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静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0)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为 “珍爱生命”,作文实践是话题作文“怜悯与同情”。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我就“什么是爱”“如何发现爱”“怎样表达爱”和学生互动,引发了一些思考。
“爱”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弄清楚并不容易。2011年3月31日《南方周末》刊登周国平文章《什么是爱?》,文章认为:“对于我们周围的人来说,这个世界是否美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爱他们,善待他们,并且把爱和善意表达出来。”如何理解周文中的“他们”,是我们理解“爱”的含义的关键。传统意义上对“爱”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人际,但这样的理解显然与当下提倡的“和谐”理念相左。要表达具有时代意义的“爱”,必须深刻理解“爱”的内涵,把握“爱”的特点。
“爱”的繁体字写作“愛”,很显然是心理活动。我们认为,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有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爱”的解释是“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很显然,“爱”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同样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对周文中“他们”的理解也就不能仅限于人与人之间。
但是,词典的释义并不能给“爱”划定明确的范围,我们有必要补充限制:(1)“爱”不应是毫无原则的“泛爱”,不能简单地从词义中得出“爱一切”的结论,对于社会中的丑恶现象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表达我们的憎恶,否则就是对“爱”的亵渎。(2)“爱”有选择性,给予爱是有选择的,接受爱也是有选择的。(3)“爱”是超乎同情和怜悯的更为崇高的一种情感,没有明显的功利性。(4)对“爱”的感受具有主观差异,这与个人情商的高下密不可分。
以上简单地讨论了“爱”的涵义。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心理层面的体悟和感受,空谈“爱”的定义或内涵,我们将无法避免出现口号式习作。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发现“爱”,让自己的发现充满理性思考与智慧光芒。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我强调要关注现实生活,从自身推及他人,从家庭、校园延伸到社会,用心地观察和体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真挚情感的文章。为此,提供了数则材料来启发同学对“怜悯与同情”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
材料一:
2011年2月19 日《扬子晚报》报道:南京城79岁的冯桂芳老人倒了61年马桶,她佝偻的身影震撼了众多网友,有热心人愿每月资助老人200元(相当于老人每月刷马桶的收入)直至她终老,但前提是希望老人不再倒马桶,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热心人的话语如下:“看到那张照片我感到很心酸,想帮帮她。”而老人考虑再三,坚决不受捐。老人的话语如下:“我不倒马桶,又找不到别人倒,那7户人家的马桶谁倒啊?”
从材料一中我们能感受到热心人不求回报的“大爱”,同样感受到老妇人推己及人的“小爱”,还有老妇人的坚持。
材料二:
2011年1月30 日《现代快报》“星期柒新闻周刊”刊登刘洪波评论文章《滥施同情有损民工尊严》。作者针对珠三角农民工骑车返乡过年这一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一连串悲苦的感叹,表达出另一种声音:“同情是可贵的情怀,农民工总体背景的弱势性与悲剧性也不容置疑。然而,即使如此,同情仍然有施之得当的问题。”“他们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回乡过年,都不会是满面愁苦,而是带着欢欣与热烈,他们不是以失败者的身份,而是以承担了责任的在外游子的身份归来。”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有“爱心”不见得就能很好地表达“爱意”,关键是要用平视的目光,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理解别人。
材料三:
《莫砺锋诗话》中《邻居》篇中记叙了作者年少时家乡的邻里往事。政治风暴来袭时“邻居们开始躲避我们”,之前互赠自制馄饨的举动一去不复返。“但是那四户邻居从来没有对我家做过落井下石的事情,始终保持沉默”。当他父亲以劳改犯的身份自杀后,按照当地习俗子女不能亲自抬送遗体。“但我不敢请别人来帮忙,就想不管这个习俗”,由兄妹几人和一位好友抬遗体。当拖拉机开到家门口时,“做鞋匠的邻居林伯伯、房东孙家的男孩阿宝和大门外西邻家青年陈伟元三人突然从旁观的人群中挤上前来,与友人陈本业一起把父亲的遗体抬上了拖拉机,我和弟妹们则跟在后面哭泣。我永远不会忘记邻居们的这个举动,这是琼溪镇留给我的最后一个美好的回忆”。
材料三细致地刻画了作者对别人的“躲避”的理解和对别人给予帮助的感激。
归纳以上几则材料给我们的提示,我认为,发现“爱”要有平视对方的角度,要有省察自身的态度,要有质疑问难的能力,更要有沟通理解的胸怀,还要能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对“爱”进行深入、独特的思考。学生在作文中关注了身边事、社会事、天下事,从感性与理性上对人和事做出了宝贵的思考与评述。例如学生习作《被囚禁的天使》关注到兔年宠物兔热销的现象,“洁白的天使蜷缩在狭小的笼子里,在寒风中瑟缩着”,“鲜活的生命被当做廉价的商品,任由人们肆意买卖”。一个男孩央求妈妈也给他买一只,想要暗地里将兔子放归自然,可最终残酷的现实让他困惑:“哪里才是这些美丽天使的真正家园?”作者将眼光投向弱小的生灵,替饱受摧残的兔子代言,说出心中企盼:希望人们不要一味追求自己的利益和享乐,将弱小生灵视为工具和玩物。
师生点评时还提到了下列事件:兔年春晚有一魔术《年年有鱼》,由此引发了对魔术师虐鱼行为的批评;福建一企业“归真堂”想要上市拢财,而其从事的是公众痛心已久的残忍产业——极不人道的活熊取胆,因此遭到了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有识之士的反对;小贩兜售野生獐子,市民凑钱买下放生,由此引发的“没有买卖才没有杀戮”的探讨。我建议同学可以在课后再温习一下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专题,和梭罗一起沉思于瓦尔登湖,和奥尔多·利奥波德一起漫步于沙郡岁月,这些经典作品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
写作是心灵的自由表达,是思想与生活的碰撞。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应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但仅有感受还不够,还要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对“爱”的表达,要有独特的视角,如上面提到的宠物兔,要有博大的胸怀,要有鞭辟入里的深度。
毫无疑问,对生命的尊重是“爱”的重要内容,年轻学子应多思考自己对生命承担的责任。比如药家鑫,一名学音乐弹钢琴的大学生竟对已被自己撞伤的受害者连通数刀致其毙命,而他交代的动机是看到受害者在记车牌怕被纠缠。其极端自私、无视生命到了何种程度?2011年4月27日《现代快报》刊登报道,被药家鑫刺死的女子的丈夫放弃民事赔偿的请求,原因是不想让药的父母受其拖累而导致晚年生活困难。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啊。学校教育应自觉地融入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引导学生从阅读与写作中不断汲取正面的能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不仅琴弹得好、书读得好、人更做得好的栋梁。
某同学在《爆米花引发的血案》一文中写道: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月21日报道,拉脱维亚电影院19日开始上映奥斯卡奖提名的影片《黑天鹅》,一名42岁男子由于看电影时吃爆米花声音过响,引发邻座一名27岁男子的不满而遭枪杀,不幸身亡……”
听到这条新闻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也太令人惊悚了!先是觉得荒唐、可笑,后来也感到同情和惋惜,甚至还觉得可怕,难道生命在人们心里就那么不被当成一回事儿?怎么说开枪就开枪?看看网友们的评论,大多是以“活该”两字为主题,令我奇怪的是,几乎没有几个人对大叔的死表示同情。难道人们的素质都已经高到可以站在统一战线来指责那个吃爆米花的大叔?
也许他是一位辛苦工作一周的大叔,在轻松的周末来看电影犒劳自己一周的努力,还奢侈地买了最爱的爆米花,电影一开始就放纵地吃了起来,就是激动了点,素质低了点,发出的声音大了点……
也许那位年轻的小伙子是位超级影迷,终于等来上映的日子,本以为可以好好享受这部片子,却被耳边传来的阵阵“咔嚓”声搞得心神不宁,他烦、他躁、他愤怒、他无语,他实在受不了……“砰”!“冲动”这个魔鬼终于指使他拔出腰间的手枪,朝着那个讨厌的大叔,那个活该的大叔!
难道就只有“活该”?就没有一点点惋惜和同情吗?那个大叔确实是侵犯了别人安安静静享受电影的权利,可是一部电影能比一个鲜活的生命还重要?毕竟电影错过了还可以再看一次,而子弹穿过人的胸膛带给人们的就是永远——永远的死亡啊!如果说年轻人真的有那么强的权利意识,为什么还会这么做?大叔只不过剥夺他看一场高质量电影的权利,而他却剥夺了大叔生的权利!如果年轻人鄙视大叔素质的低下,那么他又有多高的素质呢?至少宽容之心他是不具备的吧。也许你说,这位大叔的恶劣行为已经超出了宽容和忍耐的限度,但是这样,就应该拔出手枪将可怜的大叔的生命终结在这个唯一放纵的星期六?
我很同情受害的大叔,因为自己不注意举止,不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因为所谓的“没素质”而永远失去了生命。
我同样对那个冲动的年轻人表示同情,他做了一件要令他一辈子痛苦和后悔的事——伤害了一条性命。
除去生命以外,人们会有无数的追求,无数的欲望,而当它们与生命同台竞争时,便什么价值也显示不出了。
请珍爱每一个生命,怜惜每个脆弱的生命吧。无论如何,再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的了。
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作者的换位思考意识,而且在于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一种胸怀:既同情失去生命的大叔,又同情冲动的年轻人。
再如某同学在《活着便美好》中写道:
很多时候也思考着:人究竟是为什么要活着呢?尤其是有亲人朋友远去时,总是想着。
刚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天在网上和同学闲聊,对话框里突然跳出触目惊心的字眼:“哎,你知道么,某某某自杀了…”我惊恐得快不能组织语句:“……怎么会这样?”“听说是厌倦还是什么的,说是活得太累了……”收到对方的回复之后无法再做出什么回应,两个人就这样沉默。
是的,我记得那个同学的,就不到一年前还几乎天天见到,不熟,只隐约知道是个沉默的人,对很多事都很不耐烦似的,所以是对活着也不耐烦了么?
我这么想着,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绪,总想着:这真的是一种解脱么?我们总是要死的,这样每天忙碌疲惫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算了,我又不是思想家,这么想来想去又有什么用?于是关上电脑决定出门转转。
转悠着去了爷爷奶奶家,爷爷坐在椅子里招呼着我——他半身瘫痪了,总是这么坐着已经有——我也不知道多少年了,反正我记事开始他就坐在这张大椅子里。
“最近学习怎么样啊?”爷爷招手让我在他旁边坐下,“就那样呗,还能怎么样啊?”我有点不耐烦,那么努力学又怎么样,也没什么用,不会又要给我长篇大论了吧?爷爷笑了,絮絮叨叨地跟我说着些什么……我的思绪却飘到不知哪儿去了。
爷爷好像是我出生那时候中风了的,当时也挺危险,他自己也是医生,奶奶说他当时以为看不到自己的孙子——我哥哥小学毕业。可现在,哥哥工作了,我都上中学了。伯伯经常和爷爷说:“以前总觉得过不来,还不是都过来了,您还能看着孙子娶媳妇呐。”哥哥也在旁边笑,爷爷也笑着。
回过神来,爷爷神秘地跟我说:“你看。”一边让我看他正一下一下轻微但不断活动着的一条腿。我花了好久才弄明白:那是他瘫痪了的那条腿!他又把不能动的那只手摊在桌子上,我只看见中指和食指轻轻地屈起……爷爷看我不说话,自顾自地说着:“你看,我就说呗,努力努力没啥不可能的。”我之前纷乱的思绪像是一下找到了突破口。爷爷还是笑着呢:“要努力学习啊。”我沉默了良久,也不知要说些什么。
其实想想看,如果活着真要有什么意义,我想那就是好好地活着了。有一天上课的时候,老师就一位女生自杀的事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这话虽然不好听,道理却是不错的,若是死了,那便是死了,只要活着,就有一千一万无数多种可能。
当你说“烦死了”的时候,想想吧,你还能烦呢,这世界多美好。
活着便美好。
文章从同学的自杀谈到爷爷的坚持再谈到生命的意义,升华到“活着便美好”,不由让我们想起2010年的最后一个夜晚辞世的史铁生,其代表作《我与地坛》就是这一专题的开篇作。史铁生在地坛苦苦地想了好几年的问题是:“关于死”“为什么生”“怎样活”?我们跟随着轮椅的车辙同作家一道解读生命的心路历程:从躲避世界到接受苦难到活出精彩。
让我们发现爱、思考爱、写下爱,用心书写生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