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扬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江苏 常州 213164)
张惠言、张琦合编《词选》,开常州词派之先河,亦使张氏一族“贫弱不达,而为名族”[1]。受家学熏陶,加之母教的影响,张琦四女才学出众,为世人称道。清徐珂《近词丛话》指出:“毗陵多闺秀,世家大族,彤管贻芬,若庄氏,若恽氏,若左氏,若张氏,若杨氏,固皆以工诗词著称于世者也。”[2]其中,张氏即指以张琦四女为主体的女性创作群体。作为常州词派家族性文化创作群体的代表之一,四女均有诗词作品集存世,为研究常州词派的创作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其生平及创作经历的记载却十分简略,只在《清史稿艺文志》、《历代妇女著作考》和《江苏艺文志·常州卷》中有寥寥数语,笔者仔细研读其弟曜孙所辑《阳湖张氏四女集》,将张琦四女生平事迹及其创作经历整理于下。
据《江苏艺文志·常州卷》记载,《贩书偶记续编》卷18收《澹菊轩诗续稿》3卷、词续稿1卷底稿本。清蔡殿齐编《国朝闺阁诗钞》第九册卷二收《澹菊轩诗稿》1卷,《晚渡京江》、《寒夜不寐怀仲远弟》、《送费印秋侍父耕亭太守官河南》等作品13首。清徐乃昌编《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八集收《澹菊轩词》1卷,词37首,含其夫吴伟卿词2首,妹纨英词3首,纶英词1首。《晚晴簃诗汇》卷187,收其诗《留别弟妹》、《古剑》、《夜梦还家》等8首。《全清词钞》卷33收其词《疏影·新月》1首[6]1689。
《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八集收《纬青词》1卷,词17首。《晚晴簃诗汇》卷187收其诗《志梦》、《纳凉》2首。《全清词钞》卷33收其词《疏影·赋得蛛丝网落花》1首[6]1689。
张纶英,生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卒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字婉纟川,江苏阳湖人,张琦第三女,同邑监生孙劼妻。幼与诸姊妹共学诗,宗汉魏,不为绮丽语。年三十一,二姐早逝,为排遣哀思,乃悉力学书。能作寻丈巨幅大字,刚健沉毅,为诸名家称许,外国使者往购之以归。诸甥侄皆从之学书,得其所传。张琦晚年买宅里中,遗命纶英佐弟曜孙理家务。家无余资,生计艰难,赖英擘画有方,未尝匮乏[3]679。纶英传父张琦笔法,真书出入欧阳、颜、杨诸家,分书自北碑上溯晋、汉,遒丽沉厚。纨英作《绿槐书屋诗稿》肄书图题辞中论及三姐的书法造诣,“由北碑上溯西晋,归于汉人。径包先生慎伯、宜兴吴先生仲伦、湘潭周子坚磋使、同里陆先生韵文、刘处士廉方并赞叹之。由是书名渐播,乞书者无虚日。”据庄毓钅宏《光绪武阳志余卷七》记载,她的作品还远传国外,“日本、高丽诸贡使皆购其书以归”[7]。张纨英在《绿槐书屋诗稿》肄书图题辞中写道:“姊幼随诸姊诵唐人诗,而不肯轻作。三十后好读《文选》,遂为五言诗。先子谓有古意,授以《古诗录》,命宗阮、陶而参以颜、谢。然是时姊方锐意学书,未能专力。……四十后始作五七言近体。……姊之居,简册、笔墨与刀尺、升斗、筹算、簿籍同列,姊理之秩然前陈。终日无废事,亦终岁无废学。”由此可知,纶英早年致力研习书法,三十以后才开始写诗作文,读书十分勤奋刻苦,操持家务甚是细致周到。
张纶英著有《绿槐书屋初稿》,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刻于武昌隶华馆,此本有诗稿2卷,附录5卷,后张曜孙于道光三十年编入《阳湖张氏四女集》。前有徐士谷、冯桂芬等序,后有附录5卷。杨金监在《绿槐书屋诗稿》书后中记载:道光二十七年刻本于咸丰初毁于兵火,同治七年,吕廉访陕中,觅得原刊本,于同治戊辰(1868年)重刻《绿槐书屋诗稿》增以近作1卷,共3卷,附词5卷。该本现存上海图书馆,前有胞弟张曜孙序,及肄书图题词,后有妹纨英,甥王臣弼、王采苹、王采蘩及侄女祥珍题词,又增刻增林寿图、吕俊孙题词,杨金监书后,收诗作177首,附录5卷,卷1、2为纶英49岁时诸亲友所赠寿辞;卷3、4为其弟曜孙辑纶英所画《肄书图》诸家题辞;卷5为其丈夫49岁逝世后诸家悼念文字,传略、象赞、哀辞等[5]525。《绿槐书屋诗稿》3卷,有七言诗47首,五言诗129首,乐府诗1首,其中七言律诗24首,五言古诗93首,五言律诗36首,七言绝句20首,七言古诗3首。
《晚晴簃诗汇》卷187,收纶英诗《题云峰山郑道昭石刻》、《送孟缇妹之京师》等6首。《全清词钞》卷33收其词《高阳台·菊》1首[6]1690。
张纨英,字若琦,江苏阳湖人,张琦第四女。大多数文献中都只记载了纨英的出生年代为嘉庆五年(1800年),她卒于何年,没有明确记载。太仓王保譿《太原贤媛事略续辑》(南京图书馆藏稿本)《张太宜人(纨英)事略》云:“光绪七年卒,年八十二。”[8]光绪七年公历为1881年,由此推测张纨英生卒年为1800—1881。纨英嫁于太仓诸生清名画家祁六世孙王曦,早寡,依弟曜孙居,纨英既善诗文,复擅书画,尤攻篆法,为世所称[3]691。纨英之女王采苹、王采蘩、王采藻、王采蓝均以诗名,称“王氏四女”,子臣弼亦能诗画。纨英著有《餐枫馆文集》2卷,《邻云友月之居诗初稿》4卷,《餐枫馆词》1卷(佚)。张曜孙在《邻云友月之居诗初稿》中写道:“若琦幼敏慧,七龄即辨音声,十岁咏海棠。姊赏其工,遂以为诗易学也。……王君从先大夫官山东举子,女事亲育子不暇为诗。……年四十复为古文,见者皆不信,以为出于王君,而王君谢未能也。”其表妹季娴在《餐风馆文集》序中又写道:“初未见其为文也,年四十忽为文示余,余以为工,姊未信也,以示姊婿王君,王君亦以为工。……姊乃益读书为文不辍。”由此可知,纨英在诗词创作方面除受家学熏陶之外,亦有一定天赋,成婚之后其夫随岳父至山东为官,纨英与弟居于常州,因家务繁重,故文学创作较少,四十以后复为古文,而后创作更为勤勉。
《晚晴簃诗汇》卷187,收其诗《寒月》、《读纬青姊遗稿》两首。据《江苏艺文志·常州卷》记载,《清史稿艺文志》集部词曲类有《餐枫馆词》1卷(佚)存目[3]691,《全清词钞》卷33收其词《高阳台·菊》《疏影·画芙蓉》2首[6]1689。
常州在明清时期文教兴盛,文化名门世家众多,张琦四女的诗词作品是常州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为研究常州词派的创作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发扬。
[参考文献]
[1]包世臣.皇敕授文林郎山东馆陶知县加五级张君墓志铭[M]//张琦.宛邻集.续修四库全书:1 468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19.
[2]徐坷.近词丛话[M]//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4 221.
[3]江苏艺文志·常州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4]张琦.宛邻集[M]//续修四库全书:1468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76.
[5]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M].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叶恭绰.全清词钞: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江庆柏.《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考补[EB/OL].(2001-02-17).http://www.guoxue.com/gjzl/360/4.htm.