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岚(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州 350002)
认知隐喻视角下《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的思维风格
郑晓岚
(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州 350002)
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反映了人生的意义在于斗争的主题。基于Elena Semino的认知文体学理论,以认知隐喻理论为切入点,对作品的主人公桑迪亚哥富有特色、反复使用的隐喻表达方式进行认知文体分析,以揭示桑迪亚哥独特的思维风格,引导读者构建和解读桑迪亚哥的意识世界,从而更好地把握桑迪亚哥的性格特征及其对人生的感悟,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意义。
认知隐喻理论;《老人与海》;桑迪亚哥;思维风格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创作风格成熟的标志,曾为他赢得美国的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他自称这是他“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1]。作品主要以主人公桑迪亚哥的视角展开叙述,通过直接引语和150多次的自由直接引语[2]318-323,生动、客观地展现了主人公桑迪亚哥孤身一人在海上搏斗的过程,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真实的“硬汉”形象,并从他口中发出了“人可以被消灭,却不可以被击垮”的“硬汉”式宣言,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人生的意义在于斗争的主题以及人与自然这个大主题。桑迪亚哥的渔夫身份和一生的捕鱼体验有助于形成他独特的渔夫视角和思维风格,而他的思维风格则直接投射到其个性鲜明的语言中。作品中大量的隐喻表达方式都富有典型的渔夫特色和“硬汉”风格,有助于体现桑迪亚哥刚强不屈、英勇无畏的思维风格。
“思维风格”是文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术语由Fowler[3]首创,指的是语篇中反复出现的语言模式所反映出的世界观。后来他把这种世界观称为“意识形态域的观点”[4]。Leech和Short进一步阐释了这个概念,认为“思维风格是人物理解、认知虚构世界的独特方式”[2]187。英国文体学家Semino[5]95则明确提出了与Fowler不同的观点。她认为思维风格是关于“语言如何反映个人独特的概念结构和认知习惯”,是“意识形态域的观点”的补充,而并非等同于世界观或“意识形态域的观点”。Semino强调,“如果思维风格是关于通过语言建构某个文本世界的概念化,那么把语言模式分析和认知理论结合起来便是研究思维风格的最佳途径”[5]98。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思维风格本身具有认知倾向,有助于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因此从认知文体角度分析更能揭示人物的思维风格,从而为理解和欣赏人物性格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基于Semino提出的认知文体学理论,本文运用认知隐喻理论来探索《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的思维风格,以挖掘作品的主题意义。
Lakoff和Johnson[6]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概念隐喻理论。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中,隐喻是形成人类概念系统的主要认知手段,其实质就是“把一个概念域(源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目的域)”。概念隐喻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常规隐喻,常规隐喻反映某个语言群体所共有的世界观,而新奇隐喻要么通过常规隐喻的创新使用,要么通过全新的概念映射,提供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7]Semino和Swindlehurst指出:“某个新奇隐喻的系统使用,可以反映个人独特的认知习惯,是个人了解、谈论世界的独特方式,即独特的思维风格。”[8]大量的例证表明,Lakoff等学者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隐喻在思维风格建构中的作用。[5]108由于个人的自身条件和独特的人生经历,桑迪亚哥在叙述和内心独白中运用了大量的隐喻表达方式,从而表明了他独特的思维方式。
1.常规隐喻与桑迪亚哥的思维风格
从书名到内容,《老人与海》都围绕一个常规隐喻:“Life is a struggle.”(人生是一场斗争。)书名中的“老人”是抽象化了的人类精神的象征,而“海”则是人类生存环境的象征,因此老人与海的关系隐喻了人类与生存环境的斗争关系。这个常规隐喻贯穿全文始终,不仅反映了桑迪亚哥的“硬汉”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深刻领悟,而且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意义。
在桑迪亚哥看来,“Everything kills everything else in some way.”[9]95从这个意义上讲,“Life is a struggle.”围绕这个常规隐喻,作品从一开始就预示桑迪亚哥即将遭受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他年老背运,连续84天都没有捕到一条鱼,然而他自信果敢,依然坚持出海;出海后他和大马林鱼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肉搏,然而千辛万苦捕到的大马林鱼却被鲨鱼群咬噬,最后他打败鲨鱼群,却拖着一副空空的马林鱼骨架回到岸上。对于桑迪亚哥来说,这是一场意志与力量的较量,是一场精神胜利的斗争。这场斗争激活了关于斗争的认知模型,这个模型中的各个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作品的源域:场所、对手、武器、结果等。大海既是桑迪亚哥斗争的场所,又是他展示勇气和毅力的场所,大海为他提供了对手和朋友。一句话,大海与他关系密切,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鱼叉、刀子、船桨、舵把、木棍等实物工具是他的斗争武器,而他那顽强拼搏的“硬汉”精神则是他赢得斗争的法宝。斗争的结果是那具巨大的马林鱼骨。这具空空的鱼骨既是失败的象征,又是胜利的象征。这种微妙的对立转换凸显了海明威式的“硬汉”精神。从深层次讲,这具鱼骨见证了桑迪亚哥与鲨鱼群顽强搏斗的全过程,象征着人类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Life is a struggle.”这个常规隐喻的生动写照。桑迪亚哥与大海的斗争映射到人类与自然的斗争,即人类与生存环境的斗争。正是这种从斗争到人生的跨域映射,桑迪亚哥的思维风格和作品的主题框架才得以建构。在桑迪亚哥看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成败,而在于斗争,而且要英勇无畏、坚持不懈地斗争。这个人生隐喻的建构凸显的是人类对大海,甚至对自然的征服,而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桑迪亚哥勇敢坚毅、不屈不挠,始终保持着“重压下的优雅风度”,获取了精神上的胜利,赋予了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2.新奇隐喻与桑迪亚哥的思维风格
新奇隐喻的运用主要集中于桑迪亚哥的叙述及其大量孤独的内心独白。通过对常规隐喻“Life is a struggle.”具体化、形象化的加工处理,桑迪亚哥往往运用自然域、动物域和武器域来谈论或思考自己的新体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风格。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当人的思维由于某种原因而受到局限时,他通常会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更感兴趣。对于桑迪亚哥这样典型的渔夫来说,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事物很容易成为他关注的焦点,从而影响其概念系统的建构。桑迪亚哥是一位饱经风霜、技术娴熟的老渔夫,又是一位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硬汉”。他对自己在海上激烈搏斗的经过进行了本能的加工,系统地使用了与自然、动物、武器相关的隐喻。这些隐喻不仅反映了他纯朴、原始、无畏的思维风格,而且扩大了语言的表现张力,有力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意义。
桑迪亚哥自幼以捕鱼为生,生活与自然,尤其与大海密不可分,为此他对自然界中的天地万物都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与自然相关的事物就成为他认识这个世界的基础。他把大海、微风、太阳、月亮、星星等天地万物视为人类,赋予它们生命。他把鸟儿视为朋友、伙计,与之对话。例如,当他孤身一人在海上搏斗时,他觉得非常孤独,因此他把偶尔飞到他船艄上的鸟儿当做朋友,与其交谈:“How old are you?”“Is this your first trip?”[9]45另外,他对鱼儿这个对手怀着矛盾的情感,他要征服马林鱼却又称它为兄弟,并对它被鲨鱼群咬噬感到愧疚:“I shouldn’t have gone out so far, fish,” he said. “Neither for you nor for me. I’m sorry, fish.”[9]99
总之,桑迪亚哥喜欢用自然意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或经历。这种与自然相关隐喻的重复使用,反映了桑迪亚哥朴素的自然情怀,加上作品“Life is a struggle.”的主题隐喻,突出了桑迪亚哥意识中“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由此反映出桑迪亚哥在常规隐喻基础上对人生所作的个性化领悟。
对常规隐喻的个性化还体现在桑迪亚哥运用了很多与动物相关的隐喻。他把动物的某些特质映射到人类身上,在人类域和动物域之间建立等同映射关系,从而塑造出全新的形象。他梦想自己是英勇的狮子,[9]17,56,71,115希望自己像好斗的公鸡那样坚持战斗,[9]58渴望拥有海龟般顽强的心脏,[9]28把自己的左手比做锋利的鹰爪[9]54等。其中与狮子相关的隐喻贯穿全文始终,格外引人注目。例如,桑迪亚哥在捕到马林鱼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这时却又不幸遭到鲨鱼群的猛烈攻击,在此期间他多次梦到狮子:
After that he began to dream of the long yellow beach and he saw the first of the lions come down onto it in the early dark and then the other lions came and he rested his chin on the wood of the bows where the ship lay anchored with the evening off-shore breeze and he waited to see if there would be more lions and he was happy.[9]71
在这里,桑迪亚哥把自己隐喻为狮子,希望自己能够凭借狮子般的勇猛精神战胜鲨鱼,征服大海,征服自然。显而易见,作为力量与英勇的化身,狮子在作品中构成了一种寓意鲜明的象征,它象征桑迪亚哥永不言败、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其“硬汉”性格的完美体现,而桑迪亚哥把从这一具体意象中获得的启迪映射到对人生的感悟上。人生的意义在于坚持不懈地斗争,以获取一种精神上的胜利。
此外,桑迪亚哥还怀有随时准备斗争的意识,他运用个性化的意象对这种意识进行形象的构建。在描述马林鱼和鲨鱼的外形时不自觉地运用了许多与武器相关的新奇隐喻。例如,在桑迪亚哥眼里,小金枪鱼的外形是“bullet shape”[9]30;马林鱼的尾巴“was as sharp as a scythe and almost of that size and shape”[9]40;马林鱼的嘴“was as long as a baseball bat”[9]53;鲨鱼的牙齿“are crisped like claws”[9]90,“had razor-shape cutting edges on both sides”[9]90;鲨鱼是“shovel-nosed”[9]96,长着“shovel-pointed heads”[9]96。这些形象贴切的隐喻系统地使用了与武器相关的词汇,如bullet(子弹)、scythe(大镰刀)、razor(剃须刀)、shovel(铁锹)等,反映了桑迪亚哥把鱼儿视为对手的认知习惯以及随时准备与之搏斗的心理,从而形象地刻画了桑迪亚哥潜意识中的“硬汉”品质。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讲,桑迪亚哥在动物域和武器域之间建立隐喻性等同关系的同时,又把武器域映射到抽象的人生域,用有形的、具体的武器映射无形的、抽象的人生,是对“Life is a struggle.”这一常规隐喻的延伸。这种连环跨域映射形象地表达了桑迪亚哥对自然的矛盾情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总之,桑迪亚哥成功地把人类域与自然域、动物域相互匹配起来,由此产生的隐喻表达方式形象地反映了桑迪亚哥的“硬汉”品质以及他对自然的复杂情感。读者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桑迪亚哥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思维风格,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斗争”的主题。
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常规隐喻反映了桑迪亚哥对人生的深刻理解,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意义,而新奇隐喻在强化主题隐喻的同时,体现了桑迪亚哥与众不同的思维风格。常规隐喻和创新隐喻的巧妙运用反映了桑迪亚哥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思维风格,由此读者可以真正走进这个老渔夫的内心世界,明白人生的意义在于斗争,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人与自然这个大主题。
[1]董衡巽.海明威谈创作[M].北京:三联书店,1985:140.
[2]LEECH G, SHORT M. 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81.
[3]FOWLER R. Linguistics and the novel[M]. London: Meuthuen, 1977: 76.
[4]FOWLER R. Linguistic critic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130-134.
[5]SEMINO E. A cognitive stylistic approach to mind style in narrative fiction[C]//SEMINO E, CULPEPER J. Cognitive stylistics: 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text analysi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6]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7]LAKOFF G, TURNER M.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9.
[8]SEMINO E, SWINDLEHURST K. Metaphor and mind style in Ken Kesey’s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J]. Style, 1996, 30(1): 147.
[9]HEMINGWAY E. The old man and the sea[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MindstyleofSantiagointheOldManandtheSeafromperspectiveofcognitivemetaphor
ZHENG Xiao-l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Fuzhou Univ., Fuzhou 350002, China)
Hemingway’s masterpiece oftheOldManandtheSeareflects the theme that the meaning of life lies in the struggle. Based on Elena Semino’s cognitive stylistics theory, the paper conducted a cognitive stylistic analysis of Santiago’s characteristic and repetitive metaphors intheOldManandtheSe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so as to reveal Santiago’s unique mind style. In the meantime, the readers will be led to construct and interpret Santiago’s mental world and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Santiago’s character and insight of life as well as the thematic significance.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theOldManandtheSea; Santiago; mind style
I106.4
A*
1671-7041(2011)01-0126-03
2010-07-22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08B2030);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A类项目(JA09026S)
郑晓岚(1978-),女,福建仙游人,讲师;E-maillanlan33@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