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莉,叶波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民歌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社会实践的产物,它的演唱内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形式、格调极为淳朴优美,它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心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而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民歌的产生与其所在的背景和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当地民风民俗的一种具体生动的体现,同时也是展现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的生产劳动,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心理素质,加上不同的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所形成的不同的文化传统,使我国的民歌朝着日益多彩的方面发展。”①地理环境、人文状况的差异使不同地区的民歌风格各不相同,也产生了当地人们对民歌审美和理解上的差异,因此,地域性是影响民歌产生、发展,并形成区域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
常州古名延陵,系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的封邑。后曾更名为毗陵、晋陵、兰陵。1983年我国实行市管县体制,常州除辖五区外,增管武进、金坛、溧阳三县。常州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的西部,地处江苏省南部,是一个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就享有“中吴要辅”、“江左名区”之称。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全市水网纵横交织,连江通海,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风调雨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且山川秀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情感细腻、思维活跃,流传下来的民歌也清新流畅、细腻委婉、节奏平稳。本文拟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分析常州民歌音乐与唱词的风格特色,解读文化的区域性对这些特色形成的影响。
常州民歌的旋律委婉流畅,悠扬悦耳,其乐汇的音域较窄,一字多音,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起伏较小,旋律运动时几乎没有小二度音程,具有典型的江南民歌旋律特点。这种旋法特点和五声音阶的音程关系一致,符合旋律运动时的自然规律,也与地方方言的语音语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演唱起来流畅通顺。常州民歌旋律进行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
第一,五声级进式。五声级进有连续上行级进、连续下行级进及曲折级进三种类型,即按照五声调式的音阶顺序上行或下行级进,也可在五声音阶基础上迂回曲折进行,这种五声级进式的旋律线条,体现了常州方言的语调色彩(见例1)。
第二,跳进式。常州民歌中跳进的运用有几个特点,一是在乐句与乐句衔接处,通常会有五度
例1
常州民歌《杨柳青》
或五度以上的跳进。二是为了强调唱词中的某一个字,会运用六度或七度的跳进。尤其是在衬词的演唱中,跳进运用得较为频繁。旋律的跳进常见的有宫—徵、羽—徵、角—宫之间的大跳(见例2)。
例2
常州民歌《四季相思》
第三,装饰音运用较多。常州民歌的旋律柔和委婉,在唱腔的字前多用装饰音润饰,如单倚音、双倚音、上滑音、下滑音等,这种润腔特点使旋律的韵味更为细腻,也凸显出常州语言的柔软婉转的特色。
常州民歌的唱词是用常州方言演唱,而其方言语速平稳,语调适中,语气平和,因此,该地区民歌的节奏平稳规整,速度舒缓自由。这种节奏、速度的特色主要是受到了当地人们生活悠闲富足的影响。常州地区气候湿润,风调雨顺,人民生活富裕,且性情温和,自由浪漫,这些地域特征表现在民歌中,就显示出了其节奏和速度的特点。
此外,不同的民歌体裁,节奏速度也各有特色,如金坛、溧阳一带的船歌伴随着船工、渔民劳动的每一个过程,都有相应的号子,大都气氛热烈,节奏的棱角与强弱关系十分鲜明,领与和作呼应式或重叠式的衔接,节拍以四二拍和四四拍为主,也有自由节拍的。
常州民歌以徵调式运用为主,按照五声调式的运用频率,递减排列为“徵、宫、羽、商、角”。根据民歌的体裁类型,常州民歌的调式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第一,号子多用徵、宫调式;第二,山歌多用羽调式、宫调式;第三,小调多用宫调式和徵调式。
调性变换有“转调”、“离调”、“调式交替”等形式。常州民歌的转调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进行调性变换,有同宫系统调的转调,也有从主调转到其他调性,如属方向转调方式,即原调的上方五度调转换。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中第1 142页的《小小八仙坐云台》,这首溧阳民歌的转调是从G宫系统调的徵调式转到D宫系统调的商调式。
二是通过强调偏音的方式转换,即出现主调所没有的偏音,使偏音具有另外一个宫调式系统的正音的意义。通常在民族音乐中,会使用“清角为宫”和“变宫为角”两种方式。常州民歌旋律中较少出现“清角”音或“变徵”音,唱腔的最后两句较多使用“变宫为角”的调性转换,这种方式使唱腔增加了几分妩媚动人的色彩,更加体现出江南民歌委婉清丽的地域性(见例3)。
例3
常州民歌《倒十郎》
语言的调值不同,民歌的曲调也就色彩各异。常州地区的方言从区域划分属江南色彩区,是吴语区太湖片中的一支,民歌使用吴语演唱。常州方言在语音上较完整地保留了古全浊声母的体系,有七八个声调,分类大致根据古音平、上、去、入的系统,以声母的清浊为条件,四声各分阴、阳。没有卷舌音,舌前音、舌后音不分,且金坛和溧阳地区的方言[n]和[l]不分。
常州民歌摇篮曲中体现的常州方言较为明显,如例4《摇小佬》,小佬、细小佬是常州方言,是小孩的意思。“困觉”是睡觉的意思。
例4
常州民歌《摇小佬》
衬词是常州民歌演唱中经常运用到的附加语,衬词的运用增加了常州民歌的语言色彩,使它婉转悠扬的特点更加明显。方言对唱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几个方面。常州方言的声调走向,也同样影响了常州民歌的旋律起伏,其委婉优雅的韵律表现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因此,要想准确地表达当地民歌的风格特色,必须掌握当地方言的语言特点。
常州是江南水乡,水域较多,河网密布,是典型的稻渔文化之乡,因此当地民歌以田歌、茶歌、渔歌、摇船山歌、渔民号子、车水号子等广为流传。唱词中常有河、江、鱼、水、大作场、栽秧等富有乡土气息的词语。
常州民歌唱词的题材包含:(1)歌唱稻作文化的民歌。如《插秧歌》、《耕田歌》、《车水歌》、《耥稻山歌》等,这些民歌的唱词反映了常州地区劳动者的生产劳动状态,以及他们在劳动中的勤劳、乐观的精神,具有当地农耕劳动的特色。(2)船歌。常州是水乡,舟船是常州以前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船夫或纤夫常以唱山歌或船歌来解乏提劲。如《摇船山歌》、《船歌》等。(3)山歌。常州辖区金坛市、溧阳市均是山水秀丽之地,当地的民歌中有不少是以山歌形式演唱的,唱词内容多是表现劳动和生活的情景。如《小山歌》、《大山歌》、《对山歌》等,山歌种类繁多,能配合许多劳动工种,如薅草山歌、栽秧山歌、打场山歌等,表现日常生活的山歌有私情山歌、对山歌、急口山歌等。
民歌风格的形成与当地的民族或地区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同一个地域的民歌由于人们的审美习惯、听觉习惯以及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相近,也构成了相似的音调特点。
常州民歌中有许多风俗歌,这些风俗歌是指在当地各种民俗活动中所演唱的歌曲。这些民歌是常州社会生活的产物,集中反映了常州人民的生活、遗俗和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例如《哭嫁歌》,是旧时的一种习俗,用哭唱伴送姑娘出嫁,唱者需是多子多孙的福寿双全者。唱词内容是感激父母亲的养育之恩或对兄弟姐妹的依恋之情,或诉说忧虑忐忑不安的心情等。音调带有说唱性,曲调采用当地的民歌小调。
溧阳民歌《照得新郎进新房》是一首送房歌,是在新婚之夜,欢送新人进入洞房的一种婚仪活动。多采用当地小调由司仪或司唱者唱,旋律热烈,唱词情趣盎然。
《正月梅花雪里开》是祭神时演唱的一首民歌,也称散花调或散鲜花。是请和尚或道士做道场时唱的一种调子,寓意着所有苦难得以解除,一切吉祥如意。这类民歌曲调流畅,节奏明快。还有一些民歌是在人们烧香还愿时唱的,如《拜香调》,是逢庙会时一些善男信女朝山进香唱的一种曲调。
金坛民歌《纱窗外》是一首秧歌灯,是在春节时,当地举行的“秧歌灯”、“渔歌灯”等歌舞活动时演唱的。《四季春》是渔灯调,曲调是当地流行的小调,歌词有时是演唱者即兴编唱的,以表现渔民或农民渴望丰收和获得丰收后的喜悦心情。渔灯都是用竹篾仿鱼、虾、蟹等形状扎成的,人们手提渔灯,在锣鼓声中载歌载舞。
常州在春节期间或立春前后,农村会举行迎春或送春等活动,活动中会演唱一些歌曲,叫“春调”,又称“送春老调”、“过街春调”。这些民歌的唱词内容多反映四时景物、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神话、传说故事等。词有短小的,也有长篇叙事的,曲调主要是四句一段,也可在其基础上加花、发展②。
除了风俗歌之外,还有一些生活小调,如货郎担子调、叫卖调、五更调等,这些民歌从唱词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生活态度。例如《金坛风光》是一种梨膏糖调,是卖梨膏糖的艺人所唱的小调。这些艺人常常用小手风琴自拉自唱,吹嘘宣扬梨膏糖的妙用。
民歌的创造者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口传心授,集体创作修润,使得这些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载体得以世代相传。常州的民歌在音乐和唱词方面都具有典型的江南地域色彩,常州的本土文化直接影响其风格的形成与稳定。当然,这些民歌的产生与发展,并不是单一地受到了一种地域文化的影响,而是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它在保持本土文化风格的同时,也吸收、融合了其他区域的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朝、东晋的统治者,准许北方州县在江南置侨署,尤以京口(今镇江)和晋陵(今常州)二地为著,鼓励北人南迁③。这不仅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还带来了中原及北方的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促进了常州文化艺术的发展。
现如今,随着人们对流行音乐的追求与喜爱,这些曾经伴随着常州历史发展的民歌小调渐渐被人们冷落遗忘。因此,继承和发展民间音乐,保护民歌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也需要我们每一位音乐学习者去探索、研究,去传承、发扬。
注释:
①②吕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总序,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年,第1页,第1129页。
③马晓、周学鹰:《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第70页。
[参考文献]
[1]蒲亨强.水乡清韵:吴越旋律特色及其文化内涵[J].北京:中国音乐,2006(2):12-15.
[2]江明淳.试论江南民歌的地方色彩[J].音乐研究,1983(1):75-85.
[3]吕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
[4]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苏分会,常州市文联合编.常州民歌[M].内部资料,1963.
[5]江苏戏曲志编委会.江苏戏曲志·常州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
[6]马晓,周学鹰.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