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情”概念的研究综述

2011-03-20 16:53李晶娟
文教资料 2011年34期
关键词:移情心理学美学

李晶娟

(玉溪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移情”,最初是出现在美学中的一个概念;随着移情理论的不断发展日趋完善,心理学家们把它引入了心理学领域,并围绕它展开了大量的相关研究。

一、“移情”的美学渊源

关于“移情”的研究根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德国。作为德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和德国启蒙主义的代表人物,哲学家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1744—1803)在与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美学的论战过程中,提出了审美移情理论的最初萌芽。赫尔德认为,一切美都是在艺术对象和自然对象中内在生命和人格的表现①。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hner,1801—1887)提出了一种重视心灵感觉经验的分析,从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这种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迥异的、从心理学的感觉经验作为出发点研究美学的方法,逐渐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

“移情说”作为西方近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审美心理学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的美学派别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理论,它的先驱者是德国美学家洛兹和费舍尔父子。

随后的德国美学家弗里德里希·费舍尔(Friedrich Visher,1807—1887)通常被认为是德国观念美学向心理学美学过渡的关键人物,他在《批评论丛》及《论象征》中,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说这种作用就是“人把他自己外射到或感入到自然界事物里去”,从而造成“对象的人化”②。他最早明确而系统地对审美移情理论进行了阐述。

而第一次提出“移情”或“移情作用”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严密的心理学论证的,是老费舍尔之子罗伯特·费舍尔(Robert Vischer,1847—1933)。1873年,他在自己撰写的论文《论视觉的形式感情》中,把父亲提出的“审美的象征作用”改造成了一个新的概念“Einfühlung”——由“Ein”和“fühlung”这两个词根组成,指的是“把感情渗进里面去”的意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情”或“移情作用”。由此可见,费舍尔父子已为“移情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移情就是人在体察和了解对象(可以是人或物)时,把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外射到对象之中,并为这个对象所感染,使人感到和对象交融合一的现象③。不管是在西方美学史,还是在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进程中,都有理论家、艺术家已经提及。这种情况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当艺术家凝神构想,激情澎湃,想象异常活跃的时候,他自己也就往往不由自主地寄情于物。

二、“移情”在心理学中的发展

真正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移情做出全面、系统阐述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立普斯(Lipps),他通常被公认是移情说的代表人物。在立普斯看来,只有通过“Einfuhlung”,人们才能够理解他人,并对他人做出一系列的反应。在他看来,“物”、“自我”和“他者的自我”这三部分构成了认识领域。我们依靠感性的外部知觉来理解“物”,通过内部的知觉来理解“自我”;而一旦我们想要理解“他者的自我”,“移情”是必要的途径。从这个层面出发,利普斯把“移情”也称作“自我客观化”(黑田实郎,1985)④。

同时,立普斯还把“移情”界定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情绪、情感表现出的一种先天的、不由自主的同型(isomorphic)反应。他认为,这个过程包含了两个明显的步骤,这两个步骤是以快速系列的方式发挥作用的。观察者首先自动地模仿并且他自己的面部表情、声音和姿势同时发生变化,而在另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声音和姿势上只有最微小的变化,利普斯称之为“客观的动作模拟状态”;然后,由此而引起的观察者面部、声音和姿势方面的肌肉组织的变化引起了传入反馈,这种反馈在观察者身上产生与受害者的情感相匹配的感受。霍夫曼将这两个步骤称为“模仿”和“反馈”③。

随后的1909年,英国心理学家铁钦纳(Titehener,1867—1927)在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实验心理学》一书中,创造了一个英文新词“Empathy”,用以替代“Einfuhlung”;在该书中,“Empathy”被描述为“把客体人性化的一个进程,感觉我们自己进入到其它物体内部的过程”⑥,这一界定方式强调“反应—投射”和对其他人情感的知觉。

1934年,Mead辨别了移情时的“自我一他人”之间的差异,并把认知成分——一种理解能力视为移情的组成成分(Deutsch&Madle,1975)。与美学中的移情不同,心理学中的移情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对象。

1983年,Pao在Sullivan的“人际关系”概念的基础上指出,“移情”是个体用自己的能力来理解他人的需要和需求,该行为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行为。他认为,“移情”是一个过程,其中存在着两个参与者——希望理解他人的个体和希望被理解的个体——都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两个参与者将共同地、逐渐地建立一个越来越复杂的交流“网络”⑦。

1984年,Reed在梳理、整合对以往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移情”的七种定义:移情是一种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和内部经验的共享;移情是能力、过程和表达的同时存在;移情是理解与交流;移情是一种资料收集的方法;移情是模拟他人的情感并能发生共鸣;移情是一种交流和非理性理解的方式;移情是一种特别的知觉方法⑧。

不仅如此,移情还受到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研究者的重视。在这些研究领域里,移情被认为是孤独症的决定因素(e.g.,Batson,1987),归因(attri bution)(e.g.,Regan&Totten,1975),以及社会性判断(e.g.,Krulewitz,1987)的决定性因素;移情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指标(e.g.,Hofflnan,1987);移情是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Greif&Hogan,1973);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影响(Marshall&Maric,1996),等等。关于移情的如此广泛而密集的研究领域表明,移情是人类交往的基础,是所有心理现象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产生移情,人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他人,彼此的交流更无从谈起。

三、关于“移情”概念的研究综述

综上所述,不管是在西方美学史,还是在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进程中,都有理论家、艺术家已经提及过移情现象。一言以蔽之,美学理论里的“移情”,是指人们在欣赏周围客观事物或自然景观的时候,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本无生命的事物看成是有生命的事物,似乎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审美活动就是把自我的内心活动移入到对象中去,对对象做人格化的观照,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这是浪漫主义试图冲破人与自然的隔阂的体现。

时至今日,心理学领域里一般意义上的“移情”,指的是一个人(观察者)在观察到别人(被观察者)处于某种情绪情感状态的时候,产生与被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简单地说,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观察、分辨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移情是人际交往中情感的相互作用,是对他人情绪的觉察而导致自己情绪唤起的一种情感体验⑨。移情可以使一个人把自身投射到他人的心理活动中去分享其情感,也可以受他人情感活动的引导而产生相应的体验⑩。

不管是美学范畴,还是在心理学领域,移情都蕴涵了“感情移入或转移到其他人或其他事物上”的意义;从这个层面上看,移情的概念在各个领域里,其实是相通的。而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学其实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如果我们非要强制性地把美学和心理学领域里的“移情”概念完全区分开来,几乎是徒劳的。

纵观移情在美学里的发展历史,立普斯的“移情说”其实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他把审美对象和审美欣赏都看做同一个“自我”,即没有自我的欣赏,没有自我的移情,也就没有美的对象。换言之,立普斯认为,离开了人的主观感觉,美将不复存在。这显然是片面的。

由此我们也发现,立普斯的“移情说”的最大缺陷,就是否定了审美对象的客观性;在强调主体能动作用的同时,忽略了客体的外部因素的分析,尤其是实践作用的分析。移情现象并非任意出现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的。譬如在原始社会中生产力极端底下,自然界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具备无限威力、不可克服的力量与人们相对立,当时的人们也不可能向大自然移情;而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人的认识发展了,人类改造自然、支配自然的能力得以增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随之改变,自然不再是异己的、与人对立的,而是变成了可以亲近、可以欣赏的对象了。针对这个缺憾,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避免陷入唯心主义的窠臼,既要强调人们的主观感受,又要承认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美感,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和技术来研究美学中的移情现象。

注释:

①转引自J.G赫尔德著.当代德国文学之片稿[M].1767:126.

②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601.

③贡布里希著.艺术发展史:艺术的故事[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83.

④黑田实郎.婴幼儿发展事典[M].李季湄编译.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

⑤霍夫曼著.杨韶刚,万明译.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爱和公正的内涵[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⑥转引自Tichener.A textbook of psychology[M].New York:Macmillan,1924:447.

⑦Sullivan.H.The interpersonal of Psychiatry[M].Norton,NewYork.1953:152-153.

⑧Reed,G.The antithethical meaning of the term“empathy”in psychoanalytical discourse.Chapter 1 in Lichetenberg.J.Bornstern.M,and Silver.D.(Eds.)Empathy,Analytical Press,Hillsdale,NJ,1984:12-13.

⑨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845.

⑩李伯黍,岑国桢主编.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6.

[1]立普斯著.朱光潜译.论移情作用[M].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八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2]立普斯著.朱光潜译.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M].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八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3]张凯,杨立强.国内外关于移情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7,(5-6).

[4][英]威廉·麦独孤著.俞国良译.社会心理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71-75.

[5]沃林格.抽象与移情[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6]黑田实郎.婴幼儿发展事典.李季湄编译[M].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

[7]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8]李伯黍,岑国桢主编.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李醒尘编.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德国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10]李斯托威尔著.蒋孔阳译.近代美学史评述[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11]霍夫曼著.杨韶刚,万明译.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爱和公正的内涵[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移情心理学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纯白美学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