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近丹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编辑部,四川汶川 623300)
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非逻辑性语言的运用
骆近丹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编辑部,四川汶川 623300)
约瑟夫·海勒在其成名巨著《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借助非逻辑性语言,运用循环式论证、自相矛盾论证等论证方式,成功地向读者展现出一个矛盾的、不合逻辑的现实社会。
非逻辑性语言;文学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逻辑是思维的规则,抽象逻辑思维需依赖语言进行。逻辑水平的高低凭借语言表现出来,因而语言知识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思辨水平的发挥。若语言知识丰富,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就能进行有效的思维,做出正确的决策;若语言知识水平低,则会影响人们抽象思维的清晰化程度,不利于有效思维。这也体现出逻辑在人们生活中的工具性作用。但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有时有意违反正常逻辑推理过程,故意用似是而非的语言、与常识相违背的命题和推论叙述故事,达到深刻塑造人物形象、生动表现主题思想的目的。当然,实现这种非逻辑性语言的运用并非易事,需要写作者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敏锐的逻辑洞察力,才能创造出经典的语言,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第二十二条军规》即为此中典范,为人称颂。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的成名巨著《第二十二条军规》发表于1961年,被誉为“黑色幽默”文学派的开先河之作,成为美国当代文学的经典著作[1]。此著作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译成中文至今,在中国也引起广泛兴趣与极大反响。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巨著意义远远超出战争描述的范畴,即作者的着眼点不仅仅在于为读者展示战争,而在于借助战争这一荒唐的极端形式来描绘充满矛盾、逻辑混乱的美国现实社会。
人是充满非逻辑性现象的综合体。在文学作品中,写作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包括塑造生动形象的人物、描述曲折的故事情节,便运用偏离语言正常表达的逻辑,用非正常的、矛盾的语句描述情节,借以反映表面现象背后的真实,达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引人深思,让读者苦笑之余全面认识社会现实。作家约瑟夫·海勒即在这部小说中,故意违反常态地使用语言,用重复循环的表达方式将读者带入迷途与漩涡,甚至将不相干的、相互矛盾对立的语句放在一起。通过这种独特的视角与定位及运用一些反常规的描写手段,使小说在怪异可笑的全景展现过程中,萦绕着正常与理性的碰撞,最终使幽默成为黑色的、甚至死亡的幽默[2],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它揭示出社会现象背后的真实,在貌似混乱无序的结构语言中,构筑起具有辩证意义的统一。
作家约瑟夫·海勒运用正说反论都有理的循环式非逻辑性语言展示给读者一系列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循环论证的语句。如当约瑟连看到露西安娜身上的伤疤时,突然之间爱上了露西安娜,并想与她结婚。他们之间的对话便是循环式非逻辑论证的一个典型例子(1)。
她高兴地笑了笑,说:“你疯了。”
他不解地问:“为什么说我疯了?”
“因为我不能结婚。”
“你为什么不能结婚?”
她说:“因为我已经不是处女了。”
“那和结婚有什么关系?”
“谁会娶我呢?没人肯要一个不是处女的姑娘。”
“我要,我会娶你。”
“但是我不能嫁给你。”
“为什么不能嫁给我呢?”
“因为你疯了。”
“为什么说我疯了?”
“因为你想娶我。”
约瑟连觉得无法理解,却又觉得好笑,皱眉说:“你说我疯了是因为想娶你,又说你不肯嫁给我是因为我疯了,你是这么说的吗?”
“是。”
他大声地对她说:“你才疯了。”
她气愤地大叫一声,反问他:“为什么?”……“我怎么疯了?”
“因为你不肯嫁给我。”
……
“因为你说你爱我,你怎么可以爱一个已不是处女的姑娘呢?”
“因为我不能娶你。“
她勃然大笑,猛地坐起来质问,“你为什么不能娶我?就因为我不是处女了吗?“
“不,不是的,亲爱的。是因为你疯了。”这种非理性的、无意义的对话中反复出现的“疯不疯”、“嫁不嫁”、“是处女不是处女”等字眼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循环悖论的故事结构所具有的独特论证作用,所产生的强大的叙事张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感觉通过反复阅读,慢慢体会,进而体会到这部著作的精致性与意蕴性。
再如老妇人回答士兵赶走妓女的原因这一问题时,答道:“第二十二条军规”,“军规”同时还规定可以不为妓院的人作任何解释。
“他们没有必要给我们看第二十二条军规。法律说,他们没有必要这么做。”
“什么法律说他们没有必要这么做?”
“第二十二条军规。”
在这一循环论证过程中,读者想借助符合逻辑的推理过程预设下文很难,而预期与推理不一致时,也正好能够领悟作家约瑟夫·海勒的目的,即勾画一个黑白颠倒的、无以明辨的国度。正如法国哲学家、法国战后第三代中坚人物利奥塔德(J.F.Lyotard)在论述语言游戏时所指出的,“后现代不再追求至全至美的准英雄时代,人们更宽容地承诺一切话语的局部合法性,更乐于承认知识的局限、断裂、矛后和不稳定性,于是形成自己的语言游戏规则,……。后现代派作家指望在写作本身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建立自身的意义。价值来源于虚构,意义产生于语言符号的差异,即符号排列组合所产生的效果。因此,写作仅仅是一种语言的游戏。语言游戏的主角是读者,文本中的语词歧义、矛后、悖论、不确定性乃是极乐之所在。”
约瑟夫·海勒还写出前后内容不一致、莫名其妙的句子,将一个出人意料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到真实现实的不可理喻性与陌生化。如在讨论疯子是否可以不驾飞机时,有如下对话:
“奥尔是不是疯子?”
“他当然是疯子”,丹尼卡医生说。
“你能让他停飞吗?”
“当然可以。不过,先得由他自己来向我提这个要求,规定中有这一条。”
“那他干嘛不来找你?”
“因为他是疯子,”丹尼卡医生说。“他好多次死里逃生,可还是一个劲地上天执行作战飞行任务,他要不是疯子,那才怪呢。当然,我可以让奥尔停飞。但,他首先来找我提这个要求。”
“难道他只要跟你提出这个要求,就可以停飞?”
“没错。让他来找我。”
“那样你就能让他停飞?”约瑟连问。
“不能。这样我就不能让他停飞。”
“你是说这其中有个圈套?”
“那当然,”丹尼卡医生答道,“这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凡是向逃离作战的人,绝不会是个疯子”。
读者这时会了解奥尔这个人物,知道只有奥尔这个人物是大智慧的人物。他装疯卖傻,大智若愚,连约瑟连都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疯子,但是奥尔最后终于在一次战斗中,飞机被炸沉海底,他自己则靠一个木筏,飘到了瑞典,远离了战争,远离了约瑟连做梦都想逃离的地方。
再如:
“别老是长官长官地叫我!”
“是 ,长官。”
“不叫‘长官’时,也得喊一声‘长官’。”梅特卡夫少校命令道。
作为军人,不得不服从命令。对话中,可以发现“别老是长官长官地叫我!”是命令,必须服从。但为了服从第一个命令,却违反了“不叫‘长官’时,也得喊一声‘长官’”的第二个命令。而为了服从第二个命令,又违反了第一个命令。因此不论叫还是不叫“长官”,都是违反命令。
小说中还有这样一个场景,即内特丽与妓院的100多岁老头的对话也是其中一经典例子:
“真正的诀窍在于输掉几场战争,在于知道哪几场战争可以输掉。几个世纪以来,意大利一直在战争中吃败仗,但你瞧我们干得多出色。法国打赢了战争,然而却不断处于危机之中。德国输了却繁荣起来。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打了胜仗,但立即陷入严惩的困境。胜利给我们制造了许多辉煌的假象,使我们丧失了理智,于是便引发了一场我们没有机会获胜的世界大战。可是既然我们又要输了,所有的事情就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化。假如我们成功地被打败了,我们就一定会成功。”
多么经典的悖论,多么引人深思的自相矛盾的话语。这一切是作者的苦心经营,给读者以无限的反思与沉思,反思这充满非逻辑的现实,沉思这是非不分的国家与社会。
作家约瑟夫·海勒巧妙地运用非逻辑性语言,让读者会突然意识到这条不成文的、看似无懈可击又无处不在的军规的自相矛盾的推理逻辑过程。约瑟夫·海勒的这种自相矛盾的论证方式向读者传递一种信息,即当时的社会不符合逻辑,甚至荒谬至极,想通过正常的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3]。另外,他还想向读者表达另一重要信息,即批评这种不讲道理的、荒诞不经的社会现实,对人们不得不承受这种自相矛盾的现实表示深深的同情。
文学作品是创造的艺术,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揭示现实的、真实的世界,另一方面也可以扭曲现实的、真实的世界。在此揭示与扭曲过程中,作家既可以遵循逻辑推理,也可以违反逻辑推理,因为逻辑错误多是制造幽默、产生笑话的源泉。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作家充分利用非逻辑性语言勾画社会、描述现实的写作技巧可谓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同时,也是他思考人生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权利被剥夺,社会不讲逻辑,一切浑浑噩噩,似是而非,没有对错。不正常的是正常的,不合逻辑才是主流的。扭曲的军规束缚着社会,约束着人的思想,捆绑着人性自由,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有效的非逻辑性语言运用实现的。通过循环式的、自相矛盾式的论证方式,作者向读者展现自己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生的观察,对现实的批判[4]。可以让作者安慰的是,他成功地将荒诞不经的、毫无逻辑的社会呈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自己对所描述现象的深刻思考。
注释:
(1)文中引文均出自约瑟夫·海勒(J.Heller)《第二十二条军规》,张永华译,广州出版社2007年版。
[1]覃承华,郭小娟,罗显克.近五年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综述[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2]张宇光.《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诡辩式反逻辑语言[J].名作欣赏,2003,(12).
[3]张奇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结构及表达技巧[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5).
[4]张洁.《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黑色幽默的语言表征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On Applying Non-Logical Language in the NovelCatch-22
LUO Jin-dan
(Aba Teacher College,Journal of Aba Teacher College,Wenchuan Sichuan 623300,China)
InCatch-22,Joseph Heller appliednon-logical language successfully to describe the readers a paradoxical reality of USA by many argumentation methods,e.g.circular and self-contradictory ones.
Catch-22;literature works;non-logical language
I106.4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672-0539(2011)05-078-03
2010-11-11
骆近丹(1967-),女,四川郫县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编辑学,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
许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