。
⑤农业龙头企业生产规模小,保鲜、加工技术滞后,净菜包装上市滞后。鲜藕深加工量不大,带动力不强。
⑥鲜藕、藜蒿外销市场面不广,大量产品集中上市影响了其销售价格。
以改造区域经济功能,拓展文化功能,强化板块经济带动、示范功能,提高生态功能为原则,将现行莲藕(子莲)产业格局由生产功能占绝对地位转换为生产、生活、生态和休闲、观光农业等共同发展的多样化现代都市农业格局。计划至“十二五”末形成1.33万hm2的水生蔬菜种植基地,其中莲藕基地0.53 万 hm2,子莲 0.33 万 hm2,藜蒿 0.33 hm2,荸荠、水芋、茭白等0.13万hm2。
①主推品种有鄂莲1号、新1号、鄂莲5号、鄂莲6号、鄂莲7号、武植2号、太空莲36号、建选17号、绿秆藜蒿等。同时对当家品种进行提纯复壮,调整品种结构,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
②大力推进配方施肥技术。推进绿肥、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的使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控制病虫草害,提升莲藕、藜蒿的品质及产量,提升莲藕、藜蒿产业的可比效益。
③重点突破模式栽培中技术的转化与创新,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莲藕、藜蒿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④建立标准化的莲藕、子莲、藜蒿种苗繁育基地,规范种苗市场。
⑤推广双茬藕,莲藕—水稻—绿肥,莲藕—水芹(豆瓣菜),莲藕—荸荠,莲藕—鱼(泥鳅、鲫鱼),子莲—蔬菜,小西瓜—藜蒿、早苦瓜—藜蒿等高效栽培模式及子莲浅水栽培技术。
⑥发挥产业合作社、产地市场的作用,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增加鲜藕、鲜藜蒿的外销量。
⑦培植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突破莲藕、子莲、藜蒿保鲜、加工技术瓶颈,开发系列新产品,扩大其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