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东
(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
汉语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语言。《辞海》将“谚语”定义为:“熟语的一种。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写道:“谚语:人们口头常用的现成的话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语。……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带有实际经验的话。”《汉语谚语词典》认为:“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上述三者都表述了谚语所反映出的是经验或道理,并且流传于人民群众之间。但是,在这些人们经常使用的谚语中存在着一些矛盾现象。本文以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6年出版发行,周静琪、何爱英任主编,《汉语谚语词典》编委会编纂的《汉语谚语词典》为例,选取其中比较明显的矛盾现象进行分类 (括号中数字为该词条在书中所在的页码),并探究其产生的原因。这些矛盾的谚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个人品质对人们会如何处理事情有着重要的影响。品质高尚的人除了要求自己诚实守信,尽义务、负责任外,在帮助别人时也往往会不遗余力,并且在处理事情时能够坚持公平正义的立场。在只有一个人时,会勤奋肯干、尽己所能;在与人合作时,会精诚协作、互帮互助,这样,不仅能顺利村把问题解决掉,更能够凸显出人多力量大的优势,正所谓“人多好办事”。而那些品质恶劣者一般都是自私自利的人,满脑子都在想自己怎样才能够占到便宜,怎么才能不择手段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处理事情时往往不会顾及到他人的利益。对这些人来说,该负的责任能否肩负尚且难说,替他人承担责任更是免谈。在只有一个人时,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会尽力地去做;在与人合作时,则往往会为了一己私利而推诿,导致事情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如出现“人多懒,龙多旱”的情况。但人多并不是懒的必要条件,懒不懒是由个人品质决定的。类似的情况还有:
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抱着泰山走。(830)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294)
人多手稠,做活不愁。(428) 人多懒,龙多旱。(738)
人多好办事。(738) 人多盖歪房。(738)
人死账不死。(1107) 人死账烂。(1107)
宁亏自己,勿亏他人。(111)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700)
树要直,人要实。(155) 无谎不成媒。(953)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112)
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生。(113)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1234)
对待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因为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所处的环境也不同,这样一来,立场也就会不同,看待同一问题时的切入点会有所不同。那么对如何处理同一件事情时的行为要求必然也是不一样的,既然要求都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会不同。如什么叫做“大丈夫”?怎么才算“富有”?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对“大丈夫”和“富有”的理解也不一样,评判的标准自然也不一样了。类似的情况还有:
大丈夫宁折不弯。(29) 大丈夫能屈能伸。(29)
人能百忍自无忧。(433) 不吃馒头也要争口气。(10)
小不忍则乱大谋。(1286)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543)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1063)
外财不富人。(1145)
马无夜草不肥,人不得横财不富。(1063)
不义之财不可贪。(15)
整体社会环境对人们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社会环境在整体上是公平公正的,人人平等,个人没有特权,在这种情况下,真理就会得到人们的尊重,正义也可以得到伸张,人们的正当奋斗也能看到希望。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创造出许多积极性的谚语。但假如整个的社会环境污浊,钱权横行,黑恶势力嚣张,则容易产生不公正的现象,人们的正当奋斗也看不到希望。这样的社会环境自然就会产生出一些消极性谚语,个体的力量在黑恶的社会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宿命论的消极思想就会大行其道。这时,只有那些钱权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和一些人类情感能够屹立不倒,其他的诸如公平、正义等美好现象都会在人们的心目中大打折扣。类似的现象有: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551)
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983)
有理讲的君王倒,不怕君王坐得高。(550)
人穷理短,有钱气粗。(437)
认理不认亲。(936) 人情大于法度。(1105)
事在人为。(1268)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379)
只要人有恒,万事都可成。(220)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1252)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766) 事皆前定。(769)
身正不怕影子斜。(41)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571)
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503) 无风起浪。(177)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1203)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307)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1262)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934)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1061)
自己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574)
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公有人管。(1061)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281)
有钱万事皆灵,无钱寸步难行。(552)
有钱难买五更眠。(1185)
有钱能使鬼推磨。(552) 有钱难买子孙贤。(971)
对待同一个问题,认识能力上的不同往往会使人们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事情无论成败都是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如果不能运用抽象思维综合全面地看待问题,只是抓住其中的一个要素,就往往会得出不同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不能仅仅看到一个因素,要从整体上综合地去分析。如“大胆”与“小心”都是没有错的,但由于其他许多与之相关的具体条件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就使一些人单纯地以“大胆”与“小心”两个因素得出相反的结论。还有“衣衫”和“年老”也都只是人一部分的标签,不能仅仅凭这些就认定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类似的情况有:
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606)
小心天下去得,大意寸步难行。(806)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598) 小心驶得万年船。(806)
一分胆量一分福,一分胆量一分财。(825)
小心好过胆。(806)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124)
只敬衣衫不敬人。(219)
马好不在鞍,人美不在衫。(93) 人是衣裳马是鞍。(74)
人老骨头硬,越干越中用。(740)
人老无能,神老无灵。(1397)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1131) 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233)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985)
虎入平川任狗欺,背时的凤凰不如鸡。(638)
为什么这些矛盾着的谚语会被一些人拿去运用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人的求真心不够,不愿意去探讨事物的本质,没有想着去弄清楚究竟怎样做才是合情合理的。并且很多人有着普遍的从众心理,遇到问题时喜欢拿别人现成的经验去套。因此,无论是在日常交际还是在书面语中,人们经常会把现成的、能代表自己思想的、与自己认识一致的谚语拿来引用。同时,这些矛盾的谚语有时又会成为某些人逃避责任的借口。因为无论采取哪种做法,他们总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依据,即使明知是不对的,也会认为别人都可以这样做,自己这样做了也是无可厚非的。还有一些人会拿这些矛盾的谚语进行自我安慰,特别是当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时,他们往往会拿那些相反的谚语来安慰自己,以求得心理上的慰藉和平衡,很有阿Q精神。
[1]孙维张.汉语熟语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2]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周静琪,何爱英主编.汉语谚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